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爾鐵塔(法語:La Tour Eiffel;英語:the Eiffel Tower)矗立在塞納河南岸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于1889年建成,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埃菲爾鐵塔得名于設計它的著名建筑師、結構工程師古斯塔夫·埃菲爾,全部由施耐德鐵器(現施耐德電氣)建造。
埃菲爾鐵塔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鐵塔是由很多分散的鋼鐵構件組成的——看起來就像一堆模型的組件。鋼鐵構件有18038個,重達10000噸,施工時共鉆孔700萬個,使用1.2萬個金屬部件,用鉚釘250萬個。除了四個腳是用鋼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鋼鐵構成,共用去熟鐵7300噸。塔分三樓,分別在離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臺,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
巴黎的埃菲爾鐵塔舉世聞名,衍生出無數復刻品。但誰能想到,它曾兩次被當成7000多噸的廢鐵出售。不過,這可不是官方出售,而是一場精心打造的騙局。騙子維克多·拉斯提格竟敢公然利用世界級建筑實施詐騙,還輕易逃脫了抓捕。...詳情
相關新聞
內容來自

埃菲爾鐵塔建設背景
編輯1880年法國剛剛擺脫普法戰爭中的恥辱,為了顯示國力,1884年,法國議會作出決定:1889年5月5日至11月6日,法國巴黎將再次舉辦世博會,主題是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1886年5月,法國政府面向全球進行世博建筑招標;在巴黎戰神廣場設計一座高塔。條件有二:高塔能吸引參觀者買票參觀;世博會后能輕易拆除。
埃菲爾鐵塔歷史沿革
編輯1887年1月26日,埃菲爾鐵塔正式開工。
1887年2月24日,巴黎的文學藝術和建筑界參與抗議,其中包括法國作家莫泊桑,這份《反對修建巴黎鐵塔》的抗議書,總共有300多著名人士簽名。
1889年3月31日,埃菲爾鐵塔主建筑修建完工。埃菲爾鐵塔成了當年世博會最經典的建筑。
1989年3月31日,埃菲爾鐵塔整整100歲。
埃菲爾鐵塔建筑設計
編輯埃菲爾鐵塔結構體系
埃菲爾鐵塔的結構體系既直觀又簡潔:底部是分布在每邊128m長底座上的4個巨型傾斜柱墩,傾角54°,由57.63m高度處的第一層平臺聯系支承;第一層平臺和115.73m高度處的第二層平臺之間是4個微曲的立柱 ;再向上4個立柱轉化為幾乎垂直的、剛度很大的方尖塔,其間在276.13m高度處設有第三層平臺;在300.65m高度處是塔頂平臺,布置有電視天線。鐵塔總重10000t,承擔這些重量的是4個堅固的直伸至下臥持力土層的沉箱基礎。在1884年6月的時候,埃菲爾設計事務所的兩位主要工程師EmileNouguier和MauriceKoechlin就有了設計一座超高塔的思想。初步的設計像一個巨大的塔架,有四個由格構梁架構成的支腿,分立支撐在基礎上并在塔頂收在一起,其間布置等間距橫梁聯系。為了更加合意公眾的評價,Nouguier和Koechlin邀請建筑師StephenSauvestre對結構的表現形式作進一步處理。Sauvestre提議用石砌臺座整飾塔腳,用具有紀念性的拱結構連接四個塔柱與第一層平臺,每層平臺設大型玻璃墻大廳,頂部采用球狀造型等裝飾手法來亮化結構。在其后的設計中工程師們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像巨型拱之類的一些設計思想得到保留,并給鐵塔以極富性格的表現。另外,橫梁的設置得到簡化并與塔柱優化以后的線形相協調,使鐵塔結構受力更加簡捷,形式更加優美,高揚的動勢更加強烈。
