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岳光溪
- 國 籍
- 中國
- 出生地
- 北京市
- 出生日期
- 1945年10月30日
- 職 業(yè)
- 教學科研工作者
- 畢業(yè)院校
- 清華大學
- 主要成就
- 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代表作品
- 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鍋爐、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運行與檢修
目錄
岳光溪人物經(jīng)歷
編輯
岳光溪 報告(8張)
1974年,由于編寫了教材,他被誤以為是學習電機專業(yè)的大學生,而被調(diào)到嵐縣電機廠做技術員,在此期間岳光溪學習修理了第一個電機,通過自學掌握了電機變壓器基本原理及檢修工藝,解決了電機修理中的更換導線規(guī)格的技術問題和絕緣處理工藝規(guī)范問題,從此電機廠的電機變壓器修理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7]
。
1978年,得以平反后,考回清華大學讀熱力學與傳熱學進修班。1981年,畢業(yè)后留在清華大學熱能系熱工學教研組任教,先后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導。
1985年,正式調(diào)入鍋爐教研組,跟隨張緒祎從事循環(huán)流化床研究。1993年,岳光溪成為課題組的負責人。
1992年3月,再次前往美國,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擔任高級訪問學者(至1992年6月)。
2001年12月,受土耳其國家科委邀請,在土耳其科委作特邀報告“循環(huán)流化床燃煤技術”。
岳光溪主要成就
編輯岳光溪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循環(huán)流化床研究

岳光溪(4張)
岳光溪提出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定態(tài)設計理論,完成了中國國內(nèi)第一個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設計導則及熱力計算軟件,揭示了國外長期封鎖的商業(yè)機密,使用該導則及程序對百余臺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進行了成功的設計,并實現(xiàn)了中國循環(huán)床設計技術出口,他指導的世界最大容量超臨界600MW循環(huán)流化床研發(fā)及示范工程得到科技部和發(fā)改委的支持順利投入調(diào)試運行,該工程是中國在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領域達到世界領先的標志性工程
[10]
。
2002年,岳光溪把他主持完成的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設計技術出口到了日本,這是中國循環(huán)流化床設計技術的第一次出口。
2005年,岳光溪和他的團隊完成了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理論體系骨架的搭建,徹底弄清了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設計背后的原理,揭開了國外技術的缺陷和不適應中國企業(yè)情況的根本原因,使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設計從純經(jīng)驗方式轉向了“中國特色”的理論指導方式。基于對循環(huán)流化床內(nèi)部過程理論及工程的深入理解,采用機理仿真,開發(fā)了世界上第一臺應用于實際鍋爐的循環(huán)流化床仿真機,被公認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11]
。
岳光溪提出改進的方形分離器循環(huán)流化床技術,形成了為國外認可的異型水冷分離循環(huán)床實用新型專利,與企業(yè)合作開發(fā)了具有完全獨立知識產(chǎn)權的15MWe-100MWe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
[12]
。
煤氣化技術研究
2000年開始,岳光溪指導科研組進入煤氣化技術研究領域,先后開發(fā)了兩代清華氣化技術,其中第二代清華水煤漿水冷壁氣化技術全面超過了國內(nèi)外水煤漿氣化技術,2006年初從實驗室研究進入工業(yè)示范。2007年底通過發(fā)改委驗收鑒定,被評為世界先進水平,2009年獲得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協(xié)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13]
。
2002年,提出非融渣-融渣兩段式煤氣化技術,得到科技部支持,并成功實現(xiàn)了工業(yè)示范和產(chǎn)業(yè)化。
- 科研成果獎勵&項目承擔
截止到2006年,岳光溪先后主持了國家863課題2項、科技部攻關項目4項,國際合作項目10多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以及中國石油化工協(xié)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14]
。具體的主持項目情況如下:
時間 | 項目名稱 | 項目來源 |
---|---|---|
1991-1995 | 220t/h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研制 | 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項目第二負責人 |
1993-1997 | 煤部分氣化聯(lián)合循環(huán)發(fā)電技術關鍵技術研究 | 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項目第一負責人 |
1994-1996 | 國產(chǎn)化75T/h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完善化示范工程 | 國家經(jīng)貿(mào)委,項目第一負責人 |
