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利

(中國工程院院士)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楊勝利,1941年1月5日出生于江蘇省太倉市,生物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1]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
1962年楊勝利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勝利主要從事系統生物學及其在生物技術中應用的研究,包括基因工程在酶、發酵和制藥工業中的應用研究和開發和代謝工程研究。
中文名
楊勝利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蘇省太倉市
出生日期
1941.1.5
職    業
生物技術專家
畢業院校
華東化工學院有機化工系
性    別

楊勝利個人經歷

編輯
1962年,畢業于華東化工學院有機化工系。1962年9月到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工作。
1980-1982年,在美國加州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
1992-1996年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生物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科院新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863”生物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科技進步專家咨詢委員等。
2014年11月26日,正式入職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全職院士 [2] 華東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兼職教授。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名譽院長。

楊勝利主要成就

編輯

楊勝利科研成就

楊勝利所主持的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工程研究中建立了基因克隆、定位表達系統,并采用DNA體內重組提高質粒的穩定性,優化了宿主和表達的條件,構建了高穩定性、高表達的基因工程菌,主要技術指標優于國際同類基因工程菌,發展了基因工程菌膜反應器,已于1990年用于工業生產。并致力于將微生物血紅蛋白、熱休克蛋白分子伴侶等基因用于工業生產菌株的優化,推動基因工程和代謝工程在醫藥和工業生物技術產業中的應用。他還在分子藥理學、微生物血紅蛋白和蛇毒基因工程、蛋白酶蛋白質工程、分子伴侶等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的創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988年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89年獲中科院第二屆億利達科技獎。近幾年來,在分子藥理學研究、微生物血紅蛋白基因研究、蛇毒基因研究等方面不斷創新開拓,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在國內外重要科技刊物上發表論文70余篇。
楊勝利教授從事醫藥生物技術、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統生物學科研、教學工作。是中國最早開展系統生物學研究科學家之一。先后開展新抗生素及細菌耐藥性的研究、大腸桿菌表達質粒及宿主工程、血紅蛋白能量代謝工程、枯草桿菌蛋白酶蛋白質工程、分子伴侶等研究。所研制的青霉素酰化酶工程,表達量高,穩定性好,超過了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為醫藥生物技術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主要從事肝癌功能基因組學和系統生物學研究工作。先后承擔國家科研項目13項,已獲獎4項,其中獲省部級一等獎2項。楊勝利教授共發表論文90余篇,獲中國發明專利26項。現任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學研究所所長、系統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學委會主任。 [3] 

楊勝利人才培養

生物化工專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培養博士研究生19名,碩士研究生14名。

楊勝利榮譽表彰

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3年享受上海市特殊津貼。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參考資料
詞條標簽:
科學家 生物學家 醫學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