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稱
- 張山營鎮
- 外文名稱
- Zhang Shan Ying Town
- 行政區類別
- 鎮
- 所屬地區
- 北京市延慶區
- 政府駐地
- 松山路口
- 電話區號
- 010
- 郵政區碼
- 102115
- 地理位置
- 延慶區城西北10公里
- 面 積
- 248平方公里
- 人 口
- 2.3萬人
- 方 言
- 北京話
- 氣候條件
- 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機 場
-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 火車站
- 北京站、延慶站
- 車牌代碼
- 京A
張山營鎮基本介紹
編輯
北京市延慶縣張山營鎮
張山營鎮,地處燕山山脈西北端,北靠燕山群峰,南臨官廳水庫,是由西部和北部進入華北平原的戰略要沖,在古代是兵家必爭之地,鎮里大部分村子都以營、屯、堡為名,明朝在此地集中軍民設立軍事戍衛機構張山營屯堡,張山營這一名稱沿用至今。近代以來,張山營成為由晉、冀、蒙等省區進入京津地區的第一門戶重鎮,于是有了京西北第一鎮的稱謂。這幾年,張山營鎮提出了環境立鎮,果業富民,建設北山國際會議休閑度假名區的發展思路,2014世界葡萄大會在延慶召開,主會場即設在張山營鎮。張山營鎮位于延慶區西北部,是晉、冀、蒙等省區進入北京的第一門戶。鎮域面積248平方公里,行政村32個,人口2.3萬。鎮中心區距北京市區80公里,距延慶城區10公里。張山營鎮轄2個社區(張山營鎮社區、龍聚山莊社區)、32個村委會(西大莊科村、佛峪口村、水峪村、胡家營村、姚家營村、東門營村、下營村、西五里營村、前黑龍廟村、后黑龍廟村、西卓家營村、下盧鳳營村、上盧鳳營村、張山營村、馬莊村、小河屯村、上阪泉村、下阪泉村、玉皇廟村、西羊坊村、辛家堡村、丁家堡村、靳家堡村、田宋營村、吳莊村、龍聚山莊村、晏家堡村、中羊坊村、黃柏寺村、上郝莊村、韓郝莊村、蘇莊村)。
[2]
張山營鎮歷史沿革
編輯1948年屬延慶七區。
1956年撤區并鄉,分別建西卓家營、小河屯、張山營、姚家營4個鄉。
1958年劃入燈塔(延慶)公社,分屬西五里營、小河屯大隊。
1961年分別改西五里營公社、張山營公社。
1963年并為張山營公社。
1983年置鄉。
1990年建鎮。1996年,面積106.6平方千米,人口1.8萬,轄西大莊科、下阪泉、上阪泉、小河屯、佛峪口、張山營、上蘆鳳營、小峪、下蘆鳳營、馬莊、胡家營、姚家營、西卓家營、東門營、西五里營、前黑龍廟、后黑龍廟、下營18個行政村和張山營鎮居委會。
張山營鎮交通發展
編輯鎮內交通便利,道路網絡發達。大(同)秦(皇島)鐵路、110國道、康張路、北山旅游專線“古龍路”穿境而過。110國道日車流量逾萬。大秦鐵路貫穿全境。2002年開通了北山旅游專線——“古龍路”,將古崖居→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玉渡山風景區→山戎古墓群→龍慶峽連接起來。2006年開通康張路,使北線景區與八達嶺長城、康西草原相連接,形成了快捷便利的交通網絡和環型旅游帶。
[3]
張山營鎮自然資源
編輯打造國內
有機葡萄的第一品牌。同時,申請注冊了“前龍(乾隆諧音)”牌葡萄商標。2005年,以前廟村為龍頭的“張山營鎮有機葡萄示范基地”項目獲得國家和市縣有關部門的批準,并正式啟動。成為北京地區首個有機葡萄基地。

張山營鎮(18張)
海坨山位于延慶張山營鎮北部與河北赤城縣交界處,距延慶約18公里,屬軍都山。主峰海拔2241米,為北京第二高峰。海坨山高峰有三個:大海坨、小海坨、三海坨。海坨山頂是一個長近10公里,寬500米,最窄處不過百米的草甸平緩山頂。海拔1800米以上是大草甸類型的植物帶,有金蓮花、黃花菜、手掌參、地榆、拳參、山丹等。南側斷裂升降顯著,山勢險峻,截云斷霧,夏季時有驟雨如飛,古稱“海坨飛雨”,又名“吞奇吐秀”,為媯川八景之一。現已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海坨山南側的小海坨山已經被確認為2022年冬奧會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場地。
[4]
張山營鎮農業發展
編輯張山營鎮旅游風光
