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勒市(Korla),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州府,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東北邊緣,北倚天山支脈,南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是古絲綢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也是該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
庫爾勒市是西北五省區第一座“全國文明城市”(2009年1月23日評出)。
[3]
2015年2月,經中央文明委復查合格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區)”稱號的共有50個單位,在西北五省區,庫爾勒市是唯一榮獲“三連冠”的全國文明城市。
[4]
2016年12月7日,庫爾勒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5]
2017年,庫爾勒市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6]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市),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區。
[7-8]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9]
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10-12]
- 中文名稱
- 庫爾勒市
- 外文名稱
- Korla,Kuerle
- 別 名
- 梨城
- 行政區類別
- 縣級市、自治州州府 [16]
- 所屬地區
- 中國 新疆 巴州
- 下轄地區
- 9鄉、3鎮、5個國有農牧園藝場、5個街道辦事處 [17]
- 政府駐地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民生路
- 電話區號
- 0996
- 郵政區碼
- 841000
- 地理位置
- 新疆中部,天山南麓
- 面 積
- 7268平方公里
庫爾勒建置沿革
編輯秦漢時期,天山南路有36國,庫爾勒市位居渠犁國境,古渠犁國在且末西北,精絕(今民豐縣)之北,尉犁(今塔什店至博斯騰湖以南一帶)西南,山國(今尉犁縣鐵干里克東北)以西,烏壘(今輪臺縣策大雅)東南,其范圍相當于今庫爾勒市境及尉犁縣西北、輪臺縣東南一部分。
前101年(西漢太初四年),漢朝在輪臺、渠犁設使者校尉,管理西域屯田事務。
16年(王莽新朝天鳳三年),西域都護李崇敗退龜茲,埒婁城地屬匈奴。
46年(東漢建武二十二年),莎車王賢攻龜茲王,埒婁城地屬莎車王烏壘州。數年之后,龜茲殺烏壘王,占烏壘國境。
75年(東漢永平十八年),為焉耆攻沒。
335年(前涼建興二十三年),前涼張駿遣兵伐龜茲途中,在賁侖城和遮留谷擊退焉耆國王龍熙。地屬前涼。

庫爾勒美麗的風景(12張)
448年(北魏太平真君九年),萬度歸伐焉耆,置焉耆鎮。本地為柳驢城,地屬北魏。
603年(隋仁壽三年),突厥西面可汗達頭的兒子泥利自立為西突厥全境的大可汗,史稱西突厥,本地受其統轄。
648年(唐貞觀二十二年),唐朝軍隊進攻龜茲,途經今庫爾勒境,本地屬隨后設立的焉耆都督府。
675年(唐上元二年),唐朝收復安西四鎮。
682年(唐永淳元年),吐蕃復占領天山南路。
685年(唐垂拱元年),唐收復安西四鎮。
687年(唐垂拱三年),吐蕃攻占安西四鎮。
692年(周長壽元年),武威道大總管王孝杰大破吐蕃,本地復歸唐朝。
789年(唐貞元五年),本地為吐蕃占據。
840年(唐開成五年),回鶻相馺職擁外甥龐特勤西遷安西,從吐蕃手中奪取焉耆各地。本地屬回鶻。
856-857年(唐大中十至十一年),回鶻首領龐特勤西遷焉耆,稱葉都護,有眾20萬,本地屬葉都護管轄。
866年(唐咸通七年),西州回鶻首領仆固俊,打敗吐蕃首領尚鞏熱,吐蕃勢力退出西域,本地屬西州回鶻。
1917年,清朝設庫爾勒縣佐轄屬焉耆縣。
1218年(宋嘉定十一年),成吉思汗擒殺西遼乃蠻王子,本地屬元。
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清廷平定準噶爾與大小和卓木之亂以后,將焉耆定名為喀喇沙爾,派駐辦事大臣一員。所屬庫爾勒莊,實行伯克制。
1759年(清乾隆二十四年),清于庫爾勒設三品阿奇木伯克一員,管理庫爾勒莊,并設守備駐軍。
1867年(清同治六年),浩罕阿古柏侵占庫爾勒,血腥統治10年之久。1875年,在左宗棠的率領下,湘軍進入新疆,開始收復新疆,到1876年底,阿古柏失去北疆的所有領土。1877年(清光緒三年十月),清軍收復庫爾勒。
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喀喇沙爾直隸廳升為焉耆府。庫爾勒為焉耆府治地。
1917年(民國六年),設庫爾縣佐,屬焉耆縣。
1920年(民國九年)7月11日,設焉耆道,轄庫爾勒縣佐。
1930年(民國十九年),焉耆道改為焉耆行政長公署,同年庫爾勒縣佐改為設治局,屬焉耆行政長公署。
1954年6月,撤銷焉耆專員公署,分別設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區(轄焉耆回族自治縣、和靖縣、和碩縣,州府駐焉耆)和庫爾勒專署(轄庫爾勒縣、輪臺縣、尉犁縣、婼羌縣、且末縣)。庫爾勒縣為庫爾勒專署轄治。
1960年12月1日,庫爾勒專署并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府由焉耆縣南遷庫爾勒縣城。
