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線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荃灣線(Tsuen Wan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線,起始于香港中西區(qū)中環(huán)的中環(huán)站,途經(jīng)尖沙咀,旺角,止與香港荃灣區(qū)的荃灣站。屬于城市軌道交通系統(tǒng)。西端的總站設于荃灣站而得此名。 截至2008年,荃灣線共有16個車站,當中有8個為轉車站。荃灣站為地面車站;葵興站、葵芳站及荔景站3個車站為架空車站;其余則為地底車站。
荃灣線有8個轉車站,可轉乘6條路線,包括東涌線西鐵線觀塘線港島線南港島線機場快線,是港鐵各條重鐵路線之中,可轉乘路線數(shù)目最多的。(九龍南線通車前亦同樣可換乘6條,包括東鐵線,但不包括南港島線;將來2021年,東鐵線過海段通車后會增至7條可轉乘路線。) [1] 
本線在通車至1989年8月8日東隧通車前,是唯一一條過海鐵路。
中文名
荃灣線
外文名
Tsuen Wan Line
通車日期
1982年5月10日
營運公司
港鐵
車站數(shù)目
16個
路線代碼
TWL
路線長度
16km
平均行車時間
32分鐘
軌    距
1432毫米
最高速限制
80km/h

荃灣線歷史

編輯

荃灣線地下鐵早期

荃灣線是1970年研究興建地鐵時最早計劃的4條路線之一,落成后的設計與初期規(guī)劃大為不同,主要是車站名稱和位于新界的車站建設。計劃中的終點站荃灣西站是建于荃灣站西面的山谷,以便未來延伸至屯門,但在《屯門新市鎮(zhèn)計劃》當時指出造價太高,加上乘客量及荃灣西站收地問題,故擱置有關計劃。值得一提的是,西鐵線的荃灣西站所在地并非原先地鐵荃灣線計劃的荃灣西站選址,而是荃灣新填海地區(qū)。除此之外,荃灣站至荔景站一段最初的設計是建于地底,并非如現(xiàn)建于高架橋之上,更改設計的起因是要遷就荔景站,避免車站離地面太深,影響效率。 [2] 
至1983年時,港鐵決定擴大中環(huán)站,以應付往來上環(huán)站人流;1982年時,金鐘站也予以擴大,自此之后中環(huán)和金鐘站便在1985至7年間成為港島線中轉站。 [3] 

荃灣線整體運輸研究

1976年,政府再邀請顧問公司再作香港交通發(fā)展作出研究,發(fā)表首份《香港整體運輸研究》,當中建議興建地鐵荃灣線。 [4] 
1977年,荃灣線工程獲批,隨即動工。雖然位于九龍彌敦道地底的一段已經(jīng)于1979年建成并開始運作,荃灣站至太子站(轉線月臺)一段要到1982年5月10日才正式投入服務。而所有位于深水埗區(qū)的車站(深水埗站、長沙灣站、荔枝角站及美孚站)要于荃灣線通車后1個星期才開啟使用。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太子站在荃灣線通車時已經(jīng)啟用,但是只開放轉線月臺(在荃灣線通車頭七日,太子站只用作轉線用途,乘客是不能夠進出車站),而該車站大堂設施到5月17日才全面啟用。
荃灣線有最少8個車站的名稱,跟最初計劃的名稱不同。中環(huán)站、油麻地站和旺角站的英文名字最初是以車站所在的街道命名,分別是遮打道(Chater)、窩打老道(Waterloo)和亞皆老街(Argyle),后來才改以所在地區(qū)命名。此外,旺角站本來是計劃建于更北的位置,取代現(xiàn)有的太子站;而深水埗站則原本建于比現(xiàn)時較南的位置。 [3] 
另外,美孚站原稱荔枝角站;而荔枝角站原稱長沙灣站;長沙灣站原稱蘇屋站。位于葵青區(qū)的葵芳站本來原稱垃圾灣站的,取自葵芳填海前的醉酒灣(又稱“垃圾灣”)。而葵興站本來是被命名為“葵涌站”的。葵芳站、葵興站、荔枝角站及長沙灣站4個車站,均于通車前更改為現(xiàn)時的名稱。美孚站則由荔枝角站改名為荔灣站。其余車站的中文名稱也于開幕前全部更改。“荔灣站”后于1985年改名為現(xiàn)時的美孚站。 [3] 