第一平臺底部4個連接傾斜柱墩的大拱起初是為裝飾用的,有人認為這4個拱破壞了塔結構的直線性、簡潔性和“誠實”性,也損害了塔身的美觀,但事實上這個“偽拱”已被公認為塔身外形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如果說是橫梁將四個塔柱簡單聯系在一起,那么,巨型拱的設置則把塔柱統一到鐵塔這一整體中來。而且裝飾拱的曲線線形與塔柱的曲線線形也很協調。從圖上也可以看出,部斜塔柱與水平橫梁的裝飾拱也具有一定的結構功能,雖然拱不承擔塔柱向下傳遞的豎向荷載,但卻使塔柱與橫梁的連接加強,并使水平荷載作用下橫梁與斜塔柱間的力流更加順暢。從鐵塔的初步設想圖中可以看出,下橫梁和塔柱的聯結也表現出接頭處曲線過渡的想法,只是在建筑師的建議下,通過不斷的優化,使結構表現的更加充分,整體形式更加統一。
[3]
埃菲爾鐵塔建筑大師
埃菲爾鐵塔是由古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古斯塔夫·埃菲爾出生于1832年法國東部的第戎城。20歲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培養工程師的法國國立工藝學院。在那里他租用了單身宿舍,經常擠在桌子和火爐中間通宵達旦埋頭讀書。不久,他以良好的成績領到了工程師的畢業文憑。畢業后,埃菲爾經朋友介紹進入西部鐵路局研究室任工程師。從此,埃菲爾踏上了一個建筑結構工程師的工作道路,為人類的進步與文明貢獻自己的杰出才華。
1860年,埃菲爾完成了當時法國著名的波爾多大橋工程,將長達500米的鋼鐵構件,架設在跨越吉隆河中的6個橋墩上。這項巨大工程的完成,使埃菲爾在整個工程界的名聲大振。埃菲爾肯鉆研,敢革新,大膽使用鋼材和混凝土,使土木建筑從“土”和“木”中解脫出來。他為設計鐵塔付出了巨大的勞動,僅設計圖紙就有5000多張。這些寶貴的資料,作為埃菲爾勞動的結晶,至今仍被人們妥善地保存在巴黎。
埃菲爾鐵塔建筑歷程
編輯埃菲爾鐵塔建造契機
1889年正值法國大革命爆發100周年,法國人希望借舉辦世博會之機留給世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1851年倫敦舉辦萬國博覽會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之后,巴黎更是不甘落后。法國人一直想建造一個超過英國“水晶宮”的博覽會建筑,于1886年開始舉行設計競賽征集方案,其宗旨為“創作一件能象征19世紀技術成果的作品”。
埃菲爾鐵塔構想形成

埃菲爾鐵塔(20張)
當時,石制的華盛頓紀念碑剛剛完工。這座高達557英尺的紀念碑,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而法國人希望超越這一紀錄,在巴黎市中心建造一個1000英尺的高塔。需要做的就是找到這個塔的設計和建筑師。
[4]
埃菲爾鐵塔公開選拔
1886年5月2日,法國政府宣布舉行一個設計大賽,法國的工程師和建筑師們被邀請參加研究關于在Champ de Mars(戰神廣場)豎起一個底座125平方米,高度300米鐵塔的可能性。無論參加大賽的人提出什么樣的構想,他們的設計都必須滿足如下兩個條件:
