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李冠興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
- 出生地
- 上海市
- 出生日期
- 1940.01
- 職 業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信 仰
- 馬克思主義
- 主要成就
- 有幾十項科研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成果獎
李冠興學習經歷
編輯李冠興社會任職
編輯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名譽總經理,高級工程師,核工業特種材料研究與開發重點實驗室與反應堆材料和燃料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常委。中國核學會理事長,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雙聘教授。中共十六大代表和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1]
李冠興研究方向
編輯長期從事核燃料與工藝技術的研究,在生產堆燃料元件,研究堆燃料元件,靶件和鈾材料的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2003年主持建成了我國第一條重水堆核電燃料元件生產線,為秦山三期重水堆(CANDU-6)核電站提供了國產化的燃料元件。著有<核燃料>,<重水堆燃料元件>和<研究堆燃料元件制造技術>等著作。
[1]
李冠興雙聘院士
編輯華南理工大學雙聘院士
[2]
李冠興人物經歷
編輯李冠興主要從事核燃料與工藝技術、粉末冶金、金屬材料、高級陶瓷與金屬基復合材料研究,在我國金屬型核燃料元件、研究堆核燃料元件、靶件和貧鈾材料等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
李冠興出色完成了很多生產攻關任務。無論是查資料、定方案,還是整治設備、選材料等等,他都親自動手。1976年,他接手一個生產中的“老大難”問題,李冠興根據工作經驗,建立了一套新的理論,用推理的方法正確解釋了實際生產中的問題,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解決了“老大難”問題。1990年,李冠興擔任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原二〇二廠)總工程師。當時工廠經濟狀況十分困難,軍品生產線被停,主要產品沒有了。李冠興四處奔走,籌建了核工業唯一建在工廠里的重點實驗室,建設了研發基地,爭取到了一批重大科研項目,培養了一支科研團隊。從1990年到2000年,在擔任公司總工程師的10年間,李冠興帶領團隊,在元件研究和材料研究領域取得了出色成績。
2001年,李冠興被任命為二〇二廠廠長。他領導組織建成了我國第一條重水堆核電燃料元件生產線,拿出了我國第一組合格的重水堆核電燃料組件,為秦山三期核電燃料元件國產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管理工作中他推行兩個“堅持”:堅持高標準,向國內或國際一流水平看齊;堅持實事求是,決不允許弄虛作假。他身體力行,積極倡導和營造一種寬松、民主、積極向上的人文環境,為人才的發展提供了平臺,造就了一大批英才,帶領他們一起創造了公司的輝煌。
李冠興貢獻
編輯40多年來,李冠興多次謝絕大城市、大企業和國外的高薪聘請,在相對艱苦的內蒙古地區,腳踏實地、勤奮耕耘。他主持了國際上最先進元件的研制工作,成功研制了一批新型的組件、復合材料、材料合金及其生產定型,開拓了一些核心材料研究的新領域。
李冠興先后發表研究論文數十篇,有幾十項科研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成果獎。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 參考資料
-
- 1. 李冠興 .中國工程院.2018-05-28[引用日期2018-05-28]
- 2. 院士 .華南理工大學[引用日期2018-01-06]
- 3. 中國工程院院士、核材料專家李冠興 .南華大學招生網.2012-06-06[引用日期2018-05-28]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