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工程課程
編輯信息工程培養目標
編輯信息工程專業培養具有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利用以及進行控制系統分析和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信息產業及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信息系統和控制系統的研究、設計、集成、制造和運行工作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工程技術和科研人才。本專業是一個寬口徑專業,覆蓋了教育部98年本科專業目錄中的“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部分)”等三個基本專業。
信息工程專業特點
編輯信息工程專業是建立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和現代計算機技術基礎上,研究信息處理理論、技術和工程實現的專門學科。該專業以研究信息系統和控制系統的應用技術為核心,在面向21世紀信息社會化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工程專業對數學、物理、電路理論、信號理論、電子技術、計算機科學和技術等方面的知識有很高的要求,并緊緊跟蹤當今發展最迅速的信息與通信工程以及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領域的最新技術,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形成風格獨特的課程體系。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該專業十分重視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學生得到必要的訓練和鍛煉。
信息工程培養要求
編輯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信息系統的分析與設計方法
3.具有設計、開發、集成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產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信息工程課程簡介
編輯程序設計基礎(Fundament of Programming)
學分:4.0
預修課程:信息工程導論
學分:4.0
預修課程:信息工程導論
內容簡介:本課程以C語言為實驗平臺,主要講解程序設計的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能利用計算機求解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為后續專業課程及高級編程課程奠定基礎。主要內容包括:C語言基本數據類型和語法,結構化程序設計思想和基本程序結構,數組、結構等構造數據類型的使用,函數、指針的運用,文件操作和預處理等。
推薦教材:《c和指針》,作者:(美)(KennethA.Reek),譯 者:徐波,人民郵電出版社
主要參考書:《C語言程序設計》,何欽銘、顏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主要參考書:《C語言程序設計》,何欽銘、顏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內容簡介:本課程作為電路設計的基礎課程,是信息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要求學生掌握相關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及基本計算方法。主要內容包括: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電阻電路分析、一階動態電路分析、正弦穩態電路分析、三相電路基本知識;半導體器件基礎、基本放大電路原理、多級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電路、負反饋放大電路、波形產生電路、直流穩壓電路等。
推薦教材:《計算機電子電路技術――電路與模擬電子部分》,江曉安等編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年
主要參考書:《電路》,邱關源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
《模擬電子技術》,鄔國揚主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童詩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主要參考書:《電路》,邱關源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
《模擬電子技術》,鄔國揚主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童詩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內容簡介:本課程是信息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專業必需的數字系統設計的基礎知識,具有分析、設計電路的能力,為有關后續課程的學習打好基礎。主要內容有:數制與碼制、邏輯代數和邏輯門、組合電路的分析與設計、時序電路的分析與設計、脈沖產生和整形電路、模數和數模轉換器以及半導體存儲器和可編程邏輯器件初步、VHDL設計基礎等。 推薦教材:《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部分》,康華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主要參考書:《數字電子技術》,江曉安編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數字電子技術》,閻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
《數字電路邏輯設計》,唐志宏、韓振振編著,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四版
《數字電子技術》,閻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
《數字電路邏輯設計》,唐志宏、韓振振編著,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四版
內容簡介: 本課程全面介紹數據通信與網絡傳輸領域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實踐方法,通過課程學習,學生對網絡數據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有深入的了解,掌握數字信號傳輸的基本理論與應用。主要內容包括:數據通信與網絡概論,數據通信技術基礎,網絡數據傳輸技術,網絡管理與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實驗,無線通信技術,IPv6和網絡發展趨勢等。
推薦教材:《數據通信與網絡》,(美)Behrouz A.Forouzan著,王嘉禎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三版
主要參考書:《數據通信與網絡應用》,吳金龍等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操作系統原理(Principles of Operating System)
