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徐州工程學院
- 英文名
-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簡 稱
- 徐州工院
- 創辦時間
- 2002年6月
- 類 別
- 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
- 綜合類
- 屬 性
- 省市共建、卓越計劃
徐州工程學院歷史沿革
編輯徐州工程學院學校前身
彭城職業大學
徐州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1959年徐州市業余科技大學創建;
1965年徐州市業余科技大學更名徐州市職工業余大學;繼而發展為徐州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1979年徐州干部學校創建;
1983年徐州干部學校更名徐州市工業干部學校;
1985年徐州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創建;
1986年徐州市工業干部學校升格徐州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徐州教育學院
1959年徐州專區高師函授輔導站升格徐州專區教師進修學院;
1963年徐州專區教師進修學院改建徐州專區教育行政干部學校;
1966年徐州專區教育行政干部學校撤銷;
1975年徐州地區教師進修班復校徐州地區革委會教育干部學校;
1978年徐州地區革委會教育干部學校升格徐州地區教師進修學院;
1983年徐州地區教師進修學院、徐州市教師進修班合并組建徐州市教師進修學院;
1983年徐州市教師進修學院更名徐州教育學院;
2007年徐州教育學院并入徐州工程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合并以后
2002年6月,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兩校合并籌建徐州工程學院。
2005年3月,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建立徐州工程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辦學條件
編輯徐州工程學院院系設置
徐州創新創業教育學院
[9]
序號
| 所屬學院
| 本科專業名稱
| 學位授予門類
| 優勢專業
|
1
| 經濟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學學士學位
| 校級特色
|
2
| 經濟學
| 經濟學學士學位
| ||
3
| 經濟與金融
| 經濟學學士學位
| ||
4
| 電子商務
| 經濟學學士學位
| ||
5
| 教育科學學院
?。ń處熃逃龑W院) | 教育學
| 教育學學士學位
| |
6
| 學前教育
| 教育學學士學位
| ||
7
| 小學教育
| 教育學學士學位
| ||
8
| 體育學院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教育學學士學位
| |
9
| 人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文學學士學位
| 省級品牌
省級重點專業(類) 省級特色 校級特色 |
10
| 秘書學
| 文學學士學位
| ||
11
| 廣告學
| 文學學士學位
| ||
12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文學學士學位
| 校級特色
|
13
| 朝鮮語
| 文學學士學位
| ||
14
| 藝術學院
| 動畫
| 藝術學學士學位
| |
15
| 視覺傳達設計
| 藝術學學士學位
| 校級特色
| |
16
| 環境設計
| 藝術學學士學位
| ||
17
| 產品設計
| 藝術學學士學位
| ||
18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藝術學學士學位
| ||
19
| 音樂學
| 藝術學學士學位
| ||
20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理學學士學位
| 校級特色
|
21
| 應用物理學
| 理學學士學位
| ||
22
| 應用統計學
| 理學學士學位
| ||
23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工學學士學位
| ||
24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工學學士學位
| ||
25
| 化學化工學院
| 應用化學
| 工學學士學位
| |
26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工學學士學位
| ||
27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工學學士學位
| ||
28
| 信電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工學學士學位
| |
29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工學學士學位
| ||
30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工學學士學位
| 省級重點專業(類)
省級特色 校級特色 | |
31
| 軟件工程
| 工學學士學位
| ||
32
| 機電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工學學士學位
| 省級重點專業(類)
校級特色 |
33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工學學士學位
| 省級重點專業(類)
| |
34
| 機械電子工程
| 工學學士學位
| 省級重點專業(類)
| |
35
| 工業設計
| 工學學士學位
| 省級重點專業(類)
| |
36
| 土木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 工學學士學位
| 省級特色
校級特色 |
37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工學學士學位
| ||
38
| 安全工程
| 工學學士學位
