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漢族,1951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曲陽縣,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院長,國家二級教授,農業部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甘肅省和教育部草業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蘭州大學學術委員會自然科學分委員會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草地退化與治理、草類植物種質資源評價與利用、草類植物病害與防治、禾草內生真菌學等。現主持國家973項目 “中國西部牧草、鄉土草遺傳與選育的基礎研究”,任首席科學家。
- 中文名
- 南志標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
- 出生地
- 河北省曲陽縣
- 出生日期
- 1951年10月
- 職 業
- 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院長
- 畢業院校
- 甘肅農業大學草原系
南志標簡介
編輯南志標,男,漢族,1951年10月出生,河北曲陽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草業科學的學科帶頭人之一,1989年獲新西蘭梅西大學博士學位。現任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教授、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草地農業創新引智基地”負責人。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畜牧獸醫水產學科評審組(1998-2002)和草地與畜牧學科評審組成員(2007-2011),國家科技進步獎養殖業專業評審組成員(2000-),中國草學會副理事長(2002-2011)、名譽理事長(2011-),國際草地大會連續委員會委員(2008-2016),美國牧草和放牧術語委員會(2009-2012)。《草業學報》主編(2004-)、《生態學報》(2013-)和《草地學報》副主編(1993-),《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3-)和《草業科學》編委(1990-),澳大利亞The Rangeland Journal 咨詢委員會成員(2012-)和日本Grassland Science編委(2005-2013)。
南志標院士以提高草地生態生產力為中心,在天然草地退化治理和栽培草地植物病害防治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并較為廣泛地應用于生產實踐,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育成牧草新品種1個,主編出版著作2部、SCI期刊專輯和專欄各1期、國際和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各1部,參編著作4部,發表科研論文200余篇,其中SCI收錄 40余篇。作為首席科學家或課題主持人,主持了包括973項目、863課題、國際重大科技合作項目和澳大利亞國際農業研究中心)ACIAR)項目等。主持的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1)和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7)各一項。
培養的博士生1人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8年)、1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009年)。獲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第二獲獎人,2009)。2010年,獲“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提名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主講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
2004年至2008年,擔任國際草地/草原大會組委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和組委會副主席,提出并確立了“變化世界中多功能草地”的大會主題,帶領團隊成功地組織了大會的學術活動,,為舉辦這兩會做出了突出貢獻,2006年主辦第二屆中國—日本—韓國草地大會,2012年帶領團隊成功主辦第8屆國際內生真菌和禾草互作大會。2008年獲國家引進國外智力貢獻獎。
[1]
南志標基本經歷
編輯1972年由甘肅山丹軍馬場推薦到甘肅農業大學草原系讀書。
1975年初,畢業返回山丹軍馬場,任草原技術員,從事野生牧草馴化、選育,種子生產,草地改良。
1978年考入甘肅農大草原系研究生,專攻牧草病理學。
1981年,研究生畢業分配至甘肅草原生態研究所,從事科學研究。
1986年赴新西蘭梅西大學和國家草地農業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89年底獲博士學位。1990年初回甘肅草原生態研究所工作。
1997年聘為教授,2001年聘為蘭州大學博士生指導教師。
1998年-2001年,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畜牧獸醫學科評議組成員。
1999年-2006年任國家科學技術獎養殖業專業組評審專家。
2002年隨甘肅草原生態研究所整體調入蘭州大學。
2002年兼任中國草學會副理事長。
2003年任農業部草原保護與監測專家委員會成員。
2008年--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畜牧獸醫學科評議組成員
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南志標獲得榮譽和獎勵
編輯1999年,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2001年,獲得“甘肅省優秀專家”稱號。
2005年,甘肅省政府草業科學領域特聘科技專家。
2008年,國家外國專家局引智突出貢獻個人。
2008年,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以及獲國家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和甘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各一項。
南志標研究方向及成果
編輯南志標院士以提高草地生態生產力為中心,在天然草地退化治理和栽培草地植物病害防治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并較為廣泛地應用于生產實踐,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育成牧草新品種1個,主編出版著作2部、SCI期刊專輯和專欄各1期、國際和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各1部,參編著作4部,發表科研論文200余篇,其中SCI收錄 40余篇。作為首席科學家或課題主持人,主持了包括973項目、863課題、國際重大科技合作項目和澳大利亞國際農業研究中心)ACIAR)項目等。主持的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1)和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7)各一項。
南志標科研成果
編輯在國內外發表研究論文近200篇,其中SCI期刊論文34篇,國內CSCD和核心期刊論文100余篇,出版著作2部,參編國內外出版的著作4部,主編SCI期刊專輯(The Rangeland Journal, Special Issue)和專欄(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Special Section)各1期,主編國際和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各1部,參與制定國家標準5項,已頒布執行。
[4]
南志標科研貢獻
編輯依據4個生產層和3個界面的草地農業系統理論體系,和同事共同努力,建立了我國首個農業經濟管理(草業經濟管理方向)的本科專業和碩士研究生專業授權點。系統的發展了我國草地保護學的教學體系,建立了草地保護學(本科專業課)、牧草病理學(碩士研究生專業課)和草地病理生態學(博士研究生專業課)等課程。
南志標主講課程
編輯“草地保護”課程為甘肅省精品課程。( 2008年,以任繼周院士為顧問、南志標教授為帶頭人的“草業科學”專業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本科教學團隊。已培養畢業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中,1人被選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篇博士論文評為蘭州大學優秀博士論文,推薦參加2009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評選。)
南志標任編輯情況
編輯任草業學報主編,草地學報副主編,中國沙漠、草業科學等4種學術期刊的編委。國際草地大會(IGC)連續委員會委員,美國牧草和草地學會牧草和放牧術語委員會委員和中國協調人,日本Grassland Science 雜志編委。作為第一作者或合作者先后應邀在第19屆(巴西,2001)、20屆(愛爾蘭,2005)、21屆(中國,2008)國際草地大會,第1屆中—日—韓草地大會(日本,2004),第4屆禾草/內生真菌互作大會(德國,2000)等作特邀報告。作為第21屆國際草地大會和第8屆國際天然草地大會組委會副主席兼學術委員會主席、第2屆中—日—韓草地大會組委會主席,成功地舉辦了上述大會。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南志標 .,[引用日期2013-11-12]
- 2. 蘭大南志標院士獲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終身成就獎 .每日甘肅網[引用日期2017-08-15]
- 3. 【光明日報】隴原大地默默耕耘的知識分子/組圖 .中國甘肅網.2012-08-31[引用日期2012-08-31]
- 4. 南志標 .蘭州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3-09-30]
- 5. 任繼周院士、南志標院士與青年教師座談 .蘭州大學新聞網.2011-09-20[引用日期2012-08-31]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