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發展與繁榮建筑文化,進一步提高在校大學生及研究生的設計能力和綜合素質,促進青年人才的成長,中國建筑學會、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評估分會和中國聯合工程公司先后舉辦了四屆"中聯杯" 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該競賽一直受到全國各大高校師生的參與和關注,獲得建筑學和城市規劃等專業學生的廣泛好評。本屆競賽于2015年5月25日發出通知后,至2015年9月20日共收到國內外建筑和美術院校的參賽報名回執近2000份。截止到報送方案規定時間的2015年11月10日止,競賽共收到來自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國外共126所高校的有效作品724項。
評選工作于2015年12月7日在杭州舉行,第四屆"中聯杯"大學生建筑設計國際競賽評審委員會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建筑設計大師何鏡堂,中國聯合工程公司總建筑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建筑設計大師程泰寧,天津市建筑設計院名譽院長、全國建筑設計大師劉景樑,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教授級高級建筑師周暢,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婁宇,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建筑師、全國建筑設計大師張宇,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全國建筑設計大師莊惟敏,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教授孔宇航,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原院長、教授吳長福,東南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教授韓冬青,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全國建筑設計大師梅洪元,重慶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教授趙萬民,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昊,深圳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教授仲德崑,中國聯合工程公司總經理助理、第三建筑工程設計研究院院長方曄,中國聯合工程公司總經理特別助理、教授級高級建筑師王國鈺,中國聯合工程公司第二建筑工程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建筑師姜傳鉷等十七位業內專業人士組成,何鏡堂院士任評審委員會主任。評審工作自始至終堅持"公開、公正和公平"的評選原則,通過評委會反復察看、審視以及多輪的投票篩選,共評選出106個項目為入圍作品,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1項以及優秀獎88項。
對于"中聯杯"建筑設計競賽,評委們認為:它不僅活躍了建筑界的學術氛圍,為建筑學和城市規劃等專業青年人才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機會,也促進了學生在專業方面的發展,培養了學生深入生活、服務社會的思想,提高了他們的實際工作能力;評委們尤其對本屆競賽題目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指出以"互聯網+背景下的生活空間"為主題的作品要求,能夠引導學生關注民生、關注社會、關注熱點、關注發展,使作品創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且完善生活,充分演繹了"互聯網+"的思維。參加比賽的724份作品內容涵蓋面廣,題材豐富,充分反映了在校學生們活躍的創作思維和堅實的創新才干;作品緊緊圍繞本次競賽題目,注重創新,并融入生活、可持續的理念,使互聯網+背景下的生活空間在空間理念、空間形態上有所創新。經歷四次成功舉辦的"中聯杯",評委們也希望能夠繼續傳承這個建筑學院校大學生的"品牌",吸引更多重點院校參與,提升參賽作品質量,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競技和展示才華的平臺。
本屆設計競賽評選結果于2015年12月12日至12月31日在中國建筑學會、中國聯合工程公司的網站上進行公示。公示期間,我們收到了各方面反饋的信息和意見,為此作了必要的調整和修改?,F將競賽獲獎結果正式對外公告。
中國聯合工程公司
中國建筑學會
nth="1" Year="2016">2016年1月8日
附件:第四屆"中聯杯"大學生建筑設計國際競賽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