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
長慶(長慶油田公司簡稱)一般指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
公司
- 公司名稱
-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
- 外文名稱
- PCOC
- 總部地點
- 陜西省西安市
- 成立時間
- 1970-4
- 公司性質
- 地區性油田公司
- 公司口號
- “一切注重實效”
- 員工數
- 70848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企業介紹
編輯基本情況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PCOC)是隸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的地區性油田公司,總部于1998年從甘肅慶陽市慶城縣遷至陜西省西安市,工作區域在中國第二大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橫跨陜、甘、寧、內蒙古、晉五省(區),勘探總面積37萬平方公里, 是中國石油近年來增長幅度最快的油氣田,承擔著向北京、天津、石家莊、西安、銀川、呼和浩特等十多個大中城市安全穩定供氣的重任,用工總量70848人,資產總額1012億元。專業技術人員占員工總數的15.8%。企業全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企業簡稱:中國石油長慶油田、長慶油田公司、長慶油田。
[3]
工作區域
分布在陜、甘、寧、蒙、晉五省區的15個地市61個縣(旗),高度分散,主體在鄂爾多斯盆地(又稱陜甘寧盆地),勘探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油田總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下屬二級單位57個,員工70848人。
[4]
資源(產)量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發展簡史
編輯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組織改革
從建國初期的1950年代開始勘探,到1970年由蘭州軍區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70、81號文件,正式組建蘭州軍區長慶油田會戰指揮部;指揮部機關起初設于甘肅省慶陽地區(今慶陽市)寧縣長慶橋村(今長慶橋鎮);1971年3月1日遷至甘肅省慶陽地區慶陽縣(今慶陽市慶城縣)北關。1983年經石油工業部(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批準,更名為長慶石油勘探局。
公司于1998年8月勘探局機關及其附屬科研單位整體搬遷至陜西省西安市北郊-未央區張家堡街道辦事處東部,未央路與鳳城四路十字以東,取名為興隆園小區。1999年7月,企業重組改制,主要分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長慶油田的業務主體)、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石化分公司(原長慶油田咸陽助劑廠)(上市部分)、長慶石油勘探局(未上市部分,但人數占原長慶油田的多半)三家企業;其次為,原長慶油田測井業務部分整合為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長慶事業部;原長慶油田物探業務部分整合為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長慶研究院。
長慶油田公司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獨立運行。2008年3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決定對“長慶石油勘探局”進行分化重組,將其鉆井工程業務相關機構與四川石油管理局相應部分的業務進行了整合,組建為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其余大部分劃歸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對外僅保留“長慶石油勘探局”法人資格。也就是說,2008年3月以后,長慶油田其實又成為一個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業績發展
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躍上1000萬噸用了33年;從2003年到2007年12月,只用了短短四年時間就實現了年產量從1000萬噸到2000萬噸的大跨越。而躍上3000萬噸/年和4000萬噸/年分別只用了2年,2012年,年產油氣當量跨上4500萬噸歷史新高點,達到4504.99萬噸,超越大慶油田4330萬噸油氣當量。
長慶油田公司所處的鄂爾多斯盆地是中國第二大沉積盆地,面積37萬平方公里,橫跨陜、甘、寧、內蒙古、晉五省區,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石油資源量為128.5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為15萬億立方米,被稱為“滿盆氣,半盆油”。
[5]
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在鄂爾多斯盆地及外圍盆地進行石油天然氣及共生、伴生資源和非油氣資源的勘查、勘探開發和生產、油氣集輸和儲運、油氣產品銷售等。礦產資源登記面積25.78萬平方公里,跨越5省區,登記地域范圍7個盆地,占中油股份公司總登記面積的14%,位居中國石油第二位。
