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城市也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美好“海綿城市”離我們很遠嗎?不,常德已經在努力開始創造一個范本。4月27日至28日,包括常德在內的16個全國海綿城市試點城市代表相聚在常德柳葉湖,逐一商討各自“海綿城市”實施方案。
未來3年,常德將獲得超過12億元的國家專項補貼資金,為全國“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可量化考核的制度和經驗。
自2009年以來,常德市城區啟動了110多個涉及水系治理、防洪、排水、供水、污水處理、綠地、綠色建筑等項目,預計總投資250億元。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