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是公歷一年中的第134天(閏年第135天),離全年結束還有231天,是黃色與玫瑰情人節、菲律賓水牛節、巴拉圭國慶節和以色列國慶節。
- 中文名
- 5月14日
- 公歷平年
- 第134天
- 公歷閏年
- 第135天
- 剩余天數
- 離全年結束還有231天
5月14日重大事件
編輯1900年——第二屆奧運會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
1911年——長沙萬人集會掀起保路運動。
1948年——以色列正式宣布獨立。
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
1965年——中國空投原子彈試爆成功。
1984年——中國女子羽毛球隊首獲尤伯杯。
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真相被揭露。
1987年——斐濟發生政變。
1998年——印尼暴亂,大量華人被殺害,人類的恥辱。
2006年——日本東京的交通博物館閉館。
2009年——巴塞羅納獲得西班牙國王杯,是他們2006年以來的第一個冠軍。
5月14日出生人物
編輯1876年——陳半丁,著名畫家。
1884年——道尼爾(Claude Dornier),德國飛機生產者、設計家生產最早的噴射機。
1900年——蔡暢,中國革命家。
1907年——高志航,抗戰王牌飛行員。
1918年——田中角榮,日本首相。
1940年——唐納德·阿爾維德·尼爾森(Donald Arvid Nelson),NBA金州勇士隊主教練。
1944年——喬治·盧卡斯(George Luas)美國電影導演、制作人,作品有《五百年后》、《星際大戰》和《印地安那瓊斯》系列電影,其中《星際大戰》并創下史上最高賣座電影的紀錄,直到1998年才被打破。
1958年——陳淑樺,臺灣女歌手。
1961年——蒂姆·羅斯,英國男演員、導演。
1962年——柴智屏,臺灣著名電視制作人。
1966年——章國珍,臺灣新聞主播。
1968年——王茜,中國著名女演員。
1969年——凱特·布蘭切特,澳大利亞影視演員。
1971年——蘇見信,臺灣男歌手。
1974年——曹穎,中國女主持人、演員。
1976年——秋谷智子,日本動畫聲優。
1982年——萬茜,中國著名女演員、歌手。
1983年——愛波·塔布琳,美國電影演員。
1986年——許嵩(vae),中國內地獨立音樂人。
5月14日逝世人物
編輯649年——西奧多一世逝世,教皇。
1244年——耶律楚材悲憤而死。
1940年——羅振玉,中國語言學家。
1964年——焦裕祿逝世。
1985年——翁美玲自殺身亡。
1991年——江青自殺身亡。
1992年——聶榮臻元帥逝世。
1998年——法蘭·仙納杜拉,美國歌手。(1915年出生)
2000年——日本前首相小淵惠三病逝。
2006年——斯坦利·康尼茨,美國桂冠詩人、普利茲獎得主。
2016年——著名藝術家楊之光教授逝世 享年86歲。
5月14日節日風俗
編輯黃色與玫瑰情人節(yellow and rose day)
每年5月14日至15日,在菲律賓的奎松省和黎剎省舉行水牛節以慶祝豐收。水牛是農民使役的主要牧畜,因此農民對水牛有著深厚的感情。古老的水牛節源于對豐產神的崇拜,由于當地人后改信天主教,這個節日又同保護神圣伊西德羅融合在一起。
巴拉圭國慶節
原為瓜拉尼族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紀以前,圭庫魯人活動在西巴拉圭,以漁獵為生;身穿盛裝的巴拉圭原著民瓜拉尼人生活在東巴拉圭,從事農業生產。1537年西班牙人在巴拉圭河與皮科馬約河匯合處建立第一個殖民點亞松森。此后,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6世紀末劃歸秘魯總督管轄。1776年并入拉普拉塔總督區。1811年5月14日宣布獨立,成立巴拉圭共和國。
以色列國慶節
5月14日黨史記錄
編輯1992年5月14日聶榮臻逝世
杰出的、忠誠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長期擔任黨、國家和軍隊重要領導職務的卓越領導人聶榮臻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3歲。
2004年5月14日至16日胡錦濤談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
胡錦濤赴吉林,重點考察實施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情況。他強調,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關鍵是要大力促進觀念創新和體制創新,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牢固樹立靠改革開放、靠市場機制、靠自力更生、靠艱苦創業實現振興的觀念,大力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著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機制。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