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縣

(河北省秦皇島市下轄縣)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同義詞 昌黎(秦皇島市下轄縣)一般指昌黎縣(河北省秦皇島市下轄縣)
昌黎縣位于河北省東北部,北枕碣石,東臨渤海,西南挾灤河,公元923年置縣“廣寧”,公元1189年取“黎庶昌盛”之意定名“昌黎”,是久負盛名的花果之鄉、魚米之鄉、文化之鄉、旅游之鄉、養貉之鄉、干紅葡萄酒之鄉,198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2005年成為全省首批擴權縣
昌黎縣總面積1212平方公里,轄11個鎮、5個鄉、1城郊區,行政村446個,總人口56.4萬人(2015年)。2017年昌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9.8億元。 [1] 
昌黎縣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祖籍地。 [2]  昌黎五次榮膺“全國文化先進縣”,三次蟬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昌黎縣地秧歌、民歌、皮影戲先后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2019年1月9日,憑借昌黎地秧歌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4] 
中文名稱
昌黎縣
外文名稱
Changli County
別    名
昌黎、碣陽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秦皇島市
下轄地區
11個鎮、5個鄉、城郊區
政府駐地
昌黎鎮
電話區號
(+86)0335
郵政區碼
066600
地理位置
河北省東北部,北枕碣石,東臨渤海,西南挾灤河
面    積
1212平方千米
人    口
56.4萬(2015年)
方    言
冀魯官話-保唐片-灤昌小片-昌黎話
氣候條件
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黃金海岸、碣石山、水巖寺、葡萄溝翡翠島五峰山、源影寺塔
機    場
秦皇島北戴河國際機場
火車站
秦皇島站、昌黎站、北戴河站
車牌代碼
冀C
行政代碼
130322
著名高校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GDP
259.8億元(2017年)
人均GDP
46063元(2017年)

昌黎縣歷史沿革

編輯
春秋時屬肥子國,戰國為燕國地。秦屬遼西郡。漢時在縣南置絫縣,屬幽州遼西郡,后漢省入海陽縣,亦屬遼西郡。三國魏、晉因之。北魏仍屬遼西郡,為海陽縣地。北齊省遼西郡入北平郡,省海陽縣入肥如縣,遂為北平郡肥如縣地。
隋開皇六年(586年)省肥如縣入新昌縣,十八年(598年)改新昌縣為盧龍縣,遂為北平郡盧龍縣地。唐屬河北道平州,為盧縣地。唐朝中葉營州柳城縣曾寄置于此。
昌黎縣風光
昌黎縣風光(10張)
遼太祖為安居定州俘戶置廣寧縣(治今城關鎮),隸屬南京道營州,為州治,同時設營州鄰海軍于此。金皇統二年(1142年)廢營州,廣寧縣改屬平州;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廣寧縣為昌黎縣(據傳,為黎民百姓昌盛興旺之意),屬中都路平州。元時昌黎縣屬中書省永平路。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省撫寧縣海山縣入昌黎縣;三年復置。至元四年(1267年)又以撫寧、海山二縣入昌黎縣;至元七年(1270年)復置,又省昌黎縣、海山縣入撫寧縣。至元十二年(1275年)復置昌黎縣,并省海山縣入焉,屬灤州;大德四年(1300年)昌黎縣改屬永平路。
明代昌黎縣屬京師永平府。清時昌黎縣屬直隸省永平府。民國二年(1913年)昌黎縣屬直隸省渤海道;民國三年(1914年)改屬直隸省津海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屬河北省。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后屬偽冀東自治區政府。
1941年至1945年間,曾建立遷盧撫昌、豐灤昌樂、昌樂、臨撫昌聯合縣,1946年撤銷聯合縣,4月昌黎縣改屬冀東區十三專區。1948年9月屬冀東區十二專區。1948年建立昌黎市,后廢。
1949年8月1日,昌黎縣劃歸河北省唐山專區,并為專署駐地,直至1958年。1960年4月2日撤銷唐山專區,昌黎縣改屬唐山市。1961年5月23日恢復唐山專區,昌黎縣復屬唐山專區。1970年唐山專區改稱唐山地區,昌黎縣屬之。1983年5月5日撤銷唐山地區,昌黎縣劃歸秦皇島市管轄。 [5] 