2009年長慶油田油氣當量突破3000萬噸,超過勝利油田成為國內第二大油氣田,2011年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突破4000萬噸,達到4059萬噸,為實現年產油氣當量5000萬噸、建設“西部大慶”目標打牢了基礎。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科技發展
長慶油田分公司擁有4個研究院/中心和10個研究所。
研究院/研究中心
1、勘探開發研究院(公司直屬)
2、油氣工藝研究院(公司直屬)
3.蘇里格氣田研究中心( 公司直屬)
研究所
1、第一采油廠采油工藝研究所
2、第一采油廠地質研究所
3、第二采油廠采油工藝研究所
4、第二采油廠地質研究所
5、第三采油廠采油工藝研究所
6、第三采油廠地質研究所
7、第四采油廠地質工藝研究所
8、第一采氣廠采氣工藝研究所
9、第一采氣廠地質研究所
10、第二采氣廠地質工藝研究所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國際合作
長慶油田公司為了吸引外資,引進技術,學習管理,加快鄂爾多斯盆地油氣勘探開發,開展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公司機關部門專門設立有“對外合作部”),不斷和國際市場接軌,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范圍,不斷拓展對外科技合作交流的領域,通過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引進了一大批先進技術設備,在油氣勘探開發領域中,先后與美國、英國、荷蘭、加拿大、德國、法國、日本、獨聯體、歐共體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提高了油氣田勘探開發的整體技術水平。截止2000年底,長慶油田公司提出石油天然氣國際國內合作區塊14個,總面積15481.4平方千米。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企業文化
編輯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以人為本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原則。長慶油田公司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全面貫徹“一切注重實效”的企業管理理念,以“重在建設”為主題,突出工作重點,服務公司大局,為全面建設具有長慶油田公司特色的企業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可資遵循的行為準則和思想理論保證。公司明確提出創新觀為“鼓勵突發奇想”;人才觀為“人才就在身邊”。以目標吸引,精神鼓勵,業績兌現等方法凝聚人心;靠以德服人,嚴格要求影響人,約束人;采取與人為善,設身處地的方式調動人的積極性。
[6]
理念體系
企業精神
攻堅、啃硬、拼搏、進取
企業宗旨
完成業績目標,提升公司價值,提高股東回報,謀求持續發展
企業管理理念
一切注重實際效果
企業價值
創造公司價值最大化、實現利潤最大化、爭取效益最佳化、謀求企業長期持續穩定發展
企業基本思路
以發展推動長慶各項事業的進步以市場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業戰略
建設原則
著力創新原則
企業文化建設是不斷發展的。長慶油田公司企業文化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繼承、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借鑒、消化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文化成果,并把這兩者在實踐中結合起來,使公司企業文化的內容不斷豐富。
重在建設的原則
長慶油田公司企業文化重在建設,要舍得投入,舍得下力氣,舍得用真功夫。不能圖虛榮,不能趕時髦,不能玩“花架子”,,不能只有口號,沒有行動。加強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每年都要在認識與實踐、深度與廣度上有所提高、有所拓展、有所突破,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凸現個性的原則
企業文化應各具特色,不能復制、不能照搬。長慶油田公司企業文化模式必須充分體現長慶個性,既要抓住長慶油田的創業特點、產品特征和技術特色,來確定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提出相應的奮斗口號,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念和激勵原則。
突出重點原則
長慶油田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應分清重緩急,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要以油田公司當前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為突出口,逐步展開,不斷深化。
系統整合原則
長慶油田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是公司領導與時俱進的顯著特點,必須從系統的角度,整體上進行把握,在理論與實踐的逐步探索中不斷總結和提高,始終保持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先進性、一致性和針對性。
基本途徑
創新
企業發展的推動器。是動力的源泉,是生存意識、危機意識、發展意識的集中體現,倡導觀念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跟上時代潮流,不斷做大搞強。
學習
把企業變成學習型組織。對企業的每個員工來說,學習是進步的階梯,學習是終身行為。
融合
以長慶企業文化為基礎,充分吸收其他企業優秀文化的精髓,形成個性突出、鮮明的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
