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城鎮化是繞不過的坎。
城鎮化不能拔苗助長
1776年美國獨立后,究竟以什么立國曾有過一段爭論,當時的國務卿杰弗遜主張以農業立國,反對城市化;而財政部長漢密爾頓則主張以工業立國,走城市化路子。華盛頓總統采納了漢密爾頓的意見。正是由于華盛頓總統的遠見卓識,把新生的美國帶上了工業化、城市化的路子,工業化推動著城市化,城市化又反過來促進工業化,兩者并駕齊驅,相得益彰。
美國的經驗說明,城市化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它是國家走向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必須有所作為;同時城市化有其自身發展規律,必須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循序漸進。
中國人多地少,適宜城市化開發的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3%,水資源、能源和礦產資源相對短缺,生態環境比較脆弱,自然災害頻仍,因此,推進城鎮化面臨巨大的挑戰。
目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僅為53.7%,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更低,只有36%左右,要達到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平,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我國城鎮化是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起步的,當時的城鎮化率是17.9%。不少專家預測,我國城鎮化的頂峰值大約是70%(戶籍人口)左右。按此推算,我國約在2050年才能基本完成城鎮化。
城鎮化要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
法國地理學者戈德認為,城市群是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空間組織形式,是由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集聚而成的龐大的、多核心、多層次的城市聯合體。一般來說,城市群內往往以一個或兩個特大城市為中心,以一定的自然環境和交通條件為基礎,經濟聯系緊密、產業分工合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
以美國為例,目前美國共有四大城市群,即東部的波士華城市群,中部的芝加哥——匹茲堡城市群,西部的舊金山——洛杉磯城市群,南部的達拉斯——休斯頓城市群。
我國當前也把發展城市群作為城鎮化的主體形態和主要實現形式,也是基于對國際國內城鎮化的分析和研判而作出的科學決策。中央政府提出優化提升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培育發展成渝、中原、長江中游、哈長等城市群,這對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組成部分的長株潭城市群是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湖南省對長株潭城市群之間的協調現主要由長株潭兩型辦承擔,應充分發揮其對三市政府的協調和監督作用,破除行政壁壘和體制障礙,真正實現三市規劃、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一體化。在發揮兩型辦作用的同時,可以大力培育一批非政府組織,如湘江水資源保護協會、長株潭生態綠心地區保護協會等,通過民間組織的力量,以彌補政府資源的不足。
堅持走低成本、質量型城鎮化的路子
在美國搞建設,低成本并不等于就是低質量,成本與質量完全可以實現統一。美國人非常尊重規律、恪守信用、遵守法治,項目前期論證充分,建設過程精益求精,不存在搶工期和偷工減料的問題,也不存在只顧速度、不講質量的獻禮工程,更沒有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的現象。舉世聞名的金門大橋1933年1月動工,1937年5月通車,工期歷時四年之久,運行了近80年仍很健康。美國建筑平均使用壽命在70年左右,而我國不到30年。
美國是資源十分豐富、經濟特別雄厚的國家,但美國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仍然非?!靶狻薄T谥袊鞘挟斀衲举|電線桿基本絕跡,但在美國像華盛頓這樣的大都市,木質電線桿卻隨處可見。美國高速公路中間隔離帶多是草溝,兩側是原生態的樹木雜草,很少人工綠化,路燈照明的能源是太陽能,既漂亮美觀,又生態環保,還節約資金。湖南省有的縣城用清一色的華燈作路燈。一些地方在園林綠化中則是砍大樹種小樹、砍古樹種新樹、砍土樹種洋樹,砍樹種草、砍草種花,樂于面子工程。
堅持走環境友好型城鎮化路子
美國從政府到民間組織再到普通群眾都有很強的環保意識,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以及人口、經濟、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緊鄰紐約市曼哈頓區附近有幾千畝濕地,為了保護這片濕地、改善紐約市環境,紐約市每年給予紐瓦克市1億美元的補償。
鑒于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對環境污染嚴重,近年來美國大力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頁巖氣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
作為“汽車輪子上的國家”,綠色交通在美國也得到了廣泛推廣。我國也不能無止境地發展小汽車,如果讓小汽車成為城市主要的甚至唯一的交通工具,那將會是城市的災難。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應嚴格控制小汽車,大力發展快捷、方便、大運量的公共交通,實施公交主導城市空間布局戰略,在軌道交通站場尤其是樞紐站應建設高容量高密度的城市綜合體,盡可能縮短通勤距離,實現職住基本平衡,降低人們的生產生活成本。
城鎮化要靠產業化來支撐
城市化與產業化有如孿生兄弟,沒有產業支撐的城市必然空心化、萎縮化。如美國的底特律,曾經是美國汽車工業代名詞,如今已是廢墟一片。
近幾年,奧巴馬總統提出制造業回歸,在全美上下已形成共識。尤其是隨著美國能源逐步自給,制造業在美國國內的綜合生產成本已與發展中國家基本相當,甚至還有競爭優勢,尤其是像蘋果公司這樣的高端制造業紛紛從國外撤資回美辦廠?,F在國內不少地方之所以出現空城、睡城、鬼城,就是把城市化與產業化割裂開來,如果只重安居、不重樂業,城市終究難以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在美國提出制造業回歸的新形勢下,中國城市面臨的挑戰將會更加嚴峻。
城鎮化要靠規劃來統籌
有人說,城市化是火車頭,規劃就是鐵軌。美國對城市規劃十分重視。作為聯邦制國家,美國規劃的事權基本在州政府和地方(縣、市)政府,且主要在地方政府。美國規劃事務分為發展規劃和開發管理兩個層次,其中發展規劃相當于國內的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開發管理主要包括區劃、土地細分和場地規劃審查。發展規劃只是綱領性和指導性文件,開發管理主要是由法定區劃完成的。
美國規劃的權威性很高,在沒有完成區劃條例修改程序前,所有項目必須嚴格按區劃條例執行。如馬里蘭州蒙哥馬利縣百塞斯塔市上世紀80年代規劃時建筑高度不能超過210英尺,公共建筑總量不能超過1100萬平方英尺,到目前仍執行得很好。華盛頓市區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所有建筑物高度不能超過169米的華盛頓紀念碑,迄今為止依然如故。
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我們應向美國學習,進一步強化規劃意識,既要重視規劃,更要尊重規劃,對規劃的制定和修改應嚴格遵守其程序和條件,尤其是要廣泛吸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規劃是政府最大的資源,規劃的節約是最大的節約,規劃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要通過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保證規劃落地。規劃是公共政策,其主要職能是統籌城鄉空間資源分配、空間建設和空間管治,維護公共利益,保障公共安全。特別是在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規劃應從擴張性規劃轉向優化空間布局的規劃,努力構建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青水秀的空間格局,以保障城市化健康發展。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易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