昌黎縣行政區劃

編輯

昌黎縣區劃沿革

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活動,漢置遼西郡絫縣,923年(遼天贊二年)置廣寧縣,1189年(金大定二十九年)取“黎庶昌盛”之意定名昌黎縣。1948年11月,昌黎縣城區建立昌黎市,為冀東區行署第十二專員公署駐地。1949年8月,昌黎縣劃屬唐山專區,昌黎縣城為唐山專員公署駐地。 [1] 
1997年,昌黎縣轄8個鎮、8個鄉:昌黎鎮、新集鎮、大蒲河鎮、泥井鎮、劉臺莊鎮、靖安鎮、安山鎮、龍家店鎮、茹荷鄉、十里鋪河鄉、兩山鄉、葛條港鄉、馬坨店鄉、荒佃莊鄉、朱各莊鄉、團林鄉。縣政府駐昌黎鎮。
  2002年底,昌黎縣轄10個鎮、6個鄉,5個社區、446個行政村。縣政府駐昌黎鎮。
2006年,昌黎縣轄10個鎮、6個鄉:昌黎鎮、靖安鎮、安山鎮、龍家店鎮、泥井鎮、大蒲河鎮、新集鎮、劉臺莊鎮、茹荷鎮、朱各莊鎮、團林鄉、葛條港鄉、馬坨店鄉、荒佃莊鄉、兩山鄉、十里鋪鄉。
  2007年4月,荒佃莊鄉撤鄉建鎮。 [5] 
2011年5月,昌黎縣28個行政村188平方公里,劃歸北戴河新區托管。 [5] 

昌黎縣區劃詳情

截至2014年,昌黎縣轄11個鎮、5個鄉:昌黎鎮靖安鎮、安山鎮、龍家店鎮、泥井鎮、大蒲河鎮新集鎮、劉臺莊鎮、茹荷鎮、朱各莊鎮荒佃莊鎮、團林鄉、葛條港鄉馬坨店鄉、兩山鄉、十里鋪鄉。

昌黎縣地理環境

編輯
昌黎縣地處河北省東北部,位于東經118°45′至119°20′,北緯39°25′至39°47′,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南挾灤河??h域東西最長50公里,南北最寬47.5公里,總面積1212.4平方公里。昌黎地處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緊連華北與東北經濟走廊,擁有發達的陸海空立體交通網絡體系。距首都北京270公里、距天津濱海新區170公里、距沈陽410公里;京哈鐵路、205國道、沿海高速貫穿全境;以昌黎為中心的150公里半徑內,匯集了天津新港、曹妃甸港、秦皇島港、京唐港等多個世界級海港口岸;境內坐落秦皇島北戴河國際機場 [6] 

昌黎縣地勢地貌

昌黎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有山地丘陵、山麓平原、濱
昌黎翡翠島 昌黎翡翠島
海平原。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區,面積6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5.2%,海拔50~350米,最高峰為碣石山仙臺頂,高度為695.1米。山麓平原分布在京山鐵路兩側及灤河以北的廣闊區域,面積為883.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72.9%,海拔高度5~50米。濱海平原分布在東部沿海一帶,面積265.9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21.9%,海拔高度0~5米。

昌黎縣土壤

昌黎縣境內的土壤呈多樣性。北部山區的低山、丘陵地帶為褐土,粗沙含量大,夾有石礫,疏松,沒有明顯層次,含鉀多。山前平原及鐵路沿線為褐土,土層深厚,輕壤質,通透性好。中南部沙地為潮土,土質瘠薄。東部濱海區輕壤質,中性或輕度鹽堿。