| ||
39
| 環境工程學院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工學學士學位
| |
40
| 環境工程
| 工學學士學位
| ||
41
| 風景園林
| 工學學士學位
| ||
42
| 園林
| 停招
| ||
43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工學學士學位
| 國家級特色
省級品牌 省級重點專業(類) 省級特色 校級品牌 |
44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工學學士學位
| 省級重點專業(類)
| |
45
| 生物工程
| 工學學士學位
| 省級重點專業(類)
| |
46
| 管理學院
| 工程管理
| 管理學學士學位
| |
47
| 房地產開發與管理
| 管理學學士學位
| ||
48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管理學學士學位
| ||
49
| 工程造價
| 工學學士學位
| ||
50
| 市場營銷
| 管理學學士學位
| 省級重點專業(類)
校級特色 | |
51
| 會計學
| 管理學學士學位
| 省級重點專業(類)
| |
52
| 財務管理
| 管理學學士學位
| 國家級特色
省級品牌 省級重點專業(類) 省級特色 校級品牌 | |
53
| 物流工程
| 經濟學學士學位
| ||
54
| 旅游管理
|
徐州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徐州工程學院有教職工1251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96人、副高職稱359人,博士學位172人、碩士學位678人。1人享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獲評二級教授,有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各1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15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28人,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52人。有3位外籍教師榮獲“江蘇省五一勞動榮譽獎章”。
[4]
中國工程院呂志濤院士受聘為徐州工程學院名譽教授;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榮譽會長、前駐德國特命全權大使盧秋田、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吳知行教授、美國加州州立理工大學終身教授林連連博士、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維維集團董事長楊啟典、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邢婉麗教授
[11]
、渤海大學副校長兼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勵建榮教授
[12]
、中國臺灣輔仁大學統計信息學系暨應用統計所博士生導師、商學研究所所長兼創新育成中心主任、中華資料采礦協會理事長謝邦昌教授
[13]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生化研究室主任周捷博士
[1]
、俄羅斯國立圣彼得堡電子技術大學副校長弗拉基米爾·巴甫洛夫教授
[14]
、國家級教學名師、清華大學傅水根教授
[15]
分別受聘為徐州工程學院客座教授;美國新澤西工程學院Jay N.MEEGODA教授、江蘇大學博士生導師劉榮桂教授、中國礦業大學博士生導師茅獻彪教授分別受聘為徐州工程學院兼職教授。
[16-17]
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團隊
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團隊
江蘇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
新型工程機構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團隊
徐州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食品科學與工程
| 機械工程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中國語言文學
| 生態學 | [18-19] |
學科類別
| 學科名稱
| 依托單位
|
校重點學科
| 機械電子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
|
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
校重點
建設學科
| 結構工程
| 土木工程學院
|
區域經濟
| 經濟學院
| |
企業管理學
| 管理學院
| |
運籌學與控制論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
校培育
建設學科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信電工程學院
|
給排水工程
| 環境工程學院
| |
中國古代文學
|
學科類別
| 學科名稱
| 依托單位
|
校重點學科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土木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環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
統計學
| 數理學院、經濟學院、信電學院
| |
工商管理學
| 管理學院
| |
應用經濟學
| 經濟學院
| |
校重點
建設學科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信電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數理學院
|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化學化工學院
