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科技社團的優勢,深化改革,加強自身建設,為推進我省土木建筑事業和城鄉建設可持續發展,促進創造和諧宜居環境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2014年將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圍繞研究與應用“荊楚派”建筑風格開展工作。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時關于城鄉建設應體現湖北特色和荊楚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我會將在省政府和省住建廳的統一部署下,充分發展學會的人才優勢,開展對“荊楚派”建筑風格的研究。繼承和弘揚湖北荊楚建筑文化,展現湖北建筑的文化底蘊、地域特點和建筑風格。參與承辦“荊楚派”建筑風格高層研討會。
二、承擔社會責任,積極開展各類獎項的推薦評選,促進行業科技進步與創新。
為促進我省建設科技的進步與創新,經省科技主管部門同意,擬設立《湖北省土木建筑科學技術獎》。旨在充分調動我省廣大土木建筑行業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表彰和鼓勵在土木建筑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與集體。2014年具體組織實施。同時,要積極組織申報上級學會設立的詹天佑獎、住宅小區金獎、華夏獎等獎項。
三、創新交流方式,加強學術交流。
依托學會人才密集的智力優勢,緊密結合經濟建設和新型城鎮化與建設科技中的前沿以及建設中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開展學術研討。圍繞城鎮化建設、市政基礎、生態居住、綠色建筑、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應用、智慧城市等方面進行交流。學術交流方式要創新、注重實效,狠抓質量。要選好題,交流活動可采用多種形式的聯合方式:學會與分會、專委會聯合、相近專委會之間聯合、與地方學會聯合、與企業聯合、單位會員之間聯合、與外省學會聯合等。通過學術交流充分發揮學會在學術中的引領作用。
四、加強學會自身建設,積極籌備學會換屆工作。
進一步加強學會作為科技社團的改革,要使學會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必須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升學會管理創新能力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及自我發展能力。在新形勢下,努力把學會逐步建成為組織機構健全、內部管理規范、運行機制靈活、學術質量優良、服務功能齊全、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現代化社會組織團體,隨時準備承接政府職能的轉移,肩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2014年,分會、專委會凡是屆期已滿,要按組織程序做好換屆工作。學會將做好第十一屆會員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推薦新一屆理事會候選人名單,舉行換屆選舉。
五、發揮學會優勢,為生產企業提供技術支撐。
企業是城市(鎮)建設的主體,為不斷提高城市(鎮)建設質量,學會要利用人才優勢幫助企業創新,組織專家為企業排憂解難,針對在建設過程中的疑點、難點進行技術指導。進一步推進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共同承擔科研項目,為企業成立技術中心提供技術支撐。指導和幫助企業舉辦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討會和推介會。
六、2014年重點活動。
1.開展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第十四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評選活動。同時,推薦參加湖北省第十五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評選論文。
2.組織參加“第四屆中國中西部地區土木建筑學術年會”。按照本屆學術交流的主題,組織相關專業委員會及會員單位征集論文、并派出專業技術人員代表湖北參加年會。
3.我會與綠色建筑與節能專委會聯合組織承辦“第四屆夏熱冬冷地區綠色建筑聯盟大會”。通過這次交流大會,將進一步推動我省綠色建筑的發展,構建和諧社會,以人為本,生態環保,安全適宜的人居環境。
4.與武漢市土木建筑學會聯合主辦“第八屆全國深基坑技術交流會”。
5、繼續與省高校聯合舉辦《第五屆湖北省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生科技創新論壇》和《第二屆湖北省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活動,提高在校大學生積極探索和勇于創新的意識。
6.認真做好全省施工圖審查質量調審工作,總結在調審中發現的問題,指導各地施工圖審查機構,尤其是新設立的審圖機構,并配合地市有針對性的舉辦相關技術講座和培訓,不斷提高施工圖審查質量。
7.積極配合省注冊師管理委員會,進一步做好工程勘察設計注冊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
8.按省科協的要求,結合2014年的科普活動,發揮學會技術和人才的優勢,組織開展“三下鄉”等公益活動。根據我會的特點為貧困地區送實用新科技和科技書籍;為邊遠山區貧困兒童送讀物和教學設備等;為老區人民扶貧解困盡一份力。
9.組織技術考察。一是組織專家考察省內已建和在建的重點工程、亮點工程和示范工程,開展現場交流和觀摩;二是組織專家到外省市考察,了解國內建設領域新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動態,參觀有特色的重點工程項目。
10.組織分支機構負責人和秘書長參觀學習兄弟省市,特別是沿海或經濟發達地區學會工作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增進與外省土木建筑學會的聯系和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