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秦鐵路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京秦鐵路(又稱京秦線)西起首都北京市,東到河北省秦皇島市。線路全長293公里,隧道1座(丁莊隧道,L=1349.1米), 沿線跨越北運河潮白河灤河青龍河等十多條河流,橋涵眾多,施工難度大。全線共車站27個。
中文名
京秦鐵路
年設計運量
8700萬噸
正式開工
1982年3月
全線正式營運
1985年12月
使用設計
客貨兩用干線

京秦鐵路沿途地理

編輯
京秦鐵路西段地勢平坦,東部丘陵起伏,沿線人口稠密,農業發達,是華北地區的交通次干線之一。 京秦鐵路是中國“六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鐵路新線。西起北京,經雙橋、豐潤,東到秦皇島市的山海關,全長341公里。為復線電氣化鐵路。該線西端與豐沙電氣化鐵路相接,主要承擔山西煤炭至秦皇島港下水的運輸任務,同時分流京哈線部分直通運量,是晉煤外運的北路重要信道和捷徑。年設計運量為8700萬噸,對華北、華東和華南地區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具有重要意義。京秦鐵路于1982年3月正式開工,1984年下半年簡易開通并開始運煤,1985年12月全線正式營運。

京秦鐵路建成意義

編輯
京秦鐵路始建于1972-1975年。全線于1983年12月鋪通接軌,是國家“六五”計劃重點建設項目之一。西與北京鐵路樞紐與晉煤外運的北路通道豐沙鐵路京原鐵路相通,東達我國華北沿海港口城市秦皇島市與海上運輸線銜接,構成山西煤炭東運下海的重要運輸線,是我國第一條一次建成的雙線電氣化鐵路,是一條重要的鐵路干線。
由中鐵電氣化一公司承建的京秦客運通道提速改造狼窩鋪至秦皇島段電氣化工程勝利開通。這標志著京秦鐵路全線實現了電氣化,并與秦沈線連接成為我國華北至東北地區的第一條快速客運通道,電氣化列車由北京出發經秦沈客運專線至沈陽將不超過5個小時。
京秦客運通道電氣化改造工程,是我國第一次運營線一次提速達160-200公里的大型提速改造工程,中鐵電氣化一公司承擔著狼窩鋪至秦皇島段電氣化施工。工程任務異常艱巨。首先是時間緊、任務重。狼秦段全長132公里,投資1.3億,實際工期比原計劃工期提前了6個月;其次是技術新、標準高。第三是京秦線車流密度大、專運多、安全要求高。

京秦鐵路工程質量

編輯
為提高工程質量,他們廣泛采用新工藝。項目部全面推行了微機化管理,購置了新型現代化施工設施,采用了"四個一次到位"施工工藝(即支柱裝配一次到位,軟橫跨安裝一次到位,承導架設一次到位,懸掛調整一次到位);實現了"四化"施工(即預配工廠化、計算微機化、作業標準化、檢測儀表化);采用了優化附加導線架設新工藝,變傳統的放線方式為卷揚機傳動,張力架放,使附加導線架設一次達到張力和弛度的標準,并在設計標準的指導下成功攻克了陡河橋及上跨橋接觸網不能正常通過等技術難關。
嚴密的組織,科學的工法,既加快了施工速度,又保證了工程質量。先進的接觸網檢測設備檢測結果表明,狼秦段電氣化工程質量一次合格率達到了100%,優良率95%以上。
站名: 北京 - 北京東 - 雙橋 - 通州 - 燕郊 - 大廠縣 - 三平 - 三河縣 - 段甲嶺 - 薊縣南 - 別山 - 螺山 - 玉田縣 - 富莊子 - 唐山北 - 銀城鋪 - 狼窩鋪 - 馬鋪營 - 遷安 - 包官營 - 盧龍 - 雙望 - 曹東莊 - 撫寧 - 榆關 - 義卜寨 - 秦皇島

京秦鐵路線路改編

編輯
從2006年12月31日18時起,京秦鐵路和原京哈鐵路哈爾濱至山海關段合并為京哈鐵路新線.
詞條標簽:
車站 地理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