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學會(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是經國家民政部批準注冊的獨立法人社團,是全國建筑科學技術工作者組成的學術性團體,是國際建筑師協會(UIA)和亞洲建筑師協會(ARCASIA)的國家會員。
學會成立于1953年,時為中國建筑工程學會;1955年7月,中國建筑工程學會改名為中國建筑學會。
- 中文名
- 中國建筑學會
- 外文名
- 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
- 簡 稱
- ASC
- 創辦時間
- 1953年
- 屬 性
- 非營利學術性法人社會團體
- 主管部門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現任領導
- 理事長:修龍
- 地 址
- 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
中國建筑學會發展歷史
編輯1951年10月開始籌備,原名“中國建筑工程學會”。
1955年7月,中國建筑工程學會改名為中國建筑學會。
1955年,以國家會員身份加入了國際建筑師協會(UIA)。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會停止活動。
1983年11月,南京市集會紀念建會30周年,并改革了以往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理事的辦法,直接召開了第六屆第一次理事會議。
2018年5月據民政部網站消息,中國建筑學會2017年受到民政部作出的警告的行政處罰,現決定將中國建筑學會評估等級由4A級降為3A級。民政部要求須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將原評估等級證書、牌匾退回民政部,換發相應的評估等級證書、牌匾。拒不退回(換)的,由民政部公告作廢。
[2]
中國建筑學會組織體系
編輯中國建筑學會代表大會
- 最高權力機構
學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
(三)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決定終止事宜;
(五)決定學會的工作方針和任務;
- 執行機構
理事會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該會開展日常工作,并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四)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
(七)決定副秘書長及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領導該會各機構開展工作;
(九)制定內部管理制度,并監督其執行;
(十)決定獎勵和表彰活動;
中國建筑學會機構設置
據2018年4月學會官網顯示,學會理事會設立十個工作委員會,學會下設二級組織四十二家,包括二十二個直屬分會、二十個學術/專業委員會。學會的地方組織是全國除臺灣省以外的三十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筑(土木建筑)學會,學會與各地方學會是業務指導關系。
[1]
工作委員會:學術工作委員會、教育與實踐工作委員會、組織工作委員會、咨詢工作委員會、科普工作委員會、財務工作委員會、編輯工作委員會、國際合作工作委員會、競賽工作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員會
專業學術委員會:生態人居學術委員會、工業建筑遺產學術委員會、工程建設學術委員會、寒地建筑學術委員會、建筑傳媒學術委員會、適老性建筑學術委員會、成鄉建成遺產學術委員會、地下空間學術委員會、建筑幕墻學術委員會、嶺南建筑學術委員會、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委員會、工業化建筑學術委員會、數字建造學術委員會、零能耗建筑學術委員會、健康人居學術委員會、主動式建筑學術委員會、建筑評論學術委員會、BIM技術學術委員會
[1]
中國建筑學會組織成員
中國建筑學會業務范圍
學會在與城鄉建設及建筑工程有關的規劃、設計、科 研、施工、教學等方面開展以下活動。
(一)組織學術討論、交流、研究和考察;
(二)普及建設科技知識,推廣先進技術,組織青少年科技活動;
(三)提供咨詢和技術服務;
(四)組織建筑設計創作競賽和建筑工程評優;
