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是指服務于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軌道交通系統(含纜車和接駁巴士),由九廣鐵路與香港地鐵合并而成,是國際地鐵聯盟(CoMET)的成員之一,
[1]
其第一條線路東鐵線于清宣統二年(1910年)10月1日正式運營。
[2]
- 中文名
- 港鐵
- 外文名
- Mass Transit Railway/MTR
- 開通日期
- 1910年10月1日
- 軌道類型
- 鐵路、地鐵、快軌、輕鐵、纜車
- 所屬地區
-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 運營線路
- 47條(截至2019年2月)
- 運營里程
- 248.4千米(截至2018年4月)
- 車站數量
- 161座(截至2018年4月)
- 年客運量
- 15.865億人次(2016年)
- 日均客運量
- 481萬人次(2017年)
- 車票價格
- HK$3.6-$110.0
- 管理規章
- 《香港鐵路附例》、《香港鐵路(西北鐵路)附例》、《九廣鐵路公司條例》 [7]
- 運營機構
-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港鐵歷史沿革
編輯港鐵九廣鐵路
1864年,曾在印度發展鐵路初期擔任重要角色的英國鐵路工程師Macdonald Stephenson 首先提出興建一條連接中港兩地鐵路的構思,可惜當時并未獲得北京的清政府與及在香港的主要商家支持。有關建議一直被擱置,直至30年后才再次得到認真考慮。
1890年代,歐洲列強在中國互相較量,擴展勢力,興建連接中港兩地鐵路的構思再度出場。當時的英政府尤其關注在華南地區與法國的競爭,所以向清政府爭取將多項鐵路特權批予中英銀公司。
1905年9月,香港政府立法局通過興建九廣鐵路后,香港政府便開始研究定線,并派出英國工程人員負責鐵路測量工作。
1906年,九龍至羅湖的九廣鐵路(英段)的工程展開建設。
1907年,中英銀公司發行面額為100英鎊的債券共計150萬英鎊,為建造九廣鐵路(華段)(羅湖至廣州)籌集資金。
1908年,九廣鐵路(華段)建筑工程展開建設。
1909年,九廣鐵路(華段)總站奠基。
1910年10月1日,九廣鐵路(英段)在尖沙咀的九龍(臨時站)舉行開通慶典,由梅軒利爵士主禮,
[2]
全線設七個車站,即九龍(臨時站)、紅磡(至1921年)、油麻地、沙田、大埔、大埔墟(1910年11月前為旗站)及粉嶺。
[8]
1911年10月5日,九廣鐵路(華段)開通,九龍至廣州的直通車開始營運。
[2]
在華段鐵路啟用前,九廣鐵路的交通流量不高,原因是當時新界地區尚未發展,居民對客運和貨運服務的需求并不殷切。華段鐵路啟用后,九廣鐵路交通流量開始逐年增長;同年,位于尖沙咀的九龍總站開始動工建設。
[8]
1913年,大埔墟站轉為中國古典建筑式的車站,并加設上水小站。
1914年4月,位于尖沙咀的九龍總站月臺在首先投入使用。
1916年3月28日,九龍總站全面啟用,該站鐘樓亦于1921年投入使用。
1936年,由九龍總站始發,終到廣州不停站的“大埔淑女號”全程運行時間創下2小時15分鐘的記錄。
1938年,日軍在香港以北約15英里將廣九鐵路破壞,以中斷由香港往運中國內地的供應。
1941年12月12日,日軍對九龍站發動最后攻擊,并最終占領車站,九廣鐵路(華段)服務因日本侵襲香港而受到沖擊。香港日治期間,鐵路愈見失修,而大量的鐵路裝備及機車被運送至中國內地以供當地日軍使用。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香港政府重掌九廣鐵路(英段)。
1946年至1947年,英國軍部的12臺Austerity級蒸汽火車頭抵港,以替代日軍占領香港時期所損失的火車頭。
1949年10月,因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廣州,來往九龍和中國內地的直通車服務終止。
1950年,和合石支線開通投入運營,支線在九廣鐵路(英段)粉嶺以南分義而岀,于1950年至1983年間,為附近的和合石墳場提供服務。
1955年9月5日,首批2臺柴油電動機車抵達香港,隨后投入九廣鐵路(英段)運行。
1962年,蒸汽機車被柴油電動機車全面取代。
1975年,位于紅磡新建的九龍車站啟用,取代尖沙咀的舊車站作為九廣鐵路總站。(車站后于1996年初改名為紅磡站。)
1978年3月,九廣鐵路(英段)開展鋪設雙軌、電氣化及車站現代化工程。
1979年4月4日,中斷近30年的來往九龍和中國內地的直通車客運服務恢復。
1982年5月,九龍站至沙田站的首階段電氣化工程完成,新建的九龍塘站及重建的旺角站投入服務;同年12月24日,九廣鐵路局脫離政府部門行列,根據《九廣鐵路公司條例》正式成立九廣鐵路公司,公司成為法定公營公司。

