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虎

(中國工程院院士、計算仿真專家)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李伯虎,1938年11月27日出生于上海市,計算機仿真與計算機集成制造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名譽院長,航天機電集團二院科技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李伯虎歷任北京計算機應用和仿真技術研究所所長,北京仿真中心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仿真專業組組長,國家863計劃自動化領域第二、三屆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863計劃CIMS 第四屆專家成員,中國系統仿真學會理事長、亞洲仿真聯合會首任理事長。200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2年獲國際建模仿真學會終身成就獎。
李伯虎長期從事仿真計算機系統、系統尋優、數字仿真軟件、分布仿真、現代集成制造系統總體技術、并行工程與虛擬制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文名
李伯虎
外文名
Bo Hu Li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38年11月27日
職    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主要成就
200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伯虎人物經歷

編輯
1961年,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200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2年3月25日,獲國際建模仿真學會(SCS)終身成就獎,入選名人堂。包括李伯虎在內,在SCS六十年歷史上,該獎項共授予八位對國際建模仿真技術的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大師級科學家,李伯虎是其中唯一的一位亞洲人。

李伯虎主要成就

編輯

李伯虎科研成就

參與主持國內首臺航天用大型模擬機及首臺大型混合模擬機尋優機研制;主持國內首套大型仿真語言研制及國內第一個大型多平臺分布仿真系統和仿真網格等研究。合作提出“現代集成制造系統”理念及技術體系;參與領導國內首批CIMS應用示范工程實施;主持提出并實現了航天復雜產品集成制造系統及多學科虛擬樣機支撐平臺等。
個人或合作發表論文160余篇、書11本、譯著4本。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部級科技進步獎10個。
在國內外發表論著百余件,獲全國科學大會獎2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個,“863”計劃一等獎及突出貢獻先進個人,部級科技進步獎11個,國家科委先進工作者一等獎,航天部個人一等獎,國防科工委光華基金一等獎。

李伯虎榮譽表彰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12年獲國際建模仿真學會終身成就獎

李伯虎社會任職

編輯
國家863計劃CIMS主題第五屆專家組組長
中國系統仿真學會理事長暨系統仿真學報編委主任
中國自動化學會制造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國家智能技術與系統實驗室等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
歐洲仿真學會學刊“仿真實踐與理論”外籍編委
東華大學兼職特聘教授 [2] 

李伯虎人物評價

編輯
李伯虎在過去30多年來在仿真技術領域的研究以及推動仿真學科發展等方面所做出的世界性的、杰出的貢獻。(國際建模仿真學會)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參考資料
詞條標簽: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