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漢族。漢名無記載,吐蕃尊稱甲木薩(藏文:???????????,威利:rGya Mo bZa'。藏語中“甲”的意思是“漢”,“木”的意思是“女”,“薩”的意思為神仙)。
唐蕃自此結為姻親之好,兩百年間,凡新贊普即位,必請唐天子“冊命”。
[1]
-
人物關系有錯誤 已反饋
-
糾錯關閉糾錯
文成公主人物生平
編輯文成公主和親背景
文成公主(藏文:?????????????,藏語拼音:mun chang kung co),祖籍山東濟寧(今任城),漢名無記載,其父史書也未記載,多猜測為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因戰功被封為任城王,他的女兒就生在任城
[1]
。史書中沒有記載文成公主的祖籍、出生地、名字、父母,而記載她為宗(室)女。
[2]
唐貞觀8年(634),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遣使大唐,唐太宗遣行人馮德遐出使吐蕃。松贊干布再次派人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遭到唐太宗的拒絕。由于當時吐谷渾王諾曷缽入唐朝見,吐蕃特使回來后便告訴松贊干布,聲稱唐朝拒絕這個婚約是由于吐谷渾王從中作梗。
[3]
唐貞觀12年(638),松贊干布遂借口吐谷渾從中作梗,出兵擊敗吐谷渾、黨項、白蘭羌,直逼唐朝松州(今四川松潘),揚言若不和親,便率兵大舉入侵唐朝。牛進達率領唐軍先鋒部隊擊敗了吐蕃軍,松贊干布大懼,在唐將侯君集率領的唐軍主力到達前,退出吐谷渾、黨項、白蘭羌,遣使謝罪,再次請婚,派大論薛祿東贊攜黃金五千兩及相等數量的其他珍寶來正式下聘禮
[4]
。唐太宗將一宗室女封為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文成公主和親過程
貞觀15年(641)正月十五,唐太宗將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干布,詔令江夏王李道宗持節護送。文成公主在唐送親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親專使祿東贊的伴隨下,前往吐蕃。文成公主一行從長安出發,途經西寧,翻日月山,長途跋涉到達拉薩。
[5]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雖然是宗室女,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但她們在吐蕃地位很高。
金城公主,唐朝宗室女,雍王李守禮的女兒。《敦煌吐蕃歷史文書》記載:“及至狗年(710年)……贊蒙金城公主至邏些”,“及至兔年(739年)……贊蒙金城公主薨逝”,“及至蛇年(741年)……祭祀贊普王子拉本及贊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遺體”。
[8]
關于泥婆羅的尺尊公主(通常所說的尼泊爾公主就是泥婆羅尺尊公主),敦煌吐蕃文獻、吐蕃金石銘刻等吐蕃史料里奇幻荒謬成分較少的部分以及漢人史料的記載里,都有松贊干布娶文成公主,卻都沒有松贊干布娶泥婆羅尺尊公主。松贊干布娶泥婆羅尺尊公主這事僅來源于部分吐蕃書某些奇幻荒謬小說劇情過多的章節(例如柱間史(西藏的觀世音)、西藏王統記等書的某些章節)。甚至有國外藏學家寫了《松贊干布的妻子》,說松贊干布娶泥婆羅尺尊公主是虛構的
[9-10]
。實際上,泥婆羅尺尊公主地位比較低,只是后來被后世宗教密教人為篡改、捧高了。
曾有泥婆羅(尼泊爾)國王。但,漢、藏、泥婆羅等各方的原始史料里都沒有松贊干布娶泥婆羅尺尊公主這件事。松贊干布時期的藏地佛教也不是后世藏地的佛教密教。后世佛教密教興起,編的一些吐蕃書里才出現松贊干布娶泥婆羅尺尊公主這件事(其中很多奇幻荒謬劇情),之后有些書抄這事。
唐太宗伐遼返回,松贊干布派人送金鵝并奉表曰:“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高麗恃遠,弗率于禮,天子自將度遼,隳城陷陣,指日凱旋,雖雁飛于天,無是之速。夫鵝猶雁也,臣謹冶黃金為鵝以獻 。”
[12]
文成公主與吐蕃松贊干布和親,開創了唐蕃交好的新時代。
文成公主文化交流
松贊干布非常喜歡賢淑多才的文成公主,專門為公主修筑的布達拉宮,共有1000間宮室,富麗壯觀。但后來毀于雷電、戰火。經過17世紀的兩次擴建,形成現今的規模。布達拉宮主樓13層,高117米,占地面積36萬余平方米,氣勢磅礴。布達拉宮中保存有大量內容豐富的壁畫,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難吐蕃婚使噶爾祿東贊的故事,文成公主進藏一路遇到的艱難險阻,以及抵達拉薩時受到熱烈歡迎的場面等。這些壁畫構圖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鮮艷。布達拉宮的吐蕃遺址后面還有松贊干布當年修身靜坐之室,四壁陳列著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祿東贊等的彩色塑像。
[13]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逝世,新君高宗李治繼位后,遣使入蕃告哀,并授松贊干布“駙馬都尉”,封“西海郡王”。松贊干布派專使往長安吊祭太宗,獻金十五種供于昭陵(唐太宗墓),并上書唐高宗,表示對唐朝新君的祝賀和支持
[14]
。唐高宗又晉封松贊干布為“王”,并刻了他的石像列在昭陵前,以示褒獎。
[13]
[15]
文成公主病逝吐蕃
文成公主主要功績