- 這個建筑可以用來募集資金。也就是說必須能夠吸引足夠的旅游者買票參觀,所得資金可以維持這個建筑本身。
埃菲爾鐵塔脫穎而出
1887年5月18日的最后期限之前,超過100份設計稿參與競爭。其中大部分都非常傳統,另外一些則非常的怪異。有人提出建造一個巨大的斷頭臺;有人提議豎起一個1000英尺的灑水裝置,在干旱的季節里灌溉整個巴黎;還有人建議在高塔的頂上,安裝一個巨大的電燈,可以把整個巴黎照亮8倍,可以方便的閱讀報紙。
53歲的亞歷山大·古斯塔夫·埃菲爾(AlexanderGustaveEiffel)當時是歐洲有名的建筑設計師,19世紀下半葉的大部分著名建筑的設計師名錄中都能找到他。埃菲爾建議法國當局建造一座高度兩倍于當時世界上最高建筑物——胡夫金字塔、科隆大教堂和烏爾姆大教堂的鐵塔,并于1886年6月向1889年博覽會總委員會提交了圖紙和計算結果,1887年1月8日中標。
埃菲爾鐵塔合資建設
1887年1月,埃菲爾和法國政府、巴黎市政府簽訂了合約。埃菲爾的工程公司將會支付建造總預算160萬美元中的130萬美元,作為交換,埃菲爾將會獲得在博覽會期間和此后20年的由此鐵塔而獲得的各項收入。(這時候政府已經同意在博覽會后保留鐵塔。)然后,所有的擁有權將轉交給巴黎市政府,如果愿意,政府也可以拆除掉鐵塔。
和其他的公共紀念碑不一樣的是,埃菲爾鐵塔從一開始就被設計用來賺錢。如果你想乘坐電梯或者樓梯到達一層平臺,需要支付2法郎;如果想一路到達頂層,需要支付5法郎(星期天會便宜一些)。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一層平臺還計劃開辦餐廳、咖啡廳、商店;二層平臺計劃開設郵局、電話局、面包店和畫廊。這個鐵塔設計能夠同時容納10416名付費的游客。
[5]
埃菲爾鐵塔引發爭議
1887年1月28日,埃菲爾鐵塔工程正式破土動工,2月14日,巴黎的文學藝術建筑界的精英參與抗議,抗議的內容是反對修建巴黎鐵塔,其中包括法國著名文學家莫泊桑、小仲馬等300人著名人士簽訂了《反對修建巴黎鐵塔》的抗議書,名人的抗議引發了群眾的請愿:巴黎鐵塔如同一個巨大的黑色的工廠煙囪,聳立在巴黎的上空。這個龐然大物將會掩蓋巴黎圣母院、盧浮宮、凱旋門等著名的建筑物。這根由鋼鐵鉚接起來的丑陋的柱子,將會給這座有著數百年氣息的古城投下令人厭惡的影子。同時鐵塔還有其他的批評者。法國一位數學教授預計,當蓋到748英尺(229米)之后,這個建筑會轟然倒塌;還有“專家”稱鐵塔的燈光將會殺死塞納河中所有的魚。巴黎版的《New York Herald》聲稱鐵塔正在改變氣候,日報《Le Matin》則用頭條報道鐵塔“正在下沉”。不過鐵塔的建造工程一刻也沒有因為這些反對聲而停歇,一種敬畏的情緒開始取代畏懼。
[5]
埃菲爾鐵塔施工選擇
在工程開始的階段,實際上有四個施工地點,
每一個都是鐵塔的支腳或者稱為塔墩。這些塔墩直到180英尺之后才會匯合,而當這些橋墩匯合之后必須能夠達到完美的水平,這個完美的水平面將會作為余下800英尺的建造基礎。塔墩如果建造的稍有差池,就會讓整個鐵塔傾斜。

埃菲爾鐵塔風光(11張)
埃菲爾知道自己沒辦法保證塔墩在建造完畢之后能夠托起完美的水平面,所以他在每個塔墩的底部都裝置了一臺臨時水壓泵。這樣隨著工程的推進,他可以通過微微的升高或降低塔墩來進行微調。當整體調節完畢之后,工人們將會在塔墩里面嵌入鐵楔子,讓塔墩永遠的固定下來。
埃菲爾鐵塔技術創新
在修建埃菲爾鐵塔過程中,建筑師埃菲爾設計了許多具有創造性的技術:
● 和當時其他的大型建筑工程不同,埃菲爾預先在自己的車間里面制造好所有的部件。也就是說,當這些部件被送往工地的時候,能夠很快速的安裝完畢。