九廣鐵路公司輕鐵及接駁巴士(5張)
1986年,九廣鐵路公司首次推出接駁巴士服務。(截至2007年,接駁巴士已擴展成為一個擁有14條路線的巴士網絡,每日平均乘搭量超過88000人次。)
1988年9月,九廣輕鐵早期系統通車,最初只限于屯門及元朗的新市鎮,其后擴展至天水圍新市鎮。
1997年2月,第二代電動列車于東鐵線投入服務;同年5月,北京、上海城際直通車客運服務啟辦(直通車服務其后延展至中國內地共6個城市);同年9月,九鐵公司八達通卡發行。
1998年8月,九鐵公司首架雙層電動直通車“九廣通”列車投入服務。
2001年,九鐵公司引入第三代(SP1900)電動列車,其后行走東鐵、西鐵及馬鞍山鐵路。
2002年6月,九鐵公司獲得沙田至中環線鐵路項目的興建和營運權。
2003年12月16日,九廣西鐵(西鐵線的前身)通車,輕鐵天水圍支線投入運營。(截至2007年,輕鐵網絡全面覆蓋屯門、元朗及天水圍地區;它全長36千米,建有68個月臺,每日服務超過370000名乘客。)
2004年10月,九鐵公司尖沙咀支線(屬西鐵線)通車;同年12月,九鐵公司馬鞍山鐵路(為馬鞍山線)通車。
2005年11月,九鐵公司開始興建九龍南線(為西鐵線南延伸線路)。
港鐵香港地鐵
20世紀60年代,香港經濟急速發展,人口不斷增加,公共交通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香港政府于1964年邀請了來自英國的道路研究部門——倫敦運輸委員會及道路研究實驗室(London Transport Board and the Road Research Laboratory),就香港交通未來發展進行研究。1964年成立了公共運輸調查小組(Passenger Transport Survey Unit,PTSU),后于1967年發表《香港乘客運輸研究》。研究指出1986年香港人口將達至686.8萬人,故香港有必要興建集體運輸系統,以解決人口增長所出現的交通問題。

香港地鐵規劃線路圖(4張)
1968年2月,關于香港興建地底集體運輸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研究報告正式遞交至香港政府立法局審議;同年3月,受1966年的中期人口統計的數據的影響,英國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發現新的1986年的預期人口大幅調整為5647,000人,比1967年的報告大幅減少1百萬人,遂對所提交的集體運輸系統的建造估價及規模作出調整,并遞交另一份報告加以補充。補充報告建議將金鐘至旺角的4條路軌減少至2條路軌,沙田線縮短至鉆石山,同時建議先行興建荃灣線、觀塘線及港島線的主要路段,其他路段另考慮以延伸的方式興建。
[11]
1970年,英國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完成對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進一步研究,發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具體提出建造鐵路的建議。研究報告建議興建的地下鐵路系統全長52.7千米,合共50個車站,并且分成3條主要行車線:港九線、港島線及東九龍線,以及兩條港九線支線:荃灣支線、觀塘支線。同時,英國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提議分期興建地鐵系統,合共分為9期。其中先興建的首4期共長20千米路線,稱為“早期系統”,而其余5期路線連同早期系統首4期工程,則稱為“整個系統”。
[12]
- 早期系統
第1期:觀塘支線(旺角至彩虹);
第2期:港島線(上環街市至海軍船塢)、港九線(海軍船塢至旺角);
第3期:荃灣支線(旺角至荔枝角);
第4期:觀塘支線(彩虹至觀塘)。
- 其余路段
第5期:港九線(遮打至海軍船塢)、港島線(海軍船塢至北角);
第6期:荃灣支線(荔枝角至荃灣西);
第7期:東九龍線(林士至鉆石山);
第8期:港島線(北角至柴灣中);
第9期:觀塘支線(觀塘至馬游塘、港島線(上環街市至堅尼地)。
1973年3月,香港政府在屬早期系統沿線的港島舊海軍船塢、尖沙咀半島酒店、荔枝角及樂富的地底興建隧道以試驗地質。同時,香港政府為工程進行招標,初步選定了4個國際財團。當時的計劃是將工程以固定價格的單一合約形式批出。
1974年初,日本財團簽署了承投工程的意向書,但在同年11月因中東石油危機問題而對投資前景感到悲觀,于1975年初決定退出,引致有關計劃一度暫停。
1975年初,香港政府集體運輸臨時管理局宣布,將早期系統略予縮減至15.6千米,并更改部分技術指標(如供電方式改為架空電纜),稱修正早期系統。同時,為免財團突然退出而重蹈覆轍,香港政府集體運輸臨時管理局決定放棄單一承建合約的方法,將工程分為25個主要土木工程合約及10個電機及機械工程合約,以分散風險及加快興建效率。同年9月,香港政府撥出共11.5億港元,成立全資擁有的地下鐵路公司,取代臨時管理局監督工程。