編輯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佛峪口水庫、松樹梁、原始森林等6個風景小區。還有炎黃阪泉之戰紀念地、古崖居、山戎族古墓群、玉渡山市級自然風景區、京北小漓江龍慶峽、官廳水庫、石京龍滑雪場等名勝古跡。
張山營鎮風景秀麗,旅游資源豐富。東有京北小漓江龍慶峽,西有千古之謎古崖居,北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松山、北京市自然風景區玉渡山,南有碧波蕩漾的官廳水庫,中有炎黃阪泉之戰古戰場和山戎古墓群(陳列館);石京龍滑雪場等人造景觀也坐落在鎮域范圍內,形成了春賞花、夏玩水,秋摘果、冬滑雪的旅游特色,年接待游客150萬人次以上。
民俗旅游豐富多彩。全鎮現有8個民俗旅游村、300多個民俗旅游接待戶,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民俗旅游項目。西大莊科村位于松山自然保護區腹地,為北京市旅游專業村。下營湖畔漁村,湖光山色,盡收眼底。黃柏寺村千畝桃園,春花爛漫,秋實累累。玉皇廟村樹木參天,盛產皇家貢品—玉皇李子。這里遠離都市的喧囂,保存自然的幽靜,濃郁的民俗風味、淳樸的民風民情,等待游客的體驗品味,來這里度假旅游是現代人回歸自然最理想的選擇。黃柏寺村開發的火盆鍋“格炸宴”,在京城和外地游客中留下較好口碑。
張山營的人說,北山山前的天特別藍,比延慶縣城的天還要藍一些。北山,說的是燕山山脈一線。站在張山營鎮向北望去,山峰連綿構成天然屏障,越過山峰就是古代中國地理分界意義上的關外了;往南看,官廳水庫水何澹澹又掩映在蔡家河流域平原造林的蔥郁中。
蔡家河是媯河的上游水源,途經張山營鎮11個村。前些年因為河道破損,蔡家河流域雜草叢生,每年夏季,在雨水沖擊下,沿線各村的生活垃圾會存積在附近的農田里,蔡家河成了等待被改造的龍須溝。
2010年,張山營鎮啟動官廳水庫二級區地表水源區生態治理蔡家河段工程;2012年,延慶啟動春季平原造林工程。張山營鎮的人還記得當時刮大風,種樹隊伍的帳篷都扎不進土里。兩年過去,蔡家河流域已經被綠色覆蓋,河流隱秘于其中。
蔡家河通往官廳水庫。因為緊鄰水庫,張山營鎮下營村、西五里營村和前廟村曾經漁民居多,最多時達到500余戶。開河魚是這里的招牌,每逢開河季節,密密麻麻的漁船穿梭在水面上。2005年起,為保護官廳水庫漁業資源、凈化水質,北京和河北兩地漁政部門聯合對官廳水庫實施了兩年的封庫休漁。2006年后雖然得到了解禁,但每年的4月15日-8月15日仍是常規禁漁期,以打魚為生的漁民不得不另謀出路。今天,官廳水庫沿岸的村子都變成了葡萄種植專業村。就在打魚越來越難以維持生計的時候,葡萄產業紅紅火火,葡萄讓漁民看到了希望,一些漁民主動棄船上岸,種起了葡萄。走進西五里營村,偶爾看到村頭的小船和農戶家殘破的漁網,才會依稀想起過去的生活。
2009年,官廳水庫庫濱帶建設工程完成,1.9萬畝的庫濱帶成了美麗的濕地公園,葡萄園是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早在1992年,沿岸一些村民就開始嘗試葡萄種植。前廟村的王文廣是最早一批種葡萄的人,他說早在上世紀70年代前廟村就開始種葡萄,他后來也聽說延慶的緯度適合種植葡萄。
1998年,來自全國各地的20余名知名葡萄專家來到張山營,經過論證后一致認為:張山營鎮屬于積溫充足的夏涼地區,可栽種早、中、晚熟的葡萄品種,是全國最佳的優質葡萄種植區之一。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張山營已經成為北京唯一的全國優質葡萄生產示范基地,這里出產的葡萄曾是建國50周年的國宴精品,有中華名果之譽,紅地球、黑奧林、里扎瑪特等六個葡萄品種曾多次在全國葡萄鑒評會上獲得金獎。
葡萄園里用的是有機肥,來自德清源的雞糞150元一方,一畝葡萄園要用3方左右。有從德清源鋪設的管道直接通到葡萄園里。
張山營地區原本有農歷三月舉辦春祈秋報廟會的風俗。廟會持續三天,通過唱戲、喝酒、祈雨等祈盼一年風調雨順。上阪泉村老龍宮廟會和西五里營村老龍王廟廟會曾異常興盛,后因種種原因,廟會停辦。
為弘揚葡萄酒文化,前廟村重新辦起廟會,改變唱大戲的風俗,注入了葡萄元素,全村老少歡聚一堂,辦起葡萄酒擂臺賽。據說,專家通過葡萄酒的顏色、外觀、香氣、風味等指標進行品評打分,最終評出了金牌酒家、銀牌酒家和銅牌酒家。
[5]
張山營鎮重點企業
編輯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