埃菲爾鐵塔完美竣工
基座建造花了一年半時間,鐵塔安裝花了8個月多一點時間,于1889年3月31日全部結束。共有50名建筑師和設計師畫了5300張藍圖。埃菲爾的計算極為精確,位于勒瓦盧瓦-佩雷的工廠生產了12000件規格不一的部件,安裝中沒有一件需要修改,施工的兩年時間內幾乎沒有發生一起事故。
埃菲爾鐵塔建筑用材
編輯埃菲爾鐵塔高300米,天線高24米,相當于100層樓高,鐵塔是由很多分散的鋼鐵構件組成的——看起來就像一堆模型的組件。鋼鐵構件有18038個,重達10000噸,施工時共鉆孔700萬個,使用鉚釘250萬個。除了四個腳是用鋼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鋼鐵構成,塔身總重量7000噸。每隔7年油漆一次,每次用漆52噸。塔分三樓,分別在離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臺,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共用去鋼鐵7000噸,12000個金屬部件,259萬只鉚釘。
[5]
埃菲爾鐵塔內部結構
編輯法國人說,埃菲爾鐵塔是“首都的瞭望臺”,事實的確如此。它設有上、中、下三個瞭望臺,可同時容納上萬人,三個瞭望臺各有不同的視野,也帶來不同的情趣。一個世紀以來,每年大約有300萬人登臨塔頂,俯瞰巴黎市容,嘆為觀止。
最高層瞭望臺離地面274米,若沿1652級階梯而上,差不多要一個小時,
當然也可采電梯登高。這里最宜遠望,它會使人們產生這樣一種感覺:嘈雜的巴黎忽然靜了下來,變成一幅巨大的地圖,條條大道條條小巷劃出無數根寬窄不同的線。全巴黎盡在腳下,當白天視野清晰時,極目可望60公里開外。

第一層(2張)
中層瞭望臺離地面115米。有人說,從這一層向外張望可以看到最佳景色。的確,淡黃色的凱旋門城樓、綠蔭中的盧浮宮、白色的蒙馬圣心教堂都清晰可見,色彩斑斕。傍晚登塔,則見夜色如畫,繁燈似錦,翠映林蔭,那些交織如網的街燈,真如雨后珠網,粒粒晶瑩。這一層還有一個裝潢考究的全景餐廳,終年都是顧客盈門,座位必須提前預訂才行。
最下層瞭望臺面積最大,相當寬敞,設有會議廳、電影廳、餐廳、商店和郵局等各種服務設施。在穿梭往來的人群中,好像置身于鬧市,而忘記這畢竟是57米的高空。從這里觀賞近景最為理想。北面的夏洛宮及其水花飛濺的噴水池、塔腳下靜靜流過的塞納河水、南面戰神校場的大草坪和法蘭西軍校的古老建筑,構成了一幅令人難忘的風景畫。
[6]
埃菲爾鐵塔功能定位
編輯埃菲爾鐵塔最初的建立是為了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而后逐漸成為了旅游景點,主要用于游客參觀。同時埃菲鐵塔也將在科學實驗中起到巨大作用:空氣動力學實驗 、 材料耐力研究 、 登山生理學 、 無線電研究 、 電信問題 、 氣象觀測等等 。120多年來埃菲爾鐵塔已然經歷 了從技術到藝術進而轉變為象征符號的這樣一個過程 ,如今埃菲爾鐵塔作為一種技術和藝術混合的工藝設計建筑,作為一種人文符號出現在世界大眾眼前。
[7]
埃菲爾鐵塔建筑地位
