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堅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陳一堅,1930年6月21日出生于福建福州,飛機設計師,FBC-1(飛豹)殲擊轟炸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1]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
1952年陳一堅從清華大學航空系畢業后被分配到哈爾濱飛機制造廠;195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61年前往國防部第六研究院601所機身室工作,擔任主任;1964年調到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1980年被航空工業部任命為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兼總設計師;1982年被國防科工委任命為“飛豹”(殲轟-7)飛機型號總設計師;1986年擔任航空航天工業部飛機設計顧問;1989年擔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兼職教授;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  ;2000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1年擔任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3] 
陳一堅長期從事飛機設計研究工作 [4] 
中文名
陳一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福建省福州市
出生日期
1930年6月21日
職    業
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主要成就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
《飛行器結構強度分析手冊》
達人
性    別

陳一堅人物經歷

編輯
1930年6月21日,陳一堅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942年,隨父親教學的學校遷往福建省南平縣。
1948年,高中畢業后報考福建師范大學物理系并被錄取 [5]  。
1949年,陳一堅得知廈門大學航空系開始招生,在福建師范大學物理系就讀的他,投奔廈門大學,三個志愿都填了“航空系” [6]  。
1950年,在中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中,廈門大學和清華大學航空系合并,陳一堅從廈門大學轉入清華大學。
1952年9月,畢業于清華大學航空系飛機設計,之后被分配到哈爾濱飛機制造廠(哈爾濱122廠)設計科,修理在抗美援朝前線受損的飛機,仿制蘇聯伊爾-28 輕型轟炸機(至1956年12月)。
1956年12月,中國組建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被選中赴沈陽工作(至1961年8月)。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飛豹戰機總設計師陳一堅先生
飛豹戰機總設計師陳一堅先生(2張)
1958年夏,在南昌繪出了初教六的總圖。
1961年8月,前往國防部第六研究院601所機身室工作,擔任主任(至1964年5月)。
1964年5月,隨徐舜壽從沈陽調到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603所)(至1980年8月)。
1980年8月,被航空工業部任命為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兼總設計師。
1982年,被國防科工委任命為“飛豹”(殲轟7)飛機型號總設計師(1988年12月14日“飛豹”在西安首飛成功,1998年飛豹正式列裝服役) [7-8] 
1986年1月,擔任航空工業部與航天工業部飛機設計顧問。同年底,研制成功7760CAD/ CAMM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及管理系統。
1989年1月,擔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兼職教授。
1999年1月,擔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同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9]  。
2001年1月,擔任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0] 
2005年4月,西安交通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成立,陳一堅擔任榮譽院長 [11] 

陳一堅主要貢獻

編輯

陳一堅科研成就

  • 研究綜述
陳一堅主持參加了多個型號飛機的設計和研制,為中國航空工業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作為某型號飛機總設計師,打破舊的設計規范體系,采用諸多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使飛機達到國家要求的戰術技術指標,并組織幾十個廠所成功地完成了研制任務,填補了中國此機型的空白 [1]  。
  • 科研獲獎
截至2017年,陳一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二等獎1項,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 [1]  。
時間項目獎勵
1986年7760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及管理系統(7760CAD/CAMM)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2] 
1999年“飛豹”(殲轟7)飛機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13] 
  • 學術論著&手冊
截至2017年,陳一堅主編了《飛行結構強度分析手冊》、《飛機結構耐久性及損傷容限設計手冊》、《現代飛機設計》等,撰寫了“‘飛豹’飛機研制工作總結報告”等。
出版時間著作名稱擔任職務出版社
1982年《第25部運輸類飛機適航標準》主編西安重型飛機設計研究所
1987年《微觀斷裂力學》合著西安重型飛機設計研究所
1989年《飛行器結構強度分析手冊》主編西安重型飛機設計研究所
1989年《飛機結構耐久性及損傷容限設計手冊》總編北京航空航天部科學技術研究院
1992年《現代飛機設計》譯著總校國防工業出版社
1996年《飛機設計手冊》編委會副主任委員航空工業出版社

陳一堅人才培養

陳一堅多次應邀返回母校并進行多次專題報告,還身體力行地在關懷著母校航空學科的發展 [14]  。

陳一堅榮譽表彰

1999年陳一堅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9]  。2000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陳一堅社會任職

編輯
時間擔任職務來源
1991年03月至中國航空學會標準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1992年01月至國防科工委全國武器裝備系統工程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1993年12月至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飛機設計顧問組顧問
2001年01月至中國力學學會特邀理事
2001年1月至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2001年03月至國防科工委航空器總體和結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2003年01月至西安交通大學兼職教授
2003年01月至福建工程學院客座教授 [15] 
2004年01月至清華大學兼職教授
2007年01月至科技部大型飛機方案論證委員會委員
2007年01月至中航工業集團戰略咨詢委員會顧問
2009年01月至國防科技工業局科學技術委員會第一屆委員
2013年10月至廈門大學兼職教授 [16] 

陳一堅個人生活

編輯
陳一堅的父親叫陳昭奇,曾受聘于福州國立高級職業學校教務主任,后來又進入福州大學機械系任教授 [8]  。

陳一堅人物評價

編輯
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后,陳一堅為祖國航空科研事業建言獻策的激情絲毫未減,經常應邀出現在國內高校的學術演講和報告會上。用自己的經歷給新一代飛機設計師和航空愛好者進行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他矢志不渝、奮發拼搏、為國鑄劍的激情所到之處感染一片 [17]  。(《光明日報》評)
從陳一堅院士身上不僅看到了一個科技工作者站在國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作貢獻的一生,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一個科技工作者對國家和民族的深深赤子之情 [18]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評)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
詞條標簽:
行業人物 , 工程師 ,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