速度
虛擬
長慶油田公司的虛擬文化要求樹立大市場觀、樹立大資源觀、突出核心競爭力。有所為,有所不為。人力資源最大程度利用和節約,擴充企業實力,擴張企業規模。
環境
長慶油田公司環境文化是在發展過程中創造的各種物質和精神條件的總和。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產品與服務
編輯鄂爾多斯盆地地域遼闊,油氣資源豐富。通過深入細致的地質綜合研究,形成了高分辨率地震、欠平衡鉆井、儲層預測、成像測井、儲層改造等一整套對付低 滲透油藏的針對性配套技術,勘探領域不斷擴大,油氣勘探連續獲得重大突破,不斷改寫著鄂爾多斯盆地的資源版圖。勾畫出了西起賀蘭腳下,東至黃河岸邊,北抵陰山南麓,南至渭北高原;下至奧陶系馬家溝組,上至侏羅系直羅組;共36個油田和7個氣田,總資源量由1999年的81.7億噸當量(油40億噸,天然氣4.2萬億方)升級為192.88億噸當量(油85.9億噸,天然氣10.7萬億方),探明含油氣面積1.3281萬平方千米,比1999年擴大了0.53倍。
石油勘探
陜北安塞、靖安、綏靖、吳旗四大油田實現大連片。在甘肅西峰地區4500平方千米的區域內,發現了西峰大油田。累計探明三級儲量2.2億噸,展示出百萬噸級大油田的雛形,使長慶在隴東真正實現了戰略接替。石油儲量強勁增長,奠定了原油增產的基礎。1999年以來,共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3579億噸,控制儲量3.9404億噸,預測儲量5.3275億噸,分別為長慶歷史上累計儲量的31.1%,80.0%,62.1%;三級儲量累計達到126258億噸,是長慶有史以來累計儲量的0.52倍。
天然氣勘探
長慶油田公司油氣并舉的局面已經形成,先后發現了靖邊氣田、蘇里格氣田、榆林氣田、烏審旗氣田等四個特大型、大型氣田,儲量連年攀升。共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8703.54億立方米,控制儲量4362.49億立方米,預測儲量4799.7億立方米,分別為長慶歷史上累計儲量的73.6%,119.0%,76.6%;三級儲量累計達到17865.73億立方米,是長慶有史以來累計儲量的0.82倍。
油氣集輸
油氣集輸 長慶油田公司原油外輸能力不斷增強,有外輸能力550萬噸。輸油管線四通八達。已成立三個輸油處——第一輸油處、第二輸油處。靖惠輸油管道建成后,由第三輸油處管理。已建成的靖咸輸油管道全長462千米,穿越河流、鐵路、高速公路、天然氣管道、光纜等達160多處 ,途經4個市,16個縣。到“十五”末,長慶原油外輸能力將達到908萬噸。
油氣銷售
長慶油氣銷售處成立于1993年3月,員工100余人,公司下設銀川、慶陽、延安3個成品油銷售分公司等單位,擔負著長慶油田公司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的銷售和管理等任務。銷售業務遍布全國20多個省(區)、直轄市。
煉油化工
長慶甲醇廠位于陜西省靖邊縣境內,與長慶第一凈化廠毗鄰,建筑面積1.24萬 平方米,工程總投資3.7億元,年生產精甲醇10萬噸,產品符合GB338-92優等品標準和美國O-M-232J的“AA”級標準,并可單獨生產、單獨計量,是中國利用天然氣制取甲醇產品能力最大的工廠之一。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榮譽稱號
編輯公司曾獲得“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先進企業”等榮譽,獲得全國勞
動模范和“五一勞動獎章”榮譽10多人,獲得省部級勞模榮譽80多人,獲得省部級先進集體榮譽100多項。
[8]

長慶油田風景(40張)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科學獎獲得者
編輯楊俊杰,1995年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9]
何自新,2003年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9]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事件
編輯中石油旗下長慶油田分公司,2013年因拒絕向陜西省繳納8.5億元人民幣的水土流失補償費(含1.1億元滯納金),公司名下22個銀行賬號被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法院凍結,包括職工工資賬戶,造成油田職工工資不能發放。其中,21個賬號已經解封,中石油與地方層面也在積極協商解決。
[10]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盆地的自然資源 .洛陽網[引用日期2013-07-25]
- 2. 長慶油田超越大慶油田成為我國內陸第一大油氣田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3-07-25]
- 3. 長慶油田 .互動百科[引用日期2013-06-22]
- 4. 關于企業 .世界工廠[引用日期2013-07-26]
- 5. 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突破4000萬噸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引用日期2013-07-25]
- 6.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 .世界工廠[引用日期2013-07-25]
- 7. 中華石油全圖-長慶油田開發示意圖
- 8. 企業榮譽 .世界工廠[引用日期2013-07-26]
- 9.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5-10-12]
- 10. 中石油長慶油田拒繳逾8億生態補償金被凍結帳戶 .證券之星[引用日期2013-12-04]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