編輯埃菲爾鐵塔是當時席卷世界的工業革命的象征。所以,它是為了世界博覽會而落成的。慶祝法國革命勝利100周年,是代表法國榮譽的紀念碑。它成為當時席卷世界的工業革命的象征。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術杰作,曾經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它成為法國和巴黎的一個重要景點,是現代巴黎的標志(巴黎圣母院可謂是古代巴黎的象征)。它顯示出法國人異想天開式的浪漫情趣、藝術品位、創新魄力和幽默感。它代表著當時歐洲正處于古典主義傳統向現代主義過渡與轉換的特定時期。鐵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無線電通訊聯絡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1]
埃菲爾鐵塔鐵塔涂裝
編輯埃菲爾鐵塔涂裝意義
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自1889年建成以來,已經成為法蘭西的象征。這座高達 324米的建筑,由12000個金屬部件連接,共用鋼鐵9000多噸。法國人喜歡浪漫,他們不把這座龐然大物稱作“大英雄”或“大丈夫”之類,而是將它親密地愛稱為“鐵娘子”。
鐵娘子傲然屹立,風姿綽約,已經迎風沐雨站立了百多年。既然是“鐵娘子”,那么它就得沐浴洗澡,梳妝打扮。巴黎這位鐵娘子在118年里,總共洗過18次。
那么,“鐵娘子”是如何洗澡的呢?由于埃菲爾鐵塔建筑復雜,所以至今都要用人工油漆。油漆本身都是用專門材料制成,其壽命比其他的油漆壽命更長。由于鐵塔構架龐大,人工數目不能太多,一般在25人左右,工人們先用砂紙打磨鋼架,刮掉老化的漆皮,并刷上底漆。
[8]
隨后,工人們把55噸調好的油漆一點點涂到鐵塔上去,這是保護埃菲爾鐵塔的重要一環。工人們要把油漆涂到鐵塔的各個部位:向陽的一面、朝陰的一面、頂部迎風的一面……難度最大的是頂部鐵塔的轉角處,人們只能彎著身子、或者傾斜著身體進行工作。雖然都帶有安全繩索,不會有太大的生命危險,但是按工人們的話說:“油漆這座美麗的鐵塔確實是一項艱巨的工作。”
在油漆鐵塔的時候,鐵塔照常營業。每天都有大批的游客前來觀光,有時漆滴落在游客身上,就會有工作人員幫助清除。這種油漆在沒有干的時候很容易清除,但干了以后就像石頭一樣堅固。
“鐵娘子”洗澡的關鍵,是埃菲爾鐵塔所使用的油漆。這種油漆的顏色十分獨特,由三種不同色度的褐色構成,底部是深褐色,頂部是淺褐色,它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做“埃菲爾鐵塔棕褐色”。一般時候,人們在游覽時只為鐵塔高大宏偉的氣魄所驚嘆,為她巧奪天工的創意所嘆服,鐵塔的色彩反倒很少有人關注。其實“鐵娘子”之美,除去她風姿綽約的體態之外,她本身的色彩與光線結合,才使鐵塔顯得更加光彩照人,回味無窮。
鐵塔的設計者埃菲爾先生當初交付圖紙時就曾說:“只有適當的油漆,才能保障這座金屬建筑的壽命。”這句話對于鐵娘子的維護很是適用。
埃菲爾鐵塔涂裝歷史
1.1968 年以前的涂裝維護
1892 年第一次重涂時,對生銹處進行除銹然后涂上紅丹漆,其它部位經沖水和一般清理后涂上鉛白/黃褐色精煉亞麻油涂料,要求達到 5a 的擔保維修期。
1899 年的重涂,由 Messrs. Georges Hartog & Co. ——一家生產清漆和瓷漆的公司提供并施涂了 2 道特殊的涂料,分成 5 種色調,從底部到頂部分別由深橘黃到淺黃色演變。這次維修重涂開始要求 7 年的擔保維修期。
鉛白在涂料中禁用后,埃菲爾鐵塔于 1907 年開始使用云母氧化鐵油性漆。由于戰爭,直到 1924 年,才再次用同類油漆重涂一次。在 1932 年、 1939 年和 1947 年,進行了同樣的涂漆工作,刷凈灰塵污染的表面,對油脂進行清洗,銹蝕部位用敲銹錘和鋼絲刷進行了處理,先對生銹部位進行局部補漆,然后統涂面漆,用漆 35 t ,耗人工 40 000 h 。
