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是中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國家級榮譽稱號。由住建部根據《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與管理辦法》的要求,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名額一般不超過35人。具體評選名額和申報名額分配根據各行業完成的勘察設計產值、技術人員數量、科技進步水平和申報情況確定。
- 中文名
-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 國 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榮譽級別
- 國家級
- 主管部門
- 建設部
- 首批授予
- 1990年
- 已授批次
- 8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信息
編輯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概況
此評選是為了激發廣大工程勘察設計人員的責任感與榮譽感,引導激勵他們在工程勘察設計工作中積極踐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立足自主創新,為社會提供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優秀勘察設計成果。
建設部成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對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工作的組織領導。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領導小組由建設部分管部長及有關司、協會負責人組成。評選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將嚴格按照評選辦法規定的程序進行。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候選條件
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應當具備堅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勘察設計領域取得卓著成績,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凡已連續兩次申報未入選的候選人,停止一次申報資格。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辦法提出了具體的條件要求:
(一)具有高尚職業道德、強烈社會責任感以及正高級技術職稱的中國公民;
(二)自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后,累計從事工程勘察或工程設計工作(含研究生就讀期間)20年以上(有特殊貢獻者除外);
(三)年齡一般不超過65周歲(以評選當年6月30日為計算截止日期);
(四)為勘察設計行業相關專業領域的學術、專業帶頭人,曾多次主持過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含境外項目)的勘察或設計,項目技術水平達到同期、同類型項目的國際先進水平或國內領先水平,效益良好,個人貢獻突出;
(五)在技術創新、新技術推廣應用以及解決重大工程建設技術難題方面成效顯著,主持的工程項目獲得過國家級優秀工程勘察設計銀獎及以上獎項或國家科技進步獎;
(六)在工程勘察或工程設計理論上有較高造詣,有專著, 或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上發表過學術論文,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參評流程
參加評選人員需符合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標準,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申報表,同時經2位本專業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推薦(本專業沒有勘察設計大師的,可由相近專業大師推薦),并由申請人所在單位負責審核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單位法定代表人簽署意見,加蓋單位公章。申報材料包括:申報表、有代表性的工程技術成果、論文、著作(包括重大工程勘察設計方面的重要報告和總結),以及重要獎項獲獎證書的復印件和大師的書面推薦意見。
每位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每屆至多可推薦2名申請人,且應優先推薦符合評選標準的優秀中青年工程技術專家。
勘察、設計大師申報材料由申請人所在單位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各地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申報材料進行復核,根據評選條件,擇優排序后報建設部。其中屬于國資委管理的勘察設計企業的勘察、設計大師申報材料由申請人所在單位直接報建設部。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審過程
建設部組織成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委員會,負責具體評選工作。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委員會由建設部和國務院有關部門、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及相關行業協會的負責人及勘察設計大師代表組成,人數為不少于15人的奇數。每屆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委員會人員組成由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督與行業發展司提出建議名單,由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領導小組決定。評選委員任期不超過兩屆。
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委員會召開評審會議,對上報的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申報材料進行評審,提出本屆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提名名單。評選委員會采用記名投票,得票數過半且前20位候選人確定為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提名名單。若過半的名單不足20名,不再補選。
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提名名單在有關媒體和建設部網站上公示15個工作日,廣泛征求意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領導小組根據公示反饋情況,對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提名名單進行審議,并按有關規定將審議結果報建設部部常務會議審定。對通過審定的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由建設部授予榮譽稱號,并頒發榮譽證書、獎章。獎勵及有關待遇由各單位自定和解決。
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審工作經費由建設部承擔,不向申請人及單位收取任何費用。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媒體報道
人民日報2005年12月2日報道:
三峽工程、長江大橋……中國的工程建設令世界矚目。30日,在水利、鐵路、交通、機械、冶煉、能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作出杰出貢獻的60名勘察設計大師和3名梁思成建筑獎獲獎者獲得表彰。
建設部副部長黃衛表示,中國在工程勘察設計的很多專業領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今后將把提高勘察設計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提高集成創新能力和原始創新能力,作為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的中心環節。
中國勘察設計行業從業人員達91萬,各類專業技術人員74萬,占從業人員的81.32%,注冊建筑師、注冊工程師等各類注冊執業人員達8.2萬,是一支知識密集、人才集中的隊伍。 [1]
建設部副部長黃衛表示,中國在工程勘察設計的很多專業領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今后將把提高勘察設計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提高集成創新能力和原始創新能力,作為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的中心環節。
中國勘察設計行業從業人員達91萬,各類專業技術人員74萬,占從業人員的81.32%,注冊建筑師、注冊工程師等各類注冊執業人員達8.2萬,是一支知識密集、人才集中的隊伍。 [1]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大師名單
編輯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第一批
(1990年)
第一批勘察設計大師120人
航空航天:劉正急 鐘思廣 錢孝虹 崔寬
商業:謝臨深
林業:楊寶德 韓師體
醫藥:張 鑌 祝仲芬
廣播影視:王成武 金孟申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第二批
