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導航系統

(衛星通信設備)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衛星導航系統,即“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主要采用最新GPS技術在導航通訊領域的最新應用系統。衛星導航全球性大眾化民用,剛剛開始,有百種應用類型。衛星導航的生命期至少還有50年,GPS概念的提出已有三十年,真正應用只有十來年,現在GPS現代化,GPS III新階段,延續到2020年。GPS國際協會已統計出GPS的117種不同類型的應用。蜂窩通信的集成和汽車應用還是當前最大的兩個市場。
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在大量應用中廣泛使用,而且總的發展趨勢是為實時應用提供高精度服務。
中文名
衛星導航系統
外文名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全    名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技術/GPS技術
生命期
2020年
市    場
蜂窩通信的集成和交通運輸應用
位置精確
至少需要4顆衛星

衛星導航系統系統結構

編輯
經過20余年的實踐證明,GPS系統是一個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無線電導航、定位和定時的多功能系統。GPS技術已經發展成為多領域、多模式、多用途、多機型的國際性高新技術產業。GPS系統由空間部分、地面測控部分和用戶設備三部分組成。

衛星導航系統地面控制部分

由主控站(負責管理、協調整個地面控制系統的 工作)、地面天線(在主控站的控制下,向衛星注入尋電文)、監測站(數據自動收集中心)和通訊輔助系統(數據傳輸)組成;

衛星導航系統空間控制部分

GPS系統的空間部分由空間GPS衛星星座組成。GPS衛星星座原計劃是將24顆衛星均勻分布在6個不同的軌道平面上,而發展到今天,在軌道上運行的衛星數量已經達到27顆。每個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傾角大約55度。在地球上任何地點任何時刻都能觀測到5-8顆衛星。每顆衛星都利用兩個L載頻傳送信號,即L1(1 575.42 MHz)和L2(1 227.26 MHz)。每顆衛星都在完全相同的頻率上傳送信號,但每顆衛星的信號在到達用戶之前都經過了多普勒頗移。L1承載精密(P)碼和粗/捕獲(C/A)碼,L2僅承載P碼。導航的數據報文疊加在這些碼上,兩個載頻上承載著相同的導航數據報文。P碼通常是加密的,只有C/A碼可供民用。

衛星導航系統用戶裝置部分

主要由GPS接收機衛星天線組成,GPS接收機,根據型號分為測地型、全站型、定時型、手持型、集成型,根據用途分為車載式、船載式、機載式、星載式、彈載式。 [1] 

衛星導航系統技術

編輯

衛星導航系統產生背景

全球定位系統(GPS)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間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衛星導航系統研發目的

其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 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并用于情報收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目的,是美國獨霸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經過20余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星座己布設完成。

衛星導航系統原理

24顆GPS衛星在離地面1萬2千公里的高空上,以12小時的周期環繞地球運行,使得在任意時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同時觀測到4顆以上的衛星。
由于衛星的位置精確可知,在GPS觀測中,衛星到接收機的距離,利用三維坐標中的距離公式,利用3顆衛星,就可以組成3個方程式,解出觀測點的位置(X,Y,Z)。考慮到衛星的時鐘與接收機時鐘之間的誤差,實際上有4個未知數,X、Y、Z和鐘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顆衛星,形成4個方程式進行求解,從而得到觀測點的經緯度和高程。
事實上,接收機往往可以鎖住4顆以上的衛星,這時,接收機可按衛星的星座分布分成若干組,每組4顆,然后通過算法挑選出誤差最小的一組用作定位,從而提高精度。
由于衛星運行軌道、衛星時鐘存在誤差,大氣對流層電離層對信號的影響,以及人為的SA保護政策,使得民用GPS的定位精度只有100米。為提高定位精度,普遍采用差分GPS(DGPS)技術,建立基準站(差分臺)進行GPS觀測,利用已知的基準站精確坐標,與觀測值進行比較,從而得出一修正數,并對外發布。接收機收到該修正數后,與自身的觀測值進行比較,消去大部分誤差,得到一個比較準確的位置。實驗表明,利用差分GPS,定位精度可提高到5米。
定位服務
聯邦無線電導航計劃中規定的GPS定位服務包括精密定位服務(PPS)和標準定位服務(SPS)。
PPS 授權的精密定位系統用戶需要密碼設備和特殊的接收機,包括美國軍隊、某些政府機構以及批準的民用用戶。
SPS 對于普通民用用戶,美國政府對于定位精度實施控制,僅提供SPS服務。SPS服務可供全世界用戶免費、無限制地使用。