1954 年的維修涂漆中,對生銹部位用兩道亞麻油紅丹漆修補,再統涂以紅棕色的亞麻油鐵紅和鉻酸鉛涂料。 1961 年采用的是同樣的涂料系統,唯一區別之處是在 15 份的干性油中加入了一些酚醛樹脂。
[9]
2. 1968 年的涂裝維護
涂漆質量擔保期仍然為 7 年,但是對光澤和生銹比例作出了較為明確的規定,第一次開始使用歐洲銹蝕規范中的規定級別 Re3 。 Re3 相當于 ISO 4628-3 中的 Ri3 ,銹蝕比例為 1 %。
Re3 的銹蝕比例的質量擔保級別,在使用傳統的紅丹防銹漆和油性/醇酸面漆的時代,是非常苛刻的要求。因此這一次的維修涂漆工程中還列入了其它一些強制性要求,特別強調了表面處理的質量控制:
3. 2001 年的涂裝維護
在歷經 112 年風雨后,埃菲爾鐵塔于 2001 年 12 月 3 日開始了第 18 次“美容”工程。這一次是由佐敦油漆法國公司提供的一種新型無鉛環保油漆,它將使鐵塔表面具有更強的抗銹蝕和防大氣污染能力,從而使鐵塔每7年全面涂裝一次的周期延長到每 10 年一次,但對鐵塔1層至3層最易老化的部位,今后仍將每5年涂裝一次。在此之前,所有進行投標的涂料公司的產品進行了為期 3 年實驗室和戶外試驗,最后選用了佐敦油漆的聚氨酯改性醇酸漆 Mammut 系列。 Mammut 系統分底漆和面漆,單組分包裝,可以厚膜型施工到干膜 100 μ m 而不流掛,而一般的醇酸漆通常都只能涂刷到干膜 50 μ m 。該涂裝系統還具有低播焰性能,獲得過有關專門檢測機構的認證。埃菲爾鐵塔的涂裝是一項高難度的復雜工程。
懸空作業的油漆工首先要用高壓水霧噴槍噴洗 20 萬平方米的塔身表面,徹底清除日積月累的鳥糞等污垢;接著,嚴格檢查原有油漆的狀況,并用手錘、便攜砂輪敲除和打磨已經損壞腐蝕的油漆;然后,給塔身上 2 層防銹漆;最后,再涂 1 層褐色的面漆。整個工程共需油漆 60 t ,由 25 名油漆工完成。為避免給游客登塔參觀帶來不便,塔上架起了一個面積約 2 公頃 的安全網。油漆工在懸空作業時也將身著與鐵塔顏色相同的工作服。所提供的涂料系統分三種輕微的不同顏色層次,分別涂飾于鐵塔的不同層次,協調而更為絢麗。佐敦油漆除了提供高品質的涂料產品外,還在整個施工過程派出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在現場指導施工。
[9]
埃菲爾鐵塔鐵塔軼事
編輯埃菲爾鐵塔綠漆涂裝
每隔七年,都要為埃菲爾鐵塔刷上300噸的略帶紅色的綠漆。之所以是略帶紅色的綠色,是因為這種顏色對藍色的天空和鐵塔下面Champ de Mars的綠地沖擊最小。
1925年,巴黎市準備用電燈裝飾鐵塔,作為其附近舉行的一場藝術博覽會的組成部分,但是由于造價高達50萬美元而欲作罷。當汽車制造商André Citroën(雪鐵龍)得知這一計劃之后,準備出資贊助這一工程,不過條件是要用燈光組成其汽車公司的標志。最后雙方達成協議。
[10]
埃菲爾鐵塔樓梯拍賣
巴黎埃菲爾鐵塔部分廢棄的樓梯將于當地時間2007年11月19日在巴黎德魯奧拍賣行進行拍賣。被拍賣的樓梯是20級螺旋形臺階,在鐵塔有電梯運行之前被用來直通二樓和三樓。這段樓梯是1889年鐵塔奠基時,由埃菲爾本人規劃設計。 埃菲爾鐵塔的樓梯共有24層。在1983年的鐵塔修復工程中,其中的這一部分被廢棄并轉移到私人手中收藏。