| |
中國語言文學
| 人文學院
| |
校培育
建設學科
| 生物工程
| 食品學院、環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
風景園林學
| 環境學院
| |
教育學
| 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 |
設計學
| 藝術學院
| |
體育學
| 體育學院
| |
外國語言文學
|
徐州工程學院自2011年啟動了與其他高校的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以來,不斷加強導師隊伍建設,近年來新增校外兼職博士、碩士生導師40余名。為規范和強化聯合培養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制定了《徐州工程學院聯合培養研究生工作管理辦法》。截至目前,學校已經與東南大學、江蘇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江蘇師范大學、伊犁師范學院和安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簽訂了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協議,在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漢語言文學等領域培養畢業碩士研究生30余名。聯合培養研究生工作的開展為學校今后申報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20]
徐州工程學院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12月,徐州工程學院有教育部卓越計劃試點專業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級品牌專業3個、重點專業(類)5個;擁有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0個;承擔省部級以上高教研究項目39項,獲批省級教育教學成果獎13項,省級精品課程10門、精品教材13部、重點教材7部。
[4]
2011-2016年,徐州工程學院學生獲省級優秀畢業設計(論文)25篇、優秀畢業設計團隊3個;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147項、省級項目206項;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國際和國家級獎項850項,包括“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銀獎、國際數學建模競賽特等優勝提名獎等高層次獎項;2名學生被評為“江蘇省大學生年度人物”。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
[4]
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
財務管理
食品科學與工程
[21]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培養專業
食品科學與工程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食品科學與工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食品加工與質量控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機械制造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軟件外包人才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徐州工程學院-江蘇藍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江蘇省特色專業
食品科學與工程
財務管理
漢語言文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會計電算化
工程造價
江蘇省重點專業
機械類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工商管理類
漢語言文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江蘇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食品與生物工程實驗中心
經濟管理教學實驗中心
機電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軟件與服務外包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土木工程綜合訓練中心
化學化工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江蘇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
“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
江蘇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
中國古代文學 | 張仲謀 | 人文學院 |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 唐翔 | 信電工程學院 |
數學分析 | 王文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工程造價 | 殷惠光 | 土木工程學院 [23] |
微生物學 | 陳宏偉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徐曉剛 | 人文學院 |
金融學 | 陳 澎 | 經濟學院 |
經濟學原理 | 陳紅 | 管理學院 |
財務管理 | 成 兵 | 管理學院 |
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技術 | 蔣秀蓮 | 管理學院 |
服裝設計 | 劉勝利 | 藝術學院 |
英美文化 | 韓海燕 | 外國語學院 |
大學體育 | 李 平 | 體育學院 |
電工電子技術 | 王樹臣 | 機電工程學院 |