1979年6月23日,國務院批準劃出庫爾勒縣的庫爾勒鎮、新城、團結3個辦事處和鐵克其、英下、恰爾巴格3個公社,以及原屬焉耆縣的塔什店辦事處,成立庫爾勒市。同年9月30日,庫爾勒市組建成立,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領導。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庫爾勒縣,縣所轄區域并入庫爾勒市。
2009年7月20日,尉犁縣西尼爾鎮調整建制劃歸庫爾勒市管轄。
[21]
2012年,境內中部設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的鐵門關市。
庫爾勒行政區劃
編輯序號
| 名稱
| 序號 | 名稱 |
1
| 薩依巴格街道辦事處
| 12 | 蘭干鄉
|
2
| 天山街道辦事處
| 13 | 托布力其鄉
|
3
| 團結街道辦事處
| 14 | 和什力克鄉
|
4
| 新城街道辦事處
| 15 | 阿瓦提鄉
|
5
| 建設街道辦事處
| 16 | 哈拉玉宮鄉
|
6
| 塔什店鎮
| 17 | 普惠鄉
|
7
| 上戶鎮
| 18 | 庫爾楚園藝場
|
8 | 西尼爾鎮 | 19 | 包頭湖農場 |
9
| 鐵克其鄉
| 20 | 普惠農場
|
10 | 英下鄉
| 21 | 沙依東園藝場 |
11 | 恰爾巴格鄉
| 22 | 普惠牧場 |
庫爾勒地理環境
編輯庫爾勒位置
庫爾勒市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東經85°14′10″-86°34′21″、北緯41°10′48″-42°21′36″。全市行政區域面積7268平方公里,東西長127公里,南北寬105公里。庫爾勒市位于新疆中部,地處歐亞大陸和新疆腹心地帶,南疆交通樞紐,國道218、314橫貫全境,南疆鐵路經此,并有民航班機通烏魯木齊。塔里木盆地東北邊緣,北倚天山支脈庫魯克山和霍拉山,南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庫爾勒綠洲平原的南部、西部與塔里木盆地相連,形成一個廣闊的扇形綠洲。市區北面的霍拉山和東面的庫魯克山中間長達14公里的鐵門關峽谷,自古以來,為通往南疆、青海、帕米爾高原及南亞的通道。
庫爾勒水文
境內“一湖(博斯騰湖)兩河(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源于博斯騰湖的孔雀河,穿越鐵門關,流經庫爾勒綠洲中央,注入羅布泊(現注入卡拉水庫)。由于博斯騰湖的調節,孔雀河流量常年穩定,水清質好,平均年徑流量為12.1億立方米。塔里木河流經庫爾勒市西南部邊緣。
庫爾勒氣候
由于北面有霍拉山,東面有庫魯克山的阻擋,北方的冷空氣和焉耆盆地的濕潤空氣侵入庫爾勒市境的勢力明顯減弱。鐵門關成為南北疆氣候的自然分界線。庫爾勒市為歐亞大陸暖濕帶干旱氣候,光熱資源十分豐富,古代是西域最早的屯田區域之一。
庫爾勒屬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總日照數2990小時,無霜期平均210天,年平均氣溫11.4℃,最低為–28℃,年平均降水量58.6毫米,年最大蒸發為2788.2毫米,主導風向東北風。
[19]
庫爾勒氣候溫和,土質肥沃,庫爾勒的母親河——孔雀河穿市而過,在市境內達271公里,平均年徑流量11.8億立方米。
[23]
庫爾勒人口民族
編輯人口
據2013年統計,庫爾勒市常住人口55萬人,流動人口近40萬人,其中漢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69.9%,少數民族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民族
庫爾勒自然資源
編輯庫爾勒光熱水土
庫爾勒市境內有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年徑流量33億立方米。庫爾勒市的母親河——孔雀河,在市域內長達271公里,平均年徑流量11.8億立方米。庫爾勒坐落于素有“巴音郭楞金三角”之稱的孔雀河三角洲上,氣候溫和,土質肥沃,物產豐富,光熱水土資源十分豐富。
[19]
良好的水土光熱資源十分適宜香梨、瓜果、棉花、番茄、紅花等經濟作物的生長,形成了特有的農產品資源優勢。
庫爾勒油氣
油氣資源充裕,開發前景廣闊。庫爾勒毗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隨著塔里木石油的開發,以石油石化為主導的新一代支柱產業正在形成,塔里木盆地已成為全國四大氣區和六大油田之一。
[19]
庫爾勒礦產
礦產資源富集,開發價值可觀。庫爾勒礦產資源非常豐富,有煤、紅柱石、云母、蛭石、石墨、鐵、錳等礦藏50多種,其中紅柱石儲量為全國之首,相對富集,品位高,國內外市場都十分緊俏,開發價值可觀,有望成為庫爾勒新的支柱性產業。
[19]
庫爾勒政治體制
編輯巴州黨委常委、庫爾勒市委書記:胡雁
市黨副書記、市長:蘇來曼·玉色因
市委副書記(正縣級)、紀委書記:鄒焰峰
市黨委副書記(掛職):俞淑英
市委副書記(河北援疆):高國平
市委常委、市人武部黨委副書記、部長:徐新政
市委常委、兵團第二師29團黨委書記、政委:張永平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鄧波
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艾尼瓦爾·艾沙
市委常委:熱依木江·克里木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山加甫
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周建新
