《中華建設》
2010年第2期
目 錄
封面
華中科技大學先進制造大樓
封二•廣告•
八吉新府
1•刊首語•
大力發展省地節能環保型住宅 柯善北
2•版權頁•
3•廣告•
《中華建設》宣傳頁
4-5•目錄•
6-17•熱點聚焦•
“具有全球示范效應”的規劃
——聚焦《武漢城市總體規劃(2009—2020年)》 李燕 李婭蓓 何靈聰
18-25•新聞追蹤•
環衛事業改革發展任重道遠
——來自湖北省環衛行業發展現狀的調查報告 胡貴玉 李新儉
眼界無限世界寬
——探訪湖北省恩施州城鎮化率加速提高的背后 柯善北 曾召輝 周詩泉
“這是一個奇跡!”
——探秘“望京模式” 呂璐
26-29•政策解讀•
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
——解讀《關于推進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 柯善北
30-31•訪談•
我愿終生與它為伴
——記中國工程院新增院士秦順全 柯敏 劉家華
32-33•高層之聲•
把握兩個導向 發揮三方積極性
——編制水專項“十二五”實施計劃的兩大重點 仇保興
34-37•名家視點•
張坤民:周密籌劃發展低碳經濟的總體戰略
陳吉寧:我國水環境保護面臨四方面的挑戰
鄭新立:應強化地方政府穩定房價的責任
華 生:房地產政策要進行大的調整和改革
劉福垣:實行土地年租制將大大降低房價
喬新生:“綠色”規劃才是樓市根本
鄒德慈:城市規劃的核心理論是物質環境
黃明華:好的規劃應該是協調的、和諧的規劃
周 婕:城市規劃好壞的衡量標準應與時俱進
連玉明:規劃要做好綜合評估
邵益生:要加強城市水系統綜合規劃
陳滄杰:編制控規要特別重視社會經濟因素
王向榮:東方傳統文化與當代景觀規劃設計完全是兩個概念
謝辰生:保護文化遺產不僅是尊重歷史文化的問題
程緒珂:生態園林建設的核心是保護環境
俞孔堅:踐行生態園林要突破傳統植物應用觀念
38-39•時評•
勿讓“天災”成為“人禍”的擋箭牌 楊明生
“橋糊糊”露出了建設市場的三條裂縫 吳建華
40-41•市場觀察•
讓經濟適用房回歸本位 胡貴玉
“低碳”家裝大有文章可做 王麗君
42-45•城鄉建設•
秀美小城入畫來
----湖北省竹山縣城市建設掠影 馮旭 胡光凱 周明星
善于戰略 優于決策 強于執行
——漢江集團地產有限公司發展側記 雷友山 張慧 尹志華 陳靈
46-47•歷史文化保護•
青海湖如何走好申遺路? 呂璐
48-55•建設論壇•
我國住房保障應救助與扶持并舉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課題組
淺論如何實施工程項目綠色施工 葉兵
淺談關于廉租住房騰退的幾個問題 曾國安 胡晶晶 楊爽
56-73•工程技術•
論加強施工企業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的管理 陳曉晴 黃友珍
淺談城市道路景觀設計 王峰
水泥基碳纖維傳感器在土木工程的應用探討 黃敏 宋魯俠 劉恒俊
論T形剛構體內有粘結預應力加固法 楊星宇 付星燃
淺談建筑施工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實施 李保元
淺析建筑鋼結構體系的推廣應用 胡廣東
巖溶發育區嵌巖鉆孔灌注樁施工監理淺析 程良驅 朱順達
試論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控制施工技術 田弘
基于模糊規劃的導流方案綜合評價 任明武
74-78•建設生活館•
武昌古城
——品咂不盡的殘缺朦朧 柯敏
晉商票號的發祥地
——平遙南大街的歷史傳奇 張珉
79-81•域外擷英•
圣彼得堡•涅瓦大街 劉軍
82-85•建設與法•
明知土地未經批準而拍賣,競買人反悔也有權索回保證金 方園
轎車在小區被盜,業主有權向物業公司索賠 程成
190萬虧空釣出11條“水蟲” 譚彬彬 賈淼
86-87•閱讀與鑒賞•
•書齋隨筆•
建筑是一種權力的雄辯術 王路
•每月薦書•
《反建筑與解構主義新論》
《首都體制下的北京規劃建設管理——封建帝都600年與新中國首都60年》
《中國創新設計紅星獎年鑒(2009)》
88-93•瞭望臺•
94•廣告•
《中華建設》廣告
95-96•協辦單位•
封三•廣告•
湖北經濟學院教職工高層住宅樓
封底•廣告•
麻城市供電公司調度通信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