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十三五”交通建設大幕提前拉開,利用黃金水道優勢優化交通基礎設施,318國道荊州段改擴建、鄂州客運換乘中心將實現公路客運與客專和城鐵無縫對接……總投資130億元的45個公路水路建設項目集中開工,湖北省“十三五”交通建設大幕提前拉開。
湖北此次集中開工45個項目,共有23個公路項目,覆蓋十堰、宜昌、襄陽、荊州、隨州、天門等8個市(州);12個水運項目,將為湖北新增千噸級航道50公里。
長江商報記者了解到,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在“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中部地區崛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下,集中開工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形成公路、鐵路、水運網,承接國際和沿海產業轉移,推動湖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23個公路項目同日開工
11月20日,湖北省45個公路及水運項目在同一天集中開工,總投資約130億元。這標志著湖北省“十三五”交通建設大幕提前拉開。
長江商報記者從湖北省交通運輸廳獲悉,此次集中開工的45個項目中,共有23個公路項目,總投資67億元,總里程528公里,覆蓋十堰、宜昌、襄陽、荊州、隨州、天門等8個市(州)。業內人士分析,湖北一天時間內這么多大項目“集體”開工,是實現“十二五”完美收官、順利接棒“十三五”開篇的一項重要決策,意義重大。
開工的23個公路項目,建設里程共528公里,總投資67億元。其中,一級公路6個共228公里,二級公路17個共300公里,部分項目與國道318、107、207關聯,國道318荊州段的改擴建工程較受矚目。
11月23日,在318國道荊州東門段,來往的車輛絡繹不絕,載重大貨車、小轎車、大客車從此經過,路面早已被壓得坑洼不平。318國道作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不少外地車輛由此經過,這條原本只有9米寬、兩車道的道路,變得更加狹窄。
湖北省公路局相關負責人告訴長江商報記者,根據規劃,318國道荊州段改擴建工程全長52.19公里,總投資14億元,工程完工后,將擴寬至24.5米、4車道。今后從該國道上滬渝高速公路更便捷,老318國道將作為城市道路,在緩解交通壓力、改善路面狀況的基礎上,加大道路兩邊綠化、亮化建設,為城市的交通發展發揮作用。
長江商報記者獲悉,此次公路開工項目有5個在荊州,宜昌、天門也各有4個項目。除荊州外,宜昌鄖縣五峰至將軍河段改擴建工程,將按照二級公里標準建設,優化區域路網結構,構建漢江生態經濟帶;恩施318國道利川繞城一級公路是當地城市路網“十三五”規劃的重大項目,分為北線、南線、西北線3段,全長約29.05公里,總投資近15億元,完工后將有效分流過境交通,改善城市交通路網狀況;荊門市327隧道鐘祥客店至張集段改建工程,全線按二級公路標準進行改建,全長30.7公里。
目前,這23個項目工可、初設審批已基本完成,部分項目施工圖設計審批、施工和監理單位招標等工作同步推進,個別項目開展征地拆遷、施工放線等工作,基本能滿足提前開工要求。
新增50公里千噸級航道
湖北同時開工的還有12個水運項目,總投資47.6億元,將新增千噸級航道50公里。
湖北省港航局相關負責人告訴長江商報記者,本次有12個港口航道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47.6億元。其中航道工程項目3個,總投資6.6億元。
在眾多工程中,不乏新上的重要項目。長江商報記者了解到,3個航道工程中投資最大的為孝感漢北河新溝船閘工程,投資3.82億元;其次是投資 1.96億元的黃岡蘄河河口至西河驛航運開發工程、投資0.84億元的恩施三峽庫區支流(小溪河、沿渡河)航道整治工程。
“這些項目建成后將新增1000噸級航道里程50公里,改擴建500兼顧1000噸級船閘一座,增加過閘年貨運能力732.6萬噸。”湖北省港航局相關負責人說,這些巷道將對構建湖北省長江中游航道體系、構建綜合運輸體系,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總投資41億元的9個港口工程項目,包括投資15.51億元的鄂州港三江港區綜合碼頭一期工程、投資4.8億元的武漢港中交二航局陽邏生產基地碼頭工程、投資4.64億元的荊州港朱家灣綜合碼頭二期工程、投資6.22億元的荊州港荊州開發區工業綜合碼頭工程、投資2.79億元的團風港羅霍洲作業區一期碼頭工程、投資3.14億元的襄陽港小河港區綜合碼頭一期工程、投資2.54億元的襄陽港陳埠港區綜合碼頭工程、投資0.84億元宜昌港興山港區峽口旅游碼頭改擴建工程、投資0.5億元的恩施港汾水港區大清江綜合碼頭工程。
長江商報記者了解到,這些項目建成后,將增加貨物吞吐能力2086萬噸,集裝箱31萬標箱,客運87萬人次;將對構建長江中游鐵水公空有機銜接的多式聯運體系,提升區域競爭力,促進當地經濟快速發展,促進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具有重大作用。
除公路和水路外,還有5個客運站和5個貨運樞紐(物流園區、中心)項目開工,總投資15.5億元。其中鄂州客運換乘中心總投資3.25億元,建成后將實現公路客運與武九客專、武鄂城鐵的無縫對接;襄陽汽車客運西站總投資1.2億元,打造用換乘連廊,將停車場劃分為長途客運、縣市客運、郊縣短途客運以及出租、社會車輛到發區,旅客可通過專用廊道實現有序換乘。
綜合交通體系推動產業升級
“十二五”以來,湖北省交通運輸廳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等重大戰略機遇,推動湖北交通大建設、大發展。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尤習貴說,預計“十二五”期間,湖北可實現交通投資超過4200億元,為“十一五”期間的2.2倍。
是誰在為交通建設買單?多位業內人士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湖北是長江經濟帶“樞紐”省份,優勢地理位置吸引外來投資。除國家、省財政補貼,很多地方項目由地方籌措資金。記者查閱大量資料看到,如宜昌鄖縣五峰至將軍河段改擴建工程,在湖北省發改委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中,該項目估算的10663.9萬元投資,除按相關投資政策申請省補助資金外,其余資金由鄖縣人民政府自籌解決。
一個個大工程項目相繼開工,今年湖北交通建設投資規模有望穩居全國第三。尤習貴說,今年1—10月,湖北累計完成投資952億元,特別是普通公路完成投資498億元,同比增幅達42%,為同期高速公路建設投資355億元的1.4倍,為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基礎。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長江中游城市群研究中心主任秦尊文說,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必備條件,離不開基礎設施做支撐,尤其是交通基礎建設。湖北省一天集中開工45個公路及水運項目,為“十三五”開篇起了個好頭。
秦尊文表示,長江橫貫湖北省境1062公里,占長江干線的38%,居沿江各省市首位,湖北首批12個水運項目開工,正是湖北利用自身黃金水道優勢,優化交通基礎設施。此外,項目開工的城市中,有很多不是沿長江城市,如襄陽、十堰、荊門、天門等市。長江經濟帶建設需要打造立體、多元化交通,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形成公路、鐵路、水運網,承接國際和沿海產業轉移,推動湖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