(五)接受政府委托,承擔項目評估、成果鑒定、科技文獻整編與技術標準的編審等工作及參與注冊建筑師和工程師等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評審工作;承擔相關部門委托的任務;
(六)開展民間國際學術交流,促進國際科技合作及友好交往;促進與港澳臺地區建設科技工作者的交流與合作;參加國際學術組織;
(七)認定會員資格,開展繼續教育和技術培訓,推動知識更新;
(八)舉辦科技講座、專業展覽等,編輯出版科技書籍、學術專著、刊物、科普讀物及相關音像制品,利用信息網絡源,開展學術活動;
(九)承辦符合學會宗旨的社會公益活動;
(十)設立必要獎項,組辦評獎活動;
中國建筑學會學術成就
編輯中國建筑學會學術刊物
《建筑結構學報》已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
評價數據庫》(CAJCED)、《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CJFD)、《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萬方數字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要目數據庫》(CCJGD)、METADEX(金屬文摘) Scopus、《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期刊信息與知識數據庫》(CJIKD)、《中國力學文摘》、美國工程索引(Ei) Compendex 收錄;設有綜述評論、學術論文、工程實踐、海外進展、學術討論、信息報道、規范動態等欄目。
[5]

學術期刊(3張)
《建筑學報》是由國家一級學術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內容涉及建筑理論研究和設計實踐兩大部分,設有建筑理論、建筑評論、建筑教育、建筑作品、建筑技術、設計研究、住宅設計、城市設計、建筑歷史、遺產保護、國外建筑以及交叉衍生學科動態與最新進展等欄目。
[6]
《小城鎮建設》是集城鎮規劃建設、產業發展、新農村建設等政策性、專業性、技術性信息于一體的中央級大型優秀期刊;建設欄目包括高層訪談,大政方針,論壇,城鎮化研究,城鎮形象與建筑設計,城鎮規劃,歷史文化村鎮保護,三農問題,可持續發展,經驗縱橫,環球博覽,建設與管理,各地動態等。
[7]
中國建筑學會學術合作
學術活動
- 中國建筑學會學術年會
- 中國暖通空調制冷學術年會
國際合作
中國建筑學會是國際建筑師協會(UIA)和亞洲建筑師協會(ARCASIA)的國家會員,并支持和參與其所組織的活動。此外,中國建筑學會與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美國建筑師學會、日本建筑學會、俄國建筑師聯盟、韓國建筑師學會、蒙古建筑家聯盟及香港建筑師學會等簽訂有學術交流協議;與世界其他各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建筑學術團體保持有相互交往的密切聯系。
[1]
中國建筑學會人才培養
編輯中國建筑學會科技獎項
中國建筑學會設置并定期評頒的獎項有“建筑創作獎”、“青年建筑師獎”、“優秀建筑結構獎”和“優秀論文獎”。并受建設部的委托,負責全國“梁思成建筑獎”的評審工作。
- 梁思成建筑獎
“梁思成建筑獎”是由中國建筑學會主辦、國際建筑師協會(Union International des Architectes)支持、面向世界授予建筑師和建筑學者的國際獎項。
梁思成建筑獎以激勵建筑師和建筑學者的創新精神,繁榮建筑創作,提高建筑設計、理論研究和建筑教育水平為宗旨。該獎項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中國建筑學會于2000年創立并設立梁思成建筑獎專項獎勵基金,以表彰、獎勵在建筑界做出重大成績和卓越貢獻的杰出建筑師、建筑理論家和建筑教育家。從2014年起,梁思成建筑獎由中國建筑學會獨立主辦。 [10]
梁思成建筑獎以激勵建筑師和建筑學者的創新精神,繁榮建筑創作,提高建筑設計、理論研究和建筑教育水平為宗旨。該獎項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中國建筑學會于2000年創立并設立梁思成建筑獎專項獎勵基金,以表彰、獎勵在建筑界做出重大成績和卓越貢獻的杰出建筑師、建筑理論家和建筑教育家。從2014年起,梁思成建筑獎由中國建筑學會獨立主辦。 [10]
- 中國建筑設計獎
中國建筑學會科普教育
- “探索鄔達克”項目
