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佑壽

編輯 鎖定
吳佑壽(1925年7月14日-2015年1月14日),出生于泰國,祖籍潮州楓溪,畢業于清華大學。中國杰出的電子工程專家和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原系主任。長期從事數字通信和數據傳輸、數字信號處理和模式識別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參與創建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系。
2015年1月14日凌晨5時20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2015年1月20日上午,吳佑壽先生的遺體送別儀式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 [1] 
中文名
吳佑壽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泰國曼谷
出生日期
1925年7月14日
逝世日期
2015年1月14日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主要成就
領導研制的SCA型數傳設備
籍    貫
潮州楓溪

吳佑壽人物經歷

編輯
1925年出生于泰國。
1935年就讀于潮州楓溪崇禮學校(小學一、二年級) [2]  ,后返泰國;
1939年當地政府關閉所有華文學校后,偕弟佑福離泰國到香港,入嶺英中學及嶺南大學附中。
1941年日寇南侵,港九淪陷,又偕弟返內地就學。
1943年畢業于梅州廣東省立梅州中學。
吳佑壽
吳佑壽(5張)
1944年入西南聯合大學電機工程系。
1948年獲清華大學工學士學位,留校任教,專攻電信學科。
1953年任系秘書。
1956年任無線電接收教研組主任,講師。
1962年任無線電電子學系副系主任兼通信教研組主任,副教授。
1981年任系主任兼圖象信息教研組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同年兼任新成立的無線電研究所所長。
1984年任清華大學設研究生院任副院長。
1985年任清華大學設研究生院長。
1991年任國家教委科技委常務副主任。
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國際高等教育科學院(IHEAS)院士。 [3] 
2015年1月14日凌晨5時20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4] 
2015年1月20日上午,吳佑壽先生的遺體送別儀式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 [5] 
追悼會 追悼會 [5]
(吳佑壽先生逝世后,習近平、胡錦濤分別致電表示沉痛哀悼,對吳佑壽院士的家屬表示深切慰問。李克強、張德江、劉云山、張高麗、劉延東、趙樂際、朱镕基、吳邦國、溫家寶、李嵐清、吳官正、李長春、曾培炎、楊晶、張寶文、陳曉光等分別敬送花圈表示慰問和哀悼。中共中央組織部、教育部、中國工程院、中國民主同盟、北京市僑務辦公室以及天津大學、南開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中國電子學會、北京郵電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等近百家單位及組織敬獻花圈和挽聯。)
吳佑壽祖籍廣東省潮州楓溪鄉 [2]  ,1925年出生于泰國曼谷一個華僑家庭。父親吳熾堂僑居泰國經商,1934年間特地帶著一家人回到家鄉居住了兩年多。時年10歲的吳佑壽,在潮州楓溪崇禮學校讀了高小一、二年級?!半m然事隔70年,但學校有的事情記憶很深,歷歷在目。1936年,我參加潮安城的小學生競賽,比賽寫作文、算術、美術,得了銀盾獎。老師還鼓勵我好好學習,他的悉心照料和指導,這一生都永難忘懷?!薄拔覀冞@一代人,所受最深的教育和影響,就是要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家鄉?!眳抢细袊@,“父親之所以將我們帶回祖國,為的是在中國居住后再去泰國,就意味我們是中國的移民,不入泰國籍,而是拿居留證。不論什么時候,父輩們都諄諄教導:我們的根在‘唐山’,我們是中國人。”

吳佑壽主要成就

編輯
吳佑壽院士是我國數字通信技術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長期從事數字通信和數據傳輸、數字信號處理和模式識別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參與創建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系,負責研制的數字微波通信系統和國內第一臺TJ--82圖像計算機,為我國通信與信息化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4] 
吳佑壽先生在數十年執教生涯中,為我國信息化事業培養了眾多的接班人和后來的領軍人,為探索了我國自主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1985年至1989年,吳佑壽擔任清華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期間,他積極鼓勵博士生破除“跟蹤、仿制”的“懶漢思想”,要敢于創新,面向國家發展的需求進行技術攻關。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通信事業異常落后,教育也很薄弱。無線電系成立后,吳佑壽協助系主任孟昭英教授借鑒前蘇聯高校教育經驗,制定出無線電工程專業教學計劃。同時,積極組織系內教師用很短時間翻譯出《無線電基礎》、《電子管》和《脈沖技術》等多種蘇聯教科書,及時為我國新建的無線電專業提供了一批適用的教材。他還熱心于無線電科普工作,編寫了《無線電基礎知識》、《通信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等通俗讀物,對我國業余無線電的發展起了有益的推動作用。 [7] 

吳佑壽主要榮譽

編輯
吳佑壽先后主持或參加國防,國家重大科研項目6項,獲國際,國家和部委級科技獎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出版專著6部,發表論文64篇,并榮獲"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獎章"。

吳佑壽人物評價

編輯
吳佑壽自幼受到僑胞愛國思想熏陶,酷愛中國歷史典籍,閱覽甚豐,他為祖國五千年輝煌燦爛的文化和出色的科技發明創造而自豪和驕傲,他也痛感近百年來國家的落后與積弱,力求在自己工作領域作出貢獻,為國爭光。
吳佑壽為人謙和、治學嚴謹,深受同行敬重并為廣大師生所愛戴。他一直堅持第一線教學,先后為本科生、研究生講授過無線電基礎、無線電接收設備、數據傳輸、信息論與編碼等課程。 [7]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詞條標簽:
科學家 , 教育學家 ,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