昌黎縣氣候

昌黎縣屬于中國東部季風區、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秋季延續時間長,無霜期長,水熱系數小。年總日照時數2809.3小時,為可照時數的63%。大于0℃間日照2137.3小時,大于等于10℃間日照1605.8小時。年太陽總輻射量126.7千卡/平方厘米,大于等于0℃間總輻射量104.1千卡/平方厘米,大于等于10℃間總輻射量82.5千卡/平方厘米,7~9月輻射量11.9千卡/平方厘米以上。年平均氣溫11℃,無霜期186天,大于等于0℃積溫4231℃,大于等于10℃積溫3814℃。年平均降水638.33毫米。

昌黎縣自然資源

編輯

昌黎縣礦產資源

截至2010年,昌黎縣共發現各類礦產14種,礦產地33處,其中黑色金屬7處,有色金屬3處,化工非金屬8處,建材非金屬9處,礦泉水3處,地下熱水3處。包括鐵礦6處,探明鐵資源量4828.9萬噸;煤(泥煤、草煤)8處,資源量3.672萬噸;建筑用石2處,估算資源量5000萬噸;石英砂,資源量1558.21萬立方米。 [7] 

昌黎縣水資源

昌黎縣境內水系有灤河飲馬河七里海等三條主要水系組成。2007年,灤河水系在昌黎境內流域面積為353.4平方公里。有大型湖泊碣陽湖,淡水儲量440萬立方米。地下水存量達2.7億立方米,其中礦泉水存量1500萬立方米。全縣水資源總量平均為37375萬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占有水量為30.8萬立方米。 [8] 

昌黎縣人口

編輯
2008年末,昌黎縣總人口為554344人,其中農業人口401908人,占72.5%;非農業人口152436人,占27.5%。全年出生人口5405人,出生率為9.76‰; 死亡人口3618人,死亡率為6.54‰;凈增人口1787人,自然增長率為3.23‰,比2007年下降0.72個千分點。

昌黎縣經濟發展

編輯
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9.4億元、人均生產總值3.8萬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63.9%和63.2%,年均分別增長10.5%和10.4%;實現全部財政帳16.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1億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76%和109.2%,年均分別增長12%和15.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62.2億元,比2010年增長127.5%,年均增長17.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4億元,比2010年增長123%,年均增長17.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7億元,比2010年增長87.7%,年均增長13.4%;進出口總額3.2億元,比2010年增長367%,年均增長21%;實際利用外資4219萬美元,比2010年增長55.4%,年均增長9.2%。累計實施千萬以上項目371個,完成總投資371.4億元,其中實施億元以上項目227個。 [6] 
2016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2.6億元,位居全市前列,年均增長9.6%;人均生產總值3.9萬元,年均增長10.5%;三次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由2011年的34.6:41:24.4調整為27.7:36.6:35.7;實現全部財政收入18.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歷史性突破10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1.7%和14.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9.5億元,年均增長15.6%;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6億元,年均增長10.7%。累計實施省市重點項目117個,完成投資219億元。 [9] 
2017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9.8億元,同比增長7.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6億元,同比增長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85.7億元,同比增長9.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8.6億元,同比增長13.7%。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9334元、14799元,同比增長8.1%和8.2%。 [1] 

昌黎縣第一產業

昌黎縣擁有悠久的果樹栽培歷史,盛產玫瑰香葡萄、富士蘋果、
昌黎葡萄溝 昌黎葡萄溝
核桃等干鮮水果,是“花果之鄉”;擁有4個漁港和94萬畝耕地,盛產扇貝、海參、玉米、小麥等農產品,是“魚米之鄉”;擁有六大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20多萬畝設施蔬菜,是“蔬菜之鄉”;擁有64.9公里的海岸線和渤海近岸最高山峰——碣石山,山、海、河、湖、灘、泉等資源廣具,是“旅游之鄉”;擁有彎針、壓角等縫紉機零件加工傳統,占據彎針國內市場90%、國際市場60%以上的份額,是“彎針之鄉”;擁有1400萬只貉狐貂等皮毛動物保有量,成為全國最大的養貉基地,是“養貉之鄉”;擁有萬畝釀酒葡萄基地,誕生中國第一瓶干紅葡萄酒,是“干紅之鄉”。 [6] 
2008年,昌黎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586612萬元,比2007年增長14.4%,其中畜牧業產值296319萬元,比2007年增長10.5%,比重達50.3%。2008年糧食播種面積774465畝,總產量317577噸,比2007年增長3.4%; 油料播種面積191355畝,產量48530噸,比2007年增長11.3%;蔬菜播種面積131699畝,產量539670噸,比2007年增長3.9%;園林水果面積130005畝,產量208154噸,比2007年增長8.4%。肉類產量為55031噸;禽蛋產量30395噸;牛奶產量36832噸。2008年水產品產量201910噸。