荃灣線東涌線轉車站

為配合東涌線通車,荃灣線需要興建轉車站,否則乘客要乘坐全程到達位于香港島的金鐘站才能轉乘其他路線,會加劇彌敦道擠迫情況。地鐵公司選擇了荔景站作為東涌線及荃灣線的跨月臺轉車站,于是荃灣線北行路軌經(jīng)過重新鋪排,以便騰出空間建造一個可供轉乘東涌線的月臺。基于工程需要及方便乘客轉車,荃灣線位于該站的1號月臺搬遷至新月臺,上層的新月臺于1997年7月2日正式啟用。荔景站的原有1號月臺(現(xiàn)4號月臺與2號月臺之間的空間)被擴建,原有1號月臺的位置(即現(xiàn)東涌線下行月臺與荃灣線下行月臺之間的無柱空間)被改為通道,以連接新興建的4號月臺,原位于1號月臺的上行路軌則被停用(現(xiàn)已棄置,部份路段之路軌已被拆除,并且不再與正線連接,只有高架橋)。另外在荔景站以南設有唯一一條接駁東涌線、機場快線及迪士尼線與其他市區(qū)線的轉線軌,供工程車或非常特殊的車務調動使用,例如市區(qū)線在2001年抵港的韓制列車和2011年至2012年間抵港的中國北車制列車,把上述列車由小濠灣車廠調往九龍灣車廠,另外在2008年起,迪士尼線的列車每3年須用手動駕駛由小濠灣車廠駛往九龍灣車廠大修。 [1] 

荃灣線西鐵線轉車站

太子站內荃灣線路線圖 太子站內荃灣線路線圖
為了迎接九廣鐵路公司的九廣西鐵(現(xiàn)西鐵線)及九廣東鐵(現(xiàn)東鐵線)尖沙咀支線的啟用,美孚站尖沙咀站都分別興建了新的出入口及地底行人隧道,以接駁原來西鐵線的美孚站及原東鐵線的尖東站。美孚站的轉乘通道(D出口)于2003年,九廣西鐵通車時同時啟用,乘客可直接使用該行人通道步行至西鐵的美孚站,上述轉乘通道在兩鐵合并后的2008年9月28日起無須出入閘轉乘兩線;而連接尖沙咀站與尖東站的轉乘通道(即F、G出口),G出口于2004年10月24日與,九廣東鐵尖沙咀支線通車時一并啟用,連接尖東站么地道行人隧道。F出口則在2005年3月30日啟用,連接尖東站中間道行人隧道。

荃灣線意外事件

編輯
1993年4月27日,當天早上有地鐵列車在荃灣與大窩口之間往中環(huán)方向管道內發(fā)生車廂脫卡事故,幸無傷亡。地鐵公司在10天后發(fā)表調查報告,認為車卡連接系統(tǒng)內的一個掛鉤未能扣緊而造成脫卡,報告亦形容這是全球第一宗同類事故。
地鐵通車的25年內并無發(fā)生任何火警。直到2004年,有懷疑精神病患者引發(fā)首宗縱火案,使地鐵公司嚴厲執(zhí)行禁止攜帶危險物品的禁令,以進一步保障乘客的安全。另一方面,地鐵當局亦定期進行意外演習,使員工保持危機意識。
從1995年至2007年期間,合并前的地鐵曾發(fā)生5次入錯路軌的事件,均沒有做成任何列車碰撞。
2017年2月10日晚上約7時15分,有懷疑精神病患者在港鐵一輛由金鐘開往荃灣的列車,在開往尖沙咀期間,燃放燃燒彈,車上有濃煙冒出。

荃灣線路線資料

編輯
站數(shù)16個
軌距1,432毫米
雙線區(qū)間全線
電化區(qū)間全線(直流1,500V)
閉塞方式車內訊號閉塞(ATP)

荃灣線用車

編輯

荃灣線M-trian

在新信號系統(tǒng)更換工程展開前,此線主要使用第1及2A代的港鐵現(xiàn)代化列車,其中2A代列車是配合通車在1982年投入運營。
全線采用M-Train(英國制都城嘉慕電動列車)。列車為8節(jié)編組,于1998年8月-2001年8月將列車翻新。翻新工程由澳洲United Group(A.Goninan)負責,涉及修改車頭組件、翻新內裝及機件、加入自動資訊顯示系統(tǒng)(LED顯示屏通閃燈指示圖)、列車狀態(tài)資訊系統(tǒng)(Train Information System,TIS)及安裝電子語音播報系統(tǒng)(簡稱DVA)。使用車卡以英制都城嘉慕列車第2A代車卡為主,第2A代車卡(1982年投入服務)是英制列車中占最多的車卡,全線列車數(shù)目為32抽,但列車車齡較大,使用該款列車在2018年到2024年陸續(xù)退役,只留下3列迪士尼線用列車繼續(xù)服役。
2017年,36列現(xiàn)代化列車需陸續(xù)于荃灣車廠進行新信號系統(tǒng)安裝工程,為確保有足夠列車供日常使用,港鐵將一列港島線列車調往此線,令列車數(shù)目再度增加至37抽列車(現(xiàn)回落至36列)。同時,多列荃灣線列車重組車卡,再與港島線或觀塘線列車對調。現(xiàn)時(2018年10月)荃灣線擁有20列第1及2A代列車、1列第2B代列車及15列第2C及3代列車。
M-trian M-trian
M-train翻新前 M-train翻新前