(1994年)
第二批勘察設計大師121人(1994年)
核工業:柯友之 潘思霖
石油天然氣:馮家潮 曲慎揚
海洋石油:耿福東
電子:包錦明 顧爾礦
兵器:孫亨元 施立成
航空航天:劉樹屯 沈蔭泰 胡麗雯
冶金:吳扎運 鄒孝叔 唐先覺 粱立群
化工:陳以楹 楊勤盛 章榮林 潘行高
石化:馬思華 汪景礪 吳協恭 張顯林 郭志推
城建:羅玲 黃大健 雀健球 付文德
輕工:余國俊 龔恐仁
商業:郭孝禮
郵電:張志正 裘祖聿
建材:田維良 胡宏泰
醫藥:張啟錫
廣播電視:周國材
民航:馮克鑫
軍工:齊誠 張澤明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第三批
(2000年)
勘察行業
煤炭行業
石化行業(石化、化工、石油天然氣、海洋石油、醫藥)
電力行業(火電、水電)
冶金行業(冶金、有色、黃金)
軍工行業(航天、航空、兵器、民航、軍工)
機械行業(機構、船舶)
康來明 胡彤茂 高秀理
核工業
耿其瑞 馬 一
信息產業(通信、電子、廣電)
黃三榮 鄧雪明 駱學聰
輕紡行業(輕工、紡織)
羅文德 黃運基
建材行業
鐵道行業
宋士誠 楊進
交通行業
市政公用
水利行業
許百立
建筑行業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第四批
(2004年)
序號 姓名 性別 工 作 單 位
1 徐瑞春 男 長江委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
2 袁雅康 男 上海巖土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3 李九鳴 男 冶金工業部勘察設計研究總院
4 項 勃 男 中兵勘察設計研究院
5 沈小克 男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
6 王秉忱 男 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
設計行業
序號 姓名 性別 工 作 單 位
1 劉 力 男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
2 柴裴義 男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
4 沈濟黃 男 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5 吳廬生 女 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7 唐葆亨 男 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8 鄭國英 男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
9 時匡 男 江蘇省蘇州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10 唐玉恩 女 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11 程懋堃 男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
12 江歡成 男 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14 黃漢炎 男 廣州珠江外資建筑設計院
15 羅繼杰 男 空軍工程設計研究局
16 曾紀龍 男 中國成達工程公司
17 李志強 男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
18 葉學禮 男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19 冉天壽 男 中國醫藥集團武漢醫藥設計院
20 康忠佳 男 煤炭工業部合肥設計研究院
21 李明武 男 中煤國際工程集團南京設計研究院
22王柏樂 男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
23 謝國恩 男 國家電力公司中南電力設計院
24 熊顯彬 男 國家電力公司西南電力設計院
25 項鐘庸 男 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6 李龍珍 女 鞍鋼集團設計研究院
27 高振文 男 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
28 張仁清 男 中國兵器工業第五設計研究院
29 胡遠涵 男 中國航空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
30 郁泉興 男 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
32 夏祖諷 男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
33 馬志文 男 中京郵電通信設計院
35 鄭秉孝 男 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36 華中令 男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
37 李明良 男 中國海誠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8 郭大生 男 大連合成纖維研究所
39 蔡玉良 男 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40 馬庭林 男 鐵道第二勘察設計院
41 梁文灝 男 鐵道第一勘察設計院
42 謝邦珠 男 四川省交通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院
43 車宇琳 男 江西省交通設計院
44 廖朝華 男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
45 楊高中 男 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北京建達道橋咨詢有限公司
46 王汝凱 男 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
47 高士國 男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48 俞加康 男 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院
49 朱兆芳 女 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50 高安澤 男 水利部南水北調規劃設計管理局
51 徐麟祥 男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
52 王宏斌 男 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53 耿福明 男 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
54 肖小兵 男 國家林業局林產工業規劃設計院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第五批
(2006年)
序號 姓名 性別 工 作 單 位
1 王爭鳴 男 鐵道第一勘察設計院
2 田 會 男 中煤國際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3 艾 抗 男 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
4 劉 寧 男 水利部
5 劉 濤 男 京移通信設計院有限公司
6 劉放來 男 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
7 劉桂生 男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8 孫銳 男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9 張煒 男 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
10 李文綱 男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
11 楊志雄 男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
12 楊富強 男 上海市機電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13 孟凡超 男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
14 孟建民 男 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
15 柯長華 男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
16 胡 越 男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
17 郝希仁 男 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18 徐恭義 男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19 顧國榮 男 上海巖土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0 彭壽 男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
21 韓國瑞 男 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第六批
(2008年)
(按姓氏筆劃排序)
序號 姓 名 性別 工 作單 位
1 于長順 男 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2 于興敏男 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3 馬汝成 男 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