1996-2000 | 100MW級在熱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技術開發(fā) | 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項目第一負責人 |
2001-2004 | 大型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產(chǎn)業(yè)化技術開發(fā) | 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項目第一負責人 |
2001-2005 | 循環(huán)流化床示范工程 | 日本國家能源發(fā)展組織 |
2002-2004 | 非融渣-融渣兩段式煤氣化爐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項目策劃及第三負責人 |
2002-2004 | 超臨界循環(huán)流化床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項目策劃及第三負責人 |
項目年限 | 項目名稱 | 合作國別 | 經(jīng)費 |
---|---|---|---|
1998~2000 | Formation of Unbournt Carbon in Fly Ash of Fluidized Beds | ABB | $5萬 |
1999~2001 | The NOX and N2O Formation and Reducing during Coal
Combustion in Fluidized Beds
| ABB | $2.5萬 |
1999~2001 | Study on ash formation in CFB combustion | 法國-EDF | Eu5萬 |
1999~2001 | Study on the agglomeration in fluidized bed | 日本-IHI | 600萬日元 |
2000~2002 | Design model of CFB boiler | 日本-IHI | 100萬日元 |
2000~2002 |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quare cyclone to improve it
performance
| 日本-IHI | 100萬日元 |
2001-2003 | The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investigation on the ash size
formation of coal in CFB combustion
| 法國-EDF | EU50萬 |
2003-2005 | mathematic modeling of the slagging near PC burner | 日本-IHI | 700萬日元 |
2002-2004 |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scaling law for the mixing in fluidized bed. | 日本-IHI | 400萬日元 |
2003-2005 | Model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 日本-NEDO-IHI | 29000萬日元 |
- 論文專著&授權專利
1999年岳光溪在第15屆國際流化床燃燒會議上獲得ASME最佳文章獎,這是中國人首次在國際流化床燃燒會議上獲獎
[15]
;截至2016年,岳光溪主編專著2本,發(fā)表論文300余篇,其中被SCI、ISTP、Ei收錄50余篇,申請發(fā)明專利22項,主要學術論著如下:
出版著作
出版時間 | 圖書名稱 | 出版社 |
---|---|---|
2003年 | 《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鍋爐》(第二主編) | 水利電力出版社 |
2003年 |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運行與檢修》(第二主編) | 水利電力出版社 |
代表論文
Guo QJ, Yue GX, Werther J. Dynamics of Pressure Fluctuation in a Bubbling Fluidized Bed at High Temperature.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02,41(14): 3482-3488
Guo QJ, Yue GX, Zhang JY, Liu ZY.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Two-dimensional Jetting Fluidized Bed with Binary Mixtures,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01, 56(15): 4685-4694
Molina A, Sarofim A F, Ren W, Lu Junfu, Yue Guangxi. Effect of Boundary Layer Reactions on the Conversion of Char-N to NO, N2O, and HCN at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Conditions. 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 174(11-2): 43-71
Guo QJ, Tang Z, Yue GX, Liu ZY, Zhang JY. Flow Pattern Transition in a Large Jetting Fluidized Bed with Double Nozzles. AIChE Journal, 2001, 47 (6): 1309-1317
Li Zheng, Ni Weidou, Yue Guangxi, Sun Xin, Zhang, Wei.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he Dynamic Total Mass Balance of CFBC. Journal of 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7, 3(3): 258-263 Ei 97123968290
Lu Junfu, Yue Guangxi Catalytic Cracking Reactions of Tar Components over CaO.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1997, 37(2): 610 Ei 97093836986