無機化學 | 馮長君 | 化工工程學院 |
建筑給水排水工程 | 張林軍 | 環境工程學院 [23] |
思想道德修養 | 肖明艷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 |
常微分方程 | 王文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信息與編碼 | 張連英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高等代數 | 王峰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解析幾何 | 趙春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線性代數 | 于燕燕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數學建模 | 李蘇北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大學語文 | 徐鳳云 | 人文學院 |
計算機圖形學與可視化 | 楊淑娥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曹玲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 | 姜代紅 | 信電工程學院 |
大學物理 | 滕道祥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安克杰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 |
區域經濟學 | 邵川 | 經濟學院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盛翠菊 | 人文學院 |
基礎寫作(本科) | 駱新泉 | 人文學院 |
外國文學 | 魏賢梅 | 人文學院 |
食品工藝學 | 劉恩岐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C) | 喬淑云 | 信電工程學院 |
立體裁剪 | 彭赟樂 | 藝術學院 |
數據通信技術(通信原理) | 焦炳連 | 信電工程學院 |
組織行為學 | 黃忠東 | 管理學院 |
基礎英語 | 孫紅 | 外國語學院 |
翻譯理論與實踐 | 朱淑芹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聽力 | 陳康倩 | 外國語學院 |
裝飾繪畫 | 馬茜 | 藝術學院 |
教育概論 | 王作亮 | 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
電路 | 黃為勇 | 信電工程學院 |
自動控制原理 | 邵曉根 | 信電工程學院 |
宋詞鑒賞 | 駱新泉 | 人文學院 |
數據結構 | 姜代紅 | 信電工程學院 |
模擬電子技術 | 高玉芹 | 信電工程學院 |
財務分析 | 張淑云 | 管理學院 |
材料力學 | 李天珍 | 土木工程學院 |
高級英語 | 薛冰蓮 | 外國語學院 |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 王建穎 | 信電工程學院 |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C++) | 蔣秀蓮 | 管理學院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張華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 |
市場營銷學 | 馬慧敏 | 管理學院 |
操作系統 | 周宏生 | 信電工程學院 |
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群 | 楊瑞卿 | 環境工程學院 |
財政學 | 朱福興 | 經濟學院 |
普通心理學 | 錢兵 | 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
國際金融 | 陳彥華 | 經濟學院 |
大學物理實驗 | 張秀民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字體設計 | 崔浩 | 藝術學院 |
跨文化交際學 | 袁繼春 | 外國語學院 |
土力學 | 高向陽 | 土木工程學院 |
體育概論 | 張占平 | 體育學院 |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 陳豐照 | 管理學院 |
中國古典文獻學 | 薛以偉 | 人文學院 |
電子技術 | 王樹臣張建化 | 機電工程學院 |
中外廣告史 | 王增學 | 人文學院 |
施工組織設計 | 李學田 | 土木工程學院 |
電子商務 | 吳坤 | 經濟學院 |
基礎生物學 | 王陶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國際貿易實務 | 趙靜敏 | 經濟學院 |
工程結構抗震設計 | 朱炯 | 土木工程學院 |
廣告文案寫作 | 周維德 | 人文學院 |
古代漢語 | 齊慧源 | 人文學院 |
網絡經濟學 | 郝黎明 | 經濟學院 |
周恩來外交藝術 | 張華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 |
數據結構與算法 | 劉潔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計算機組成原理 | 劉紅玲 | 信電工程學院 |
高等數學 | 楊淑娥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VB) | 翁東風 | 信電工程學院 |
財務會計學 | 王遠利 | 管理學院 |
稅制與實務 | 孫富山 | 管理學院 |
成本會計 | 陳嘉莉 | 管理學院 |
計算機會計學 | 陳嘉莉 | 管理學院 |
食品添加劑 | 秦衛東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園林樹木學 | 徐德蘭 | 環境工程學院 |
機械制造技術 | 黃傳輝 | 機電工程學院 |
會計學 | 陳澎 | 經濟學院 |
大學英語(全新版) | 陳為健 | 外國語學院 |
微觀經濟學 | 李平 | 經濟學院 |
運籌學 | 李蘇北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工程材料 | 倪宏昕 | 機電工程學院 |