市委常委、副市長:張亞松
庫爾勒經濟概述
編輯2013年,庫爾勒是實現生產總值653億元,和2012年相比增長11.7%;地方財政收入50.68億元(其中市屬地方財政收入44.05億元、增長22%,開發區6.63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4.03億元(其中市屬公共財政收入30.4億元、增長16.5%,開發區3.6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68.5億元,增長30.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98億元,增長1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0369元、15057元,分別增加2269元和1701元,增長13%和12.7%。爭取中央預算內項目資金2.79億元,19個重大前期項目和205個重點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在“2013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位居第58位,較2011年躍升16位。國家級、自治區級、州級重點龍頭企業分別達到3家、11家、10家,新增農民合作社81家,總數達到213家。
2014年,庫爾勒市生產總值實現741.8億元,增長8%(不含石油開采業增長12.8%),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固定資產投資462.5億元,增長25.5%;地方財政收入56.8億元,增長12.08%(含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其中市本級地方財政收入47.8億元、增長8.5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7.45億元,增長10.05%(含開發區),其中市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2.75億元、增長7.73%(含上劃自治州營業稅、資源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6億元,增長14.0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305元,增長14.4%;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為16259元,增收1202元。“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前進4位、位居第54位,在中國“十佳‘兩型’中小城市”和“中國中小城市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中分別位居第9位和第19位。
[26]
2015年,庫爾勒市實現生產總值677.3億元,年均增長7.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34.7億元,年均增長14.9%;地方財政收入56.61億元,年均增長19.2%,其中: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47億元,年均增長15.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5.4億元,年均增長15.5%。在2015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位居第50位,較2011年連進24位,并榮膺中國“十佳‘兩型’中小城市”、“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和“中小城市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成為西北地區唯一榮獲“三連冠”的全國文明城市。
[27]
2016年,庫爾勒市實現生產總值556.1億元,增長4.4%;地方財政收入54.3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9.22億元,增長7.48%;固定資產投資444.2億元,其中市本級固定資產投資132億元,增長2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1億元,增長12.2%。在“2016年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位居第44位,較上年晉升6位。榮膺2016年度“中國中小城市創新創業(雙創)百強縣市”“中國中小城市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和“中國十佳‘兩型’中小城市”殊榮。
[28]
庫爾勒工業
2013年,庫爾勒市全年非石油工業增加值為47億元,同比增長21%,增速高于石油工業13.8個百分點。“一主”方面:繼續全力支持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壯大。“兩翼”方面:編制完成了上庫綜合產業園區和塔什店循環經濟產業園區2011-2030年發展規劃,組建了兩個園區籌備機構,兩個園區基礎設施累計投資3.9億元、開工企業累計投資7.32億元,電力、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齊全,上庫園區獲批自治區級園區,塔什店園區獲批自治州級園區。招商引資項目114個,一期投資160.6億元,落實區外到位資金60.6億元。在河北石家莊市對口支援工作方面,招引落地產業援疆項目5個、資金7億元。