[14]
[15]
1975年11月,連接中環至觀塘的修正早期系統動工興建。修正早期系統全線有15個車站,包括12個地底車站及3個架空車站,將香港島中環與九龍的主要住宅及工業區聯接起來。其中,12.8千米在地底建造,其余的2.8千米則為架空路段。
1977年7月,香港政府正式批準興建荃灣線。
1978年11月,荃灣線開始動工建設,線路全長約10.5千米,由太子站至荃灣站。路線將地鐵版圖總長度增至26.1線路。全線有10個車站,包括6個地底車站、1個地面車站及3個架空車站,工程費用為41億港元。
1979年9月30日,修正早期系統的北段(觀塘至石硤尾)于完工,并于10月1日正式通車,當時地鐵只以4卡列車行走,最低票價為港幣1元;同年12月16日,修正早期系統中段(石硤尾至尖沙咀)啟用,路線伸延至尖沙咀,惟旺角站及油麻地站因施工困難,分別在同年12月31日及12月22日才啟用。
1980年2月12日,修正早期系統南段(尖沙咀至中環)通車,標志著修正早期系統全線通車,修正早期系統為香港首條過海鐵路。由于過海乘客的龐大需求,地鐵列車便由通車初期的4卡增至6卡。興建修正早期系統的總投資為60億港元,由于路線建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施工遇上的困難很多。需克服地底的不同地質以及較高的地下水位,部分路段亦曾出現地陷等情況,但并未超出預算;
[14]
同年12月,香港政府正式批準興建港島線。
1982年3月,港島線開始動工建設,實際興建的港島線由上環至柴灣,并與荃灣線的中環及金鐘交匯形成中轉車站。這條路線將地下鐵路之路線增至37千米。全線共有14個車站,包括12個地底車站、1個地面車站及1個架空車站;
[15]
同年5月10日,荃灣線(荃灣至太子段)通車;同年5月17日,修正早期系統(觀塘至油麻地段)易名為觀塘線,并以油麻地為終點站,荃灣線取代修正早期系統駛進油麻地至中環段,并以太子、旺角及油麻地作為與觀塘線的轉線站。
1984年初,日本財團提出東隧方案并主動同地鐵接洽,因此,觀塘線被安排經東隧延長線至鲗魚涌,鲗魚涌站則成為港島線及觀塘線之轉車站。
1985年5月31日,港島線(金鐘至柴灣段)通車。同時,地鐵列車全面增至8卡;同年12月,東隧延長線(為觀塘線的延伸線)開始動工興建。
1986年5月23日,港島線(上環至中環段)通車。
1989年8月6日,東區海底隧道竣工,觀塘線(觀塘至鲗魚涌段)通車。
1988年10月,時任香港總督衛奕信爵士落實將位于九龍半島的香港國際機場遷往遠離市區的赤鱲角,并決定興建機場鐵路(機場快線和東涌線的前身)連接。機場鐵路在定線初期,只有一條主線,在大蠔才分成兩條支線前往機場或東涌,因未來發展需要,故把機場鐵路分為兩部分:機場快線(通車前原命名為“飛翔快線”)及東涌線。因中國政府與英國政府在造價問題出現分歧,故這條路線暫時擱置。
1994年11月,機場鐵路(機場快線和東涌線的前身)開始興建。
1998年6月22日,東涌線通車,成為第一條延伸到大嶼山的鐵路;同年7月6日,機場快線通車,成為香港第一條來回機場至市區的鐵路,由機場往返中環商業區僅需23分鐘。(東涌線和機場快線通車初期設7列車卡,東涌線列車和機場快線列車分別于2003年初和2005年10月起改為8卡列車。)
1998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將將軍澳線交由地鐵興建,同時決定把東區海底隧道路段交由將軍澳線。按理,觀塘線總站應由香港島鲗魚涌站改至九龍藍田站,但由于藍田站無法做到跨站臺轉車,觀塘線遂將總站遷至將軍澳的調景嶺站。
[16-17]
1999年6月16日,地下鐵路公司宣布改組為地鐵有限公司,為上市作準備。
2000年4月26日,地鐵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0月5日,地鐵有限公司于香港交易所上市。
2001年9月27日,鲗魚涌站轉線通道紓緩工程完成,觀塘線延至北角作為總站。
2002年8月4日,將軍澳線北角至油塘段通車,觀塘線總站由北角改為油塘,北角至鲗魚涌段改屬將軍澳線;同年8月18日,將軍澳線油塘站至寶琳段通車,同時,觀塘線亦改以調景嶺站為終點站;
[17]
同年底,迪士尼線(原稱地鐵竹篙灣鐵路線)動工興建,主要為配合香港迪士尼樂園而建。
2005年4月,迪士尼線竣工;同年8月1日,迪士尼線全線通車。全線長3.5千米,為世界首條專為迪士尼樂園而設的線路、港鐵系統最短的線路,也是兩鐵合并前,香港地鐵最后一條通車的路線。
2006年9月18日,往返東涌至昂坪之觀光纜車昂坪360開始投入使用。
[18]
港鐵兩鐵合并

兩鐵合并前運營場景圖(2張)