昌黎縣第二產業

2008年,昌黎縣有8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實現增加值247918萬元,比2007年增長5.5%,其中重工業完成增加值176132萬元,比2007年增長5.3%,輕工業完成增加值71786萬元,比2007年增長5.8%,在各類經濟類型中,對全縣工業起重要支撐作用的股份制企業完成增加值214389萬元,比2007年增長6.2%,大中型企業完成增加值187869萬元,比2007年增長4.4%。
2008年,昌黎縣具有資質等級建筑企業12家, 共實現建筑業總產值26524.4萬元,比2007年增長13.4%;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8萬平方米,比2007年下降1.0%;房屋竣工面積17.9萬平方米,比2007年下降29.4%。

昌黎縣第三產業

昌黎縣水巖寺 昌黎縣水巖寺
2008年,昌黎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30692.3萬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29.3%。其中縣級消費品零售總額95997萬元,比2007年增長18.8%;縣以下零售額134695.3萬元,比2007年增長37.9%。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214538.1萬元,比2007年增長40.0%;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6118.2萬元,比2007年下降35.9%。
2008年,昌黎縣各類商品交易市場43個,實現成交額281627萬元,比2007年同比增長17.0%,其中成交額超億元市場4個,市場成交額203521萬元,比2007年同比增長5.2%。農副產品市場年末共有7個,年市場成交額201759萬元,比2007年同比增長15.9%,占全縣市場成交額的71.6%。全年出口總值2744萬美元,比2007年增長6.6%。

昌黎縣社會事業

編輯

昌黎縣教育

2012年,昌黎縣內有省屬大學1所(河北科技師范學院),職業學校2所(昌黎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昌黎衛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高中4所,初中19所,小學109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含民辦學校2所),教師進修學校、秦皇島廣播電視大學昌黎分校、昌黎縣特殊教育中心、縣辦幼兒園各1所,民辦學校4所。
2012年,昌黎縣有公辦教師7908人,其中在職5383人(高中781人,初中1569人,小學2487人,幼兒園49人,局直144人,特教30人),離退休2525人;在校學生64008人,其中高中10491人,職中5179人(含雙帶1018人,涉農2232人),初中15419人,小學32919人;在園幼兒13574人(含學前班幼兒1966人)。

昌黎縣文化

2008年,昌黎縣共有劇場劇院2個,公共圖書館總藏量10萬冊。村村通有線電視,2008年末共有有線電視用戶56714戶。

昌黎縣醫療衛生

2012年,昌黎縣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771家,其中三級綜合醫院1所(秦皇島市第二醫院),二級甲等和三星級綜合性醫療機構1所(昌黎縣人民醫院),專業醫院2所(昌黎縣中醫院、昌黎縣婦幼保健院),地段醫院1所(黃金海岸醫院),疾控中心1所,衛生監督所1個,中心衛生院和鄉鎮衛生院14家,村衛生室653家以及門診部、診所、衛生所89家,民營醫院5家。衛生系統共有職工2004人,其中在職1480人,離退休人員524人。其中高級職稱51人,中級職稱379人,初級職稱800人,醫技人員中執業醫師531人,助理醫師200人,護理人員321人。全縣醫療衛生機構共擁有床位1930張。昌黎縣為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改善群眾就醫條件,全力實施昌黎縣人民醫院改革,在縣城優勢地段劃撥土地100畝,投入資金1.8億元用于縣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和大中型設備購置。新縣醫院總建筑面積40834平方米,開放床位499張,增加科室13個,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就醫人次大幅增加。 [6] 