[29]
庫爾勒農業
馳名中外的新疆名牌產品“庫爾勒香梨”的主要產地就在巴州的庫爾勒市,產品遠銷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這里還是中國優質棉花重要產區之一,已形成了30萬噸棉花生產能力。工業用番茄紅色素含量高,品質優良,是國內重要的番茄醬生產基地。全州有農產品加工園區10個,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361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62家,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38家,10億元以上企業3家。已培育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87家,其中國家級7家,自治區級39家,自治州級41家。全州已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36個,無公害農產品115個;綠色生產基地13個,綠色食品24個;有機食品22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3個。
庫爾勒畜牧業
2013年,投入2000萬元扶持農區畜牧業發展,制定了庫爾勒市農區畜牧業發展補助獎勵措施和配套方案,落實“六補一獎”補助獎勵和對貧困戶養殖補助政策,新建庫爾勒現代畜牧生態產業園和包頭湖養殖小區,畜牧業人均純收入大幅提升;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扎實有效,檢疫監督網絡全覆蓋。
[29]
庫爾勒服務業
2013年,第三產業持續穩步增長,被國家商務部命名為全國家政服務體系試點城市。推動重點領域物流發展,全力支持南疆特色產品集散中心、匯錦棉花物流園等企業建設,實施“西果東送”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建設項目。構建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全市7家小額貸款公司累計為中小企業和涉農企業發放貸款15億元。房地產完成投資48.5億元,開工面積達325萬平方米。編制完成庫爾勒市旅游產業發展戰略規劃(2012-2030年),鐵門關景區改造提升、塔什店北山草原等旅游精品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開展天鵝河創建國家AAA級景區工作。全年共接待游客286萬人次,實現收入10.23億元,同比增長16%和30%。
[29]
庫爾勒社會事業
編輯庫爾勒科技
2013年,庫爾勒開展“百名科技特派員進村入企”活動,素質工程培訓6.3萬人次,榮獲“自治區素質工程先進縣市”稱號。爭取國家、自治區重大科技項目37項,分別榮獲自治區、自治州科技進步獎4項和18項。知識產權工作成效突出。注重信息化的支撐作用,簽訂“智慧庫爾勒”戰略合作協議。被列為“中歐綠色智慧城市合作”中方試點城市和國家首批智慧城市試點城市,編制完成智慧庫爾勒總體規劃(2013-2015年),19個智慧城市應用項目上線運行,州市應急指揮中心、數字城管效用明顯,信息設施和網絡信息環境走在全疆前列。
庫爾勒教育
庫爾勒實施44所中小學、幼兒園和教學點42萬平方米新建、續建工程,穩步實施教師住房改造和教育惠民工程。完善學校捆綁組團式發展。積極推行“四個一”措施,全面啟動教育管理水平、師資培訓、教育資源建設等軟件提升工程,加大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培養力度和教師在崗培訓,與國內名校合作開展動態學校改進項目。積極推動雙語教育,創新德育工作機制,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育教學質量有效提升,“兩基”工作成果得到鞏固拓展。
庫爾勒文化
自古以來,維吾爾族、回族、蒙族、漢族等23個民族和睦友好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樓蘭遺址、古絲綢之路、羅布泊文化承載了歷史賦予它的無窮恩惠。有群藝館、文化館、圖書館等文化場所,以及英模一條街、百日廣場文化活動。樓蘭、胡楊、蒙古族衛拉特、維吾爾族十二木卡姆及麥西來甫等文化相互融合,并且包容現代文化,形成了庫爾勒文化,打造了庫爾勒市獨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
[30]
2013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再上新臺階,“九館三中心兩之家”布展工作有序進行,戶戶通工程、東風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建設全面推進。“七進四送”文化惠民工程,全年百日文化廣場和城鄉各級各類群眾文化活動達367場次,舉辦、承辦新疆國際舞蹈節庫爾勒分會場演出、庫爾勒賽馬大會等各級各類體育賽事和活動204項,文化體育活動惠及各族群眾125萬人次。
庫爾勒公共衛生
2013年,推進公共衛生、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三大體系”和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基本藥物制度覆蓋鄉鎮街道及73家村(社區)衛生室,鄉村醫生補助政策落實到位。市第一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等提升工程竣工,市維吾爾醫醫院成功創建二級甲等醫院。積極創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免疫規劃工作全面落實。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8%。健全食品藥品安全誠信和監管體系,餐飲業實行量化分級,創建國家級餐飲食品安全示范市得到自治區認可。