2006年4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地鐵公司簽訂一份不具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當中載明兩鐵擬議合并的架構及條款,同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布九鐵公司與地鐵鐵路網絡合并營運的具體安排。
2007年6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立法會通過兩鐵合并條例草案;同年12月2日,九廣鐵路公司與香港地鐵公司合并并易名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九鐵公司與地鐵公司鐵路網絡營運合并,九鐵旗下的東鐵線,西鐵線,馬鞍山線和輕鐵系統租予港鐵公司50年。
[9]
2014年12月28日,西港島線(堅尼地城站、香港大學站)通車。
2015年3月底,西港島線(西營盤站)通車,西港島線全線通車,與港島線接駁成為這條線路的一部分。
2016年10月23日,觀塘線延線(油麻地-何文田-黃埔)通車;同年12月28日,南港島線(金鐘至海怡半島段)通車。
港鐵運營情況
編輯港鐵運營線路
序號 | 路線名稱 | 通車日期 | 起訖站 | 站數 | 長度(千米)
| |
1 | 東鐵線 | 1910年10月1日 | 紅磡站 | 羅湖站/落馬洲站 | 14 | 41.5 |
2 | 觀塘線 | 1979年10月1日 | 黃埔站/何文田站 | 調景嶺站 | 17 | 17.4 |
3 | 荃灣線 | 1982年5月10日 | 中環站 | 荃灣站 | 16 | 16 |
4 | 港島線 | 1985年5月31日 | 堅尼地城站 | 柴灣站 | 17 | 16.3 |
5 | 東涌線 | 1998年6月22日 | 香港站 | 東涌站 | 8 | 31.1 |
6 | 將軍澳線 | 2002年8月18日 | 北角站 | 寶琳站/康城站 | 8 | 12.3 |
7 | 西鐵線 | 2003年12月20日 | 紅磡站 | 屯門站 | 12 | 35.7 |
8 | 馬鞍山線 | 2004年12月21日 | 烏溪沙站 | 大圍站 | 9 | 11.7 |
9 | 迪士尼線 | 2005年8月1日 | 欣澳站 | 迪士尼站 | 2 | 3.3 |
10 | 南港島線 | 2016年12月28日 | 金鐘站 | 海怡半島站 | 5 | 7.4 |
11 | 機場快線 | 1998年7月6日 | 香港 | 博覽館 | 5 | 35.3 |
參考資料: [24-26] |
港鐵運行時間
- 列車平均班次
平日、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以分鐘計算) | 星期六(以分鐘計算) | |||||
平日早上 繁忙時段 | 平日晚上 繁忙時段 | 平日非繁忙時段/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 早上 繁忙時段 | 晚上 繁忙時段 | 非繁忙 時段 | |
港島線 | 1.9 | 2.1 | 3.1-6 | 3 | 2.4 | 4-5 |
荃灣線 | 2.0 | 2.0 | 2.5-5.5 | 2.5 | 2.2 | 4-5.5 |
觀塘線 | ||||||
調景嶺- 何文田 | 2.1 | 2.3 | 2.8-5 | 2.5 | 2.3 | 3.5-5.3 |
何文田- 黃埔 | 4.2 | 4.6 | 3.6-6.2 | 5 | 4.6 | 3.5-5.3 |
將軍澳線 | ||||||
北角- 將軍澳 | 2.2 | 2.2 | 4 - 5.8 | 2.2 | - | 4 - 5.6 |
北角- 寶琳 | 2.5 / 4 | 2.5 / 4 | 4 - 6 | 2.5 / 4 | - | 4 - 6 |
北角- 康城 | 6.7 | 6.7 | - | 6.7 | - | - |
調景嶺- 康城 | - | - | 10.5-13.8 | - | - | 10.7-13.8 |
南港島線 | 3.3 | 3.3 | 4.5-6 | 4.5 | 4 | 4.5-5 |
東涌線 | ||||||
香港-青衣 | 3.6 | 4 | 6 - 12 | 5 | - | 6.5 - 12 |
香港-東涌 | 6 - 8 | 4 - 8 | 6 - 12 | 10 | - | 6.5 - 12 |
迪士尼線 | 4.5 - 5 | 4.5 - 5 | 10 | 4.5 - 5 | 4.5 - 5 | 10 |
西鐵線 | 2.9 | 3.5 | 5 - 7 | 3.5 | 4 | 5 - 7 |
東鐵線 | ||||||
紅磡- 上水 | 2.6 - 8 | 4 - 8 | 3.5 - 8 | 2.6 - 8 | 4 - 8 | 4 - 8 |
紅磡- 羅湖 | 6 - 8 | 6 - 8 | 5.5 - 8 | 6 - 8 | 6 - 8 | 6 - 8 |
