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菱角湖公園 廢水廢氣排放達標 充分聽取居民意見
市城管局昨日透露,計劃投資9800萬元在菱角湖公園內建設武漢市首座地下生活垃圾轉運站。項目建設、設計、環評等單位分別對該轉運站予以說明。
市城管局建設處負責人說,隨著中心城區土地資源日益稀缺,以及市民環保意識逐步提高,垃圾地下轉運站建設已成為發展趨勢。比如廣州的光大轉運站就建在居民小區綠地之下,上海的靜安轉運站和黃浦轉運站也是建在街頭綠地下面。采用相關工藝后,這些轉運站運轉良好,對居民生活未產生不良影響。
他說,垃圾轉運站與公廁類似,每個人都需要,但每個人都不愿建在自己身邊。其實現有技術完全能滿足環保要求,新建的環保中轉站基本沒有異味,噪聲也控制得較好。特別是建在地下后,對環境的影響會降至最低。
為何建?
據介紹,我市目前每天產生生活垃圾約7000噸,只有3500噸是在轉運站壓縮后運往垃圾處理場,剩余一半不得不當街轉運,時常遭遇群眾投訴。
而江漢區每天生活垃圾800余噸,現有的單洞路、姑嫂樹路兩座環保中轉站每天只能轉運400噸。
市城管局建設處負責人說,菱角湖垃圾轉運站設計能力為日轉運300噸,最多可達500噸。該轉運站建成投用后,江漢區將基本消滅垃圾當街轉運現象。
能否建?
據了解,菱角湖轉運站項目去年11月已報市建委立項審批并取得立項報告批復。登錄市環保局官方網站,可在“環境評價”里查到菱角湖轉運站項目。
本月11日,項目環評單位湖北君邦環境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在公園正門張貼環評公示,征求居民意見,但不少居民表示反對,認為建轉運站會毀了公園。
君邦公司負責人說,將盡量聽取直接受影響的居民意見,形成報告后遞交給區環保局審批。
怎么建?
項目設計方市環科院稱,菱角湖垃圾轉運站臨近新華路和唐家墩路,地下占地面積4660平方米,將與菱角湖地下公共停車場同步建設。
按照設計,車輛首先進入地下負一層將垃圾倒進收集槽內,這些垃圾被壓縮進集裝箱后,再由專用車輛“背”著集裝箱從地下負二層駛出,前往三環以外的垃圾處理場。整個處理過程均在地下進行。為控制污染,轉運站配備了通風、降塵、除臭、降噪等設備,廢水廢氣排放均達標。在轉運站“頭上”,施工完后將恢復地面綠化景觀,與公園環境融為一體。(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