編輯文成公主唐蕃友好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間的友誼有了很大的發展,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學多能,對吐蕃國的開化影響很大,不但鞏固了唐朝的西陲邊防,更把漢民族的文化傳播到西藏,西藏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營養得以長足發展。
永徽元年(650年),松贊干布逝世,文成公主繼續在吐蕃生活達30年,致力于加強唐朝和吐蕃的友好關系。她熱愛藏族同胞,深受百姓愛戴。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故事,以及推進藏族文化的功績,至今仍以戲劇、壁畫、民歌、傳說等形式在漢藏民族間廣泛傳播。文成公主在藏傳佛教中,被認為是綠度母的化身。
[18]
文成公主藏地發展
《吐蕃王朝世襲明鑒》(此書中有很多奇幻荒謬記載)記載,文成公主的陪嫁有有“釋迎佛像、珍寶、金玉書櫥、360卷經典、各種金玉飾物”,又有很多烹技食物,各類飲料,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被,卜筮經典300種,用以分別善與惡的明鑒,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治404種病的醫方100種,醫學論著4種,診斷法5種,醫療器械6種。還帶了蕪菁種子等入藏。
[18-19]
隨文成公主入藏的文士們幫助整理吐蕃的有關文獻,記錄松贊干布與大臣們的重要談話,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規化。松贊干布因娶公主,羨慕華風,派吐蕃貴族子弟至長安國學學習詩書,在唐境聘請文士為他掌管表疏,又向唐請求給予蠶種及制造酒、碾硙、紙墨的工匠。唐人陳陶《隴西行》詩有“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語,可證文成公主對吐蕃吸收漢族文化有非常大的影響。
文成公主篤信佛教,在邏些建造小昭寺,協助泥婆羅(今尼泊爾)尺尊公主修建大昭寺。文成公主從長安帶到吐蕃的釋迦牟尼像至今仍保存在大昭寺,而大昭寺前的公主柳,傳說為其親手所栽。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的200多年間,吐蕃和唐朝之間使臣和商人依然往來頻繁。
[18]
文成公主人物評價
編輯文成公主軼事遺聞
編輯文成公主六試婚使
7世紀,唐朝擁有世界最先進的經濟文化。相傳,祿東贊攜帶黃金5000兩以及大量珠寶,率領求婚使團,前往唐都長安請婚。不料,天竺、格薩、大食、霍爾的國王也派了使者求婚,他們均希望迎娶賢惠的文成公主。唐太宗決定讓婚使們比賽智慧,誰勝利了,便可把公主迎去,這便是歷史上的“六試婚使”(又稱“六難婚使”,也有“五試婚使”之說,拉薩大昭寺和布達拉宮內至今完好地保存著描繪這一故事的壁畫)。
[20]
第一試:綾緞穿九曲明珠,即將一根柔軟的綾緞穿過明珠(有說漢玉)的九曲孔眼。
第二試:辨認一百匹騍馬和一百匹馬駒的母子關系。
第三試:規定百名求婚使者一日內喝完一百壇酒,吃完一百只羊,還要把羊皮揉好。
第四試:交給使臣們松木一百段,分辨其根和梢。
第五試:夜晚出入皇宮不迷路(也有說是辨認京師萬祥門內的門)。
第六試:辨認公主。
文成公主日月山
相傳當年文成公主辭別父母,離開長安以后,爬山涉水,歷盡艱辛來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離親人和家鄉越來越遠了,不由得思念起遠在長安的父母來。她想起臨別時母親送給一面寶鏡時說的話:若懷念親人時,可從寶鏡里看到母親。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寶鏡",雙手捧著照起來,不照則已,一看反倒吃了一驚。原來文成公主從鏡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親,而是自己滿臉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氣,把寶鏡摔在地上。沒想到,寶鏡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稱之為日月山。它恰好擋去了一條東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頭回流。于是人們稱這條河叫倒淌河。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寧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文成公主后世紀念
編輯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廟
相傳文成公主前往拉薩途中,曾在此地停留很長時間,受到當地藏族首領和群眾的隆重歡迎,她深受感動,便決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給當地群眾耕作、紡織技術。
文成公主離開這里進入拉薩后,這里的藏民便依據公主的畫像,在石壁上造像,以示懷念,遂又建廟。此廟已經成為藏漢團結的象征,柏溝也成為玉樹地區的一大圣地。
文成公主廟共3層,面積包括院落600多平方米,通高9.6米。廟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在獅子蓮花座上,身高8米。坐像兩旁有8尊石刻佛立像,分立在上下兩層,每尊佛像高有3米,精雕細刻,形象生動。該廟是一座既有唐代藝術風格又有藏式平頂建筑特點的古式建筑。
文成公主綠度母像
廣仁寺坐落在西安城內西北角,是西北和康藏一帶大喇嘛進京路過陜西時的行宮,因此又稱“喇嘛寺”,為全國唯一綠度母主道場,綠度母像即供奉在廣仁寺內。
