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舔B一个3人个人换着玩,91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一猛片,1级黄片免费观看,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播放,免费看毛片黄片y,精品人妻少妇久久大尺度免费

  • 歡迎訪問 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 網站

尚勇在2016年地方科協工作會議上的總結講話

   日期:2016-09-20     瀏覽:268    

2016年地方科協工作會議共兩天時間。會議期間,同志們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的部署,特別是認真學習了中央書記處關于今年科協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聆聽了源潮同志的重要講話和啟德主席的工作報告,尤其是我們這次采取了“以會代訓”的形式,由黨組書記處的四位領導同志就科協重點工作做了詮釋性的報告,大家經過討論,都感到這種方式很好。今天下午五位地方科協主要負責同志就五個專題進行了典型發言,這些工作經驗對推動全局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各省區市科協之間應相互學習借鑒。這次會議時間緊、任務重、強度大,同志們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三嚴三實”專項教育的成效,大家集中力量認真研討、相互交流,確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結合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指示精神,結合學習源潮同志和啟德同志的講話精神,以及大家比較關心的一些問題,我再講幾點意見。

一、認清科協工作面臨的新機遇、新使命和自身的不足

在新的歷史時期,科協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有利機遇,黨中央、國務院賦予了科協更多更新的重大使命,完成中央交付的各項任務,我們義不容辭。科協要做到創新引領、改革推動,首先必須要認清新使命、把握新機遇,清醒認識我們自身存在著很多不足。

一是科技創新被擺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為國家的主體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就科技創新發表了多次重要講話,中央提出經濟新常態,就是把動力轉換、創新驅動擺在十分關鍵的位置,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這里面最關鍵的是創新驅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總書記提出五大新的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擺在首位,總書記提出“兩個第一”和“一個核心”,即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驅動力,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推動創新,我們的主要優勢資源是科技人才,我們的整個工作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在中央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研討班上,總書記又進一步強調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在新常態下,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已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戰略地位。科協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推動創新方面擔負著極其重要的使命。

二是落實新的發展理念大幅度提升了對科技的需求。新常態提出了新的發展理念,現在提出來的主要抓手是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而供給側的最大短板是科技創新,從沿海到中西部,成熟技術產品的產能普遍過剩,但是新技術、新產品卻是嚴重短缺。總書記在十八屆五中全會的講話和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研討班上的講話中兩次提到了“阿喀琉斯之踵”,阿喀琉斯是一個很壯的大巨人,但是他的整個腳后跟非常軟,是短板。現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到了極其重要的位置,但是科技創新的供給力、支撐力遠遠不夠。科協服務管理著這么多科技人才,中國的創新能力不足,滿足不了供給,科協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比如,我國現在很多產品都過剩,但是每年進口芯片就有2000多億美元,各種高端材料,包括化工材料、有色金屬、鋼鐵、建材這些材料加起來一年進口3000多億美元,先進的機械裝備,從飛機、數控機床到專業設備一年進口幾千億美金,這說明供給側在高端的技術產品方面和先進技術方面,我國自身供給不足,從根本上講是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怎樣適應這個需求?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三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了科協組織重要使命。1月11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提出,科協系統的深化改革,要把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團結服務科技工作者、依法依章程開展工作有機統一起來,改革聯系服務科技工作者的體制機制,改革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創新面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機制,把科協組織建設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科協組織和其他人民團體有所不同,我們既有人民團體的屬性,擔負著團結凝聚廣大科技工作者跟黨走的政治責任,但是我們還有很重要的一項職能,就是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社會組織,這與其他一些群團組織有所不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的目標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方式的現代化,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社會治理的現代化,社會治理需要靠社會組織,我們作為提供科技公共服務的社會組織,在這方面應發揮重要的作用。這次中央書記處對科協有更明確的定位,提出了四點任務和要求,源潮同志在講話中也提出了明確要求,這說明科協組織一方面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我們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引領、團結、服務、凝聚廣大科技工作者,另一方面還是為全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社會主體。科協組織能不能滿足這個要求?當前我們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還有不少差距。