[29]
庫爾勒交通運輸
編輯庫爾勒市是南北疆的重要交通要道,現已形成了城鄉道路、過境公路、鐵路、航空和管道運輸等縱橫交錯的立體交通網,成為新疆境內僅次于首府烏魯木齊的第二大交通樞紐。
航空
庫爾勒機場在新疆境內有開往烏魯木齊、且未、庫車等地的航線。1993年開通了庫爾勒——北京的航班,1996年開通了庫爾勒——山東濟南的航班,1998年又開通了庫爾勒——四川成都的航班。1994年完成了庫爾勒機場改擴建工程,可供大、中型客貨運輸機起降。庫爾勒的航空業發展較大,聯航共有3條航線,每周5個航班飛行237個班次。
鐵路
1984年南疆鐵路庫爾勒段正式開通。已開通庫爾勒——烏魯木齊的旅游列車、庫爾勒——西安的直快列車,此外,庫爾勒——喀什的南疆鐵路西延工程于1996年底開工,已于2000年完工通車,庫爾勒——青海格爾木的新青鐵路的前期工作正在進行中。
公路
普通公路:以庫爾勒市為中心的公路交通網遍及全州,四通八達。庫爾勒市通往南北疆各地的公路運輸線共7條,通車里程1934公里,其中國道線路4條,長1847公里;省道線路3條,長87公里。1997年10月314國道在庫爾勒市改線竣工。省道218線也完成了庫爾勒過境段改道工程。1997庫爾勒市公路全年完成貨運周轉量108萬噸公里,公路客運量132萬人。庫-烏高等級公路的計劃已提出,屆時兩大中心城市間的通行時間將縮短近一半。
沙漠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北起輪南油田,橫貫塔克拉瑪干沙漠,與南面315國道的民豐縣相連,總投資7.3億元,于1992年2月開始修建,1995年9月15日建成。它是世界上第一條沙漠公路,創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跡。
該公路北接輪南油田公路網與會314國道相接,全長城552千米。其中流動沙漠段公路北起肖塘,南至民豐縣城以東23千米的恰安,全長446千米。該公路是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先后由17個科研單位、180多名專家和技術人員參加了科技攻關,攻克了流動沙漠中修筑上等級公路的一系列世界級難題,項目研究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該沙漠公路路基寬10米,黑色路面為7米,它采用了強基薄面路面結構,沙基振動干壓實和土工布加固沙基的施工工藝及蘆葦防欄和蘆葦方格防沙體系。路面平整如鏡,汽車時速一般都在100千米以上,最高可達150-180千米。沙漠公路的貫通,對加快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開發,促進新疆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將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國內外游客深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腹地,開發沙漠探險旅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輪臺南鎮沙漠公路和民豐縣恰安沙漠公路的終點處建有壯觀的沙漠公路彩樓,門樓旁立有宏偉的沙漠公路簡介紀念碑。彩樓兩側還書寫著“千古夢想沙海變油田、今朝奇跡大漠變通途”的巨幅對聯。
[19]
[31]
市內交通
庫爾勒旅游風景
編輯庫爾勒綜述
庫爾勒市作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周邊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自治區住所文物保護單位28處,有檔案記錄的文物保護點300余處。市區北部山區峽谷中有著名的鐵門關,因其險固,形勢險峻,在中國古代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19]
庫爾勒市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獨特的旅游資源,1998年入選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名單。歷史上,庫爾勒就是絲綢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周邊有國家一級文物保護點14處,二級文物保護點40處,納入國家文物檔案的文物古跡有240處。吸引了無數中外游人和科學工作者。庫爾勒市周邊還有不少獨特的自然景觀,如博斯騰湖、巴音布魯克草原、天鵝湖、鞏乃斯林海、塔里木河、天山石林、雅丹奇觀以及世界最長的沙漠公路,還有海拔6973米的木孜塔格峰,都是人們旅游探險的好去處。在民族風情方面,主要有蒙古族的“那達慕”,維吾爾族的“麥西來甫”等民間文化藝術。
庫爾勒景點
鐵門關
位于庫爾勒市北八公里怪石崢嶸的庫魯克塔格山中。兩千多年前的絲綢之路,就從這里沿孔雀河進入一條30公里長的峽谷。峽谷曲折幽深,岸壁如刀劈斧鑿。據考,從晉代起,這里就設立了關口,因其地處險要,故名鐵門關。它是焉耆盆地進入塔里木盆地的一道天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如今的鐵關峽谷,在攔河大壩上建起了大水庫,往日奇險無比的古絲路中的一段已淹沒在萬頃碧水中。峽谷中依山傍水之處,林木蔥郁、百花斗艷,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點綴其中。
