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馨(1942.2.28~),原籍上海,出生于山東省濟南市,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顧問總建筑師。
馬國馨196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1965年進入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后,從事建筑設計,歷任建筑師、副總建筑師、總建筑師、顧問總建筑師。1991年在清華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1994年被授予中國工程設計大師。2002年獲第二屆“梁思成建筑獎”。
馬國馨在建筑理論、建筑設計、建筑歷史、環境設計、建筑評論等領域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他主持和負責多項國家和北京市的重點建筑項目,如毛主席紀念堂、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首都機場新航站樓、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等,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建設部、北京市等多項獎勵
[1-3]
。
- 中文名
- 馬國馨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族
- 出生地
- 山東省濟南市
- 出生日期
- 1942年2月28日
- 職 業
- 建筑師
- 畢業院校
- 清華大學
- 主要成就
-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 代表作品
- 毛主席紀念堂、奧體育中心一期工程、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
馬國馨人物經歷
編輯1965年,進入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后改制為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后歷任建筑師、副總建筑師、總建筑師、顧問總建筑師。
1978年,參與設計毛主席紀念堂。
1999年,完成的首都國際機場第二航站樓設計,獲全國第十屆優秀工程設計建筑金獎。
2000年8月,設計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碑暨雕塑園建成。
2002年,設計北京首都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
2003年,主持完成《體育建筑設計規范》編制。
馬國馨主要成就
編輯馬國馨科研成就
- 建筑創作
20世紀70年代初,當時還不到30歲的馬國馨就作為項目設計主要負責人之一承擔了其建筑設計生涯中的第一個公共建筑項目-北京建外國際俱樂部的設計工作,俱樂部有1萬多平方米的面積,包括娛樂、餐廳和網球館、室外游泳、跳水等項目。
馬國馨開始對于體育場地的規格標準并不了解。建網球場地時,從設計方案、施工圖到現場施工都在有經驗的網協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完成的。他認為體育建筑設計要學的東西太多。好在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對體育建筑設計有很多經驗,曾設計了北京體育館、懸索結構的北京工人體育館、空間結構的首都體育館等。一批老同志的指導和馬國馨自己的努力為工程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基礎。
國際俱樂部的設計施工用了一年的時間,由此馬國馨與體育結下了緣分,對于體育建筑也有了一定的感悟?!皩τ诓煌w育建筑的設計,首先要找準定位,是用于大型賽事,還是用于商業運營,或是用于開展社區體育,要根據用途確定相應的規模檔次。此外,還要符合體育賽事的規則,在場地、高度、燈光等各方面都要合乎標準,能讓運動員發揮出最佳水平,還要考慮安全等因素。
[7]
”
1983年馬國馨完成了在日本的學習回到北京,接手第十一屆亞運會場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的規劃及設計。從參加亞運會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試做方案到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建成,用了7年時間。他在設計中著重兩個方面:一個是群體設計的總效果,一個是國奧中心的環境設計。在一些細節方面也注意功能的完善,比如在全場實現了殘疾人無障礙環境,這在當時全國的體育建筑中也是比較超前的
[7]
。
1996年,馬國馨著作獲全國優秀科技建筑圖書一等獎。
從2000年起,馬國馨帶領設計團隊開始了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場館規劃的設計工作。經過一年半的規劃、論證、設計和數十遍地修改,完成申辦奧運會體育場館設計方案。2002年,北京奧申委代表團向國際奧委會送交的《申辦報告》中,包括馬國馨和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眾多建筑設計師完成的奧運場館及奧林匹克公園的設計方案的文件。
憑借在體育建筑設計領域的豐富經驗,加上自己所進行的理論歸納和對中國國外信息的掌握,馬國馨作為主要負責人承擔了國家行業標準《體育建筑設計規范》的編制任務,該規范已于2003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7]
。
- 學術作品
- 建筑作品
馬國馨人才培養
馬國馨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 榮譽稱號
|
1978年
| 全國科學大會獎-榮譽獎
|
1990年
|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
1990年
| 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專家
|
1991年
|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出國留學生稱號
|
1992年
|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1994年
|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
1995年
| 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稱號
|
1995年
| 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
2002年
|
馬國馨社會任職
編輯起始時間
| 單位名稱
| 職務
|
2008年01月起
|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
| 副會長
|
2001年01月起
|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
| 副主席
|
2001年01月起
| 中國科協
| 常委
|
2000年1月起
| 中國建筑學會
| |
中國工程院
| 常委
| |
中國工程院產業工程委員會
| 委員
| |
中國科協咨詢工作委員會
| 副主任
| |
北京市專家聯誼會
| 副會長
| |
北京自然科學基金會
| 委員
| |
中國建筑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
| 主任
| |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建筑專業委員會
| 副主任委員
| |
國際建協體育、休憩、旅游工作組
| 成員
| |
《建筑學報》
| 編委會主任
| |
《世界建筑》
| 編委
| |
《新建筑》
| 編委
| |
《建筑創作》
| 編委
| |
《建筑師》
| 編委
| |
清華大學 | 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 | |
北京大學 | 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 | |
北京工業大學 | 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 |
馬國馨人物評價
編輯馬國馨主持和負責多項國家和北京市的重點工程項目,如毛主席紀念堂、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停車樓等,在設計成功解決技術難題和關鍵性問題,為工程的順利開展和建成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建筑歷史、建筑理論、建筑規劃、景觀設計、建筑評論等領域進行了有開拓性的工作
[1]
。(中國工程院評)
馬國馨作為一名建筑設計師,總是不放過任何了解國外體育設施的機會。多年的實踐積累和敏銳的觀察思考使他對于體育建筑有了深刻的感悟。他帶領團隊完成的北京2008年申奧場館規劃設計獲得國際奧委會委員們的好評
[7]
。(人民網評)
1992 年,在國際奧委會的領獎臺上,馬國馨接過由主席薩馬蘭奇簽字的“體育建筑獎”國際奧委會獎牌,可謂名至實歸。有專家評價他“將整個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當作了一個巨型雕塑來加以考慮,這是國內首次大規模的整體環境設計。
[4]
”(《建筑設計管理》評)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中文:馬國馨 .中國工程院[引用日期2018-11-22]
- 2. 中文:圖書-馬國馨 .全國圖書館參考咨詢聯盟[引用日期2018-12-11]
- 3. 中文: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 · 馬國馨 .中國工程院院士館[引用日期2018-11-22]
- 4. 譜寫京城建筑交響樂 ———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建筑設計大師馬國馨.[J].建筑設計管理.2012.(2).6-7
- 5. 中文: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 · 馬國馨-主要學歷 .中國工程院院士館[引用日期2018-12-08]
- 6. 中文: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 · 馬國馨-人生點滴 .中國工程院院士館[引用日期2018-12-11]
- 7. 馬國馨:情系體育建筑(運動·人生)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4-03-31]
- 8. 中文:馬國馨工作室-團隊介紹 .BIAD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8-12-14]
- 9. 于晶波.馬國馨:中國首席體育建筑師.[J].中國體育.2003.(2).14-16
- 10. 記者.從理想走向現實——訪第二屆梁思成建筑獎獲得者馬國馨,[J],建筑學報,2003,(1),10-13
- 11. 中文: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 · 馬國馨-科技獎項 .中國工程院院士館[引用日期2018-12-08]
- 12. 中文: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 · 馬國馨-主要兼職 .中國工程院院士館[引用日期2018-12-08]
- 收起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