紅磡- 落馬洲 | 10 - 12 | 10 - 12 | 10 - 14 | 10 - 12 | 10 - 12 | 12 - 14 |
馬鞍山線 | 3 | 4 | 5 - 8 | 3 | 4 | 4.5-7 |
機場快線 | 10 | 10 | 10-12 | 10 | 10 | 10-12 |
輕鐵 | ||||||
路線505 | 6 - 9 | 5 - 9 | 7 - 14 | 6 - 9 | 5 - 9 | 8 - 14 |
路線507 | 5 - 9 | 6 - 9 | 7 - 15 | 6 - 9 | 6 - 9 | 7 - 15 |
路線610 | 5 - 9 | 5 - 10 | 8 - 17 | 6 - 12 | 7 - 10 | 8 - 17 |
路線614 | 10 - 17 | 10 - 16 | 11 - 23 | 11 - 15 | 11 - 16 | 12 - 23 |
路線614P | 9 - 12 | 8 - 12 | 10 - 20 | 9 - 14 | 8 - 13 | 9 - 16 |
路線615 | 10 - 18 | 10 - 18 | 11 - 23 | 11 - 15 | 12 - 15 | 14 - 23 |
路線615P | 9 - 12 | 8 - 12 | 10 - 20 | 9 - 14 | 8 - 13 | 10 - 16 |
路線705 | 5 - 6 | 5 - 7 | 6 - 11 | 4 - 6 | 5 - 6 | 5 - 11 |
路線706 | 5 - 7 | 5 - 7 | 6 - 13 | 5 - 6 | 4 - 7 | 6 - 10 |
路線751 | 4 - 9 | 5 - 9 | 7 - 16 | 5 - 9 | 8 - 11 | 8 - 16 |
路線751P | 7 - 15 | 5 - 12 | - | - | - | - |
路線761P | 3 - 7 | 4 - 6 | 5 - 14 | 4 - 6 | 5 - 8 | 6 - 14 |
注1:于晨早及午夜時段,港島線、南港島線、荃灣線、觀塘線、將軍澳線、東鐵線及西鐵線班次將減至每12分鐘一班,而部分輕鐵路線班次將減至每23分鐘一班。
注2:于星期日及公眾假期,迪士尼線的列車班次將在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早上開放及晚上關門時間,維持每4.5至5分鐘一班。
|
港鐵客運流量
據《香港鐵路有限公司2016年報》顯示,2016年,港鐵市區線總客運量15.865億人次,過境服務總客運量1.133億人次,機場快線總客運量1610萬人次,輕鐵線路總客運量2.291億人次;2015年,港鐵市區線總客運量15.775億人次,過境服務總客運量1.142億人次,機場快線總客運量1570萬人次,輕鐵線路總客運量2.267億人次。
[6]
港鐵設備設施
編輯港鐵車輛設施

港鐵列車(8張)
港鐵服務設施

港鐵列車內部(6張)
港鐵乘坐導引
編輯港鐵票務指南
- 單程票
單程票分成人及特惠兩種,可于任何港鐵站內的售票機購買。特惠票適用于3-11歲的小童及65歲或以上的長者。在任何情況下,12歲或以上的學生如使用單程票,均以成人車費計算。學生如欲于港鐵全線享有特惠車費優惠,必須使用學生身份的八達通。
尖沙咀及尖東站為兩個獨立車站,分別設有出入閘機。使用單程票的乘客如欲經尖沙咀或尖東站乘搭另一條港鐵線,須先購買一張前往該站的車票,車票于該站出閘時會被閘機收回,乘客須再購一張車票,繼續余下車程。但兩程的合計車費會高于使用一張單程票于其他轉線車站如九龍塘、美孚或南昌站轉線往同一目的地。
- 八達通

八達通(2張)
港鐵換乘站點
序號 | 站點 | 線路A | 線路B | 線路C | 線路D | 換乘方式 |
---|---|---|---|---|---|---|
1 | 中環站/香港站 | 荃灣線(中環站) | 港島線(中環站) | 東涌線(香港站) | 機場快線(香港站) | 上下層、付費區內通道
出閘轉乘
|
2 | 紅磡站 | 東鐵線 | 西鐵線 | 廣九鐵路 | 跨站臺、站廳
出閘轉乘
| |
3 | 金鐘站 | 荃灣線 | 港島線 | 南港島線 | 跨站臺、上下層 | |
4 | 九龍塘站 | 東鐵線 | 觀塘線 | 站廳經付費區內通道 | ||
5 | 大圍站 | 東鐵線 | 馬鞍山線 | 跨站臺、站廳 | ||
6 | 油麻地站 | 觀塘線 | 荃灣線 | 上下層 | ||
7 | 旺角站 | 觀塘線 | 荃灣線 | 跨站臺 | ||
8 | 太子站 | 觀塘線 | 荃灣線 | 跨站臺 | ||
9 | 油塘站 | 觀塘線 | 將軍澳線 | 跨站臺
| ||
10 | 調景嶺站 | 觀塘線 | 將軍澳線 | 跨站臺、同站臺
| ||
11 | 美孚站 | 荃灣線 | 西鐵線 | 站廳經付費區內通道 | ||
