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煙臺市城區目前擁有各類餐飲企業、單位食堂、食品加工廠2000多家,每天產生食物殘余、食品加工廢料、廢棄食用油脂等餐廚廢棄物170多噸,年產生量可達6萬噸。如果隨意傾倒、處置餐廚廢棄物,會嚴重污染生態環境。而餐廚廢棄物富含有機物和蛋白質,處理加工的油脂原料有著廣泛用途,發酵產生的沼氣還可用來發電。因此,煙臺市從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規范化管理、系統化監管入手,對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處置等環節進行全過程監管。不僅讓垃圾變廢為寶,而且還讓“變”的過程更規范、更安全。
為實現資源化利用,煙臺市于2013年啟動餐廚廢棄物處理工程,由山東十方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特許經營的方式建設運營,特許經營期為25年。工程于2013年9月開工建設,2014年10月完成設備安裝和設備調試,今年1月1日啟動試運行。煙臺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工程總投資1.2億元,設計日處理能力達200噸、日處理廢棄油脂達25噸,采用“預處理 油脂回收 厭氧發酵 沼氣發電”的處理工藝,整合建設生活垃圾填埋氣體發電和填埋堆體膜覆蓋工程。餐廚垃圾經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和填埋場收集的填埋氣,經過凈化處理后可燃燒發電,年發電量達到643萬千瓦時,處理的廢棄油脂可生產工業粗油脂,年產量達1460噸。
餐廚廢棄物管理關系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也涉及數千家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和經營網點的切身利益。煙臺市城管局把餐廚廢棄物管理納入檢查考核的范圍,根據人口、餐飲企業數量下達了每天的收運保底數量,對工程運行第一年各區的收運保底量作出明確規定,達不到保底量,按保底量向市財政結轉處置費用,超出保底量按實際量進行結轉。制訂了《煙臺市區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監管考核辦法》,量化、細化工作考核標準,對各區餐廚廢棄物收運工作機制,管理臺賬、投訴處理制度、收運合同的簽訂率、餐廚廢棄物的收運質量標準以及作業規范作出明確規定,收運工作全面鋪開后,市城管局和環衛處每天進行巡查,每周進行集中檢查,每月通報考核結果。對餐廚廢棄物收運過程實行信息化管理,要求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車輛裝設車輛行駛及裝卸記錄儀,所有運輸車輛安裝GPS定位系統,車輛運輸作業實行數字化在線監控。在市生活垃圾處理場同步建設了生活垃圾處理運營監管中心,對各區運來的餐廚廢棄物嚴格計量。
為杜絕餐廚廢棄物非法加工、無序收集、隨意處置的現象,《煙臺市市區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實施,明確了相關部門的監管職責。煙臺市城管部門負責市轄各區餐廚廢棄物的監督管理工作,通過招標等公開競爭方式,從取得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處置經營許可證的單位中確定收集運輸、處置企業,并與其簽訂經營協議;負責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各區的餐廚廢棄物管理工作,監督各區查處違法排放、清運、處置餐廚廢棄物的工作。各區城市管理部門具體負責本轄區范圍內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服務的日常管理工作。市經濟和信息化、財政、公安、環保、商務、城管執法、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督、物價、旅游、衛生、畜牧等部門各司其職,協同做好餐廚廢棄物管理工作。街道辦事處對城市環境衛生主管部門開展餐廚廢棄物監督管理工作,予以支持配合。居民委員會對本區域內違反餐廚廢棄物管理規定的行為予以勸阻,并及時向城市環境衛生等部門報告。
目前,煙臺市城管局正在組織各區完善工作方案,按照疏堵結合的原則,協調轄區相關部門聯合執法、開展專項治理行動,逐步從源頭切斷非法利用餐廚廢棄物加工畜禽飼料、加工地溝油的利益鏈和產業鏈。市區兩級城市管理部門已設立舉報電話,接受群眾舉報,提高執法效率,嚴防失職瀆職、執法不嚴、協作不力等行為,為餐廚廢棄物納入規范化管理打好基礎。
來源: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