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
審核
。
建筑是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是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并運用一定的科學規律、風水理念和美學法則創造的人工環境。有些分類為了明確表達使用性,會將建筑物與人們不長期占用的非建筑結構物區別,另外有些建筑學者也為了避免混淆,而刻意在其中把外型經過人們具有意識創作出來的建筑物細分為“建筑”(Architecture)。需注意的是,有時建筑物也可能會被擴展到包涵“非建筑構筑物”,諸如橋梁、電塔、隧道等。
建筑物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廣義的建筑物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的所有東西,既包括房屋,又包括構筑物。
狹義的建筑物是指房屋,不包括構筑物。房屋是指有基礎、墻、頂、門、窗,能夠遮風避雨,供人在內居住、工作、學習、娛樂、儲藏物品或進行其他活動的空間場所。建筑相關專業多是指狹義的建筑物涵義。最能夠說明“建筑”相關專業學習的建筑物的概念的是老子的:“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也。 鑿 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有室之用。“這也無疑是對狹義建筑物概念,最清晰最直接的表述。
有別與建筑物,構筑物是沒有可供人們使用的內部空間的,人們一般不直接在內進行生產和生活活動,如煙囪、水塔、橋梁、水壩、雕塑等。
- 中文名
- 建筑物
- 外文名
- building,structure,architecture
- 統 稱
- 建筑
- 范 疇
- 固定資產
- 作 用
- 居住、工作、學習、生產、經營等
- 分 類
- 工業建筑、民用建筑、農業建筑等
建筑物建筑物的分類
編輯耐久年限等級 | 適用范圍 | 耐久年限 |
一級 | 重要的建筑和高層建筑 | 100年以上 |
二級 | 一般性建筑 | 50~100年 |
三級 | 次要建筑 | 25—50年 |
四級 | 臨時性建筑 | 15年以下 [1] |
(一)按使用性質分類
- 公共建筑:是指供人們購物、辦公、學習、醫療、旅行、體育等使用的非生產性建筑,如辦公樓、商店、旅館、影劇院、體育館、展覽館、醫院等。
- 工業建筑:是指供工業生產使用或直接為工業生產服務的建筑,如廠房、倉庫等。

廣州城市建筑(50張)
1.磚木結構建筑:這類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構件是用磚木做成的,其中豎向承重構件的墻體和柱采用磚砌,水平承重構件的樓板、屋架采用木材。這類建筑物的層數一般較低,通常在3層以下。古代建筑和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建筑多為此種結構。2.磚混結構建筑:這類建筑物的豎向承重構件采用磚墻或磚柱,水平承重構件采用鋼筋混凝土樓板、屋頂板,其中也包括少量的屋頂采用木屋架。這類建筑物的層數一般在6層以下,造價低、抗震性差,開間、進深及層高都受限制。3.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這類建筑物的承重構件如梁、板、柱、墻、屋架等,是由鋼筋和混凝土兩大材料構成。其圍護構件如墻、隔墻等是由輕質磚或其他砌體做成的。特點是結構適應性強、抗震性好、經久耐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的種類有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簡體結構、框架筒體結構和筒中筒結構。4.鋼結構建筑:這類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構件均是用鋼材構成,其建筑成本高,多用于多層公共建筑或跨度大的建筑。
[1]
(四)按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分類施工方法是指建造建筑物時所采用的方法。
- 現澆現砌式建筑:這種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構件均是在施工現場澆筑和砌筑而成。
- 預制、裝配式建筑:這種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構件是在加工廠制成預制構件,在施工現場進行裝配而成。
(五)按建筑耐久年限分類
按建筑耐久年限分類表: 耐久年限等級 / 耐久年限 / 適用范圍 一級 / 100年以上 / 重要的建筑和高層建筑 二級 / 50-100年 / 一般性建筑 三級 / 25-50年 / 次要的建筑 四級 / 15年以下 / 臨時性建筑
[1]
建筑物建筑物的結構
編輯(一)基礎
(二)地基
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組成部分,是承受由基礎傳下來的荷載的土體或巖體,建筑物必須建造在堅實可靠的地基上。為保證地基的堅固、穩定和防止發生加速沉降或不均勻沉降,地基應滿足以下要求:有足夠的承載力,有均勻的壓縮量,以保證有均勻的下沉;有防止產生滑坡、傾斜方面的能力。
[1]
(三)墻體
墻體和柱均是豎向承重構件,它支撐著屋頂、樓板等,并將這些荷載及自重傳給基礎。墻的作用有:承重作用、維護作用、分隔作用、裝飾作用。對墻體的要求為: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滿足熱工方面(保溫,隔熱,防止產生凝結水)的性能;具有一定的隔聲性能;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墻體根據不同的分類有不同的名稱,主要有下面幾種分類。1.按在建筑物中所處的位置分為外墻和內墻。外墻:外墻位于建筑物四周,是建筑物的維護構件,起著擋風、遮雨、保溫、隔熱、隔聲等作用。內墻:內墻位于建筑物內部,主要起分隔內部空間的作用,也可起到一定的隔聲、防火等作用。2.按在建筑物中的方向分為縱墻和橫墻。縱墻:是指沿建筑物長軸方向布置的墻。橫墻:是指沿建筑物短軸方向布置的墻,其中的外橫墻通常稱為山墻。3.按受力情況分為承重墻和非承重墻。承重墻:是指直接承受梁、樓板、屋頂等傳下來的荷載的墻。非承重墻:是指不承受外來荷載的墻。在非承重墻中,僅承受自身重量并將其傳給基礎的墻,稱為承自重墻;僅起到分隔空間作用,自身重量由樓板或梁來承擔的墻,稱為隔墻;在框架結構中,墻體不承受外來荷載,其中填充柱之間的墻,稱為填充墻;懸掛在建筑物外部以裝飾作用為主的輕質墻板組成的墻,稱為幕墻。4.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磚墻、石塊墻、小型砌塊墻、鋼筋混凝土墻。5.按構造分為實體墻、空心墻、復合墻。實體墻:是用黏土磚和其他實心砌塊砌筑而成的墻。空心墻:是墻體內部中有空腔的墻,這些空腔可以通過砌塊方式形成,也可以用本身帶孔的材料組合而成,如空心砌塊等。復合墻:是指用兩種以上材料組合而成的墻,如加氣混凝土復合板材墻。
[1]
(四)柱
(五)地面
(六)樓板
(七)梁
(八)屋頂
(九)電梯
1.電梯的類型按使用性質,可分為客梯、貨梯、消防電梯和觀光電梯等。按行駛速度可分為高速電梯、中速電梯、低速電梯。消防電梯的常用速度大于2.5m/s,中速電梯的速度為1.5~2.5m/s,低速電梯的速度在1.5m/s。
[1]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