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建設報
運河千年流芳,湖墅自古繁華。
早在隋唐時期,湖墅就是浙江杭州貨物重要的集散地,大街小巷店鋪林立,以舟當車、以船代步、以埠為庫、以岸為市。運河岸邊的賣魚橋一帶舊時曾是杭嘉湖地區大米集散地,素有“天下糧倉”的盛譽,為世人展現了一幅繁華的“運河上河圖”。
在中國大運河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之際,位于運河杭州段核心地帶的湖墅,既為家門口的大運河成功申遺而自豪,又希望借運河成功申遺重聚湖墅繁華。
按照杭州市拱墅區委、區政府建設“富強、秀美、文化、和諧新拱墅”的總體要求,湖墅地區將著力打造高端產業發展集聚區、運河文化精華展示區、人居和諧示范體驗區,繪制宜居宜業宜游的繁華湖墅新畫卷。
信息打造新生活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印記。
在農耕文明時代,湖墅地區就是市井繁華之地,沿河的賣魚橋、大兜路,魚市米市盛行,居住著挑夫、船夫和商販,曾是江南漕運的起點,也是運河南北貨物貿易集散中心。
在今天建設生態文明時代,曾經低矮破舊的大兜路居住區,經過修舊如舊,實現了華麗轉身,成為人人叫好的歷史街區和美食天堂,一部分住慣了運河邊的居民選擇原地回遷到大兜路歷史街區,還有一部分準備搬進運河邊的高層住宅。總之,居住面積更大了,居住環境也更舒適了。
今年,湖墅街道將加快圍繞宜居目標,強化“十里銀湖墅”烙印,讓人居更加和諧。
如,湖墅地區的老百姓中,有部分居住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造的老小區里。今年,湖墅街道決定加快智慧型街道建設,將更多的精力花在老小區“大封閉”智能管理、市政設施改造、低洼積水整治上,盡力讓轄區居民住得更舒適。同時,該街道將定期安排紀檢工作人員參與工程的招標、施工全過程,確保工程高效完成。
考慮到湖墅地區老齡化人口越來越多,湖墅街道早在兩年前就推出了陽光大管家服務,努力打造一個智能化社區,使老人們只要戴上遠程心脈儀——一個像手表一樣的終端儀器,就能將身體的有關數據詳細、快捷地傳遞到湖墅街道陽光大管家后臺中心。同時,如果老人們有家政、送餐、陪醫等服務需求,也可以非常便捷地聯系大管家熱線。
智慧構筑新高地
在工業化時代,運河岸邊遺留下不少舊廠房和倉庫,譬如,西湖臺鉆廠、運河東岸的土特產倉庫。很多人都在那里上班,隆隆的機器聲成為那個時代的見證。現在,如果在城市的中心區再發展工業已不現實。
從2008年起,湖墅街道以運河邊老廠房為基地,修復破損的屋面,保留工業化時代的機器和車間,引進一些文化創意企業,讓古老的廠房增加智慧的因子。今年,原土特產倉庫搖身一變,成為元谷長樂園,集聚了巴貝服飾設計、2046設計、杭州觀建室內裝飾設計等一批服裝設計、建筑設計和商業裝飾設計機構,這里還有諸如布米空間、XX咖啡等創意人士愛好的娛樂休閑場所,讓年輕人的創意自由迸發。
正如拱墅區委相關負責人所說:“今天,我們要再現繁華湖墅,這個繁華應當是新時代的繁華,是具有湖墅烙印的繁華。”
當然,這個繁華也要兼具傳統和時尚,而運河商務區長樂區塊的樓宇經濟業態的規劃打造,正是這樣的時尚元素的集合。
在運河商務區長樂區塊,將有超過50萬平方米的樓宇在最近幾年建成投用,其中有不少百米以上的超高層寫字樓。這里有世界500強企業綠地集團投資的綠地中央廣場項目,一共有5幢高層寫字樓和9幢商墅,預計到2015年底將全部投入使用;二期規劃有兩幢百米以上的商務樓宇,目前正在進行前期建設,預計2016年投入使用。整個項目將被打造成為集聚智慧產業、實現智慧應用的智能化商務樓宇。
萬丈高樓的拔地而起,帶來的將是這個老城區天際線的改變。今后,站在綠地中央廣場130米高樓的頂層,推窗望去,腳下將不再是低矮的農居和棚戶區,而是宛如銀鏈般的運河,遠處的西湖也將盡收眼底。“
活態遺產”鋪新平臺
前不久,在中國大運河成功申遺之后,在信義坊東廣場上,立起了一塊石碑,詳細地記錄了賣魚橋歷史的由來。在石碑北側廣場的地面上,還鑲嵌兩塊刻有“京杭大運河賣魚橋遺址”、“京杭大運河賣魚橋碼頭0公里”的圓形銅雕,“0公里”的印記在無聲地宣告:這里是江南運河漕運的起點。
在湖墅,像這樣的歷史文化遺存還有很多。比如,江漲橋東面的富義倉,曾經是南糧北運的中轉站,杭州各地糧食的集中地,如今已引進11家文化創意企業,成為一個國際化、高端化、人文化的時尚創意園區,“物質糧倉”儼然成了“精神糧倉”。還有珠兒潭、香積寺等等,關于“十里銀湖墅”的前塵往事,今年湖墅街道將進行再度挖掘,并以故事講述的形式匯集成書,再現湖墅老底子的市井繁華。
今年,湖墅街道將深化對運河后申遺時代“活態遺產”的保護和展示,努力打造運河文化精華展示區,豐富文化內涵,不定期地在富義倉舉辦相關活動;努力再現“湖墅八景”,以圖片展、微縮景觀、手繪等形式展示湖墅市井繁華;豐富信義坊廣場民俗活動、大兜路美食節等休閑旅游文化活動內涵,將運河、富義倉、信義坊、大兜路、香積寺、文創園、涉外社區串珠成鏈,做好運河人文游、生活游、產業游文章,使之成為展示運河文化的一張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