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生,廣西省桂林市人。1953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1944年至1946年在美國缽靈頓鐵路公司橋梁部實習橋梁工程。新中國成立后,歷任鐵道部大橋工程局設計處長、局總工程師等職。曾當選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鐵道部勞動模范。
先后參加或主持了幾十座特大橋梁的設計和施工,為我國橋梁工程作出了卓越貢獻。精于鋼梁設計及安裝,技術理論和施工實踐有獨到之處,在這個技術領域內不斷取得優異成就。主持設計我國第一座跨越長江天塹的武漢長江大橋的鋼梁,其主桁桿件所采用的截面形式和合理拼裝工藝設備,以及大跨度鋼桁梁的內力調整與伸臂架設方法,優點突出,為以后很多橋梁所沿用;主持設計南京長江大橋的鋼梁,對大跨度鋼梁的拱度設置和安裝、振動等技術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并積極推動了我國第一個橋梁用的低合金剛新鋼種的生產。
曾多次出國考察和參加國際性學術活動,不斷地探討和吸收世界橋梁新技術,在國內外發表許多有精辟見解的論文。訓練和培養了一大批橋梁專業人才。
被選入《湖北科技精英》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