Lu Junfu, Yue Guangxi. Catalytic Cracking Reactions of Tar Components over Circulating Ash of CFBB.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1998, 38(7): 66 69 Ei 99084735663
Feng Junkai, Yue Guangxi. New Achievements of Development of CFBC Boilers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ICEE, 1998 505-510 Ei 98124514853
Lu Junfu, Yue Guangxi. Effect of Cracking Reactions of Tar Components on the Activity of Circulating Ash of CFBB.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1999, 39(11): 83~85 Ei 00045122470
Lu Junfu, Yue Guangxi . Investigation of the Deactivaty of a Kind of Circulating Ash when the Tar Cracking over It.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alphysics. 1999, 20(5): 637~641 Ei 00045119431
Guo Qingjie, Zhang Jiyu, Liu Zhenyu, Yue Guangxi. Chaotic Study on a Large Jetting Fluidized Bed with a Vertical Nozzl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0, 8(2): 176-179 Ei 00085260113
Guo Qingjie, Yue Guangxi, Liu Zhenyu .Gas Discharge Patterns in a Large jetting Fluidized Bed with a Vertical Nozzle.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01, 40(16): 3689-3696 Ei 01496752005
Yang Hairui, Lu Junfu, Gu Mingxing, Liu Qing and Yue Guangxi Lateral Solid Mixing in Dense Zone in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2001, 16(4): 395~398 Ei 01516770594
Guo Qingjie, Yue Guangxi, Zhang Jiyu, Liu Zhenyu. Hydrodynamic Behavior of a Two-Dimensional Jetting Fludized Bed with Binary Mixtures,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01, 56(15): 4685-4694 Ei 01436702972
Xin Jian, Lu Junfu, Yue Guangxi, Yu Long. Discussion on Developing Supercritical Pressur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2002, 17: 439-441 Ei 03077359619
Li Dengxin, Gao Jinsheng, Meng Fanling. Mechanism of Organic Sulfur removal By Electrolysis. Journal of 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 8(5): 421-424 Ei 03047336966
Guo Qingjie, Yue Guangxi, Suda Toshiyuki, Sato, Junichi.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a Bubbling Fluidized Bed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 2003, 42(6): 439-447 Ei 03187453860
Li Dengxin, Xu Meng, Lu Junfu, Guo Qingjie, Yue Guangxi. Advances in 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Ash Residu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2003, 18(1): 5~8 Ei 03087366508
Guo Qingjie, Yue Guangxi, Werther, Joachim. Dynamics of Pressure Fluctuation in a Bubbling Fluidized Bed at High Temperature.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02, 41(14): 3482-3488 Ei 02307026841
申請專利
申請?zhí)?/th> | 公開號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
93235842.X | 2189491 | 帶加速段的水冷方形旋風分離器 | 岳光溪,張緒,李巖,等 |
92104675.8 | 1070038 | 差速內(nèi)循環(huán)的方法及鍋爐設備 | 岳光溪 |
92112406.6 | 1071732 | 差速床燃煤聯(lián)合循環(huán)的方法及裝置 | 張緒,岳光溪,徐向東 |
01227149.7 | 2481990 | 一種鍋爐用的高強度膜式水冷壁 | 呂俊復,岳光溪,路霽鸰,等 |
01130662.9 | 1341823 | 一種流化床發(fā)生高溫煙氣的方法及裝置 | 呂俊復,岳光溪,郭慶杰,等 |