工程項目管理 | 張本業 | 土木工程學院 |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 高玉芹 | 信電工程學院 |
計算機網絡 | 鮑蓉 | 信電工程學院 [23] |
組織行為學 | 陳揚 | 管理學院 |
熱學 | 陳凱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水力學(雙語教學) | 張林軍 | 環境工程學院 |
國際商務談判 | 李惠娟 | 經濟學院 |
西方會計學 | 戴理達 | 管理學院 |
國際財務管理 | 戴昕 | 管理學院 |
計算機控制技術 | 樊兆峰 | 信電工程學院 |
電子商務理論與實踐 | 李瓊 | 管理學院 |
市場營銷學 | 牛鴻蕾 | 管理學院 |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 劉志勇 | 土木工程學院 |
國際市場營銷(雙語) | 郝景亞 | 經濟學院 |
微生物學 | 侯進慧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數值分析 | 楊揚 | 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 |
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 王朝陽 | 信電工程學院 [23] |
序號
|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類別
|
1
| 現代食品工程及安全控制新技術研究團隊
| 劉恩岐
| 重點建設團隊
|
2
| 工程裝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研究團隊
| 唐翔
| 重點建設團隊
|
3
| 環境工程研究團隊
| 韓寶平
| 重點建設團隊
|
4
| 明清文學研究團隊
| 張仲謀
| 重點建設團隊
|
5
| 中小企業管理研究團隊
| 陳嘉莉
| 重點建設團隊
|
6
| 工程裝備制造新技術研究團隊
| 楊根喜
| 培育建設團隊
|
7
| 地下空間工程與防災研究團隊
| 張連英
| 培育建設團隊
|
8
| 新型建筑安全管理體系的研究與應用團隊
| 姜慧
| 培育建設團隊
|
9
| 蘇北農村經濟發展研究團隊
| 孫勤
| 培育建設團隊
|
10
| 戲曲小說研究團隊
| 齊慧源
| 培育建設團隊
|
11
| 生物能源清潔生產關鍵技術研究團隊
| 馮長君
| 培育建設團隊
|
12
| 智能感知與智能控制系統研究團隊
| 鮑榮
| 培育建設團隊
|
13
| 區域創新發展研究團隊
| 上官敬芝
| 培育建設團隊
|
14
| 物流信息技術研究團隊
| 陳豐照
| 培育建設團隊
|
15
| 新能源材料研究團隊
| 潘躍武
| 培育建設團隊
|
16
| 新材料加工及重要結構缺陷無損檢測研究團隊
| 石端虎
| 指導建設團隊
|
17
| 食品與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研究團隊
| 陳安徽
| 指導建設團隊
|
18
| 構效學應用研究團隊
| 堵錫華
| 指導建設團隊
|
19
| 物聯工程與泛在計算研究團隊
| 王建穎
| 指導建設團隊
|
20
| 虛擬現實與嵌入式系統研究團隊
| 邵曉根
| 指導建設團隊
|
21
| 新型建材與建筑節能研究團隊
| 張志軍
| 指導建設團隊
|
22
| 區域金融研究團隊
| 董金玲
| 指導建設團隊
|
23
| 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團隊
| 李平
| 指導建設團隊
|
24
| 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團隊
| 張華
| 指導建設團隊
|
25
| 地方文化研究團隊
| 盛翠菊
|
徐州工程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12月,徐州工程學院與北京理工大學共建省級技術轉移中心并建有分中心12個;與徐州市泉山區共建省級大學科技園(徐州2.5產業園),打造徐州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園區。學校積極參與地方文化建設,舉辦了兩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高層論壇,獲批江蘇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
[9]
序號
| 學校中文名
| 學校外文名
| 國別/地區
| 合作交流項目
|
1
| 科廷理工大學
| 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澳大利亞
| 學生交流
|
2
| 全北科學大學
| Jeonbuk Science College
| 韓國
| ??坡糜喂芾?、食品營養2+1
|
3
| 忠州大學
| Chungju National University
| 韓國
| 學生教師互換
|
4
| 大佛大學
| Daebul University
| 韓國
| 工業設計、藝術設計、韓國語本科2+2項目
|
5
| 圣太田高等商學院
| Saint-Etienne School of Management
| 法國
| 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3+1項目
|
6
| 奧克蘭商學院
| Auckland Institute of Studies
| 新西蘭
| 市場營銷本科3+1項目
|
7
| 圣彼得堡電工大學
| St. petersburg Electrotechnical University
| 俄羅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3+1項目
|
8
| 印度國家信息學院
| NIIT
| 印度
| 聯合培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嵌入式軟件人才培養)專業人才
|
9
| 加州長灘大學
|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 美國
| 教師培訓項目
|
10
| 南岸學院
| Southbank Institute of TAFE
| 澳大利亞
| 學生交換
|
11
| 查理斯特大學
| Charles Sturt University
| 澳大利亞
|
