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一種新的經濟現象正在美國發生——中國經濟的綠色轉型正在推動美國等其它國家的經濟向可持續發展邁進。
Costco在美國是一家以產品和服務“質量高、價格不高”著稱的大型連鎖倉儲超市。在其遍布全美各地的近500家門店和網站上,唯一銷售的居家光伏組件產品是“葡萄太陽能”公司的系列產品。然而Costco的4000多萬會員家庭中很少有人知道,這一系列產品是從中國進口的。
“隨著光伏產品成本不斷降低和美國人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美國的家庭太陽能消費市場快速增長,這給我們公司的發展帶來歷史性機遇。”葡萄太陽能公司創始人兼CEO袁海洋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中國是光伏產品生產能力最強的國家,目前來自中國的光伏組件約占美國進口產品的近50%。盡管中國產品受到美國政府反補貼、反傾銷政策的限制,必須繳納25%以上的關稅,但產品在質量和價格上仍有優勢。”袁海洋說。
21世紀,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自然是資本,經濟快速增長造成的環境代價是另一種成本。著名生態經濟學家、《幸福經濟學》一書的作者馬克·安涅爾斯基不久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人們實際上可以在包含整個自然資源和生態的大經濟系統的內部收支循環之外獲取外來“純收入”,比如太陽能和風能等。這些“純收入”沒有環境成本,所以,更值得人們利用。
2015年,美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達22.7GW,預計全年將比上年增長24%。今年8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公布了《清潔電力計劃》最終方案,宣布到2030年美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占美國總裝機容量的28%,預計在2020年至2030年將為美國消費者節省1550億美元電費支出。
當千千萬萬個安裝了屋頂太陽能發電設備的美國家庭看著自己的電費賬單歸零時,他們之中很多人在受益于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上月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據國際能源署統計,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降低了3/4,而且主要是中國的貢獻。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環境給中國新興的戰略產業增加了動力。”
比亞迪,一個從全球最大電池生產商步入轉型升級快車道的跨國企業,已經成了在美歐發達國家有一定知名度的“環保”企業。比亞迪的電動大巴馳騁在加州的港口、城市、校園,比亞迪的電動出租車奔跑在紐約的大街小巷,比亞迪參建的“未來之家”太陽能住宅項目代表美國獲得國際環保領域最高獎“全球能源獎”……
“中國的深圳市有3000多輛電動公交大巴,而我們倫敦才只有3輛——還都是中國比亞迪公司的產品。”致力于推動國際各大城市共同采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國際組織“C40城市氣候領導組織”執行副主任凱文·奧斯汀對筆者說。
中國光伏產品在推動世界新能源產業發展,而像比亞迪這樣的中國公司在全球新能源應用中正在發揮表率作用,這就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為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的突出例證。
與此同時,中國在一些國家參建高鐵項目,不僅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而且為當地交通運輸擺脫對石化能源的依賴、為人們綠色出行創造條件。
此外,中國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電商和互聯網應用的快速發展、服務業規模顯著上升等轉型的成果都在直接或間接地帶動世界經濟向可持續發展。
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講話所說:“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當今世界,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各國彼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經濟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經濟的綠色轉型正在逐步使人們看到其世界意義。
來源: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