[19]
孔雀河
孔雀河起源于博斯騰湖,經鐵門關峽谷流經庫爾勒市,是庫爾勒市工業、農業、經濟的命脈。孔雀河全長785公里,河水一年四季不斷流,年徑流量12億立方米,常年流量穩定。孔雀河風景旅游帶上起314國道孔雀河大橋,下止英下鄉太陽島,全長約10公里。規劃有四個公園(植物園、孔雀公園、青少年公園、民族風情園);五座橋梁(獅子橋、梨香橋、建設橋、葵花橋、建國橋);六處景點(釣魚園、梨香園、觀景臺、百花園、孔雀廣場、團結花園)。
[19]
大峽谷
庫爾勒園藝場牧區大峽谷,距園藝場約40公里,離庫爾勒市區約100公里。大峽谷海拔近3000米,兩側山壁高近1000米,谷中最寬處約50—60米,最窄處約30米,谷底流淌著清澈的泉水,兩岸生長著茂密的原始灌木林。在近3公里長的峽谷地帶中,分布著6處瀑布,最高的近400多米,最低的約30米,峽谷兩臂的巖石走向和色彩十分奇特迷人。峽谷的西側是高山草原,分布有大片的松林并有多種野生動物、植物以及“一線天”等奇特的自然景觀。峽谷夏季最高氣溫近30度,最低氣溫近10度,是夏季避暑、休閑、觀光、旅游的景點。
[19]
胡楊林度假村
度假村位于庫爾勒市西南53公里,為孔雀河下游50公里攔河大壩水庫,陸地面積約30平方公里,湖面40平方公里,天然胡楊林1.7萬畝,水天一色、渾然一體。規劃建設休閑娛樂區、水上游樂區、民族風情動植物園區、狩獵園區、景點服務設施,完成交通道路、給排水工程、供電通訊工程、環衛設施、園林綠化、景點管理設施。
[19]
加麥清真寺
民族風情園
庫爾勒民族風情園位于庫爾勒市西郊,地處英下鄉恰爾巴克村,風情園占地14畝,種植有無花果、香梨、石榴、葡萄等果樹。風情園內的民族風情宴請廳,可同時容納100多人就餐,是一個具有多功能集表演文藝節目、享受美味佳肴、自娛自樂為一體的娛樂場所,還有能容納20人的小宴會廳,適宜小型的宴會。
[19]
太陽島
太陽島風景旅游區是孔雀河流域內天然形成的一個河心小島,面積1086畝,距市區10余公里,島上水草豐茂、綠樹成陰、鳥語花香。太陽島風景旅游區屬于人文旅游資源休閑求知健身類和自然旅游資源水域景觀類。規劃有四個功能區:濱河游樂區、太陽島水上娛樂度假區、民族風情園、植物園區、體育運動區。
[19]
羅布人村寨
巴音布魯克草原
巴音布魯克草原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泉水。遠在2600年前,這里即有姑師人活動。清乾隆36年,土爾扈特,和碩特等蒙古部落,在渥巴錫的率領下,從俄國伏爾加河流域舉義東歸,1773年在巴音布魯克草原和開都河定居。
這里盛產著焉耆天山馬、巴音布魯克大尾羊、中國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稱的牦牛,被譽為“草原四寶”。每到仲夏季節,一年一度的草原那達慕盛會,賽馬、射箭等比賽活動更讓游人流連忘返。
[19]
博斯騰湖
博斯騰湖距博湖縣城14公里,距焉耆縣城24公里,湖面海拔1048米,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積988平方公里。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數十個小湖區,小湖區有較大的湖泊,總面積為240平方公里,湖水西東深,最深16米,最淺0.8-2米,平均深度約10米左右。總面積1228平方公里的博斯騰湖與雪山、湖光、綠洲、沙漠、奇禽、異獸互相映襯,組成豐富多彩的畫卷。大湖水域遼闊,煙波浩渺;小湖區,葦翠荷香,曲徑邃深,被譽為“世外桃源”。
[19]
金沙灘
庫爾勒地方特產
編輯庫爾勒香梨
庫爾勒香梨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據晉代葛洪撰寫的《西京雜記》記載:“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此“梨”指的就是庫爾勒香梨、庫爾勒地區栽培香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大唐西域記》中也有關于庫爾勒香梨的記載。據說《西游記》中的人參果,就是指香梨。這種梨非常小,但含糖量高、香味濃郁、皮薄肉脆、香甜爽口。庫爾勒市香梨種植面積已達35.5萬畝,其中結果面積10余萬畝。早在漢唐時期就通過“古絲綢之路”傳入印度,被譽為“果中之王”,同時還是愛情的象征。在美國、東南亞、港、澳等國家和地區暢銷不衰。
[32]
番茄醬
庫爾勒生產的番茄外形美觀,鮮紅似火,產量高,質量好。以庫爾勒番茄為原料生產的番茄醬味道鮮美,酸甜可口,紅色素含量位居世界之首,被國家輕工部評為優質產品,先后獲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中國優質產品銀質獎和國優產品標號,年產可達2000噸,被外商稱為“無菌罐頭”,遠銷東南亞、西歐、美國,日本、加拿大、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34]
長絨棉
庫爾勒溫暖的氣候、充足的光照、較高的積溫,為喜溫愛光的長絨棉提供了適宜的生長條件。庫爾勒生產的長絨棉色澤潔白、可紡性好,其均勻度和絨長度均居世界前茅,在國際市場上可與美國加利福尼亞的“愛字棉”相媲美,其強度比世界最負盛名的秘魯、印度、獨聯體、美國等國家的長絨棉還高。1993年種植7210公頃,產量9263噸。1998年產量達18775噸。
[34]
博斯騰湖烤魚
庫爾勒城市榮譽
