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發軔,1933年4月26日出生于遼寧省復縣(現大連市瓦房店市),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顧問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名譽院長
[3]
,博士生導師
[4]
。
1957年戚發軔從北京航空學院飛機系畢業后分配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1967年調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從事衛星和飛船的研制,先后擔任副院長、院長;1983年擔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院長;1992年擔任神舟飛船總設計師之職
[5]
;2000年獲得第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
;2003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進步獎中的技術科學獎
[6]
;2015年參加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電視公開課《開講啦》
[7]
。
- 中文名
- 戚發軔
- 國 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出生地
- 遼寧省復縣(現大連市瓦房店市)
- 出生日期
- 1933年4月26日
- 職 業
- 教學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
- 北京航空學院
- 信 仰
- 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
-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戚發軔人物經歷
編輯1952年9月,進入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系工藝專業學習。
1957年9月,畢業后被分配到成立不久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這是新中國第一個為研制導彈和火箭而成立的研究院,時任院長的錢學森親自給他們主講《導彈概論》,先后擔任一院一部工程組長、研究室副主任(至1967年11月)。
1958年,前蘇聯允許參加研究導彈的年輕人可以到莫斯科茹科夫斯基航空軍事工程學院學習,后因兩國關系惡化,蘇方借口不接收現役軍人,拒絕入學,戚發軔等人便脫下軍裝,準備通過高教部去莫斯科航空學院學習,但是不久,前蘇聯方面通知,別人都可以去,只有戚發軔不能去,因為他是研究導彈總體技術的。
1967年12月,擔任七機部五院501部研究室主任(至1977年12月)。
1978年1月,擔任航天部五院529廠副廠長(至1978年12月)。
1979年1月,擔任航天部五院501部部副主任(至1983年2月)。
1983年3月,擔任航天工業總公司五院院長(至1995年6月)。
1995年7月,擔任航天工業總公司科技委副主任(至2000年2月)。
2000年2月,擔任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戚發軔主要成就
編輯戚發軔科研成就
- 導彈研制工作
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戚發軔參與了中國第一枚仿制導彈“東風”一號的研制工作。由于中蘇關系繼續惡化,不久前蘇聯專家也全部撤出中國,并帶走了所有資料。當時首枚導彈“東風二號”已經在研制中,在備受打擊的同時,戚發軔等人清醒地意識到:靠別人靠不了,只能靠自己。可是中國自行設計的“東風二號”1962年發射時卻以失敗告終,兩年后,“東二”成功發射。同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兩彈結合成功。接下來的“東風四號”、“長征一號”,戚發軔參加了結構和總體設計工作,都成功發射。
- 衛星研制工作
戚發軔搞過導彈之后,又參與了中國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結構和總體設計。1968年,戚發軔的工作正式從火箭研制轉向衛星研制,并成為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技術負責人之一。
1968年2月,專門負責衛星研制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他被當時負責衛星總體工作的孫家棟“點將”,與另外17人一起經聶榮臻元帥親自批準調入研究院,成為自行研制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技術負責人之一,人們將他們稱之為“航天十八勇士”
[13]
。
戚發軔在主持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研制工作時,提出完整的地面實驗方案,為保證發射成功做出貢獻。在主持東方紅二號通信衛星研制工作時,提出并建立了衛星可靠性設計規范,為提高衛星可靠性做出了有益的工作。在主持“東方紅三號”第二代通信廣播衛星時采用公用平臺和模塊化設計原則和多項新技術,不僅使中國通信衛星上了一個新臺階,并為后續衛星研制提供一個技術成熟的公用平臺。
- 神州飛船研制
戚發軔在主持“神舟”號飛船時制定了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總體方案,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完成了中國首次載人飛行
[14]
。
-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 | 項目名稱 | 獎勵名稱 | 參考資料 |
---|---|---|---|
2015年 | 中國載人航天科普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排名7 | [15] |
2017年 | 多物理效應協同霧化水滅火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 |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排名3 | [16] |
戚發軔人才培養
截至2016年,戚發軔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共培養了10多名博士,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全國圖書館參考咨詢聯盟,戚發軔培養學生情況如下
[17]
:
時間 | 題目 | 作者 | 類型 |
---|---|---|---|
2016 | 衛星故障診斷與預測算法研究 | 遲軍 | 博士 |
2015 | 多自由度微振動激勵系統及其控制技術研究 | 王海強 | 博士 |