學分:3.0
預修課程:數據結構
學分:3.0
預修課程:數據結構
內容簡介:本課程主要講授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內容包括操作系統概述、組成及用戶接口,進程管理、存儲器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等。課程的講授結合Linux操作系統進行,通過課程學習,學生在掌握操作系統工作原理的基礎上,進一步熟悉Linux操作系統的內核結構和管理技術,并能在Linux操作系統環境下編程和應用。
內容簡介:該課程是基于ARM嵌入式內核為范例學習嵌入式系統原理及應用的課程,是一門面向應用的、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與綜合性的課程。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嵌入式處理器的原理及其應用方法,掌握嵌入式處理器 ARM 體系結構及指令系統,包括ARM總體結構、存儲器組織、系統控制模塊和I/O外圍控制模塊。使學生獲得嵌入式系統的有關軟硬件知識以及嵌入式系統應用開發的初步能力。
推薦教材: 《ARM嵌入式系統基礎與實踐》,胡偉編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主要參考書:《ARM微控制器基礎與實戰》,周立功等編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003年
《ARM嵌入式處理器結構及應用基礎》,馬忠梅等編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002年
主要參考書:《ARM微控制器基礎與實戰》,周立功等編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003年
《ARM嵌入式處理器結構及應用基礎》,馬忠梅等編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002年
內容簡介: 該課程主要介紹J2ME手機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和如何在支持J2ME的設備上開發應用程序,包括J2ME平臺的體系結構及其內容,以及移動多媒體API、PDA可選API、Java藍牙無線技術API和移動3D圖形編程,使學生掌握其開發過程和擁有一定的開發設計能力,為學生今后從事有關移動設備程序開發打下基礎。
內容簡介: 本課程主要講授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統Linux在ARM處理器上的移植、文件系統、外設驅動、GUI和API的設計與應用等。主要內容包括:嵌入式Linux驅動程序、驅動程序到內核的加載過程、LED、LCD顯示驅動、鍵盤驅動、嵌入式GUI等。
推薦教材: 《ARM9嵌入式系統設計--基于S3C2410與Linux》,徐英慧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主要參考書:《嵌入式Linux系統開發技術詳解--基于ARM》,孫紀坤、張小全著,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年8月
主要參考書:《嵌入式Linux系統開發技術詳解--基于ARM》,孫紀坤、張小全著,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年8月
內容簡介:計算機控制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專業主干課程。內容包括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構成原理、硬件組成與軟件組成。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獲得計算機控制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設計和調試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硬件,編制計算機控制的應用軟件。并用這些理論、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實踐中的實際問題。
信息工程業務規格
編輯1.了解信息產業行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良好的社會職業道德及身體素質;
2.比較系統地掌握信息工程與技術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信息的采集、處理、加工等技術,掌握嵌入式系統應用開發技術,具備在移動終端、信息控制等領域進行產品設計、應用開發、產品集成的基本能力;
3.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達到省高校非計算機專業二級水平,并能熟練使用開發嵌入式產品的軟件工具;
4.具有較好的溝通與團隊協作精神,能夠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我開拓并獲取新知識;
5.具有較熟練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達到CET-4水平;
6.具備獲取本專業中英文文獻和參考資料的能力,能及時了解信息工程學科的發展動態;
信息工程相關專業
編輯微電子學、自動化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信息科學技術、 軟件工程、影視藝術技術、網絡工程、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光電信息工程、廣播電視工程、電氣信息工程、計算機軟件、電力工程與管理、 智能科學與技術 、數字媒體藝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數字媒體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信息工程開設院校
編輯北京
| ||||
北京物資學院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
北京廣播學院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
天津 | ||||
天津大學 | 天津師范大學 | |||
河北 | ||||
石家莊鐵道學院 | 廊坊師范學院 | 河北北方學院 | ||
遼寧 | ||||
東北大學 | 大連海事大學 | 大連交通大學 | ||
黑龍江
|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內蒙古
| ||||
重慶
| ||||
重慶郵電大學 | 重慶文理學院 | |||
河南
| ||||
周口科技職業學院 | 周口師范學院 | |||
浙江
|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浙江萬里學院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 ||
山東
| ||||
臨沂大學 | 山東政法學院 | |||
煙臺師范學院 | 臨沂師范學院 | 山東科技大學 | ||
天津
| ||||
吉林
| ||||
江西
| ||||
東華理工大學 | 東華理工學院長江學院 | |||
上海
| ||||
上海大學 | ||||
湖北
|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師范大學 | 武漢理工大學 | ||
寧夏
| ||||
江蘇
| ||||