2007年11月19日,巴黎埃菲爾鐵塔一段高四點五米的鐵質旋轉樓梯,以十五萬歐元的價格賣出。投拍者是荷蘭一家名為“埃菲爾鐵塔”的籃球俱樂部。原來這段樓梯的估價僅為二至三萬歐元,可能被新富國家俄羅斯、印度的買家買走。據報道,拍賣這段樓梯的德魯歐拍賣行發言人指出,這段樓梯是一八八九年鐵塔落成時,設計師埃菲爾手執法國國旗攀登一千一百九十一級樓梯當年走過的。一九八三年為了給即將安裝的電梯讓路,而拆掉了鐵塔第二到第三層之間的旋轉鐵梯。拆除的鐵梯被切成二十四段,拍賣給全球各地的博物館和收藏家。十九日拍賣的這段樓梯是其中的最后一段。高價買下鐵梯的埃菲爾鐵塔籃球隊隊老板稱,買下這段高四點五米、重七百公斤的鐵梯,是因為它出身埃菲爾鐵塔,并為了給同名球隊做宣傳。據悉,有三百米高的鐵塔。這段“古董鐵梯”的拍價僅約相當于鐵塔兩三天的門票收入。
2008年10月20日 巴黎標志性建筑埃菲爾鐵塔20多年前改造時被拆卸下來的一段舊樓梯在巴黎一家拍賣行以8.055萬歐元售出。據法國媒體報道,被拍賣的這段樓梯是埃菲爾鐵塔1889年始建成時的“原配”,通體成螺旋形,高3.5米,重700公斤,共有18級臺階,于1983年埃菲爾鐵塔改造時被拆卸下來。
2008年11月26日,巴黎的標志性建筑埃菲爾鐵塔20多年前改造時拆卸下來的一段舊樓梯在巴黎蘇富比拍賣行以55萬歐元的價格成交,創下新高。據法國媒體報道,被拍賣的這段樓梯是埃菲爾鐵塔1889年建成時的“原配”,通體為螺旋形,長2.7米,重750公斤,1983年埃菲爾鐵塔改造時被拆卸下來。蘇富比拍賣行說,這段樓梯估價4萬至6萬歐元,能以接近估價10倍的價格成交,“有些出乎意料”。據報道,買主是一名美國人。這是一年多來第三段被拍賣的埃菲爾鐵塔舊樓梯。2007年11月,一段長4.5米的舊樓梯拍出18萬歐元的價格;長3.5米的一段舊樓梯被一名巴西商人以8.055萬歐元買走。
2009年12月14日,迄今亮相拍賣市場的最長一段埃菲爾鐵塔舊樓梯以8.5萬歐元(1歐元約合1.46美元)的價格落槌售出。這段舊樓梯是埃菲爾鐵塔1889年建成時使用的樓梯,長7.8米,包含40級階梯,于1983年埃菲爾鐵塔改造時被拆卸下來。拍賣行此前的預估價在6萬至8萬歐元之間。據法國媒體報道,舊樓梯的買家是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國舊物收藏者。此人已表示,將把這段舊樓梯切割成小段再次出售,“以讓更多人有機會擁有這件藝術品”。這段埃菲爾鐵塔舊樓梯是當天在“巴黎,我的愛”專場拍賣會上最引人注目的拍品。這場拍賣會是為紀念埃菲爾鐵塔建成120周年以及向巴黎致敬而舉行的,與舊樓梯一起亮相的還有香榭麗舍大街曾經使用的街燈、巴黎地鐵站曾經使用的檢票儀器以及老式木質報亭等350余件“見證”了巴黎歷史的物品。過去兩年間,埃菲爾鐵塔舊樓梯成為巴黎拍賣市場上的搶手貨。
[11]
埃菲爾鐵塔驚人之舉
2、1911年,一位名叫蒙西埃·雷菲爾德的法國裁縫師,穿著自己設計的有彈簧的蝙蝠翅膀形狀的披風,從鐵塔頂端的護墻上往下飛。但不幸的是,他自制的“披風遠征號”在飛行時失控,他在一大批觀眾的面前飛向了死亡的地獄。他以巨大的力量撞在地面上,撞開了一個足足有30厘米深的大洞。事后,醫生檢查了他的身體。醫生說,雷菲爾德也許在撞到地面以前就已因心臟病突發身亡。
3、1923年6月,一位名叫皮埃爾·拉布里克的法國作家從第二層頂端沿著鐵塔騎自行車回到地面。
4、1926年11月,為了給住在附近的兄弟留個好印象,一位名叫萊昂·科洛的法國人企圖駕駛飛機穿越兩個塔墩之間的間隔。他幾乎成功了,但在最后時刻,他被太陽光照花了眼。因此,他只好向左轉,接著撞到了一根無線電天線,飛機馬上著火了,萊昂也命喪黃泉。
5、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在盟軍快要從德國人手里奪回巴黎前,一位美國飛行員做了跟萊昂一樣的一次飛行壯舉,這次他成功了。
6、1964年,作為鐵塔75歲生日慶祝的一部分,一支登山隊攀登上了鐵塔——他們沒有使用任何梯子和工具!