4 王玉澤 男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5 王俊峰 男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6 馮永訓 男 勝利油田勝利工程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7 包琦瑋 女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9 劉厚健 男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
10 劉培碩 男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11 孫銘緒 男 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12 莊惟敏 男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13 許再良 男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14 吳澎 男 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中國交通信息中心
15 張宗亮 男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
16 邵長宇 男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17 周愷 男 天津華匯工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18 鈕新強 男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
19 徐張建 男 西北綜合勘察設計研究院
20 耿建平 男 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
21 梅洪元 男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22 謝衛 女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
23 謝秋野 男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
24 裴紅 男 中油遼河工程有限公司
25 潘國友 男 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26 霍明 男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第七批
(2011年)
序號 姓 名 性別 工 作 單 位
1 王丹 男 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2 王長進 男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3 王亞勇 男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4 冉理 男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5 史航 男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6 朱華興 男 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7 張同須 男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
8 張宇 男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
9 張辰 男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10 李明輝 男 中煤國際工程集團北京華宇工程有限公司
11 楊啟貴 男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
12 汪雙杰 男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13 汪孝安 男 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14 沈又幸 男 浙江省電力設計院
15 陸國杰 男 中國航空規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16 陳仁杰 男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華東電力設計院
17 周鳳廣 男 總裝備部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18 郁銀泉 男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
19 姚素平 女 中國瑞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20 婁宇 男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
21 胡建華 男 湖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22 欽明暢 男 上海市機電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3 倪陽 男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24 高宗余 男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25 曹文宏 男 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
26 梁金國 男 河北建設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7 傅學怡 男 中建國際(深圳)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28 蔣先國 男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29 戴一鳴 男 福建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第八批
(2015年)
序號 | 姓名 | 性別 | 年齡 | 地區 | 工作單位 | 專業 |
1 | 陳矛 | 男 | 49 | 北京 | 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 | 核工業 |
2 | 陳雄 | 男 | 53 | 廣東 |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 建筑 |
3 | 陳宜言 | 男 | 56 | 廣東 | 深圳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道橋 |
4 | 陳志龍 | 男 | 51 | 江蘇 | 解放軍理工大學人防工程設計研究院 | 人防工程 |
5 | 崔彤 | 男 | 53 | 北京 | 中科院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筑 |
6 | 丁潔民 | 男 | 58 | 上海 | 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 結構 |
7 | 段進 | 男 | 55 | 江蘇 | 南京東南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 |
8 | 范重 | 男 | 56 | 北京 | 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 結構 |
9 | 方小丹 | 男 | 65 | 廣東 |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 結構 |
10 | 馮冠學 | 男 | 53 | 河北 | 中煤邯鄲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煤炭 |
11 | 馮遠 | 女 | 54 | 四川 |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結構 |
12 | 郭曉克 | 男 | 60 | 吉林 |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 火電 |
13 | 韓振勇 | 男 | 51 | 天津 | 天津城建設計院有限公司 | 道橋 |
14 | 何昉 | 男 | 54 | 廣東 | 深圳市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 風景園林 |
15 | 化建新 | 男 | 51 | 北京 | 中兵勘察設計研究院 | 巖土工程、水文地質 |
16 | 蔣樹屏 | 男 | 64 | 重慶 | 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 | 公路 |
17 | 蔣中貴 | 男 | 54 | 重慶 | 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 | 道橋 |
18 | 靳福明 | 男 | 52 | 北京 | 中國中輕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 輕工 |
19 | 景來紅 | 男 | 50 | 河南 |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 水利水電 |
20 | 孔力 | 男 | 55 | 北京 | 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有限公司 | 電子通信 |
21 | 李國良 | 男 | 50 | 陜西 |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鐵道 |
22 | 李霆 | 男 | 51 | 湖北 | 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 結構 |
