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中翰,1968年9月5日出生于江蘇南京,微電子學、大規模集成電路及系統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中星微集團創建人、董事長,數字多媒體芯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掛職)
[1]
。
1992年鄧中翰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后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1997年畢業時取得電子工程學博士、經濟管理學碩士、物理學碩士學位,是該校建校130年來第一位橫跨理、工、商三學科的學者,畢業后加入IBM公司做高級研究員,并獲得IBM發明創造獎;1998年離開IBM回到硅谷創建集成電路公司Pixim Inc;1999年10月鄧中翰回到中國與國家信息產業部在北京中關村共同創建了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并擔任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成功地開發出中國第一個打入國際市場的星光中國芯,徹底結束了“中國無芯”的歷史;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在納斯達克上市,這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首家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IT企業在美國上市;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時年41歲);2010年當選為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2017年鄧中翰院士工作站落戶湖南省湘潭高新區
[2]
;2018年3月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委員
[3]
。
-
人物關系有錯誤 已反饋
-
糾錯關閉糾錯
- 中文名
- 鄧中翰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族
- 出生地
- 江蘇省南京市
- 出生日期
- 1968年09月05日
- 職 業
- 科學家
- 畢業院校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 主要成就
- 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時年41歲)
- 性 別
- 男
- 學 位
- 博士
- 學 歷
- 研究生
- 政治面貌
- 無黨派人士
鄧中翰人物經歷
編輯
鄧中翰(10張)
1992年6月,本科畢業,獲得學士學位后赴美留學,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先后獲得物理學碩士(1992年8月至1994年5月)、經濟學碩士(1996年1月至1997年8月)、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博士(1993年8月至1997年8月),成為該校成立130年來橫跨理、工、商三科學位的第一人。
1997年8月,畢業后加入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公司,做高級研究員(至1998年9月)。
1997年12月,結合硅谷的風險投資基金,創建了美國硅谷半導體公司Pixim Inc(至2001年6月),領導研制高端數碼成像半導體傳感器,市值達到了1.5億美元。

鄧中翰出席活動照片2(14張)
1999年10月,鄧中翰受中國政府之邀,作為留美華人代表歸國參加建國五十年大慶典禮,受到李嵐清副總理的接見。10月1,與國家信息產業部在北京中關村共同注冊成立了北京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承擔“星光中國芯工程”,鄧中翰擔任總指揮、首席專家。
2001年6月,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做訪問教授(至2002年6月)。
2003年,鄧中翰與吳鷹、丁健等一起發起了“數字中國”計劃,通過對數碼芯片的投資,鄧中翰要實現他“使中星微成為數字影像領域的領頭企業,將中國的數字影像技術產業作為一個整體帶向世界數字化前沿”的目標。
2005年11月15日,鄧中翰率領中星微電子首次成功將“星光中國芯”全面打入國際市場,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這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中首家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IT企業在美國上市。

鄧中翰出席活動照片1(21張)
2009年1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于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微電子技術),時年41歲,是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0年8月,當選為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2011年5月,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2016年5月26日,北京市委組織部、市委統戰部召開了北京市第三批高層次黨外代表人士掛職鍛煉啟動會,鄧中翰掛職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
鄧中翰主要成就
編輯鄧中翰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90年,鄧中翰在《科學通報》上發表了用量子力學解釋外太空射線對地球礦物質影響的論文,這篇論文讓他在第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脫穎而出
[7]
。1990年、1991年分別在雜志《國際應用核物理學》及《中國科學通報》上發表3篇相關文章。1992年至1997年,在美國讀書期間,先后發表過二十五篇學術論文,并獲得威爾遜博士研究獎及楞次紀念獎,在國際固體電路年會上作論文課題報告
[8]
。
1997年,加入IBM公司后負責超大規模CMOS集成電路設計研究,并申請多項發明專利,并獲得IBM發明創造獎。
2005年,鄧中翰領導開發設計出的“星光”系列數字多媒體芯片,實現了八大核心技術突破,申請了該領域2000多項中國國內外技術專利,取得了核心技術突破和大規模產業化的一系列重要成果,這是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成電路芯片第一次在一個重要應用領域達到全球市場領先地位,徹底結束了中國“無芯”的歷史
[9]
。
鄧中翰帶領“星光中國芯工程”團隊制定了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天網”安防監控基礎信源SVAC國家標準。同時他還帶領團隊承擔國家物聯網領域的攻關任務,多款產品量產過億枚,并為國家電網大范圍解決南方冰雪災害發揮了關鍵作用
[10]
。
- 成果獎勵
時間 | 項目名稱 | 獎勵名稱 | 來源 |
---|---|---|---|
2004年 | “星光”數字多媒體芯片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 [11] |
2013年 | 電網大范圍冰凍災害預防與治理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參與) | [12] |
鄧中翰人才培養
截至2005年中星微電子上市前,鄧中翰領導的“星光中國芯工程”吸引了多位優秀的海外集成電路設計人才回國效力,培養了幾百名集成電路設計工程師,組建了一支中國國內頂尖的芯片設計團隊
[13]
。鄧中翰為數十名博士生和碩士生開設了《高等模擬集成電路設計》課程。
鄧中翰榮譽表彰
鄧中翰社會任職
編輯時間 | 擔任職務 |
---|---|
中國旅美科協常任理事、硅谷分會會長 | |
北京黨外高級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 | |
清華大學客座教授 | |
清華中星微集成電路設計研發中心理事長 | |
2001年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委員(第六屆) |
2011年04月28日 | 西北工業大學兼職教授 |
2013年03月-2018年03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鄧中翰個人生活
編輯鄧中翰人物評價
編輯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北京7名高層次黨外人士掛職副局 含兩名兩院院士 .鳳凰資訊 [引用日期2016-05-27]
- 2. 鄧中翰院士工作站落戶湘潭高新區 .湖南日報.2017-3-4[引用日期2017-03-04]
- 3. 鄧中翰:以芯片自主創新決勝人工智能時代 .新華網.2017-03-06[引用日期2018-08-01]
- 4.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 · 鄧中翰 .中國工程院[引用日期2018-08-01]
- 5. 877校友鄧中翰回母校講述學習生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總會[引用日期2016-01-20]
- 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各專門委員會委員名單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03-17]
- 7. 鄧中翰:敢于挑戰 締造傳奇 .中國青年報.2012年02月07日[引用日期2018-08-01]
- 8. 青年“海歸”創業者的領頭羊——鄧中翰(877校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總會[引用日期2016-01-20]
- 9. 專訪中星微鄧中翰:終結中國無“芯”歷史 .新浪新聞.2009年01月13日[引用日期2018-08-01]
- 10. 兩院院士 鄧中翰 .北京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8-08-02]
- 11. 200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目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引用日期2018-08-02]
- 12. 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引用日期2018-08-02]
- 13. 鄧中翰:讓“中國芯”走向世界(百味人生) .新浪新聞.2006年09月21日[引用日期2018-08-01]
- 14. 鄧中翰:2007品牌中國年度人物 .品牌中國網.2009-04-20[引用日期2013-08-05]
- 15. 譚晶老公鄧中翰為最年輕工程院院士 簡歷曝光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4-04-22]
- 16. 網曝譚晶老公系科協副主席 譚晶已生子 .海外報.2014-4-21[引用日期2014-04-21]
- 收起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