昌黎縣旅游景點

編輯
碣石山
碣石山位于昌黎縣城北3公里處,因曹操《觀滄海》的“東臨碣石,以觀滄?!倍劽I絽^方圓400平方公里,主峰仙臺頂海拔695.1米,是渤海近岸的最高峰。碣石山上有歷代修建的水巖寺、圓通寺、韓文公祠以及鳳凰山大殿、龍王廟、娘娘廟等古寺建筑遺址。碣石山主峰仙臺頂后頂和龍潭洞、天橋柱等處石壁,遺留有遼金時期的多處石刻。
旅游景點
旅游景點(7張)
五峰山
五峰山位于昌黎縣城北5公里處,李大釗曾到五峰山客居、從事革命活動。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革命論著《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和《再論問題與主義》均創作于此。1987年修建了李大釗五峰山革命活動紀念室。20世紀90年代,五峰山景區被定名“五峰山李大釗革命活動舊址”,列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0年,五峰山景區被列為全國第二批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五峰山李大釗革命活動舊址先后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軍區命名為第二批省級國防教育基地,被河北省紀委、河北省委宣傳部命名為河北省第二批廉政教育基地。第二批“河北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 [10] 
源影寺塔
源影寺塔位于昌黎縣政府西側,因塔所在地有一“源影寺”而得名,為昌黎古城的標志。1982年確定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源影寺塔是典型的遼金時代的佛塔建筑,高約40米,十三層八面密檐實心磚塔。源影寺已無蹤跡。
黃金海岸
昌黎黃金海岸自然保護區是國務院1990年9月30日批準建立的首批五個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之一,面積300平方公里,分陸域和海域兩部分,其中陸域北起大蒲河南岸,南至灤河口北岸,東起低潮線,東西縱深2~4公里,面積91.5平方公里。海域部分面積208.5平方公里。

昌黎縣所獲榮譽

編輯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11] 

昌黎縣歷史文化

編輯
韓愈祖籍地
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死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對韓愈的祖籍史書多有記載。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
《舊唐書》記載韓愈為昌黎人;明代先后兩個版本的《昌黎縣志》均視韓愈為“鄉賢”,并有韓文公本傳。 [2]  2006年,在荒佃莊鎮韓營村發現的兩部《韓氏家譜》,為韓愈祖籍昌黎提供了有力而關鍵的佐證。五峰山上建有紀念韓愈的韓文公祠,始建于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為秦皇島市和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歌一影
昌黎縣“三歌一影”即:地秧歌、民歌、吹歌皮影。地秧歌、民歌、皮影戲先后入選第一、二、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吹歌入選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獲評“全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12] 