荃灣線Q-train(未投入使用)

Q-train列車
Q-train列車(2張)
自從八十年代起用到現(xiàn)在的M-train已經(jīng)遲暮之年,加上荃灣線還有觀塘線、港島線、將軍澳線信號系統(tǒng)需要更換,所以港鐵向中車青島四方車輛有限公司購買了93列新型列車來取代M-train,其中荃灣線20列,觀塘線34列,港島線36列,將軍澳線3列,列車最快在2019年率先在荃灣線投入使用。

荃灣線車站列表

編輯
站名區(qū)域車站代碼接駁線路啟用日期
1
荃灣Tsuen Wan
TSW
1982年5月10日
2
大窩口 Tai Wo Hau
TWH1982年5月10日
3
葵興 Kuai Hing
KWH1982年5月10日
4
葵芳Kuai Fong
KWF1982年5月10日
5
荔景Lai King
LAK東涌線
6
美孚Mei Foo
MEF 1982年5月17日
7
荔枝角 Lai Chi Kok
LCK1982年5月17日
8
長沙灣Cheung Sha Wan
CSW1982年5月17日
9
深水埗Sham Shui Po
SSP1982年5月17日
10
太子 Prince Edward
PRE
1982年5月10日
11
旺角 Mong Kok
MOK觀塘線1979年12月31日
12
油麻地Yau Ma Tei
YMT觀塘線(LP層換乘)1979年12月22日
13
佐敦Jordan
JOR1979年12月16日
14
尖沙咀Tsim Sha Tsoi
TST西鐵線尖東站1979年12月16日
15
金鐘 Admiralty
ADM
港島線、南港島線東段
1980年2月12日
16 CEN港島線東涌線香港站)、機場快線香港站

荃灣線附注

編輯
荃灣站不是接駁西鐵線荃灣西站的車站,但可利用八達通免費轉乘專線小巴95K或步行約15至20分鐘前往車站。
荃灣線列車曾在1982年5月10日至5月16日間以不停站方式途徑上述車站,唯車站于同年5月17日才正式啟用。
旺角站太子站不是接駁東鐵線旺角東站的車站,但可途徑行人天橋步行10至15分鐘前往車站。
油麻地站在路線圖上以一個轉車站形式出現(xiàn),但是列車廣播卻從來不會建議乘客到該站轉乘,因為車站設計上并非跨月臺轉車站,乘客需要步行另一層月臺方可轉乘列車。
由于荃灣線現(xiàn)時行經(jīng)此路段屬修正早期系統(tǒng)的原有路段,故是以修正早期系統(tǒng)的啟用日期作準。
八達通轉乘需要先出入閘,單程票乘客則須重在轉車期間重新購買單程票。
根據(jù)港鐵公司提出南港島線方案,南港島線(東段)及南港島線(西段)將會興建,為港島南區(qū)提供鐵路服務。南港島線東段將會在2015年或以前通車,而西段的啟用日期則未能確定。 [5] 
根據(jù)運輸及房屋局提交的沙田至中環(huán)線合并方案,東鐵線將連接計劃中的沙田至中環(huán)線的第四條過海鐵路部份,成為南北鐵路走廊,即南北線。現(xiàn)時未能確定有關計劃的發(fā)展日期。 [5]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 1.    荃灣線  .香港鐵路大典[引用日期2018-11-04]
  • 2.    英國費爾文霍士施偉拔顧問工程公司(Freeman, Fox, Wilbur Smith and Associates).Hong Kong Mass Transport Study -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香港:政府印務局,1967年
  • 3.    荃灣線  .MTR之今昔[引用日期2014-10-04]
  • 4.    香港集體運輸研究  .香港鐵路大典[引用日期2014-10-04]
  • 5.    鐵路發(fā)展策略2014  .香港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引用日期2014-10-04]
詞條標簽:
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