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曼大帝,原名查理曼,是墨洛溫王朝宮相(相當于丞相)矮子丕平的兒子。751年丕平篡奪了墨洛溫王朝的統治,宣布建立加洛林王朝。768年丕平駕崩,法蘭克王國被查爾斯和他的弟弟卡洛曼兩人瓜分。771年卡洛曼猝然去世,二十九歲的查爾斯成為法蘭克王國唯一的君主。...詳情
相關新聞
內容來自

西歐地理位置
編輯
萊茵河(2張)
歐洲最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橫亙南部,其主干向東伸展為喀爾巴阡山脈,向東南延伸為狹那里克阿爾卑斯山脈,向南延伸為亞平寧山脈,向西南延伸為比利牛斯山脈。北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有斯堪的納維亞山脈。中部主要分布平原。南部和冰島多火山地震。地中海沿岸屬亞熱帶夏干冬濕氣候,其余大部分地區屬溫帶濕潤氣候。有煤、鐵、石油等礦藏。大多數國家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業、農業、對外貿易和交通運輸均十分發達,形成以歐洲經濟共同體為中心的經濟體系。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國有法國、英國、德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愛爾蘭、盧森堡、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麥。西歐也指在文化和語言及宗教信仰和經濟比較趨向一致的歐洲西部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整體地域意識。
西歐歐洲聯盟
編輯歐洲聯盟(EU)簡稱“歐盟”,是在歐洲共同體基礎
上發展而來的國際組織。歐盟的宗旨是通過建立無內部邊界的空間,加強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建立最終實行統一的貨幣的經濟貨幣聯盟,促進成員國經濟社會的均衡發展。歐盟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西歐(5張)
歐盟現有27個成員國,其中17個國家使用統一的貨幣——歐元(EUR,慣用符號為€)。歐盟經濟實力大體與美國相當,在國際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與歐盟之間的經貿合作穩步增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也在持續發展。
[1]
西歐地理
編輯西歐位置范圍
歐洲西半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分為北歐、西歐、中歐、南歐四部分。大部分地區位于北緯35°~70°之間,溫帶氣候。歐洲西部地區指北海東岸至黑海西岸一線以西的歐洲部分,本地區面積不大,但國家眾多,海岸線十分曲折。
西歐海岸線
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島、島嶼和海灣。主要半島北部有斯堪的納維亞、南部有巴爾干、亞平寧、伊比利亞,主要島嶼有不列顛群島和冰島,主要內海有北部的波羅的海、南面的地中海、東南面的黑海,邊緣海有北海,比斯開灣是著名的海灣。
西歐地形
平原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平原:北海、波羅的海沿岸,萊茵河以東波德平原、以西西歐平原
深受冰川影響:冰川侵蝕:湖泊多——“千湖之國”芬蘭,峽灣海岸——挪威沿海
冰川堆積(冰漬物堆積):阿爾卑斯山區波狀丘陵地形。
平原呈波狀起伏——波德平原 阿爾卑斯山脈兩側散布的湖泊。
西歐氣候
特征:溫和濕潤,海洋性特征顯著(冬季溫和,夏季涼爽,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較小,全年降水季節分配均勻),自西向東逐漸由海洋性向大陸性氣候過渡。
西歐大氣環流
地處西風帶,盛行西風將大西洋暖濕氣流輸送到內陸。
東西差異:大部分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部分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西歐河流
水文特征
氣候、地形-------決定本區水文特征-------河流眾多,河網稠密,河流水量充沛,水位變化小,水流平穩,長河較少,通航里程長,有結冰期。
主要河流
法國塞納河——巴黎
英國泰晤士河——倫敦
德國易北河——漢堡(德國最大港口)
主要運河
多瑙河---萊茵河運河
基爾運河
西歐人口
編輯西歐政治
編輯西歐英國
英國(英國原本是英格蘭王國的簡稱),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本土位于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1],總人口超過6400萬,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
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英國君主立憲政體,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首先完成工業革命,國力迅速壯大。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到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的地位被美國取代。不過,現在英國仍是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有巨大影響力的大國[2]。
英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英聯邦元首國、歐盟、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北約創始會員國、英國同時也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1]。
西歐愛爾蘭
愛爾蘭(愛爾蘭語:Poblacht na héireann;英語:Republic of Ireland), 是一個西歐的議會共和制國家,西臨大西洋,東靠愛爾蘭海,與英國隔海相望,是北美通向歐洲的通道,愛爾蘭自然環境保持得相當好,素有“翡翠島國”之稱,全國綠樹成蔭,河流縱橫。草地遍布,所以又有“綠島”和“綠寶石”之稱。它的大學教育非常成熟,首都都柏林自中世紀起就被譽為大學城。國內氣候溫和,各地的氣溫相對均衡。5~6月份是一年中陽光最充足的時期,比較適宜旅行。
西歐荷蘭
在17世紀,荷蘭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霸主,曾被譽為海上馬車夫。荷蘭本土設12個省,下設443個市鎮。首都設在阿姆斯特丹,但是其中央政府、國王居住辦公地、所有的政府機關與外國使館、最高法院和許多組織都在海牙。[2]
西歐比利時
比利時王國簡稱比利時,位于歐洲西部沿海,東與德國接壤,北與荷蘭比鄰,南與法國交界,東南與盧森堡毗連,西臨北海與英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66.5公里。全國面積2/3為丘陵和平坦低地,全境分為西北部沿海佛蘭德倫平原、中部丘陵、東南部阿登高原三部分,最高點海拔694米,主要河流有馬斯河和埃斯考河,屬海洋溫帶闊葉林氣候,四季明顯。[1]
