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g zhēng]  

象征

(漢語詞語)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詞目】象征
【拼音】xiàng zhēng
【英文】symbolize
【含義】1、用具體事物表現某些抽象意義。2、不可見的某種物(如一種概念或一種風俗)的可以看見的標記。3、被象征的本體是抽象的。
中文名
象征
拼    音
xiàng zhēng
英    文
symbolize
含    義
用具體事物表現某些抽象意義

象征基本解釋

編輯
[symbolize;signify] 用具體事物表現某些抽象意義
十字架象征殉道和神圣
◎ 象征 xiàngzhēng
[symbol] 不可見的某種物(如一種概念或一種風俗)的可以看見的標記
天平和障眼物是最高法院法官的象征 [1] 

象征引證解釋

編輯
1. 用具體的事物表示某種特殊意義。
《長江大橋紀念碑碑文》:“它象征著和平,它象征著幸福,象征著勞動的光輝。”
2. 指用部分事物代表全體。
魯迅《華蓋集續編·不是信》:“正如中國戲上用四個兵卒來象征十萬大軍一樣。”
3. 用來表示某種特別意義的具體事物。
冰心《寄小讀者·山中雜記(十)》:“在此卻是雪未化盡,鳥兒已成群的來了。最先的便是青鳥。西方人以青鳥為快樂的象征,我看最恰當不過。”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十:“百合花,那是我們的愛情的象征。”
4. 文藝創作中的一種表現手法。指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的形象以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朱熹在《詩集傳》中言:”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魯迅的小說《》的結尾,以夏瑜墳上的花圈象征革命的前景或希望。
5. 跡象;特征。
葉紫《豐收》:“火樣的太陽,將宇宙的存在都逗引得發了暴躁。什么東西,在這個時候,也都現出了由于熱而枯萎的象征。”
②冰心《冬兒姑娘·我們太太的客廳》:“渾身上下,最帶著藝術家的象征的,是她那對永遠如在夢中的迷茫的眼光。” [1] 
參考資料
詞條標簽:
語言 社會 文化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