01130660.2 | 1334420 | 一種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用的高溫固體物料回送閥 | 呂俊復,岳光溪,劉青,等 |
00109017.8 | 1273877 | 分隔式分布板雙射流管射流流化床 | 郭慶杰,岳光溪 |
00200573.5 | 2407237 | 一種用于流化床鍋爐的傘骨形風帽 | 呂俊復,岳光溪,劉青,等 |
00109016.X | 1271088 | 一種固體物料流量測量方法及裝置 | 呂俊復,岳光溪,任維 |
01134738.4 | 1352310 | 一種以氰化提金廢渣再提金的工藝方法 | 李登新,呂俊復,岳光溪,等 |
01129693.3 | 1330170 | 以煤系黃鐵礦為原料制備鐵礬的工藝方法及裝置 | 李登新,岳光溪,呂俊復,等 |
01144585.8 | 1352367 | 一種流化床飛灰快速水化團聚和返送流化床工藝 | 李登新,岳光溪,呂俊復,等 |
02130911.6 | 1401748 | 一種提高流化床飛灰脫硫和燃盡效率的添加劑及使用方法 | 李登新,岳光溪,呂俊復,等 |
01278943.7 | 2517969 | 一種飛灰快速水化團聚和復燃的流化床鍋爐 | 李登新,岳光溪,呂俊復,等 |
01134737.6 | 1351963 | 一種以氰化提金廢渣制備鐵紅的工藝方法 | 李登新,李杰錫,岳光溪,等 |
岳光溪人才培養(yǎng)
岳光溪為研究生講授課程《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技術》,為工程碩士講授課程《煤的清潔燃燒》
[1]
。岳光溪一直強調(diào),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特長,生活中多注意觀察,將別人的知識、優(yōu)點學過來,這是搞工科的人需要具備的素質。他還教導學生做人、讀書要充滿熱情,腳踏實地,用心跟別人學習,路會越走越寬,經(jīng)歷時間的打磨,積累經(jīng)驗之后,一定能夠有所作為
[5]
。截止到2016年,岳光溪已培養(yǎng)出20名博士、10多名碩士。根據(jù)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shù)字研究館信息、全國圖書館參考咨詢聯(lián)盟,岳光溪培養(yǎng)學生情況如下
[16]
:
時間 | 名稱 | 作者 | 學位 |
---|---|---|---|
2016 |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生成機理的實驗與模型研究 | 李競岌 | 博士 |
2015 | 加壓條件下煤顆粒快速脫揮發(fā)分成焦特性研究 | 郝添翼 | 博士 |
2014 | 涵蓋不同流型的氣固床層與壁面換熱研究 | 張瑞卿 | 博士 |
2014 | 高碳碳氫燃料的火焰?zhèn)鞑ヌ匦院拖缣匦缘难芯?/td> | 李博 | 博士 |
2014 | 合成氣/空氣貧燃層流預混火焰的傳播和熄滅特性研究 | 張揚 | 博士 |
2013 | 煤粉的富氧高溫空氣燃燒及其NO_x生成特性研究 | 崔凱 | 博士 |
2011 | 氣化產(chǎn)物對煤焦氣化反應影響機理的理論及實驗研究 | 黃志民 | 博士 |
2010 | 低熱流低質量流率超臨界水在光管中的傳熱與流動研究 | 李文凱 | 博士 |
2009 | 600MWe超臨界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整體動態(tài)特性研究 | 李燕 | 博士 |
2009 |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中分離器后燃現(xiàn)象研究 | 李少華 | 博士 |
2009 | 大型循環(huán)流化床動態(tài)特性研究 | 李金晶 | 博士 |
2008 | 循環(huán)流化床內(nèi)氣體擴散及二次風射流規(guī)律研究 | 楊建華 | 博士 |
2007 | 煤焦加壓氣化動力學熱重實驗研究 | 王明敏 | 博士 |
2006 |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燃燒室多維數(shù)學模型與試驗研究 | 肖顯斌 | 博士 |
2007 | 氣流床煤氣化爐數(shù)值模擬及顆粒—渦團作用建模研究 | 吳玉新 | 博士 |
2007 |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NO和N_2O脫除的實驗研究 | 侯祥松 | 博士 |
2006 |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飛灰高壓靜電脫碳的研究 | 王啟民 | 博士 |
2006 | 結構參數(shù)對方形分離器性能影響的研究 | 王玉召 | 碩士 |
2006 | 流化床冷渣器流化特性的研究 | 葉科 | 碩士 |
2005 | 流化床的流動模擬及結渣現(xiàn)象的探討 | 王昕 | 博士 |
2005 | 超臨界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水冷壁熱負荷及水動力研究 | 呂俊復 | 博士 |
2005 | 循環(huán)流化床中熱量及揮發(fā)分釋放規(guī)律的實驗研究 | 趙石鐵 | 碩士 |
2005 | 高溫煤氣化動力學及兩段式氣化爐的模型研究 | 胡文斌 | 碩士 |
2004 | 流化床的流動模擬及結渣現(xiàn)象的探討 | —— | 博士 |
2004 | 包墻過熱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其改造研究 | 趙晴川 | 碩士 |
2003 | P200增壓流化床聯(lián)合循環(huán)發(fā)電的技術可行性與經(jīng)濟性研究 | 鄭寶忠 | 碩士 |
2003 |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物料平衡研究 | 楊海瑞 | 博士 |
2003 | 焦炭流化床燃燒條件下氧化亞氮生成機理的實驗研究 | 任維 | 博士 |
2003 | 循環(huán)流化床飛灰水化團聚脫硫的實驗研究 | 徐猛 | 碩士 |
2003 | 電站鍋爐受熱面積灰結渣在線監(jiān)測及優(yōu)化吹灰系統(tǒng) | 王紹燦 | 碩士 |
2003 | 旋風爐內(nèi)飛灰重熔高溫固硫的實驗研究 | 王啟民 | 碩士 |
2003 |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部分負荷性能的模型化研究 | 凌曉聰 | 碩士 |
2002 | 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條件下焦碳反應性實驗研究 | 黎永 | 博士 |
