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鐵上海工程局市政公司承建的昆明主城污水處理廠尾水外排及資源化利用建設二期工程全線通水,標志著廣受業界關注的滇池草海地下內徑4米、外徑4.7米的全國最大直徑頂管工程順利完工。業內人士認為,施工中的科技亮點讓我國超長距離、超大直徑頂管施工技術躋身世界一流行列,成為“中國智造”的典范。
昆明主城污水處理廠尾水外排及資源化利用建設二期工程是目前國內地下最大管徑頂進工程,也是云南省“十二五”建設重要項目。其中草海段頂管施工最大管徑4米,單次頂進水下距離為1188米,需要穿越整個草海地下,管道埋深達10米至15米,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在施工過程中,建設者們組建了一支以國內頂管技術專家、院校科研人員、施工技術人員為主體的科研團隊,開展技術攻關。為了實現頂管掘進機一機多用,技術人員大膽提出了掘進機整體拆分的模塊化設想,將其成功劃分為前段動力模塊、中段糾偏模塊、末端電器模塊三個部分,在拼裝過程中各模塊間的精度誤差在1毫米以下。在頂管頂進減阻過程中,技術人員通過與地方大學構建戰略合作,確定了以高分子聚合物等為原材料的A、B兩種新型漿液配方,使頂管施工在較為復雜的堅硬地質條件下進行施工成為可能。在頂管測量過程中,技術人員與國內專業測量公司合作,共同開發了國內第二代自動測量導向系統,打破了過去頂管施工人工測量周期長、操作難的問題。
昆明主城污水處理廠尾水外排及資源化利用建設二期工程是目前國內地下最大管徑頂進工程,也是云南省“十二五”建設重要項目。其中草海段頂管施工最大管徑4米,單次頂進水下距離為1188米,需要穿越整個草海地下,管道埋深達10米至15米,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在施工過程中,建設者們組建了一支以國內頂管技術專家、院校科研人員、施工技術人員為主體的科研團隊,開展技術攻關。為了實現頂管掘進機一機多用,技術人員大膽提出了掘進機整體拆分的模塊化設想,將其成功劃分為前段動力模塊、中段糾偏模塊、末端電器模塊三個部分,在拼裝過程中各模塊間的精度誤差在1毫米以下。在頂管頂進減阻過程中,技術人員通過與地方大學構建戰略合作,確定了以高分子聚合物等為原材料的A、B兩種新型漿液配方,使頂管施工在較為復雜的堅硬地質條件下進行施工成為可能。在頂管測量過程中,技術人員與國內專業測量公司合作,共同開發了國內第二代自動測量導向系統,打破了過去頂管施工人工測量周期長、操作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