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站樓,又稱航站大廈、候機樓、客運大樓、航廈,是機場內的一個設施,提供飛機乘客轉換陸上交通與空中交通的設施,方便他們上下飛機。在航站樓內,乘客購票后需辦理報到、托運行李,并經過安全檢查哨及證照查驗方能登機。
- 中文名
- 航站樓
- 別 稱
- 航站大廈
- 類 型
- 機場內的一個設施
- 設 施
- 車道邊、公共大廳等
- 設 計
- 考慮其功能,還要考慮其環境
- 布 局
- 采取立體隔離的辦法
航站樓簡介
編輯航站樓,(主要指旅客航站樓,即候機樓) 是航站區的主要建筑物。航站樓的設計,不僅要考慮其功能,還要考慮其環境、藝術氛圍及民族(或地方)風格等。航站樓一側連著機坪,另一側又與地面交通系統相聯系。旅客、行李及貨郵在航站樓內辦理各種手續,并進行必要的檢查以實現運輸方式的轉換。
旅客航站樓基本功能是安排好旅客、行李的流程,為其改變運輸方式提供各種設施和服務,使航空運輸安全有序。
早期航空運輸企業在機場只建有一些簡易房屋接待航空旅客。20世紀50年代以來,航空旅客激增,客運業務繁忙的航空港陸續修建了規模宏偉、設備復雜、多功能的現代化候機樓。其主要設施有旅客服務設施、生活保證設施、行李處理設備和行政辦公用房等。旅客服務設施有:航空公司售票、問訊柜臺,登記客票、交運行李服務柜臺,安全檢查、出入境管理、海關檢查、衛生檢疫等柜臺,有線廣播設備,進出港航班動態顯示裝置和旅客登機設施(如登機口、旅客集中休息廳、登機橋、自動客梯、升降登機車、可移動的旅客休息室)等。此外,還有為迎送旅容者使用的迎送廳、了望平臺等設施。生活保證設施主要有:旅客休息室、游樂室、餐廳、酒吧間、食品飲料自動出售設備,以及其他公共設施,如銀行、郵局、書報攤、售品部和旅館及出租汽車預訂柜臺等。行李處理設備有:行李分揀裝置、行李車、傳送帶、行李提取柜臺等。行政辦公用房、航空公司業務用房等,根據業務需要設置,對旅客不開放。
航站樓設施
編輯1.車道邊
2.公共大廳
3.安全檢查設施
4.政府聯邦機構
5.候機大廳
6.行李處理設施(行李分檢系統和行李提取系統)
7.機械化代步設施(人行步道,自動扶梯)
航站樓設計
編輯航站樓的設計,不僅要考慮其功能,還要考慮其環境、藝術氛圍及民族(或地方)風格等。航站樓一側連著機坪,另一側又與地面交通系統相聯系。旅客、行李及貨郵在航站樓內辦理各種手續,并進行必要的檢查以實現運輸方式的轉換。
旅客航站樓基本功能是安排好旅客、行李的流程,為其改變運輸方式提供各種設施和服務,使航空運輸安全有序。
航站樓布局
編輯大型航空港起降飛機多,旅客吞吐量大,業務十分繁忙,例如美國芝加哥奧黑爾航空港,客流高峰季節,每天進出港飛機達2000架次以上,過往旅客十余萬人。在交通流量大的情況下,為適應旅客的特點并滿足他們的使用要求,候機樓的各種設施的配置必須合理。同時要設計科學的旅客流程圖,使各類旅客在樓內的活動互不干擾。
多數候機樓對進出港旅客采取立體隔離的辦法,即將進出港旅客的行動路線分別安排在兩個樓層內:對國際和國內旅客,則采取平面隔離的辦法,即在同一層樓內,分別設置國際旅客和國內旅客的活動場所。
航站樓形式
編輯前列式候機樓是沿候機樓前沿布置登機口和機位。
廊道式候機樓是由候機樓的主樓朝停機坪的方向伸出一條或幾條廊道,沿廊道的兩側布置機位,對正每一機位設登機口。芝加哥奧黑爾、倫敦希思羅、東京羽田等航空港的候機樓即屬此種形式。
衛星式候機樓是在主樓之外建一些登機廳,用廊道與主樓連通。登機廳周圍布置機位,設相應的登機口。
綜合式候機樓是采用上述三種或其中兩種形式而建造的候機樓。巴黎奧利航空港南候機樓即屬此種形式。
候機樓按其建筑物的布局可分為集中式和分散式兩類。集中式候機樓是候機樓為一完整單元的建筑物,前列式、廊道式、衛星式、綜合式候機樓均屬此類。分散式候機樓是每個登機口成為一個小的建筑單元,供一架飛機停靠,旅客乘汽車可以直接到達飛機門前。建筑單元排列成一直線或弧線,組成候機樓整體。
旅客登機方式同候機樓的形式有密切關系。集中式候機樓多采用登機橋;分散式候機樓一般采用登機車和登機梯。登機車往返于候機樓和飛機之間接送旅客上、下飛機,有普通式和升降式兩種。升降式登機車可以升到與飛機艙門相同的高度。登機梯有機上自備客梯和地面客梯兩種,一般多在規模小的航空港使用。
[1]
航站樓英譯
編輯航站樓 英文 terminal building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航站樓 .搜搜百科[引用日期2013-01-03]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