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培德(1941.4.7-)廣東省恩平市人。飛行器導航/制導/控制專家。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力學系,1966年畢業于南京航空學院自控系?,F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北航、西工大、南航教授、博士生導師。曾長期擔任航空六一八所所長,作為總設計師主持了航空慣性導航系統國家專項的研制工作。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二等獎、發明獎各一次,是航空金獎獲得者、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和全國先進工作者。 200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機械運載工程學部副主任,是國家大型飛機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還是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1]
- 中文名
- 馮培德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族
- 出生地
- 廣東省
- 出生日期
- 1941.4.7
- 畢業院校
- 南京航空學院自控系
馮培德基本信息
編輯馮培德人物生平
編輯1957-1963年在北京大學力學系一般力學專業學習;
1967年加入航空部618所,曾任課題主管、專業組長;
1981-1983年赴美進修;
1983-1984年任慣性導航系統研究室主任,
1984-2001年任618所所長,
2001-2002年任618所科技委主任,
2002年至今任航空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
長期擔任中國慣性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兼系統與測試專業委員會主任。
現任中國一航科技委副主任,北航、西工大、南航教授、博士生導師。曾長期擔任航空六一八所所長,作為總設計師主持了航空慣性導航系統國家專項的研制工作,為國家填補了空白,該系列慣導已裝備眾多機種,形成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他還在捷聯式慣導、組合導航、激光陀螺、微機電系統方面做了很多開創性、奠基性的工作,先后培養了碩士、博士生共28名。
[2]
馮培德成就及榮譽
編輯馮培德教授是我國慣性技術領域的著名專家,從1983年起擔任航空慣導系統的學術帶頭人,主持了由國家計委、總裝和國防科工委負責立項的國家專項研制任務,帶領廣大科技人員奮斗十幾年,先后研制成功采用撓性慣性器件的563、573平臺式慣性導航系統,打破了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為國家填補了空白,滿足了軍方的急需。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二等獎和發明三等獎各一次,國防科工委和部級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共計十二次。曾被評為航空工業部勞動模范、航空一集團優秀領導干部,并于199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馮培德重要言論
編輯馮培德委員:未來企業買飛機將像買公務車一樣普通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7日訊 (記者 馬藝文 專欄 博客 微博)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馮培德在政協小組討論間歇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通用航空將迎來黃金期,“據我所知,美國目前大概有20000多架私人通用飛機,而我國的擁有量不到100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相信未來企業買飛機將像買公務車一樣普通。”
馮培德委員表示,目前我國已經完全有能力生產私人通用飛機,而且百萬元的售價也能讓文藝界、經濟界、體育界等人士接受?!皣夂芏嗥髽I都擁有自己的飛機,就像公務車一樣普通,如果國資委等部門允許像中石油、中石化這樣的企業購買通用飛機,那么前景將更為樂觀。”他對此信心滿滿。
“我們在滿懷期待的同時,也應該看到通用飛機在配套方面的不足,比如服務、維修、管理、停放等各方面的到位都需要一個過程。”馮培德透露,有關部門正在研究空中交警和空中交規,有了這樣的配套規則和規范,不但能大大提高空域利用率,而且能更好地管理飛機飛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現。
[3]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 參考資料
-
-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馮培德 .北航[引用日期2014-06-20]
- 2. 學院導師 .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引用日期2012-05-31]
- 3. 馮培德委員:未來企業買飛機將像買公務車一樣普通 .光明網.2011-03-07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