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古德生畢業于中南大學礦冶學院,畢業后留校任教。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任采礦工程系系主任。1986年任職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冶金設備委員會委員。1995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1998年起任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2003年起任第十屆政協委員。
[1]
- 中文名
- 古德生
- 國 籍
- 中國
- 出生地
- 廣東梅縣
- 出生日期
- 1937年10月
- 職 業
- 教育工作者
- 畢業院校
- 中南大學
- 主要成就
-
1991年評為國家七五科技攻關突出貢獻者
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5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 - 代表作品
- 《振動出礦技術》,《采場出礦運礦ZGYS連續作業機組》
古德生人物經歷
編輯
古德生(6張)
1960年,古德生畢業于中南大學礦冶學院,畢業后留校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資源工程系教授、采礦系系主任、采礦與散體工程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1986年任職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冶金設備委員會委員。
1995年任職湖南省發明協會理事會。同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1998年任職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3年任職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6年任職全國地礦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2007年任職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2009年當選為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委員會委員。2010年當選為第九屆湖南省政協委員。
古德生主要成就
編輯古德生科研成果
古德生是中國振動出礦技術和地下礦連續開采技術兩項技術領域的主要奠基者。
他創立了以振能有效作用范圍、受振礦石性態、振能耗散規律及振機埋設參數優化等內容為核心的振動出礦原理,和以采礦連續工藝系統、連續作業的大塊管理及連續作業機組優化配套為主要內容的采場連續工藝優化理論。
古德生發明的顛振型振動出礦機、移動式分節振動運輸列車和多功能振動給礦篩洗設備,使舊工藝一直無法解決的礦石卡堵、組拱、堆滯、管流等事故基本消除,給物料處理工藝帶來一場變革;提出“巖石誘變力學”原創性研究方向,研制了巖石誘變實驗系統;創新地下金屬礦山多種采礦方法和多項采礦工藝;始創地下礦連續開采技術和難采礦體開采環境再造大量崩礦技術,建成采場出礦運礦連續作業線,獲得很大的經濟效益。
[6]
古德生教學成果
古德生論文著作
古德生出版《振動出礦技術》、《現代金屬礦床開采科學技術》、《礦床無廢開采的規劃與設計》等專著5本,發表了“采場出礦運礦ZCYS連續作業機組”、“金屬礦床深部開采中的科學問題”等140多篇論文。
[2]
■主要論文
■主要專著
出版(發表)機構
| |||||
Three 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excavation and backfilling in mining engineering
| Transaction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 ||||
Determining quantity function from censored Sample using partial maximum entropy and fractional partial probability weighted moments
|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Structures
| ||||
《振動出礦技術》
| 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
| ||||
《巖石沖擊動力學》
| 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
| ||||
《無廢害開采規劃與評價》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
《礦業經濟學》
| 中南大學出版社
| ||||
《現代金屬礦床開采科學技術》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古德生科技獎勵
獲獎項目名稱
| 獲獎名稱
| 授獎單位
| |
1983 | 顛振型振動出礦機 | 國家發明獎 | 國務院 |
1992
| 《地下金屬礦連續開采工藝技術與裝備研究》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國務院
|
2001
| 《硬巖無間柱連續開采技術研究》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國務院
|
2005
| 《金屬礦床開采礦巖致裂與控制技術研究及其應用》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國務院
|
2007
| 《緩傾斜含水層狀松軟礦體深孔連續采礦綜合技術研究》
| 云南省科技進步獎
| 云南省人民政府
|
2008
| 《地下金屬礦連續采礦過程與工程可靠性理論研究》
| 教育部自然科學獎
| 教育部
|
古德生社會任職
■科研行業
職務名稱
| |
中國礦業協會
| 中國礦業協會顧問
|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采礦學術委員會顧問
|
中國工程院
| 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常委
|
教育部
| 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委員會委員
|
湖南省發明協會 | 湖南省發明協會理事會理事 |
全國地礦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 | 全國地礦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
中國礦業聯合會 | 中國礦業聯合會高級資政 |
■雜志期刊
任職《有色金屬》雜志編委。
任職《礦冶工程》雜志編委。
任職《世界采礦快報》總顧問。
任職《礦業研究與開發》高級顧問。
■政界
1998年至2003年期間任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經濟
2003年擔任安徽銅都銅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2007年任職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2009年擔任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
古德生榮譽記錄
1983年榮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1985年榮獲全國有色金屬工業“勞動模范”
1986年榮獲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1987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1年評為國家七五科技攻關突出貢獻者;
1991年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2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1994年榮獲王丹萍科技獎
1994年獲科技興湘獎和全國歸僑先進個人;
1994年被英國劍橋世界名人傳記中心列為“世界有杰出成就人物”。
1995年評為全國優秀歸僑僑眷教師。
1996年榮獲“湖南科技之星”
2002年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8年榮獲第七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古德生社會評價
編輯古德生,個子不高,和藹可親,一雙睿智深邃的眼睛露出誠摯而熱忱的目光,眉宇間透出博學多才、令人尊重的學者風度。在中南工人員環建工學院,人們送給他一個非常別致的綽號這就是:“拼命三郎”。(湖南黨史評)
[11]
古德生中國工程院評價
編輯2016年10月古德生院士八十華誕,中國工程院對他的評價是:
您是我國著名的采礦工程專家。您通過長期深入研究,揭示了振動出礦原理,發明了顛振型振動出礦機,并成功研發振動連續作業機組配套的無間柱連續采礦法,開創了我國振動出礦技術和地下金屬礦連續采礦技術新領域。您針對松軟破碎礦體開采條件,發明了開采環境再造深孔誘導崩礦嗣后充填采礦法,并首創了具有我國特色的“區域礦山”建礦新模式,為我國廣大中小礦群實現集約化、規模化開采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您的杰出貢獻,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光華工程科技獎等多項榮譽
[12]
。
您學識淵博、為人謙和,始終工作在工程科技研究與教學第一線,培養了眾多高層次人才。您關心并積極參與工程院的各項工作,為工程院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您熱愛祖國、科學求實、開拓創新、嚴謹治學、敬業奉獻,是我國工程科技界學習的榜樣!
[12]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古德生 .中南大學校友網[引用日期2014-11-05]
- 2. 古德生院士 .中南大學[引用日期2014-11-05]
- 3. 古德生 .湖湘人物[引用日期2014-11-05]
- 4. 古德生先進事跡 .中國僑網[引用日期2014-11-05]
- 5. 古德生院士工作站在云錫掛牌 .昆明信息港[引用日期2014-11-05]
- 6. 古德生:才足以教人,德足以潤身 .梅州日報[引用日期2014-11-05]
- 7. 古德生 .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引用日期2014-11-05]
- 8. 古德生 .維普資訊網[引用日期2014-11-05]
- 9. 中國黃金集團以科技為引領打造世界一流礦業公司 .鳳凰財經[引用日期2014-11-05]
- 10. 古德生院士榮獲首屆“葉劍英獎” .中國古氏網[引用日期2014-11-05]
- 11. “拼命三郎”的追求──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古德生教授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4-11-05]
- 12. 周濟院長祝賀古德生院士八十壽辰賀信 .中國工程院[引用日期2016-10-13]
- 收起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