衛星導航系統特點

(1)全天候;
(2)全球覆蓋;
(3)三維定速定時高精度;
(4)快速省時高效率;
(5)應用廣泛多功能。

衛星導航系統用途

大方面來說:
(1)陸地應用,主要包括車輛導航、應急反應、大氣物理觀測、地球物理資源勘探、工程測量、變形監測、地殼運動監測、 市政規劃控制等;
(2)海洋應用,包括遠洋船最佳航程航線測定、船只實時調度與導航、海洋救援、海洋探寶、水文地質測量以及海洋平臺定位、海平面升降監測等;
(3)航空航天應用,包括飛機導航、航空遙 感姿態控制、低軌衛星定軌、導彈制導、航空救援和載人航天器防護探測等。
從市場分布來說
車載衛星導航 車載衛星導航
衛星導航的應用是建立導航衛星系統的根本出發點,也是其最終的歸宿。通常衛星導航的應用市場可以分為三大方面,是專業市場、批量市場和安防市場。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從應用的角度可分成以下10類加以簡述,這就是:航空、航海、通信、人員跟蹤、消費娛樂、測繪、授時、車輛監控管理,和汽車導航與信息服務。
其它具體分類
1. 航空 歐洲的Galileo便是新建的全球導航星座,它與GPS配合起來,可以大大提高導航衛星的可用性,使單一的GPS市區可用性從55%提高到GPS/Galileo共用時的95%。GPS技術建立廣域增強系統(WAAS)逐步代替原先的微波著陸/儀表著陸系統,美國的WAAS系統計劃在2003年下半年運營,地面改正數據可以通過靜地衛星轉發給飛機。
2. 航海 衛星導航接收機廣泛地用于海上行駛的各類船只,DGPS則廣泛地用于沿岸與進港,以及內河
車載衛星導航 車載衛星導航
行駛的船只,精度可達到2-3m。在衛星導航接收機與無線通信手段集成后,該系統便成為一個位置報告系統和緊急救援系統。許多漁船將GPS與雷達和魚探器結合在一起,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
3. 通信與導航的融合 衛星導航接收機與無線電通信機的結合是自然發生的,這種融合產生的意義是非常深遠的。實際上,這是移動計算機(PDA)、蜂窩電話GPS接收機的系統集成和完美整合。
4. 人員跟蹤 個人跟蹤的應用需求與E911這類導航手機或稱定位手機思路相似,但其產品類型和主要功能定位則與它們大相徑庭。首先要求其體積和功耗要小,便于隱藏或佩帶,如手表之類。其應用功能可以由中心加以激活或啟動,以利于獲取佩帶者所在位置。
5. 消費娛樂 徒步旅行者、獵人、越野滑雪者,野外工作人員和戶外活動者213年常應用袋式GPS定位器,配上電子地圖,可以在草原、大漠、鄉間、山野或無人區內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6. 測繪 GPS測繪還可用于繪圖、地藉測量、地球板塊測量、火山活動監測、GIS領域、大橋監測、水壩監測、滑坡監測、大型建筑物監測等。這種測量技術的實時動態化(RTK)可以用于海洋河道公路測量,
北斗衛星導航定位接收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定位接收系統
以及礦山、大型工程建設工地等作為自動化管理和機械控制。
7. 授時 GPS設備還用于作為時間同步裝置,特別是作為交易處理定時(如在ATM機中)和通信網絡中應用。
8. 車輛監控管理
9. 汽車導航與信息服務
10. 其它