四是科協系統不適應的問題還比較突出。科協系統與提供公共服務的社會主體的要求差距比較大,與團結、凝聚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的要求差距也比較大。中國科協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和源潮同志的具體指導下開拓了很多領域,增加強化了很多職能,但是我們發現不少職能還沒有履行好,地方科協中,能把中國科協一些職能都承接下去、并把工作推動起來的比例并不高。特別是省、市、縣科協還面臨著一些典型問題,就是“不想干、不會干、不實干”的問題,這并不是指全部,雖然是一部分和不同程度的存在這些問題,我們仍需高度重視。“不想干”,主要是指有的同志有懈怠的思想,有怕擔風險的想法,大家總覺得科協是比較閑的地方,到這里來就等著退休,不要冒風險,順利退就算了,不要大干了。還有的感覺到要干成一件事,基礎不好,困難重重,干事存在風險,就算了,不干了。“不會干”,我很有體會,我原來在政府工作過,也在黨委工作過,畢竟是有權力的,用權力來推動干事是比較容易的。到科協后,用新的思路,作為一個社會組織怎么來推動事情,確實沒有經驗。所以,有些事情怎么干成?舉措在哪兒?推動的切入點在哪兒?杠桿在哪兒?不好找。“不實干”,作為科協組織,大家認為有些事搞得聲勢很好,宣傳宣傳,活動活動就好。如果要真正把這個事落到實處,見到實效,那就需要下大功夫了。總書記說過“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這里面的攻堅克難存在很多風險,所以有些工作就只是部署一下,造個聲勢,發個文件,開個會議就完了,講起來也能講出來個一二三四,但是效果不明顯。

這些問題,我認為還是思想認識的問題,雖然這是個別問題,不是普遍問題,但是我們要有清醒認識。科協系統要按照嚴的標準、實的要求,高度重視,真正從思想觀念上轉變,在具體工作中克服,這樣才能真正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擔負起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黨委政府交給我們的重要任務,在新常態新形勢下,在貫徹落實新的發展理念過程中,發揮好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發揮好科協組織的重要作用。

二、強化開拓創新的責任與擔當

科技創新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協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人民團體,擔負著極其重要的使命,要承擔起這個責任,整體工作都要開拓創新。

一是強化積極主動服務大局的意識。圍繞黨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圍繞發展全局,找準我們的立足點、聚焦點和著力點,打造硬的抓手,取得務實的成效。要登高望遠,想著如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創新型國家作貢獻;如何在落實新的發展理念,在創新驅動發展中彰顯優勢、發揮好生力軍作用,使我們更加有所作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如何提高科技的產出和成果轉化的能力,轉變生產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實現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在這方面可以發揮出我們的優勢。

二是強化主戰場上奮發有為的擔當。現在大家逐步形成共識,科協系統可以在主戰場上奮發有為,以前我們總覺得主戰場是政府部門主管的事,有人認為科協就是敲敲邊鼓,像打仗中的游擊隊,不是正規軍。現在我們在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主戰場上不但要進入而且還要奮發有為。現在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兩個主戰場融匯一體,形成創新驅動發展主戰場。我們科協完全有能力、有優勢大有作為。我們最大的優勢是人才,科協聯系的科技工作者超過了7000萬,這是一個極其寶貴的資源。現在我們很多工作沒有做到位,還沒有把科技人才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目前,政府主管部門在改革過程中有大量職能轉移,審批事項、權力事項大幅度減少。比如,在上游的科技原始創新方面,我們的優勢是什么?可以概括為營造學術環境、改革學術評價導向、搭建學術交流合作平臺、舉薦優秀青年人才。創新需要交流合作,可以通過學會建立學術交流平臺。還有,就是學術環境是科技創新的土壤,最近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優化學術環境的指導意見》,這個文件含金量很高,文件提到的五方面任務要求,包括優化科研管理環境、宏觀政策環境、學術民主環境、學術誠信環境、人才成長環境等,包含大量改革內容,都是啃硬骨頭的改革。文件中針對以下問題都提出了解決辦法,如我們把科技人員當公務員來管理,動輒用行政化“參公管理”約束科學家、科技人員,這次明確提出要消除科研院所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和“官本位”弊端,實行有利于開放、協同、高效、創新的扁平化管理結構。還有,宏觀政策環境上提出減少對科研機構的行政干預、直接干預,要授予科研機構包括研究團隊更多的自主權,這個自主權包括在立項、用人、分配方面的自主權。授予自主權之后,科技工作者不用天天想怎么樣立項,主要精力用于搞科研,課題負責人可以招自己需要的團隊,直接扁平管理,不搞政府的等級式管理。還有要改革撥款方式,取消出國各方面的限制。在優化學術民主環境上提出了“四個不得”,在優化學術環境方面,還有“五個不準”等。在學術評價導向改革方向,學術論文過度發表和依賴問題突出。獎勵、職稱晉升、課題申請、學位授予都和論文掛鉤,這導致我們有些機構急功近利。改革學術期刊制度,核心是改革學術導向,職稱評定,一方面加強學術環境建設,一方面把握住學術導向,搞好學術交流,把一些優秀人才團結在我們周圍,這樣我們才能在創新驅動發展主戰場上有立足之地,才可以把政府的資源用得更高效,才能把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創新活力、創新潛力激發出來,在主戰場上有所作為。