2015 | 基于不確定性的飛行器結構動力學模型確認若干問題研究 | 畢司峰 | 博士 |
2013 | 非Kolmogorov大氣湍流中光傳播特性理論及數值模擬研究 | 崔林艷 | 博士 |
2013 | 類HTV-2高升阻比再入飛行器建模與布局設計優化 | 林平 | 博士 |
2012 | 光強度傳播相位恢復技術及應用 | 鄭世玲 | 博士 |
2012 | 主觀視角行為識別關鍵技術研究 | 李璐 | 博士 |
2011 | 基于計算智能的衛星姿控系統故障診斷研究 | 胡迪 | 博士 |
2011 | 升力再入飛行器軌跡規劃與制導技術研究 | 薛松柏 | 博士 |
2006 | 交會對接遠距離導引策略及測控技術研究 | 張麗艷 | 博士 |
戚發軔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
航空航天部勞動模范 | |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 |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 |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 |
2000年 | 第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
2003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進步獎技術科學獎 |
2016年 | 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 |
戚發軔個人生活
編輯戚發軔與妻子姜福玲結婚后育有一兒一女,妻子姜福玲爽快賢慧,在家里家外操勞,讓戚發軔省了不少的心。還是在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發射之前,姜福玲參加了由總師夫人們組成的“支前代表團”到了酒泉發射基地參觀,在那里充分理解了丈夫工作的重要意義,也更理解了身在前方的丈夫的艱辛。在戚發軔為第二次發射飛船進入發射場時,老伴姜福玲的肺癌已到了晚期。2001年3月6日,姜福玲過世
[5]
。
戚發軔社會任職
編輯時間 | 擔任職務 | 參考資料 |
---|---|---|
1983年01月至2000年12月 | 中國宇航學會理事(第二屆)、常務理事(第三屆)、名譽理事(第四屆) | [18] |
1998年03月至2003年03月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 |
2003年01月至2008年03月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 [19] |
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 |
戚發軔人物評價
編輯戚發軔是中國航天領域的技術專家,親自參加了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研制工作,而且主持過東方紅二號、風云二號、東方紅三號等6種衛星的研制,還親自組織了十余次衛星發射任務。作為總設計師在解決衛星和飛船研制過程中的重大工程技術問題上發揮了指導和決策作用,做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
[20]
。(國防科工委網評)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中國工程院戚發軔 .中國工程院[引用日期2014-06-20]
- 2. 人力資源 >> 專家風采 >> 正文 戚發軔院士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引用日期2018-04-09]
- 3. 學院概況 > 學院領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引用日期2018-04-10]
- 4. 兩院院士 戚發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引用日期2018-04-09]
- 5. 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 .人民網.2003年10月15日[引用日期2018-04-09]
- 6. 戚發軔院士《航天技術與中國航天》報告 .沈航新聞網.2015-12-03[引用日期2018-04-09]
- 7. 戚發軔院士開講啦 .新華網.2016年09月21日[引用日期2018-04-09]
- 8.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 · 戚發軔 .中國工程院[引用日期2018-04-05]
- 9. "神舟"六功臣獲2003年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體獎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04-10]
- 10. 杰出科技成就集體獎 > 2003 > 神舟飛船 .求是科技基金會[引用日期2018-04-10]
- 11. 光明日報《戚發軔:簡版中國航天史》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5-06-23]
- 12. 神舟神箭群星譜(3):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 .新浪新聞.2003年10月16日[引用日期2018-04-09]
- 13. 工程院院士戚發軔:中國航天從零到皆有可能 .新浪歷史[引用日期2015-08-04]
- 14. 神舟之父戚發軔:文昌航天城是個特殊景點 .鳳凰財經.2009年05月25日[引用日期2018-04-09]
- 15. 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引用日期2018-04-09]
- 16. 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獲獎項目目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引用日期2018-04-09]
- 17. 戚發軔 培養人才 .全國圖書館參考咨詢聯盟[引用日期2018-04-09]
- 18. 中國宇航學會歷屆理事會 .中國宇航學會[引用日期2018-04-09]
- 19.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名單 .搜狐新聞.2003年01月25日[引用日期2018-04-09]
- 20. 訪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負責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 .國防科工委網[引用日期2018-04-09]
- 收起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