23 | 李曉江 | 男 | 60 | 北京 |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 區域、城市總體規劃 |
24 | 李興鋼 | 男 | 47 | 北京 | 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 建筑 |
25 | 李藝 | 男 | 54 | 北京 |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給排水、環境工程 |
26 | 李忠平 | 男 | 52 | 軍事設施建設局 | 海軍工程設計研究局 | 國防 |
27 | 梁政平 | 男 | 52 | 北京 |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 | 火電 |
28 | 廖江南 | 男 | 54 | 湖南 | 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色 |
29 | 劉旭鍇 | 男 | 51 | 天津 | 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 道橋 |
30 | 劉昱 | 女 | 53 | 河南 | 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 | 石化 |
31 | 馬骉 | 男 | 54 | 上海 |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 道橋 |
32 | 齊五輝 | 男 | 60 | 北京 |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結構 |
33 | 丘建金 | 男 | 51 | 廣東 | 深圳市勘察測繪院有限公司 | 巖土工程、水文地質 |
34 | 山秀麗 | 女 | 50 | 陜西 | 華陸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化工 |
35 | 邵韋平 | 男 | 54 | 北京 |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筑 |
36 | 沈迪 | 男 | 56 | 上海 | 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 建筑 |
37 | 舒世安 | 男 | 59 | 北京 |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 暖通空調 |
38 | 隋明潔 | 男 | 52 | 天津 | 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材 |
39 | 孫麗麗 | 女 | 54 | 北京 |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 石化 |
40 | 孫樹禮 | 男 | 54 | 天津 |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鐵道 |
41 | 譚可可 | 男 | 52 | 軍事設施建設局 | 火箭軍工程設計研究所 | 國防 |
42 | 唐尊球 | 男 | 54 | 江西 | 中國瑞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有色 |
43 | 陶郅 | 男 | 60 | 廣東 |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 建筑 |
44 | 王立軍 | 男 | 53 | 北京 | 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結構 |
45 | 王仁坤 | 男 | 53 | 四川 | 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利水電 |
46 | 王衛東 | 男 | 47 | 上海 | 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 巖土工程、水文地質 |
47 | 王小毛 | 男 | 52 | 湖北 |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 | 水利水電 |
48 | 王毅勃 | 男 | 47 | 四川 | 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通信 |
49 | 王宗林 | 男 | 58 | 吉林 | 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機械 |
50 | 吳志強 | 男 | 55 | 上海 | 同濟大學 | 區域、城市總體規劃 |
51 | 武威 | 男 | 51 | 北京 | 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 巖土工程、水文地質 |
52 | 肖從真 | 男 | 49 | 北京 |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 結構 |
53 | 肖明清 | 男 | 45 | 湖北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鐵道 |
54 | 徐升橋 | 男 | 50 | 北京 |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 鐵道 |
55 | 徐楊青 | 男 | 50 | 湖北 | 中煤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巖土工程、水文地質 |
56 | 許麗萍 | 女 | 55 | 上海 | 上海巖土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巖土工程、水文地質 |
57 | 楊保軍 | 男 | 52 | 北京 |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 區域、城市總體規劃 |
58 | 楊伯鋼 | 男 | 55 | 北京 |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 工程測量 |
59 | 楊秀仁 | 男 | 51 | 北京 | 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隧道與軌道交通 |
60 | 楊瑛 | 男 | 51 | 湖南 | 湖南省建筑設計院 | 建筑 |
61 | 楊澤艷 | 男 | 53 | 北京 |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 水利水電 |
62 | 張福明 | 男 | 48 | 北京 | 北京首鋼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冶金 |
63 | 張敏 | 男 | 50 | 湖北 |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鐵道 |
64 | 張文偉 | 女 | 47 | 河北 |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石油天然氣 |
65 | 張喜剛 | 男 | 54 | 北京 |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 公路 |
66 | 趙元超 | 男 | 52 | 陜西 |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筑 |
67 | 鄭建國 | 男 | 51 | 陜西 | 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巖土工程、水文地質 |
68 | 周宏磊 | 男 | 45 | 北京 | 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巖土工程、水文地質 |
69 | 朱軍 | 男 | 52 | 陜西 |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 火電 |
70 | 朱穎 | 男 | 52 | 四川 |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鐵道 |
- 參考資料
-
- 1. 60名勘察設計大師 3名梁思成建筑獎獲得者獲表彰 .人民網.2005-12-02[引用日期2014-03-29]
- 2. 關于公布全國第四批勘察設計大師名單的公告(附名單) .新華網.2004-05-14[引用日期2014-03-29]
- 3. 關于第五批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名單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06-12-27[引用日期2014-03-29]
- 4. 關于第六批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名單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08-12-29[引用日期2014-03-29]
- 5. 關于第七批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名單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引用日期2014-03-29]
- 6. 住房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關于第八批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提名名單公示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6-06-08[引用日期2016-06-12]
- 7. 2015年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綜評結果公示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申報評選平臺.2016-06-12[引用日期2016-06-12]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