12 | 荔景站 | 荃灣線 | 東涌線 | 跨站臺、上下層 | ||
13 | 北角站 | 港島線 | 將軍澳線 | 跨站臺 | ||
14 | 鲗魚涌站 | 港島線 | 將軍澳線 | 付費區內通道 | ||
15 | 九龍站/香港西九龍站 | 東涌線(九龍站) | 機場快線(九龍站) |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 | 出閘同站轉乘 | |
16 | 柯士甸站/香港西九龍站 | 西鐵線(柯士甸站) |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 | 出閘轉乘 | ||
17 | 南昌站 | 東涌線 | 西鐵線 | 跨站臺、站廳 | ||
18 | 青衣站 | 東涌線 | 機場快線 | 出閘轉乘、同站臺 | ||
19 | 欣澳站 | 東涌線 | 迪士尼線 | 跨站臺、付費區內天橋 | ||
參考資料: [37] |
港鐵建設規劃
編輯港鐵在建線路
項目名稱 | 所屬路線 | 起訖站 | 長度 | 原定通車 | 估計通車 |
---|---|---|---|---|---|
沙田至中環線 | 屯馬線 | 大圍站-紅磡站 | 11千米 | 2018年 | 2019年中 |
東鐵線過海延線 | 紅磡站-金鐘站 | 6千米 | 2020年 | 2021年底 | |
參考資料: [5] |
港鐵總體規劃
項目名稱 | 所屬路線 | 起訖站 | 計劃開建時間 |
---|---|---|---|
屯門南延線 | 屯馬線 | 屯門站-屯門南站 | 2022年 |
北環線 | 錦上路站-古洞站 | 2023年 | |
洪水橋站 | 屯馬線 | 天水圍站-洪水橋站-兆康站 | 2024年 |
東涌西延線 | 東涌線 | 東涌站-東涌西站 | |
東九龍線 | 鉆石山站-寶琳站 | 2025年 | |
南港島線 (西段) | 香港大學站-黃竹坑站 | 2026年 | |
北港島線 | 東涌線 | 香港站-添馬站 | |
將軍澳線 | 添馬站-北角站 | ||
參考資料: [38] |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CoMET and Nova Members .Community of Metros[引用日期2019-02-22]
- 2. 九廣鐵路公司-歷史(1864-1911) .九廣鐵路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2]
- 3. 鐵路網絡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2]
- 4. 鐵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運輸署[引用日期2019-02-22]
- 5. 沙田至中環線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9-02-15]
- 6.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2016年報》 .香港鐵路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2]
- 7. 鐵路保護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2]
- 8. 九廣鐵路公司-歷史(1912-1983) .九廣鐵路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3]
- 9. 九廣鐵路公司歷史(1984-2007) .九廣鐵路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3]
- 10. Freeman, Fox, Wilbur Smith & Associat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 《香港集體運輸研究》"Hong Kong mass transport study"(MTS-1967),1967
- 11. Freeman, Fox, Wilbur Smith & Associates - 《香港集體運輸研究補充報告》"Hong Kong Mass Transport Study Supplementary Report",1968
- 12. Freeman, Fox, Wilbur Smith & Associat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 《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Hong Kong mass transit further studies"(MTS),1970