衛星導航系統常見設備

編輯
GLONASS系統
1.GLONASS系統概述 1982年,俄羅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的第一顆衛星升空,從此開始應用于測量與導航領域。
2.GLONASS定位技術 GLONASS的定位技術與GPS相同,即以精確的定時和衛星量程計算為基準來進行。
3.GPS與GLONASS系統比較 GPS和GLONASS系統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很明顯GLONASS努力采用較少的衛星數量。
Galileo系統
1.Galileo系統的提出 1999年6月召開的歐洲交通運輸部長會議通過了撥款3700萬歐元完成被稱為Galileo的新一代衛星導航系統。2008年投入運營。
2.Galileo系統的選擇與挑戰 如何開發Galileo系統最終將在2000年下半年的歐洲交通運輸部長會議上作出決定。
3.Galileo系統的性能 Galileo系統提供3種等級的性能:·全球·地區·局域。
4.Gaiaieo系統的業務類型 系統還定義了3種類型的業務:·開放接入業務(OAS)。·一類控制接入業務(CAS1)·二類控制接入業務(CAS 2)。
5.Galileo系統的體系結構 Galileo系統的星座可由9顆靜止衛星與21顆中軌道(MEO)衛星或者完全由30顆MEO 衛星組成。
6.Galileo系統與GPS和GLONASS的兼容性 射頻兼容性對于實現三個系統的互操作至關重要:系統不能相互干擾或降低接收機的性能。

衛星導航系統四大定位系統

編輯
美國全球定位系統
GPS由24顆衛星組成,分布在6條交點互隔60度的軌道面上,精度約為10米,軍民兩用,目前正在試驗第二代衛星系統。 [2] 

  

  

  
俄羅斯格洛納
GLONASS系統。由24顆衛星組成,精度在10米
左右,軍民兩用,設計2009年底服務范圍拓展到全球。

  

  

  

  

  

  
歐洲伽利略
GALILEO系統。由30顆衛星組成,定位誤差不超過1米,主要為民用。2005年首顆試驗衛星已成功發射。已經于2008年開通定位服務。

  

  

  

  
中國北斗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空間段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中國計劃2012年左右,“北斗”系統將覆蓋亞太地區,2020年左右覆蓋全球。 [3]  中國正在實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已成功發射十六顆北斗導航衛星。根據系統建設總體規劃,2012年左右,系統將首先具備覆蓋亞太地區的定位、導航和授時以及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4-5] 

衛星導航系統發展前景

編輯
由于GPS技術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動測量的特點,作為先進的測量手段和新的生產力,已經融入了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應用領域。
隨著冷戰結束和全球經濟的蓬勃發展,
衛星導航系統 衛星導航系統
美國政府在2000年至2006期間,在保證美國國家安全不受威脅的前提下,取消SA政策,GPS民用信號精度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改善,利用C/A碼進行單點定位的精度由100米提高到20米,這將進一步推動GPS技術的應用,提高生產力、作業效率、科學水平以及人們的生活質量,刺激GPS市場的增長。據有關專家預測,在美國,單單是汽車GPS導航系統,2000年后的市場將達到30億美元,而在中國,汽車導航的市場也將達到50億元人民幣。可見,GPS技術市場的應用前景非常可觀。
中國這個要逐步擴展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導航系統(COMPASS),將主要用于國家經濟建設,為中國的交通運輸、氣象、石油、海洋、森林防火、災害預報、通信、公安以及其他特殊行業提供高效的導航定位服務。建設中的中國北斗導航系統(COMPASS)空間段計劃由五顆靜止軌道衛星和三十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提供兩種服務方式,即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北斗衛星將逐步擴展為全球衛星導航系。中國將陸續發射系列北斗導航衛星,逐步擴展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6] 
已知GPSRTK技術是GPS測量技術發展的一個新突破。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詞條標簽:
科學百科航空航天分類 科技產品 科學 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