編輯庫爾勒市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曾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CCTV2006中國十佳魅力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等20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1.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先進城市(1996年、1999年1月8日)
2.全國棉花百強縣市(1995年—1996年)
3.全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市(1996年)
4.全國雙擁模范城(1997年1月15日、2000年1月12日、2003年12月30日、2007年12月)
5.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1997年7月、2002年2月、2004年1月18日)
6.全國星火計劃西進工程示范市(1997年9月)
7.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金牌獎(1997年10月29日)
8.全國計劃免疫先進市(1997年)
9.中國香梨之鄉(1998年3月、2001年8月)
10.中國優秀旅游城市(1999年1月)
11.國家衛生城市(1999年6月24日、2007年1月)
12.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市(1999年9月)
13.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1999年9月、2005年10月21日)
14.全國“愛心獻功臣行動”先進市(1999年12月24日)
15.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市(2001年4月)
16.全國“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先進集體(2001年7月)
17.全國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工作先進單位(2001年7月)
19.全國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先進集體(2002年6月24日)
20.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2003年2月)
21.全國青年星火西進示范市(2003年6月30日)
22.全國科技進步示范市(2004年10月19日)
23.中國西部大開發新疆十座投資環境最佳城市(2004年11月)
24.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2004年12月)
25.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2004年12月30日)
26.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2004年——2005年度)
27.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市(2005年4月12日)
28.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地市“長安杯”(2005年5月)
29.國家園林城市(2006年1月27日)
30.全國綠化先進集體(2006年3月)
31.中國魅力城市(2006年9月)
32.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范城市(2006年)
33.全國政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2007年9月)
34.全國綠化模范縣市(2008年5月)
35.全國文明城市(2009年1月20日)
36.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2009年1月)
38.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市(2011-2012年度)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庫爾勒概覽 .庫爾勒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2-19]
- 2. 新疆天山深處野生天鵝連續十年庫爾勒孔雀河越冬 .天山網.2016-10-13[引用日期2016-12-01]
- 3. 第二批全國文明城市(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 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和第四批全國創建工作先進城市(區)名單 .中國文明網.2009-01-23[引用日期2016-12-01]
- 4. 庫爾勒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 若羌縣首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網.2015-03-02[引用日期2016-12-01]
- 5. 第三批城鎮化試點地區公布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6-12-07]