在服務經濟建設方面,我們的主要抓手,一是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核心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服務,建立起學會和地方企業聯系的橋梁,來解決現在的科技成果轉化不暢的問題。“海智計劃”、科技信息服務等都可以在創新驅動助力方面有所作為。二是受國務院委托,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全國性評估工作,承辦雙創活動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科協承辦,這樣我們就有了平臺,在創造新產業、新企業方面可以大有作為。

三是要強化團結凝聚科技工作者的政治責任。我們一個重要責任就是讓廣大科技工作者跟黨走,7000多萬科技工作者中有近75%是非中共黨員,如何把廣大科技工作者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使他們真正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真正擁護黨、跟黨走,科協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只有和科技工作者建立了密切的心連心的聯系,才能真正從思想上使他們和我們黨同心同德。所以,科協系統首先要強化黨的意識,這是我們的政治使命。科技人員的思想很活躍,政治敏感性強,引導得好他們就能起到正作用,引導不好就會起反作用。各級科協組織要切實加強對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領、思想溝通,真正把中央的部署通過學會的聯系,貫徹到每個科技工作者中間去,真正使他們聽黨話、跟黨走。

四是強化工作中的改革創新精神。科協要擔負起時代使命,開創工作新局面,法寶就是“改革創新”。我們有著創新的潛力,如何把這個潛力變成實踐,變成我們現實的優勢,就是要改革我們的工作方式、組織結構,轉職能、轉機制、轉作風,而這本身就是一種改革。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積極進取,要有“想事干、創新招、求人幫、重實效”的工作態度。通過這一年多的工作,大家對這方面體會更深,我們沒多大權力資源,很多事情我們想著干、找著干,就得用新點子,有新思路,有的時候需要其他資源來支持,借助政府的資源,借助他們的職能來一起推動工作。雖然在談的過程中不容易,去求人不容易,但是為了工作求求人,最后取得的實效很好。最典型的是中國科協跟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合作,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越合作領域越寬。

五是要強化在工作中虛功實作的本領。一個好的思路最后變成一個好的成果,首先要深入實際,找準問題,特別是要找準問題的切入點、著力點。找準問題,才能發力。對科協來說,我們最大的優勢是無限的舞臺,特別是在我們推動科技創新、服務創新驅動方面,要干的事情很多。有創新的思維更要有抓落實的精神,從設計就要開始考慮硬舉措,建立評價考核體系。更重要的是要發揚釘釘子的精神,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勁兒,也要有鍥而不舍的意志,真正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對科協的干部來講,要在操作力、執行力上下大功夫,要在帶隊伍、抓作風上下大功夫。

三、抓住重點帶動整體工作的提升

我們現在的重點任務已基本明確,工作謀劃、頂層設計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部署,特別是《中國科協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印發后,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應該看到國家和地方工作各有特點,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各地有其自身的特點,不能強求齊步走。各地要以中央的精神為準繩,鼓勵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探新路、創特色、強優勢。總體而言,要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落實好中央下發的《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搞好自身改革。方案明確的改革重點包括五個方面,一是領導機構和機關的改革,二是學會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的改革,三是聯系服務科技工作者體制機制的改革,四是向社會提供服務產品機制的改革創新,五是強化對科技工作者政治思想引領。目前中國科協已制定了任務分工方案,路線圖、時間表都已比較明確,關鍵是抓好落實。考慮到各地實際情況的不同,我這里強調幾點:一是不能照搬中國科協的有些做法,如領導機構改革,這次代表大會將提高基層科技工作者比例,增強代表性和廣泛性,兼職副主席主要從不同行業、領域的有代表性的一線優秀科技工作者中產生,實行輪流定期駐會制度,深化科協機關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所屬事業單位編制縮減,加強基層單位同志到中國科協機關掛職、機關同志到學會和地方科協掛職等,這些改革措施各地科協不能照搬套用,要把握好。二是把握好改革的核心,即學會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的改革。越是發達國家、越是創新型國家,學會的能力就越強。我們的學會跟國際知名學會相比差距很大,治理體系陳舊、工作方式落伍、吸引力也比較弱,改革必須下大力氣、敢啃硬骨頭。三是要注重加強平臺建設,我們要改革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機制,怎么聯系?要跟服務平臺的建設相輔相成,怎么服務學術交流、怎么服務論文發表、怎么服務成果轉化、怎么服務雙創、怎么服務人才培養,在這些方面都可以通過平臺來加強。總之,各地改革一定要聯系實際,不能機械地照搬這個比例那個比例,最主要的是改革體制機制,達到增強活力、增強干部職工工作能力、增強服務能力的目的。

