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sǔn,從木從隼(sǔn)。器物兩部分利用凹凸相接法的凸出的部分:~子。~卯。
釋義:
(1) 榫眼;榫頭 [Tenon]。竹、木、石制器物或構(gòu)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處凸出的部分,如:榫卯(榫頭和卯眼)。
(2) 框架結(jié)構(gòu)兩個或兩個以上部分的接合處。
漢字,有榫眼、榫頭和框架結(jié)構(gòu)兩個或兩個以上部分的接合處的意思。
- 中文名
- 榫
- 外文名
- Tenon
- 拼 音
- sǔn
- 注 音
- ㄙㄨㄣˇ
- 釋 義
- 器物相接突出處及框架結(jié)構(gòu)結(jié)合處
- 部 首
- 木
- 總筆畫
- 14
- 部外筆畫
- 10
榫筆順信息
編輯筆順讀寫:橫、豎、撇、點(diǎn)、撇、豎、點(diǎn)、橫、橫、橫、豎、橫、橫、豎
榫解釋
編輯榫常用詞組
編輯榫銷
插入榫上銷孔中的銷。
榫眼
[sǔn yǎn]
榫枘相接處為容納枘而鑿出的窟窿,即器物咬合的凹下部分。
[sǔn mǎo]
榫頭和卯眼
這是木工用的一種工具。橋上也有用。
榫頭
[sǔn tóu]
竹、木、石制器物或構(gòu)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處凸出的部分。
接榫
[jiē sǔn]
1.連接榫頭。
2.比喻前后銜接:這篇文章在前后~的地方?jīng)]處理好,顯得太散。
榫鑿
[sǔn záo]
用來鑿切榫眼的鑿子。
榫合
[sǔn hé]
竹制家具特殊操作工藝之一。
榫子
[sǔn zi]
榫頭榫卯
[sǔn mǎo]
榫頭和卯眼。亦特指榫頭。
托角榫
[tuō jiǎo sǔn]
一組卯榫的組合。
圓棒榫
[yuán bàng sǔn]
現(xiàn)代板式家具常用組裝連接配件之一,其形狀象圓棒,一般由木材制造而成,英文為Wooden Dowel Pins。
卯榫結(jié)構(gòu)
[mǎo sǔn jié gòu]
中國木質(zhì)古建筑常用的結(jié)構(gòu),這種結(jié)構(gòu)也常用于家俱的制作,如最簡單的木質(zhì)小方凳,其特點(diǎn)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釘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體現(xiàn)出中國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斗榫合縫
[dǒu sǔn hé fèng]
榫:榫頭,竹、木、石制器物或構(gòu)件上利用凹凸相接處凸出的部分榫頭和卯眼非常適合,不露縫隙。形容手藝高超。
卯不對榫
[mǎo bù duì sǔn]
榫方言集匯
編輯◎ 粵語:seon2
◎ 客家話:[梅州腔] sun3 [海陸豐腔] sun3 [客英字典] sun3 [臺灣四縣腔] sun3 [客語拼音字匯] sun3 [寶安腔] sun3 [東莞腔] sun3 [陸豐腔] sun3
榫古籍解釋
編輯康熙字典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詞條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