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總體規劃(2010-2030)》顯示,依托新區內優越的山水資源,通過優化綠地布局結構、提高綠地配置水平、豐富城市景觀效果,規劃在天府新區內構建“一區兩楔八帶”的生態綠地系統結構。一區為龍泉山生態服務區;兩楔為三圣鄉—龍泉山綠楔與彭祖山綠楔;八帶是指規劃在新區內各組團之間,沿重要水系、鐵路、高速路、快速路形成“四橫四縱”8條生態廊道。
在非建設用地中,結合生態資源規劃在兩個綠楔中建設4座郊野公園,分別為:鹿溪源郊野公園、牧馬山郊野公園、錦江郊野公園、跳蹬河郊野公園;2處森林公園,分別為毛家灣森林公園與龍泉山麓森林公園;在龍泉山東側規劃4處濕地公園,分別為龍泉湖濕地公園、五指濕地公園、武廟濕地公園、三岔湖濕地公園。
并且在天府鐵路新客站周邊布局規模約2平方公里的天府新區中央公園,成為天府新區的綠核;依托區內的河流水系,規劃4條帶狀公園,分別為:錦江公園、元華路公園、新津南河公園、東風渠公園;在龍泉山西側山前建設東山娛樂主題公園,規模約1.5平方公里;在滿足3公里的服務半徑的條件下,布局多個城市級綜合公園,規模控制在20—50公頃。
依托重要水系和交通走廊,還將建設以步行、自行車使用為主的非機動車慢行交通系統,形成7條各具特色的綠道,分別為:
1.198都市休閑綠道:沿成都繞城高速198區域,依托現狀綠道建設,串聯三圣鄉等多個都市休閑公園。
2.二繞都市田園綠道:沿第二繞城高速綠帶,西起牧馬山郊野公園,東至龍泉山山麓,串聯中部綠楔和東山娛樂主題公園。
3.跳蹬河-彭三路田園休閑綠道:沿跳蹬河與彭三路,西起岷江,東至龍泉山山麓,串聯黃龍古鎮、中部綠楔、跳蹬河郊野公園等。
4.錦江人文綠道:沿錦江流域,北起繞城高速,南至老君山風景區,沿錦江串聯極地海洋公園、錦江歷史公園、錦江郊野公園、黃龍古鎮等。
5.鹿溪河休閑綠道:沿鹿溪河,北起三圣鄉,南至黑龍潭風景區,沿鹿溪河串聯中央公園、連接兩大綠楔。
6.東風渠活力休閑綠道:沿東風渠,北起繞城高速綠帶,南至黑龍潭風景區,串聯經開區、龍泉山麓郊野公園、東山娛樂主題公園等。
7.龍泉山濕地公園綠道:沿龍泉山東側沿山路,北起龍泉湖濕地公園,南至三岔湖濕地公園,串聯沿線龍泉湖濕地公園、五指濕地公園、武廟濕地公園、三岔湖濕地公園共4個濕地公園,形成以濕地公園為主題的郊野休閑觀光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