- 6. 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復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中國文明網[引用日期2017-11-14]
- 7. 國家民委關于命名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 創建示范區(單位)的決定 .國家民委[引用日期2017-12-28]
- 8. 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發展報告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7-12-19]
- 9. 綜合實力百強縣榜單出爐:前十蘇州占四,昆山得五個全國第一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18-10-09]
- 10. 2018年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中國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18-10-10]
- 11. 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 中國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18-10-10]
- 12. 2018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中國中小城市網 [引用日期2018-10-12]
- 13. 關于首批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公示的公告 .科技部[引用日期2018-11-23]
- 14.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中國百強縣(市)、百強區發展報告(2018年)》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11-23]
- 15. 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中國經濟導報[引用日期2018-11-25]
- 16. 中國的行政區劃——市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09-04-17[引用日期2016-12-01]
- 17. 庫爾勒概覽 .新疆庫爾勒市人民政府網.2013-03-01[引用日期2016-12-01]
- 18. 庫爾勒市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庫爾勒市人民政府網.2016-12-02[引用日期2016-12-02]
- 19. 庫爾勒概覽 .中國庫爾勒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3-21]
- 20. 庫爾勒市歷史沿革 .庫爾勒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引用日期2014-04-17]
- 21. 關于將尉犁縣西尼爾鎮劃歸庫爾勒市管轄的通知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政府網.2009-07-20[引用日期2016-12-01]
- 22. 2009年庫爾勒市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網.2010-12-10[引用日期2016-12-01]
- 23. 巴州首府庫爾勒市概況 .天山網[引用日期2014-03-23]
- 24. 庫爾勒概覽 .庫爾勒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3-23]
- 25. 黨委領導 .庫爾勒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2-19]
- 26. 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 .新疆庫爾勒市政府網[引用日期2017-01-06]
- 27.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新疆庫爾勒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2016-02-15[引用日期2016-12-01]
- 28.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 .新疆庫爾勒市人民政府網.2017-01-24[引用日期2017-02-04]
- 29. 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 .庫爾勒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網站[引用日期2014-04-17]
- 30. 庫爾勒市概況 .天山網[引用日期2014-04-15]
- 31. 新疆巴音郭楞州庫爾勒市 .博雅地名網[引用日期2014-03-21]
- 32. 庫爾勒旅游景點介紹 .遨游網[引用日期2014-03-25]
- 33. 庫爾勒香梨 .天山網[引用日期2014-04-15]
- 34. 庫爾勒特產介紹 .博雅特產網[引用日期2014-04-15]
- 35. 博斯騰湖烤魚 .天山網[引用日期2014-04-15]
- 收起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