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億元挖個坑火災 逃生偏要坐電梯
武漢中心里的尖板眼
武漢中心大廈是一幢集智能辦公、全球會議中心、白金五星級酒店、高端國際商業、360°高空觀景臺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地標性國際5A級商務綜合體。這棟高樓背后都有哪些尖板眼?昨日,施工方中建三局相關人士向楚天都市報記者一一揭秘。
三億多元只為挖個坑
要想讓這么高的樓立得起、站得穩,還能抵抗7級地震,其樁基必須扎得深,打得牢。為此,武漢中心共打了2000多根樁,每根樁直徑1米,深度為68米,部分樁嵌入巖層15米深。據測算,武漢中心總投資約50億元,其中前期工作、打樁、建基坑已耗資3億多元,業界人士笑稱“3億多元挖個坑”。
電梯堪比飛人博爾特
武漢中心大廈將安裝68部電梯,最快的電梯40秒即可登頂,平均每百米只需10秒,堪比百米飛人博爾特。
據介紹,68部電梯中有2部電梯直達87、88層的觀光層。游客從地面到400余米高的觀光層,只需40秒,是目前國內第二高速電梯。
遇火災可乘專門電梯
遇火災千萬不要坐電梯,一定要走樓梯,這是常識,但在武漢中心這座超高樓,要是有火情,要趕緊乘坐專用電梯到達指定安全地帶。
觀光、酒店和公寓快速穿梭電梯,在發生火災時不降至底部,而是分別停靠在各功能區段,即包含觀光區、酒店區域和公寓區域的下層避難層,等待各區段的人員到達避難層以后,通過這些大容量快速專用穿梭電梯,將這些人員快速疏散至地面,減少人員在主樓內的停留時間。
幕墻會呼吸能喝水
記者在現場看到,武漢中心大廈漂亮的玻璃幕墻正在安裝。該項目總工程師周杰剛介紹稱,整個幕墻由10935塊可“呼吸”式單元板塊組成,冬天能充分接受陽光照射,夏天可減少紫外線和熱島效應。
除了常規的自來水供水系統外,每組玻璃幕墻接合處都有入水孔,并裝有水槽,雨水打在玻璃上后,可通過幕墻導水口直接導入雨水收集系統,即可循環利用,沖洗廁所等。(胡勇謀、申買云、張照龍、阮小凡)
來源:楚天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