2002 | 超臨界循環(huán)流化床概念設計及燃燒室水冷壁的安全性研究 | 辛建 | 碩士 |
2001 |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設計研究 | 張建勝 | 博士 |
2001 | 600MW機組鍋爐煙溫偏差問題實爐調(diào)試研究與分析 | 張戟 | 碩士 |
2001 | 流化床燃燒條件下煤的成灰特性實驗研究 | 唐治 | 碩士 |
2000 | 流化床氣泡行為的模擬研究 | 王昕 | 碩士 |
2000 | 焦炭流化床燃燒條件下焦炭氮轉化的實驗研究 | 任維 | 碩士 |
2000 |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密相區(qū)內(nèi)顆粒的橫向擴散研究 | 楊海瑞 | 碩士 |
1999 |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熱量釋放規(guī)律的實驗及模型研究 | 金曉鐘 | 博士 |
1999 |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測試研究及其應用 | 張建勝 | 碩士 |
1998 | 循環(huán)流化床水冷壁內(nèi)傳熱的計算和實驗研究 | 張繼鋒 | 碩士 |
1996 | 方形分離器內(nèi)氣固兩相流動的實驗研究及數(shù)值模擬 | 由長福 | 博士 |
1996 | 循環(huán)灰條件下苯和甲苯裂解反應的實驗研究 | 呂俊復 | 碩士 |
岳光溪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參考資料 |
---|---|---|
—— | 國家政府特殊津貼 | —— |
2008年 | 中國工程院第七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 [4] |
2009年 | 中國工程院院士,能源與礦業(yè)工程學部 | [8] |
2011年 | 國際循環(huán)流化床技術成就獎 | [17] |
—— |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先進個人 | —— |
—— | 清華大學技術效益獎 | —— |
岳光溪社會任職
編輯岳光溪人物評價
編輯岳光溪是中國潔凈煤技術研究的先驅者和領軍人物,從“八五”時期到“十一五”時期連續(xù)主持國家“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的攻關項目,在全國創(chuàng)下了許多個第一。他發(fā)展了中國獨立的循環(huán)流化床理論和設計體系并用于實踐,開發(fā)了系列容量國產(chǎn)循環(huán)床鍋爐,且實現(xiàn)大規(guī)模產(chǎn)業(yè)化,為中國燃煤節(jié)能環(huán)保做出了杰出貢獻
[2]
。(清華大學評)
岳光溪多年來在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基礎和工業(yè)應用領域作出的杰出貢獻,只用3年時間就成功實現(xiàn)了基于流態(tài)重構節(jié)能型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工業(yè)應用
[17]
。(國際循環(huán)流化床技術成就獎評)
百度百科內(nèi)容由網(wǎng)友共同編輯,如您發(fā)現(xiàn)自己的詞條內(nèi)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教師詳細信息 姓 名岳光溪 .清華大學[引用日期2018-01-06]
- 2. 師資隊伍 · 兩院院士 岳光溪 .清華大學[引用日期2018-01-06]
- 3. 中國工程院岳光溪院士受聘為我校“雙聘院士 .太原理工大學電氣與動力工程學院 .2013-12-10[引用日期2018-01-06]
- 4. 光華工程科技獎得主岳光溪:種出自己的蘋果樹 .清華大學[引用日期2018-01-13]
- 5. 岳光溪院士訪談 .清華大學[引用日期2018-01-13]
- 6. 岳光溪:情系家鄉(xiāng)人(圖) .呂梁日報.2016-07-01[引用日期2018-01-06]
- 7. 岳光溪:創(chuàng)新來自積淀 .科學時報.2010-1-18[引用日期2018-01-06]
- 8. 能源與礦業(yè)工程學部 · 岳光溪 .中國工程院[引用日期2018-01-19]
- 9. 岳光溪:創(chuàng)新來自漫長積淀 成功源自刻骨的專研 .人民網(wǎng).2010年01月19日[引用日期2018-01-06]
- 10. 堅守在工程第一線 ——記新當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熱能系教授岳光溪 .清華大學[引用日期2018-01-13]
- 11. 岳光溪院士:站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做科研 .清華大學[引用日期2018-01-13]
- 12. 我校與日本IHI公司舉行項目合作簽字儀式 .清華大學[引用日期2018-01-13]
- 13. 在工程一線實踐科學 .清華大學[引用日期2018-01-13]
- 14. 清華岳光溪獲2011年國際循環(huán)流化床技術成就獎 .中國教育網(wǎng)[引用日期2018-01-13]
- 15. 岳光溪院士:懂科學的工程師 .科學網(wǎng)[引用日期2018-01-19]
- 16. 岳光溪 培養(yǎng)人才 .全國圖書館參考咨詢聯(lián)盟[引用日期2018-01-19]
- 17. 清華岳光溪獲2011年國際循環(huán)流化床技術成就獎 .中國教育網(wǎng)[引用日期2018-01-19]
- 18. proceedings of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引用日期2018-01-07]
- 19. 岳光溪院士 .長沙理工大學.2017-09-27[引用日期2018-01-06]
- 20. 岳光溪院士被聘為我校特聘教授 .長沙理工大學校報[引用日期2018-01-06]
- 21. 兗礦集團與中國工程院岳光溪院士簽訂聘任協(xié)議 .兗礦集團.2017-02-20[引用日期2018-01-06]
- 22. 我校聘請岳光溪院士為北京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學術委員 .北京建筑大學[引用日期2018-01-13]
- 收起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