比利時無論是地理上還是文化上,都處于歐洲的十字路口。國土面積雖不大,但各具特色的旅游景點遍布全國。首都布魯塞爾不僅有聞名于世的滑鐵盧古戰場,也是歐洲聯盟的總部。[2]
比利時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高度對外依賴,外貿為其經濟命脈,為世界十大商品進出口國之一,全國GDP的大約三分之二來自出口。為世界高度工業發達國家之一,是19世紀初歐洲大陸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之一。比利時擁有完善的港口、運河、鐵路以及公路等基礎設施,為與鄰國更緊密的經濟整和創造條件,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成員國。
2015年10月28日,第70屆聯合國大會改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比利時成功獲選,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1]
西歐盧森堡
盧森堡(盧森堡語:L?tzebuerg、法語:Luxembourg、德語:Luxemburg)全稱為盧森堡大公國,位于歐洲西北部,被鄰國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包圍,是一個內陸小國,面積相當于中國一個縣。也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首都盧森堡市。因國土小、古堡多,又有“袖珍王國”、“千堡之國”的稱呼。
[1]
盧森堡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盟和北約創始成員國之一,也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還是歐元區內最重要的私人銀行中心,及全球第二大僅次于美國的投資信托中心。金融、廣播電視、鋼鐵是其三大經濟支柱產業,該國失業率極低,人均壽命80歲。
西歐法國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意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1]
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國力于19-20世紀時達到巔峰,建立了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在漫長的歷史中,該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此外還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遺產。[2]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3]。
西歐摩納哥
摩納哥公國(法語:Principauté de Monaco,英語:The Principality of Monaco)是位于歐洲的一個城邦國家,是歐洲兩個公國之一(另一個是列支敦士登),也是世界第二小的國家(面積最小的是梵蒂岡),總面積為1.98平方公里。[1]
摩納哥地處法國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線之外,全境北、西、東三面皆由法國包圍,為少有的“國中國”之一。摩納哥主要是由摩納哥舊城和隨后建立起來的周遭地區組成。作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摩納哥卻也是一個典型的微型國家。[1]
西歐經濟
編輯西歐經濟實力
歐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大洲,在21世紀初,經濟發展水平仍居各大洲首位。歐洲西部集中有法國、英國和意大利等工業大國,它們的生產規模大,工業部門較為齊全,綜合實力雄厚。其余國家則根據本國的具體條件,因地制宜發展有特色的工業部門。
歐洲西部各國之間貿易往來和人口流動十分頻繁,為實現更廣泛的經濟和政治聯合及一體化,歐洲西部部分國家于1957年建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并在此基礎上發展為歐盟。
法國是工業和農業都發達的國家,歐洲西部面積最大的國家。西歐對外貿易發達,其中德國居第一位,瑞士位居第二 。德國是現代化工業高度發達的國家,歐洲西部人口最多的國家,歐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其貿易額居世界前列。
西歐農業
農業為歐洲次要生產部門,在歐洲西部經濟中所占比重較小,但生產水平高,農牧結合和集約化水平高為重要特點。主要種植麥類、玉米、馬鈴薯、蔬菜、瓜果、甜菜、向日葵、亞麻等,小麥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50%,大麥、燕麥約占60%以上。園藝業發達,主產葡萄和蘋果。畜牧業在歐洲農業中占重要地位,以飼養豬、牛、綿羊為主。法國、英國、荷蘭、丹麥等國都有發達的農牧業。
②、溫帶大陸性氣候
③地中海氣候——夏干冬雨(雨熱不同期)——亞熱帶水果產區,盛產柑橘、檸檬、無花果、葡萄、油橄欖
④。農業生產——耕地、勞力都不足——農業現代化對機械化和生物技術都很重視——歐洲農業為次要生產部門。畜牧業以飼養豬、牛、綿羊為主。
西歐旅游業

西歐風光(41張)
西班牙的斗牛場、意大利的狂歡日、慕尼黑的啤酒節,氣氛熱烈。歐洲西部國家通過合理開發和利用這些旅游資源,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旅游業。在21世紀初,歐洲西部是國際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是歐洲三大著名的旅游國。
主要旅游地:希臘雅典帕特農神廟,意大利古羅馬斗獸場,水城威尼斯和比薩斜塔,“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挪威奧斯陸峽灣和午夜太陽,荷蘭鹿特丹花卉(郁金香)、風車、圍湖造田工程,瑞士日內瓦湖光山色、手表作坊、登山滑雪,西班牙地中海沿岸沙灘風光、斗牛比賽,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盧浮宮、凡爾賽宮、時裝節,英國倫敦白金漢宮、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大英博物館、馬克思墓地等。
西歐工業
世界上著名的工業密集地帶,呈“十”字型分布:
英國
波蘭
意大利
西歐西歐國家
編輯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面積93萬平方千米。人口約4.5億(2014)。地形主要為平原和高原,山地面積較小。有世界最繁忙的海運通道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以及萊茵河、塞納河、泰晤士河等河流。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