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琪,男,1959年3月出生,江蘇宜興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于1994年12月至1998年10月國家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博士后,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任南琪教授自博士后出站后成長迅速,已成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工程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并成為國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城市水質轉化規律與保障技術”國家創新研究群體帶頭人。
人物簡介
入選優秀
任南琪教授曾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基金”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任南琪教授不僅在科研方面有突出的貢獻,在學風道德、教書育人方面也非常優秀,2003年他被黑龍江省高校工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1978.2-1981.12: 哈建大(現已并入哈工大) 市政與環境工程系 大學本科
1982.2-1984.11: 哈建大 市政與環境工程系 碩士研究
1989.9-1994.4: 哈建大 市政與環境工程系 博士研究生
1994.12-1998.10: 國家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博士后
1984.12-1987.1: 哈建大 市政與環境工程系 助教
1987.2-1992.8: 哈建大 市政與環境工程系 講師
1992.9-1995.8: 哈建大 市政與環境工程系 副教授
1995.9-2000: 哈建大 市政環境工程學院 教授
2000-至今:哈工大 市政環境工程學院 博士生導師
2009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 成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專家評審組 成員
教育部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部 委員
教育部環境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國際水質學會(IAWQ) 會員
美國水環境協會(WEF) 會員
中國微生物學會環境微生物專業委員會 委員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工程分會 委員
教育部環境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 委員
學術簡介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環境生物技術、環境生態學、分子生物學、有機廢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等學科領域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微生物分子診斷技術;生物制氫理論與技術;生物脫硫理論與技術;微生物絮凝劑;生物脫氮除磷技術;膜生物反應器;區域生態修復技術等。
在生物學理論應用于工程技術中,在生物制氫和工業廢水處理等應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2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7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9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在國內外核心以上刊物上發表論文300余篇,專著和編著9部,獲得發明專利19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已培養出博士后12名,博士35名,碩士60余名。
技術成就
他針對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難題,引入了產酸發酵微生物生理生態學理論,建立了廢水處理產酸發酵類型的人工控制方法,提出了完全氧化型硫酸鹽廢水處理新工藝。此項研究曾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該研究成果獲中科院專著出版基金資助,擬出版專著1部。該研究成果針對難降解有機廢水的水質特征,將產酸發酵微生物生理生態學研究成果應用于4項建設部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示范工程。他結合中國國情開發出3套適合中國國情高效、經濟、節能的高濃度廢水生物處理集成化技術,建立了相應的專有技術推廣平臺和設備加工制造平臺,并應用于15項示范工程,該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建設部華廈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集成化技術攻克了印染、制藥、化工、發酵等行業排放的廢水處理投資和運行費用高、處理效率低、運行不穩定等亟待解決的難題。已在淮河、太湖、遼河和松花江等流域建立起15項高濃度有機廢水生物處理工程,工程累計投資約1.85億元。該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