- 13. Coulson, C. R. - "Development of the initial system of the Hong Kong Mass Transit Railway from the further studies proposals",1975
- 14. 地鐵公司 - 《地下鐵路首日通車紀念特刊》"Offical Souvenir Book To Commemorate The 1st Day Of Running MTRC Trains",1979。
- 15. 地鐵公司 - 《地下鐵路港島線首日通車紀念特刊》"MTRC Island Line opening commemorative book",1985
- 16. 地鐵公司 - 《將軍澳支線》"Tseung Kwan O Extension",1998
- 17. Tam, Angela. - 《地鐵將軍澳支線的興建》"The development of the MTR Tseung Kwan O extension",2002
- 18. 有關昂坪360的背景資料簡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立法會[引用日期2019-02-23]
- 19. 九廣鐵路公司歷史(2007-) .九廣鐵路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3]
- 20. 2008年大事紀要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3]
- 21. 港鐵康城站於七月二十六日投入服務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3]
- 22. 九龍南線正式通車 .新浪新聞中心[引用日期2019-02-23]
- 23. 港鐵沙中線大圍至紅磡段完成鋪軌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9-02-24]
- 24. 港鐵鐵路網絡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3]
- 25. 鐵路行程指南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4]
- 26. 港鐵路線圖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4]
- 27. 服務時間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3]
- 28. 港鐵公布上半年服務人次乘客量9.7億次破紀錄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2-22]
- 29.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2017年報》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2]
- 30.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 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 港鐵公司的新列車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立法會[引用日期2019-02-26]
- 31. 港鐵國產新列車 東涌線收車后試行 .今日時報[引用日期2019-02-26]
- 32. 中國中車:香港地鐵的“加速度” .國務院國資委[引用日期2019-02-26]
- 33. 免費WI-FI延伸至全線車站 站站接通網絡世界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3]
- 34. 港鐵全線車站提供免費Wi Fi .鳳凰網資訊[引用日期2019-02-23]
- 35. 了解單程車票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4]
- 36. 了解八達通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9-02-24]
- 37. 港鐵線路圖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9-02-15]
- 38. 《鐵路發展策略2014》 .香港特別行政區運輸及房屋局[引用日期2019-02-15]
- 收起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