徐州工程學院自2005開始招收自費留學生,2007年第一批留學生畢業。是接收江蘇省“茉莉花”獎學金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留學江蘇”培育學校之一。徐州工程學院為我國與亞、非、歐美等國家之間的國際交流培養出300余名國際學生,每年在校學習的外國國際學生約有百余人次,來自亞、非、歐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遍布在10個學院(部)。招生類別有本科生、校際交換生、漢語進修生、短期游學生。
根據徐州工程學院“十三五”規劃要求,我校將繼續加大我校留學生規模,增強我校培養外國留學生能力,提升學校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加強中外合作辦學內涵建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為爭取獲得江蘇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示范性建設工程立項打下良好的基礎。
國際學生教育項目類別和簡介
1.本科生項目
徐州工程學院有15個院系、54個本科專業招收留學生。本科留學生學制一般為4年。完成規定的教學培養計劃,成績合格并通過畢業論文答辯者,頒發畢業證書,并授予學士學位。
2.漢語進修生項目
漢語進修生項目由徐州工程學院國際交流合作處(國際交流學院)負責。課程從初級班至高級班共分為3個等級,提供漢語綜合、口語、聽力、閱讀、寫作、漢字、話題交際等必修課和漢語水平強化、影視欣賞、古箏、京劇欣賞、書法、太極拳、剪紙、中國結等選修課。本項目以學期為單位,春季學期為3月至7月,秋季學期為9月至次年1月。
3.短期進修生項目
徐州工程學院學術研究
編輯徐州工程學院科研機構
序號
| 機構名稱
| 負責人
| 依托單位
|
1
| 徐州工程學院物流工程與技術研究中心
| 張中強
| 管理學院
|
2
| 徐州工程學院中小企業發展研究中心
| 陳建明
| 管理學院
|
3
| 徐州工程學院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研究所
| 黃忠東
| 管理學院
|
4
| 徐州工程學院外國語言文化研究所
| 韓海燕
| 外國語學院
|
5
| 徐州工程學院徐州體育產業文化研究所
| 張占平
| 體育學院
|
6
| 徐州工程學院古代戲曲小說研究所
| 齊慧源
| 人文學院
|
7
| 徐州工程學院徐州地方文化研究所
| 薛以偉
| 人文學院
|
8
| 徐州工程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
| 邵川
| 經濟學院
|
9
| 徐州工程學院蘇北農村經濟發展研究所
| 孫勤
| 經濟學院
|
10
| 徐州工程學院區域金融研究所
| 董金玲
| 經濟學院
|
11
| 徐州工程學院金屬材料制備與成形技術研究所
| 劉憶
| 機電工程學院
|
12
| 徐州工程學院金屬壓力加工研究所
| 于慶波
| 機電工程學院
|
13
| 徐州工程學院現代裝備制造研究所
| 張佐營
| 機電工程學院
|
14
| 徐州工程學院現代食品加工技術研究所
| 李超
| 食品(生物)工程學院
|
15
| 徐州工程學院智能系統與控制技術研究所
| 劉紅玲
| 信電工程學院
|
16
| 徐州工程學院控制工程與信息技術應用研究所
| 邵曉根
| 信電工程學院
|
17
| 徐州工程學院受損環境生態修復研究所
| 梁峙
| 環境工程學院
|
18
| 徐州工程學院珍稀植物繁育研究所
| 徐德蘭
| 環境工程學院
|
19
| 徐州工程學院應用計算化學研究中心
| 陳艷
| 化學化工學院
|
20
| 徐州工程學院新材料與技術研究所
| 董黎明
| 化學化工學院
|
21
| 徐州工程學院材料表面科學研究所
| 種法力
|
徐州工程學院科研成果
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負責人 | 項目類別 |
1 | 采動巖體蠕變-滲流耦合動力學行為的實試驗和理論基礎研究 | 李天珍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2 | 明代詞學研究 | 張仲謀 |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
3 | 基于關鍵塊運動原理的采場動壓控制研究 | 李國富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4 | 沛縣龍固中三村可再生能源與建筑集成示范工程 | 唐 翔 |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
5 | 地方院校工程管理專業與注冊工程師職業資格標準相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殷惠光 |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
6 | 織構化粗錯表面的減摩機理與潤滑計算模型研究 | 黃傳輝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7 | 地方院校土建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姜 慧 |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
8 | 基于模型集群分析技術的變量選擇與模型評價新方法研究 | 馮長君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9 | 用超臨界醇解和分級萃取法研究褐煤的含氧橋鍵類型和高附加值利用 | 馮長君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10 | 溫度與地應力耦合作用下巖石的損傷演化及破裂機理研究 | 張連英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11 | 基于高性能材料CFRP索德超大跨橋梁原型設計與相關問題研究 | 殷惠光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12 | 智能圖像火焰檢測裝置 | 楊根喜 | 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 |
13 | 節能防火建筑圍護材料與設備制造關鍵技術 | 李菊麗 | 國家科技部扶持科研院所專項資金項目 |