中國礦業大學 |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 | |||
南京大學 | 南京郵電大學 | 南京工程學院 | 南京理工大學 |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 |
安徽 |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阜陽師范學院 | |||
湖南
| ||||
湖南工業大學 | 湖南理工學院 | 湖南理工學院南湖學院 | ||
福建
| ||||
福建師范大學 | 廈門大學 | 華僑大學 | 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 | |
廣東
| ||||
廣州大學 | 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 | |||
華南師范大學 | 暨南大學 | |||
四川
| ||||
四川大學 | 成都理工大學 | |||
西南交通大學 | ||||
陜西
|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貴州 | ||||
貴州師范學院 | 銅仁學院 | 凱里學院 | ||
云南 | ||||
云南大學 | 西南林業大學 | |||
西藏
| ||||
西藏大學 |
信息工程工程專業
編輯信息工程專業概述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通信系統和通信網方面的基礎理論、組成原理和設計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現代通信系統和網絡的設計、開發、調測和工程應用的基本能力。
信息工程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以及利用等方面的知識,能在信息產業等國民經濟部門及國防部門從事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集成以及制造等方面工作的信息工程學科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是一個寬口徑專業,覆蓋了原電子信息類多數專業及光電信息工程及遙感信息工程等專業內容。
編輯本段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設計、開發、集成及應用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編輯本段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設計、開發、集成及應用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信息工程知識領域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通信領域內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光波、無線、多媒體等通信技術。
3.掌握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分析與設計方法。
4.具有設計、開發、調測、應用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基本能力。
5.了解通信系統和通信網建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1.掌握通信領域內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光波、無線、多媒體等通信技術。
3.掌握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分析與設計方法。
4.具有設計、開發、調測、應用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基本能力。
5.了解通信系統和通信網建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信息工程專業特點
信息工程專業對數學、物理、電路理論、信號理論、電子技術、計算機科學和技術等方面的知識有很高的要求,并緊緊跟蹤當今發展最迅速的信息與通信工程以及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領域的最新技術,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形成風格獨特的課程體系。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該專業十分重視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學生得到必要的訓練和鍛煉。
信息工程課程設置
主干學科
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
電路與系統、信號與線性系統、隨機信號處理、通信電子線路、數字信號處理、信息論、編碼理論、微型計算機原理、軟件工程基礎、現代控制原理、通信系統原理、信息網絡基礎、數據采集、數字信號與信息處理,C語言程序設計,信息安全技術,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計算機通信網等
實踐教學
包括計算機上機訓練、課程設計、信息系統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一般安排30周以上。
專業實驗
至少完成本專業方向的一組實驗,例如:通信系統原理實驗、
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
電路與系統、信號與線性系統、隨機信號處理、通信電子線路、數字信號處理、信息論、編碼理論、微型計算機原理、軟件工程基礎、現代控制原理、通信系統原理、信息網絡基礎、數據采集、數字信號與信息處理,C語言程序設計,信息安全技術,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計算機通信網等
實踐教學
包括計算機上機訓練、課程設計、信息系統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一般安排30周以上。
專業實驗
至少完成本專業方向的一組實驗,例如:通信系統原理實驗、
信息工程修業年限
四年
信息工程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信息工程專業代碼
信息工程專業080609
信息工程相近專業
微電子學 自動化 電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 生物醫學工程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信息工程 信息科學技術 軟件工程 影視藝術技術 網絡工程 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光電信息工程 廣播電視工程 電氣信息工程 計算機軟件 電力工程與管理 智能科學與技術 數字媒體藝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數字媒體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信息工程從業領域
工業與電氣工程有關的運動控制、工業過程控制、電氣工程、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等領域從事工程設計、系統分析、系統運行、研制開發、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