二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助力工程。各地黨委政府都把創新發展放到了極其重要的位置,對新技術、對先進人才如饑似渴,2016年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的實施要在2015年的基礎上取得更大突破。對地方科協來講,就是要把握好本地企業和經濟發展的趨勢,做好和全國學會的對接,抓好試點,發揮好橋梁紐帶的作用,同時組織本地學會搞好服務。科技信息服務是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一個重點項目,對企業的信息水平和技術改造提升很有幫助,各地科協要做好對接。另外還要利用好海智計劃、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等,這些都要做好。

三是貫徹好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科協《關于共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的意見》,在推動雙創中有所作為。要把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職能真正承擔起來,首先需要我們具備很好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機制,要與發展改革委搞好合作,找準我們的平臺和抓手,科協是個大平臺,誰來合作我們都要容納。源潮同志上午講話時說了,科技人員60%愿意創業,但真正創業的只有2.5%,可以說潛力巨大。我們怎么樣組織好科技人員創業,關鍵就是落實好《意見》,我們要發揮科協連接四方的優勢,把知識產權保護、金融服務、科技保險等做好,為雙創做好服務。

四是實施好“互聯網+科普”,推進科普信息化落地和現代科技館體系的建設。去年用了半年的時間,我們動員社會力量來研發科普信息化,現在內容已比較豐富,下一步關鍵是要落地。要逐步深入到社區、學校,并進一步延伸到農村,2016年爭取在全國三分之一的學校和社區能落地。中國科協將很快推出科普中國云,就是利用寬帶把內容輸送出去,把服務給大家送去。科普“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了六個體系的建設,其中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非常重要,提出要引導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都建科技館,增加科技館免費開放的補貼,加強科技館建設標準體系的建設,加大中學科技館的建設力度,繼續實施科普大篷車工程等,都要做好,促進資源的普惠共享。

五是組織好第三方評估,提升科技智庫對黨委政府決策的影響力、支撐力。科技評估是“裁判”,一方面要開展常態化評估,把雙創政策環境的評估、學術環境的評估長期堅持下去,像公布GDP指標一樣公布各地的指數。另一方面也要開展科技創新戰略、規劃、政策等的評估,開展包括轉方式、調結構等方面的評估,形成高質量的評估報告,給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強有力支撐。

六是下氣力抓好基層組織建設,提高縣級科協的工作水平。縣級科協在科協工作體系中很重要,但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科協作為群團組織要胸懷大局,科協就是大舞臺,只要搭建好舞臺,才能擴大隊伍,有些大的企業、中央所屬高校的科協也會作為科協的組成部分,地方科協也要順應改革,引導發揮好高校、企業科協的作用。基層組織是我們的立足之本,是我們在基層的腿、根,要做好。農技協是我們重要的基層組織,我們現在提出建設農技協2.0版,就是圍繞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改革,怎么樣把科技服務搞好,基層組織建立起各種服務平臺,才能真正地和科技工作者建立起聯系,才能維護好他們的權益,才能真正團結凝聚他們。

今天講了“四個認識、五個強化、六個重點”。做好科協工作核心還在“打鐵還需自身硬”,必須加強科協系統的自身建設,首先是作風建設,中國科協抓的整治“庸、懶、散、浮、拖”很有成效,當前科協工作量很大,但大家加班加點沒有怨言,通過加強作風建設,才能進一步做好隊伍建設、能力建設,希望各地方科協借鑒。另外科協系統必須加強上下聯動、左右聯合,各省、區、市科協之間也要加強合作,特別是在援疆援藏工作、扶貧攻堅工作等方面,要取長補短,形成合力,取得實效。

總之,去年我們的工作取得很大成績。今年的工作將更加繁重,希望大家齊心協力,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中央的部署,把廣大科技工作者緊密團結凝聚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深入推進科協系統的改革工作,開創科協工作的新局面,在創新驅動發展中發揮科協更大的作用,為決勝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和創新型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下一篇:

關于舉辦第十二屆湖北省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生科技創新論壇的通知

上一篇:

“海綿城市建設的技術實踐”學術報告活動在漢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