“探索鄔達克”建筑學科普系列活動在中國建筑學會全程學術指導下,依托長寧國際精品城區建設,以打造科普國際化品牌為目標,以培育“未來鄔達克”為主題,借助長寧區鄔達克舊居科普基地的獨特科普資源優勢、借力鄔達克及鄔達克建筑在國內外的廣泛影響力,面向長寧區域內中學生,以“CG城市與建筑學科普課件開發+開放式學生論壇舉辦+導師輔導課題研究+課題成果評審編纂成冊+論壇直播”等內容、形式豐富的建筑科普系列活動,通過學校與建筑學專家聯動,聘請一批優秀的科普專家,與科技教師一起,輔導學生自行完成開題立項、資料收集、課題策劃、實施研究、實驗數據整理以及撰寫科學論文等一系列研究工作,讓青少年學生在親身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中,了解國內外建筑與城市科學的聯系,在學習專家對科學研究的嚴謹作風和認真態度的同時,領略最新建筑學前沿,激發青少年對科技與建筑的興趣,激勵、孕育“未來鄔達克”。
[12]
中國建筑學會文化傳統
編輯中國建筑學會形象標識
斗拱是建筑技術和建筑藝術結合的范例
材和斗口開創了中國古代建筑的模數應用
斗拱是中國最早的建筑學術團體“中國營造學社”的標記,沿用斗拱標志可體現學會歷史發展的連續性。
模數化是建筑設計標準化,施工機械化、裝配化,構件生產工廠化的必由之路
模數應用是建筑技術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中國建筑學會精神宗旨
學會嚴格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 ,倡導社會職業道德;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嗚”方針,開展學術上的自由討論,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學術繁榮,弘揚中華傳統建筑文化;
面向經濟建設,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推動建筑科學技術發展,促進建筑科技人才成長;
堅持民主辦會,發揚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優良學風;
中國建筑學會學會領導
編輯中國建筑學會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理事長 | 修龍 |
副理事長 | 曹嘉明、崔愷、丁建、丁烈云、官慶、劉軍、龍衛國、孟建民、王俊、王建國、徐建、張樺、趙琦、朱小地、莊惟敏 |
秘書長 | 仲繼壽 |
資料來源: [14] |
中國建筑學會歷任領導
姓名 | 職務 |
---|---|
中國建筑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
| |
中國建筑學會第三屆理事長
| |
中國建筑學會第四屆理事長
| |
中國建筑學會第五屆理事長
| |
中國建筑學會第六、七屆理事長
| |
中國建筑學會第八、九屆理事長
| |
中國建筑學會第十、十一屆理事長
| |
資料來源: [15] |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中國建筑學會簡介 .中國建筑學會.2017-12-22[引用日期2018-04-04]
- 2. 中國獸藥協會等7家社會組織被民政部降低評估等級 .-[引用日期2018-05-03]
- 3. 中國建筑學會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學會科普工作優秀單位” .中國建筑學會.2018-01-04[引用日期2018-04-08]
- 4. 中國建筑學會章程 .中國建筑學會.2016-08-30[引用日期2018-04-04]
- 5. 建筑結構學報 .中國建筑學會.2013-07-08[引用日期2018-04-04]
- 6. 建筑學報 .中國建筑學會.2013-07-08[引用日期2018-04-04]
- 7. 《小城鎮建設》 .中國建筑學會.2013-02-06[引用日期2018-04-04]
- 8. 2017中國建筑施工學術年會通知 .中國建筑學會.2017-09-20[引用日期2018-04-05]
- 9. 2016年第二十屆全國暖通空調制冷學術年會 報 名 通 知 .中國建筑學會[引用日期2018-04-04]
- 10. 梁思成建筑獎 .中國建筑學會.2016-06-29[引用日期2018-04-04]
- 11. 建筑設計獎 .中國建筑學會[引用日期2018-04-04]
- 12. “探索鄔達克”建筑學科普系列活動隆重啟動 .中國建筑學會.2017-10-14[引用日期2018-04-04]
- 13. 中國建筑學會會徽釋義 .中國建筑學會.2012-07-04[引用日期2018-04-04]
- 14. 中國建筑學會第十三屆理事會理事名單 .中國建筑學會.2017-07-20[引用日期2018-04-04]
- 15. 理事會名單 .中國建筑學會.2003-04-19[引用日期2018-04-05]
- 收起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