昌黎縣地方特產

編輯
昌黎葡萄酒
昌黎干紅葡萄酒呈深寶石紅色,有黑加倫、小漿果的果香和洋槐花的花香,口感柔和醇厚,其中所含的白藜蘆醇具有抗癌防癌及防治冠心病、高血酯病等功效。 [13]  2014年8月,第十五屆中國昌黎國際葡萄酒節在昌黎縣黃金海岸開幕。 [14] 
昌黎葡萄
昌黎縣以十里鋪鄉為中心的葡萄生產基地10萬畝,年產葡萄20萬噸。主栽品種為玫瑰香、巨峰、龍眼、紅提。據有關部門測定,昌黎玫瑰香葡萄含糖量為17-18%,單粒平均重量為5克,果穗平均重量350克左右,出汁率達76%以上。 [13] 
地方特產
地方特產(5張)
昌黎黿魚酒
昌黎黿魚酒,釀造前先將葡萄去梗破碎,入池,再將黿魚加工,取經過提煉的黿魚精華加入池中,放入優良菌種發酵,同時嚴格控制發酵溫度,隨后貯存半年至一年左右,適時進行冷處理,再按配方比例調劑,釀制過程需5年之久,始為成品。呈琥珀色,外觀酷似芝麻油,澄清透明,氣味濃郁,口感醇和,清爽柔和,余香綿延。該酒含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碳化水合物等多種營養成分。長期飲用有提神健腦,益氣補血、強身補腎之效。黿魚又名甲魚,其肉蛋白質含量很高,血為較好的補氣補血藥品。 [15] 
昌黎豬
昌黎豬,體型中等緊湊,成年公豬體重150公斤左右,體長140多厘米,胸圍130多厘米;成年母豬體重140多公斤。頭較小,額部有皺紋,頸較粗短,腰背寬而平直,臂部豐滿,四肢膠短,被毛黑色,四肢下部尾尖及鼻端均具白斑。公豬四肢粗壯,胸部寬深;母豬乳房發育良好。豬具有適應性強、增重快、早熟,易育肥、皮薄肉嫩、出肉率高等優點。 [16] 
昌黎蜜梨
昌黎蜜梨,因兩山鄉一帶所產蜜梨品質最佳,又稱兩山蜜梨。色澤金黃,肉白色,汁多,味清香,甜脆爽口。 [17] 

昌黎縣知名人物

編輯
韓愈唐代詩人,祖籍昌黎,世稱韓昌黎。 [2] 
齊鳴鳳明萬歷四十三年(1613年)任山東高苑縣令,四年后升任遼東自在牧。著有《時務論》。
張國祥明萬歷年間拔貢。任豐潤縣訓導、甘肅渭源縣令。著有《明經遺文》。
張莊臨明萬歷年同拔貢,張國樣之三子。遺著有《友松詩文稿》等。清康熙初年參修《昌黎縣志》。
任五輪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土,曾任湖北漢陽知縣。生前蓍有《徽五真稿》。
張元俊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舉人。歷任大名府教授、靖江知縣,著有《桃巖老人詩文集》。
齊大勇清雍正八年(1703年)考中武狀元,歷任陜西固原提督,甘肅提督等職。通書法。
王士升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舉人,任湖北咸豐縣令。著有《復性堂詩古文集》若干卷。
邢汝謙約為乾隆年間生。傳世之作有《喪葬用樂淪》等,其遺著印有《邢汝謙遺文》。
郭天培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年中舉人,但未及壯年即死。著有《環翠齋詩草》。
高允之清咸豐年任江南教練官。著有《寶森堂詩稿》、《文山堂筆略》、《中山堂經典集》等。
邸恩培著有《元極太極圖》、《淺說乾坤六子論》等。
王之篆王孝培之子。通書法,善繪蝴蝶。
董光照新集人,光緒二十年(1894年)舉人。執教于碣陽書院,光緒年間編纂有《昌黎縣鄉土志》。
張念祖于民國六年(1917年)重修縣志。生前著育《春秋大事表》等書。
宋文元城關人。興修群仙茶園(戲院),創辦《昌黎周報》。
楊悌忱城關人。創辦《燕東日報》,開設北方書局。編纂成《昌黎古塔遺聞》一書,未刊印。
張手潤清末貢生。編印《昌黎名勝古蹤覽》,為楊悌忱編《昌黎名勝古跡遺聞》作序并校對。
高榮杰1915年出生于新集高莊村人。皮影戲藝術家。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曾任唐山市皮影團副團長。
周國寶1905年生于昌黎縣城西關。著名民間舞蹈藝人。
齊永衡1933年生于昌黎縣。知名皮影戲操縱演員。
戴硯田黃營人,1932年生。詩人、編輯。著有詩歌集《春的兒女》、散文集《愛的期待》等。
劉金國1955年出生于槐李莊鄉小港村,公安部副部長,紀委書記,黨委委員,督察長。
趙文智1958年出生,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8]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
詞條標簽:
行政區劃 , 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