14 | 蝙蝠蛾擬青霉培養物飼料添加劑的新技術開發與應用 | 陳安徽 | 國家星火計劃項目 |
15 | 轉糖基b-半乳糖甘酶制備和低聚乳糖雙歧因子乳制品的產業化 | 李 勇 | 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項目 |
16 | 高溫作用下煤系巖層介質的蠕變損傷演化規律研究 | 張連英 | 國家自然基金項目 |
17 | ZnO低維結構的稀土離子摻雜及其高壓物性研究 | 潘躍武 | 國家自然基金項目 |
18 | 巖溶含水層四氯化碳污染生物修復機理及調控 | 韓寶平 | 國家自然基金項目 |
19 | 《六十種曲》研究 | 馬 衍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 |
20 | 異質適配層改善鎢/銅第一壁部件服役性能及機理研究 | 種法力 | 國家自然基金項目 |
21 | 土壤污染有機磷農藥降解菌多樣性及其分子生態效應研究 | 李同祥 | 國家自然基金項目 |
22 | 明代詞人群體流派研究 | 張仲謀 |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
23 | 新型高效農村污水再生利用技術示范應用 | 劉 強 | 國家星火計劃項目 |
24 | 銀杏葉食用菌復合保健飲料的技術集成示范與培訓 | 王乃馨 | 國家星火計劃項目 |
徐州工程學院學術資源
圖書資源
徐州工程學院圖書館由中心校區逸夫圖書館(建筑面積27700㎡)和城南校區圖書館(建筑面積為17001㎡)組成,總面積44701㎡。有紙質文獻183.36萬冊、電子圖書178.99萬種、數據庫45個(自建數據庫5個)。 “淮海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信息中心”、“徐州文庫”、“學位論文數據庫”、“教學教參庫”等是圖書館的特色文獻資源。
[31]
學術期刊
《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為“中國知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資料庫》等全文收錄期刊,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來源期刊,本刊主要刊載人文社會科學類學術論文,主要開設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政治學研究》《經濟與管理研究》《文學與藝術研究》《教育研究》《歷史研究》《哲學研究》《女性主義與性別研究》等欄目。
[32]
《徐州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登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機械電子、建筑科學、計算機技術等領域的學術論文。徐州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是中國知網收錄期刊,萬方數據庫收錄期刊,美國《化學文摘》收錄期刊,江蘇省一級期刊。
[32]
徐州工程學院校園文化
編輯群團組織
國際生態聯盟(中國區)徐州辦事處
學術團體
徐州市管理學會
徐州市化學化工學會
徐州市工藝美術學會
徐州市外國經濟研究會
徐州市動漫藝術家協會
徐州市民族管弦樂學會
校訓
校風
校歌
《放飛理想》
彭祖悠悠,九州莽莽
千古龍飛故地
桃李正芬芳
格物致知,蓬勃向上
譜寫著青春華彩樂章
啊!親愛的同學同學
我們在這里進德修業
從這里揚帆遠航
今日傳承薪火
明日為棟梁
敬業樂群,共筑輝煌
譜寫出人生和諧樂章
啊!親愛的同學同學
我們在這里進德修業
徐州工程學院校區分布
編輯徐州工程學院城南校區
地址:徐州市泉山區三環南路
[36]
徐州工程學院中心校區
地址:徐州市新城區麗水路2號
[36]
徐州工程學院其他校區
飛虹校區、西苑校區、永安校區(即教育學院)、湖濱校區
徐州工程學院知名校友
編輯皇新海 | 徐礦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州礦務局局長。 |
蘇意隆 | 徐礦集團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組織(人事)部部長。 |
邱成 | 徐州市豐縣縣委書記。 |
戴新穎 | 徐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
孫紅 | 新沂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
苗 琳 | 共青團徐州市委副書記。 |
周保春 | 銅山礦鄉關系協調中心副主任、銅山區住建局局長。 |
王月平 | 徐州潤家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
王 凱 | 徐州九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
石云峰 | 徐州中瑞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
封其兵 | 宿遷市市委候補委員,泗洪縣縣委委員,上塘鎮人大主席。 |
馬文浩 | 徐州市睢寧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黨委副書記。 |
李作敏 | 江蘇盛業建設集團董事長。 |
孟 東 | 徐州市食品質量安全監控中心副主任。 |
張善永 | 徐州市食品藥品監督局辦公室副主任。 |
陳 蕾 | 徐州市食品質量安全監控中心食品部部長。 |
莊 平 | 徐州市金地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
湯思勝 | 杭州頂津食品有限公司徐州生產分公司經理。 |
賀凱祥 | 青島啤酒徐州彭城有限公司PQC主管。 |
王衛衛 | 徐州市宴福樓大酒店總經理。 [2] |
徐州工程學院學校領導
編輯徐州工程學院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 張新科 |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 陳奎慶 |
黨委副書記 | 劉洋 |
黨委常委、副院長 | 李蘇北、蔣留生、張寧、曹杰 |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 王宏萍 |
副院長 | 姜慧 |
截至2018年11月,參考資料: [37] |
徐州工程學院歷任領導
黨委書記 | 年份 | 院長 | 年份 |