7、1968年,有人將一頭奶牛吊上了塔頂,以此來鼓勵人們多買牛奶、黃油和奶酪之類的乳制品。
8、每年,鐵塔都要完成一次自己的壯舉——自動升高。因為在炎熱的夏天,鐵塔會因受熱膨脹而自動升高約17厘米——但在天氣變冷時,鐵塔會自動收縮至正常水平。
埃菲爾鐵塔鐵塔成就
編輯埃菲爾鐵塔為了世界博覽會而落成的金屬建筑,曾經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直到克萊斯勒大廈的出現。 它由250萬個鉚釘連接固定,據說它對地面的壓強只有一個正常的成年人坐在椅子上那么大。塔的四個面上,銘刻了72個科學家的名字,都是為了保護鐵塔不被摧毀而從事研究的人們。
埃菲爾鐵塔是巴黎的標志之一,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
[13]
埃菲爾鐵塔旅游信息
編輯埃菲爾鐵塔旅游門票
使用電梯到達鐵塔一層,成人及12歲以上兒童,4.3歐元/人,12歲以下3歲以
上兒童2.4歐元/人。

埃菲爾鐵塔美圖(16張)
使用電梯到達鐵塔二層,成人及12歲以上兒童,7.7歐元/人,12歲以下3歲以上兒童4.2歐元/人。
使用電梯到達鐵塔頂層,成人及12歲以上兒童,11歐元/人,12歲以下3歲以上兒童6歐元/人。
使用樓梯到達鐵塔一層二層,25歲以上成人3.8歐元/人,25歲以下成人3.0歐元/人。
埃菲爾鐵塔旅游季節
每年6月至9月是旅游旺季,需排隊2-3個小時才可登塔。
埃菲爾鐵塔開放時間
埃菲爾鐵塔飲食服務
在鐵塔的一層和二層,有餐館,分別為ALTITUDE 95(鐵塔離地高度95米處)和LE JULES VERNE(鐵塔離地高度125米處),為游客提供餐飲服務,此外,在鐵塔入口處,還有小吃店和冰激凌店。
[13]
埃菲爾鐵塔購物商店
埃菲爾鐵塔交通
公交車:42路至Tour Eiffel站;69、82、87路至Champ de Mars站
地鐵:地鐵6線至BirHakeim站;RER C線至Champ de Mars站;地鐵9線至Trocadéro站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李冬子. 埃菲爾鐵塔浪漫國度的“云中牧女”[J]. 科學家, 2015, (4).
- 2. 孫建偉. 埃菲爾鐵塔的誕生[J]. 東方劍, 2009, (9).
- 3. 盛勇, 陳艾榮. 從埃菲爾鐵塔看結構藝術的表現[J]. 結構工程師, 2005, 21(1):1-5. DOI:10.3969/j.issn.1005-0159.2005.01.001.
- 4. 126年前,在爭議中誕生的埃菲爾鐵塔 .網易旅游[引用日期2015-07-09]
- 5. 武際可. 埃菲爾和巴黎埃菲爾鐵塔[J]. 力學與實踐, 2010, 32(2):144-146. DOI:10.6052/1000-0992-2010-104.
- 6. 羅福午. 埃菲爾鐵塔的結構特色[J]. 建筑技術, 2001, 32(8):550-551. DOI:10.3969/j.issn.1000-4726.2001.08.024.
- 7. 高鈺琛, 韓青, 李鑫,等. 從埃菲爾鐵塔現象看建筑與科學、藝術之間的關系[J]. 建筑學報, 2010:176-179.
- 8. 埃菲爾鐵塔新添風力發電裝置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5-07-09]
- 9. 劉新. 埃菲爾鐵塔的涂裝[J]. 中國涂料, 2006, 21(6):50-51. DOI:10.3969/j.issn.1006-2556.2006.06.019.
- 10. 劉曉麗,李敏.國外的旅游名景.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13
- 11. 夏鑄九. 建筑批評與建筑史的個案——埃菲爾鐵塔[J]. 世界建筑, 2014, (8):20-26. DOI:10.3969/j.issn.1002-4832.2014.08.002.
- 12. “懸空”于57米高俯視地面 艾菲爾鐵塔透明地板正式亮相 .歐洲時報.2014-10-06[引用日期2014-10-07]
- 13. 埃菲爾鐵塔 .新浪旅游[引用日期2015-07-09]
- 收起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