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謨從事雷達研制工作50余年,先后主持研制過中國第一部三坐標雷達等多部世界先進雷達,在國內率先力主發展國產預警機裝備,提出中國預警機技術發展路線圖,構建預警機裝備發展體系,主持研制中國第一代機載預警系統,引領中國預警機事業實現跨越式、系列化發展,并邁向國際先進水平。
[2]
王小謨人物經歷
編輯
王小謨(4張)
1961年,畢業于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
1969年,王小謨接到了一個新的調令:到三線去。當時“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口號響徹天南地北。一大批國家重要的鋼鐵、常規兵器、航空、航天、能源、電子、重型機械、發電設備制造工業基地向三線戰略轉移。跟王小謨一起從14所去貴州的有八九百人,他們組成了一個新的研究所-電子工業部第38研究所(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研究所)。
1986年,王小謨擔任38所所長。
1990年,國家決定通過對外合作解決預警機裝備急需。王小謨擔任中方總設計師,主持系統總體設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基于二維有源相控陣體制的三面陣背負罩新型預警機工程方案。同時,他帶領和組織國內研發團隊同步開展研制工作,掌握預警機設計方法和主要關鍵技術,鍛煉和培養技術隊伍,為中國自行研制預警機奠定堅實基礎。國產預警機正式立項后,王小謨主動推薦優秀年輕專家擔任總設計師,自己擔任總顧問,傾心指導年輕的總師們確定總體技術方案,開展技術攻關、系統集成和試驗試飛方案等重大工程研制事項,為中國首型預警機的研制成功作出重要貢獻。
[1]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
2013年1月18日,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規定,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科技部審核,國務院批準并報請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授予王小謨院士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4-5]
獲得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后,王小謨拿出5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中的450萬元,又通過各方最終籌集出2000萬元,計劃成立雷達創新獎勵基金,每年獎勵三名在雷達和預警探測技術領域作出突出貢獻和有重大創新的年輕人。
[6]
王小謨主要成就
編輯王小謨科學研究
王小謨致力于雷達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工作。上世紀60年代,他瞄準國際雷達技術前沿領域,主持研制成功中國第一部三坐標雷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上世紀80年代,他主持開展低空雷達技術攻關,研制成功中國第一部中低空兼顧雷達,并在國際雷達裝備同臺競技中為國產雷達贏得了世界聲譽。
[1]
針對中國國情,王小謨率先提出開展輕型預警機的預先研究,主持制定技術方案,為國家決策研制輕型預警機創造條件。他還提出利用國產飛機實現預警機出口的設想,并擔任原型機總設計師,主持完成原型樣機設計與制造,推動實現中國預警機裝備出口。他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完成數字陣列雷達預警機地面樣機技術攻關,為研制新型預警機奠定基礎。
[1]
20世紀80年代,王小謨主動策劃,與十幾位老專家深入醞釀,希望自主研制預警機。王小謨詳細整合十幾年的研究基礎,綜合分析國內各方面的科研力量,最終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開啟了一邊國際合作、一邊自主研制預警機的漫漫航程。合作研制期間,王小謨受命擔任預警機工程中方總設計師,提出采用大圓盤、背負式、三面有源相控陣新型預警機方案,這是世界首創。同時,他堅決主張并且部署安排了國內同步研制,并做出了樣機。當外方迫于國際壓力單方面中止合同時,他部署安排的國內同步研制工作,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并做出了預警機樣機。這數年中,研制團隊突破了預警雷達研制最為關鍵的 “兩高一低”技術,建立了亞洲最大的測試暗室和亞洲最大的熱壓罐。國產預警機創造了世界預警機發展史上的9個第一,突破100余項關鍵技術,累計獲得重大專利近30項。中國的預警機成為世界上看得最遠、功能最多、系統集成最復雜的機載信息化武器裝備之一。
[3]
王小謨人才培養
王小謨論文著作
主要論文有《計算機模擬試驗法-雷達發展概率的計算》、《三坐標雷達的最佳設計》等。
《監視雷達技術》,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王小謨獲獎記錄
編輯所獲獎項 |
|
榮譽稱號 |
王小謨社會任職
編輯現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
[10]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理工大學信號處理專業、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博士生導師。電子工業部電子科學研究院(現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工業與信息化部科技委副主任,原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院長。
第九、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王小謨人物評價
編輯我一輩子就做了一件事:研制雷達,然后負責將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應用到預警機上,把設計變為現實。我只是一位普通人。國家給我這個獎,是對整個科研團隊的肯定,我代表他們領獎。”(自評)王小謨出色的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王小謨的身上有一股韌勁。(38所原所長馮長寬評評)
[9]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中國新聞網】鄭哲敏、王小謨獲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國科學院[引用日期2016-04-19]
- 2. 王小謨:中國預警機之父 .中國工程院[引用日期2016-04-20]
- 3. 王小謨院士與安徽的不解之緣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所[引用日期2016-04-19]
- 4. 王小謨院士榮獲“全國百名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電子科技集團官網[引用日期2011-07-10]
- 5. 鄭哲敏、王小謨獲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3-01-18]
- 6. “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搜狐[引用日期2016-05-10]
- 7. 王小謨 .新華網.2012-05-20[引用日期2013-01-18]
- 8. 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從事雷達研制已50余年 .搜狐網[引用日期2016-05-10]
- 9. 時任38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小謨受到鄧小平同志的親切接見。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38研究所[引用日期2013-01-18]
- 10. 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門戶網站[引用日期2013-01-18]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