肖俊 [38] | 2005年12月-2009年1月 | 劉延慶 | 2006年2月-2009年1月 |
花長友 | 2009年1月-2014年5月 | 韓寶平 | 2009年1月-2014年5月 |
王 超 | 2014年5月至今 | 張新科 | 2014年5月至今 |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德國企業家代表團來訪我校 .徐州工程學院新聞網.2013-9-19[引用日期2013-09-20]
- 2. 徐州工程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13-09-04]
- 3. 韓寶平參加中德能源與礦區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理事會議并作發言 .徐州工程學院新聞網.2013-5-14[引用日期2013-05-25]
- 4. 學校簡介 .徐州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17-01-02]
- 5. 奮力開創區域性綜合大學建設新局面 .徐州工程學院報[引用日期2016-04-13]
- 6. 徐州工程學院 .中國教育在線 高考頻道.2012-06-08[引用日期2012-07-30]
- 7. 徐州經濟管理干部學院簡介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4-06-12]
- 8. 學校機構 .徐州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15-03-28]
- 9. 學校簡介 .徐州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14-02-16]
- 10. 本科生教育 .徐州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17-01-02]
- 11. 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邢婉麗教授受聘為我??妥淌?span id="poco6bih2" class="linkout"> .徐州工程學院新聞網.2013-01-02[引用日期2013-01-02]
- 12. 渤海大學副校長勵建榮教授來校進行學術交流并受聘我校客座教授 .徐州工程學院新聞網.2013-5-3[引用日期2013-05-03]
- 13. 臺灣輔仁大學謝邦昌教授來校進行學術交流并受聘我校客座教授 .徐州工程學院新聞網.2013-06-20[引用日期2013-07-17]
- 14. 我校成功承辦全國新建本科院校聯席會議暨第十三次工作研討會 .徐州工程學院新聞網.2013-11-13[引用日期2013-11-16]
- 15. 清華大學傅水根教授應邀來我校講學 .徐州工程學院新聞網.2013-11-22[引用日期2013-11-22]
- 16. 聯合共建,扎實推進產學研教育 .徐州工程學院新聞網.2012-08-26[引用日期2012-09-04]
- 17. 江蘇大學劉榮桂、中國礦業大學茅獻彪受聘為我校兼職教授 .徐州工程學院新聞網.2013-5-2[引用日期2013-05-03]
- 18. 重點學科 .徐州工程學院科研處[引用日期2014-06-11]
- 19. 徐州工程學院5個學科入選“十三五”江蘇省重點學科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17-01-02]
- 20. 研究生教育 .徐州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17-01-02]
- 21. 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名單 .中國教育網[引用日期2014-06-13]
- 22. 我校大學生創業園入選第二批“江蘇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 .徐州工程學院新聞網.2013-10-08[引用日期2013-10-08]
- 23. 課程建設 .徐州工程學院·教育技術中心 [引用日期2014-06-11]
- 24. 徐州工程學院概況 .徐州工程學院官網.2014-01-01[引用日期2014-02-04]
- 25. 2002年以來國外友好學校交流一覽表 .國際交流合作處[引用日期2016-06-09]
- 26. 國際學生教育 .徐州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17-01-02]
- 27. 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邢婉麗教授受聘為我??妥淌? .徐州工程學院新聞網[引用日期2014-06-12]
- 28. 科研機構 .徐州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17-01-02]
- 29. 我校兩個重點實驗室獲批江蘇高校重點實驗室 .徐州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17-01-02]
- 30. 科研平臺 .徐州工程學院科研處[引用日期2014-06-11]
- 31. 本館概況 .徐州工程學院圖書館[引用日期2016-06-09]
- 32. 學術期刊 .徐州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17-01-02]
- 33. 我校成功協辦2013亞洲教育論壇十周年年會 .徐州工程學院新聞網.2013-11-01[引用日期2013-11-06]
- 34. 學校簡介 .徐州工程學院新聞網.2012-12-01[引用日期2013-06-12]
- 35. 徐州工程學院校歌 .徐州工程學院宣傳部[引用日期2014-06-12]
- 36. 校園景觀 .徐州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14-06-11]
- 37. 現任領導 .徐州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18-11-07]
- 38. 肖俊 .興化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18-01-28]
- 收起
哎呀,運營同學,這個模塊離家出走了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