燴飯是一種食物,也就是巴渝人常說的“懶飯”,在某些地方又稱為“燴飯”引。這種飯歷史悠久,據傳最早起源于漢代,其創制發明者為樓護。
- 中文名
- 燴飯
- 主要食材
- 米飯,其它菜品
- 分 類
- 川菜
- 別 名
- 懶飯
- 拼 音
- huì fàn
燴飯簡介
燴飯由來
樓護,字君卿,齊魯(今山東)人氏,少年時代曾廣讀醫書,年輕時做過京兆吏,后來還做過諫大夫、天水太守等官職。此人特別善于言辭,深得被世人稱為“五侯”的漢成帝之母 舅王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等人的賞識,他常去“五侯”各家串門,交往甚密。“每旦,五侯家各遺餉之”(各家常送些好吃的東西給他)。
人的胃口說來也怪,日日吃粗茶淡飯者可能最想吃的就是山珍海味,而頓頓吃山珍海味者卻又最想吃粗茶淡飯。身為高官的樓護,“天上飛的除了飛機、水里游的除了潛艇”之外,哪樣都吃過了,“口厭滋味”便屬情理中事。偶爾一天,他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十分新穎而奇特的烹飪方法——“乃試合五侯所餉之鯖而食”,即把五侯贈送給他的魚、肉之類混合在一起燴了吃,有時還加些飯進去一起燴。如此這般,味道竟然特別鮮美。“燴飯”便從此流傳開來。
燴飯做法
編輯古往今來,何以會有那么多人鐘情“燴飯”呢?原由很難一言概之,主要的不 外乎以下幾方面:首先是味道鮮美。“燴飯”容量較大,冷菜、炒菜、燒菜、炸菜、腌菜、鹵菜等等,全都可以入鍋與飯同燴。這樣燴出來的飯菜,比起任何一種單獨的飯菜,味道豐富得多,屬集眾味于一鍋的佳肴美味;其次是養分充足。國人的飲食講究“三素一葷”,所謂“三素”,即指谷物類、蔬菜類以及果品類食物。而“一葷”則是指肉類食物。
一般,“燴飯”中至少包含了“兩素一葷”,養分充足,基本符合國人的飲食原則;此外,“燴飯”的基本材料是剩飯剩菜,剩飯剩菜哪家沒有?若在家中待客辦家宴,飯菜會剩得更多,除了那些變質變味的飯菜外,其余的都可以用來做“燴飯”,這符合國人節儉持家的傳統習慣。還有尤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燴飯”制作簡便。飯是現成的剩飯,菜是現成的剩菜,若剩菜中有湯菜,做“燴飯”時連水也無需再加了。這一點可能更是工作忙碌者喜愛美味一鍋燴的原因吧。
燴飯菜系和功效
編輯燴飯蛋白蝦仁燴飯
主料:
1、米飯一碗。
2、蝦仁約一兩。
3、咸鴨蛋白三個,切丁。
5、甜椒半個,切小塊。
6、蕃茄醬兩大匙。
7、干紅葡萄酒兩大匙。
8、白糖一咖啡匙。
9、淀粉一大匙放適量鹽,加水競成芡汁。
10、蔥兩棵,切碎。
做法:
1、鍋中放油燒至五成熟,放入蔥碎爆香。
2、倒入蝦仁、蛋白、黃瓜、甜椒略炒。
3、加約半斤水,燒沸后放入蕃茄醬、葡萄酒、白糖。
4、煮沸后勾芡。
5、攪拌均勻后盛起淋在米飯上即可食用。
基本特點:廣東風味快餐,特點是食用方便,營養豐富。
燴飯什錦燴飯
原料:
燴飯香菇燴飯
準備材料:
雞湯適量;洋蔥1/4個;剩米飯一中碗;泡發并且擠去水分的香菇半碗,切成粗條。
烹飪方法:
1、洋蔥切碎,將油(最好是橄欖油)倒入炒鍋,油熱后,把切碎的洋蔥放入,中火炒軟。
2、倒入香菇片翻炒2—3分鐘。
3、繼續保持中火,倒入剩米飯炒勻,加適量的鹽。
4、一邊翻炒米飯,一邊倒入雞湯。雞湯全部被米飯吸收后,再倒入些繼續翻炒。如此反復,可根據個人口味決定添加多少,覺得米飯有滑軟的感覺時就可以了。
燴飯匈牙利牛肉燴飯
配料:
牛肉 4兩、紅甜椒 1兩、洋蔥 1兩、青蔥 1根、白飯 6兩
A、太白粉 1小匙;水 2小匙
B、奶油 1小匙
C、匈牙利紅椒粉 1小匙、鹽 1/4小匙、鮮雞晶 1/4小匙:水 120cc
操作:
1、牛肉洗凈并切塊,以中火快炒過油后隨即撈起瀝乾;青椒、紅椒、黃椒、洋蔥、胡蘿卜、馬鈴薯洗凈并切塊;調味料A調制成太白粉水備用。
2、將奶油放入鍋中加熱,加入洋蔥爆香后,再加入作法1的其他材料及調味料C一起煮至牛肉變軟時,將太白粉水慢慢倒入鍋中勾芡,稍微拌炒入味,盛起淋在白飯上即可食用。
地道的匈牙利牛肉飯還有添加酸奶,卻較不合國人的口味,故在此并不添加酸奶這項材料。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