綠度母菩薩是藏傳佛教二十一度母之首,度母又稱救度母,是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相傳在唐朝時,吐蕃王松贊干布派他的大臣綠東贊到大唐來求親,帶來了一尊用六公斤黃金塑造的綠度母像,作為獻給唐朝皇帝的見面禮。
當大唐的皇帝見到這尊面帶微笑、婀娜多姿、頭略微側傾的綠度母坐像時,頓時眼前一亮,心生歡喜。立刻下旨將這尊殊勝而美妙的綠度母菩薩供奉在當時最大的皇家寺院——唐開元寺里。
和親的文成公主出嫁前,請求大唐的皇帝,要將開元寺里供奉的鎮國之寶——佛祖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一起請入吐蕃。唐太宗雖然心中萬分不舍,可一想到文成公主和親的歷史使命是加強民族團結與和諧,便答應了公主的請求。
文成公主請走了佛祖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等身像的蓮花座卻留了下來,作為留給內地人民以及子孫后代的福氣和福報,永久地留在了開元寺里。后來唐太宗到開元寺去拜佛,當他看到那個空著的蓮花座時,心想在這個蓮花座上再來供奉一尊什么佛像好呢?這時綠度母菩薩顯靈開口講話了,她說:“皇上不必供奉其他的佛像了,就由我來替代釋迦牟尼佛教化和普度長安的眾生吧!”從此這尊自愿普度長安眾生的綠度母的聲名傳遍了神州大地。
[22]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西巡來到長安,決定敕建廣仁寺。當康熙帝在長安城內巡視過后,將廣仁寺的地址選在城墻內西北角,御意為安定西北,加強西北地區多民族的團結與穩定,并為寺院提名為廣仁寺,意為廣布仁慈。由朝廷撥專款建造廣仁寺,目的是為青、甘、康、藏及蒙古等地的活佛提供住錫地,后來成為班禪大師和達賴喇嘛進京途中的行宮。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廣仁寺建成,康熙帝下旨將開元寺的綠度母菩薩請到廣仁寺供奉,由于這尊綠度母菩薩在唐朝時曾顯靈開口講話,所以廣仁寺便將這尊殊勝而古老的綠度母菩薩供奉在大雄寶殿,并且在中央的主位供奉,從此廣仁寺就成為國內唯一的綠度母菩薩主道場。在其他寺院的大雄寶殿一般都供奉釋迦牟尼佛,而廣仁寺的大雄寶殿供奉的是綠度母菩薩。
在蒙、藏地區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西安廣仁寺,但他們卻知道西安有尊曾開口講話的綠度母菩薩。在藏人心中,從長安嫁過去的文成公主,就是綠度母菩薩的化身。直到現在,藏人世世代代把文成公主視為菩薩,把她供奉在寺院中,萬民敬仰,受持香火。
[22]
文成公主藝術形象
編輯1999年《文成公主》——曹穎飾
[1]
2001年《大唐情史》——葉小閩飾
[1]
2000年《文成公主》——李琳飾
[23]
2016年音樂劇《文成公主》——譚晶飾
[25]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文成公主 .西藏在線[引用日期2015-06-15]
- 2. 《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
- 3. 《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吐蕃上》:……乃遣使隨德遐入朝,多赍金寶,奉表求婚,太宗未之許。使者既返,言于弄贊曰:「初至大國,待我甚厚,許嫁公主。會吐谷渾王入朝,有相離間,由是禮薄,遂不許嫁。」
- 4. 《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吐蕃上》:弄贊大懼,引兵而退,遣使謝罪。因復請婚,太宗許之。弄贊乃遣其相祿東贊致禮,獻金五千兩,自余寶玩數百事。
- 5. 《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吐蕃上》:貞觀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禮部尚書、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節送公主于吐蕃。
- 6. 《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吐蕃上》:弄贊率其部兵次柏海,親迎于河源。見道宗,執子婿之禮甚恭……遂筑城邑,立棟宇以居處焉。
- 7. 《賢者喜宴》:“松贊干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 8. 譯者,王堯,陳踐.《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增訂本》:民族出版社,1992
- 9. Powers, John.Tibetan Exiles versu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 10. Bue, Erberto Lo.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Seminar of the IATS, 2003. Volume 13: Art in Tibet: Issues in Traditional Tibetan Art from the Sev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BRILL,2011
- 11. 《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公主惡其人赭面,弄贊令國中權且罷之,自亦釋氈裘,襲紈綺,漸慕華風。仍遣酋豪子弟,請入國學以習《詩》、《書》。又請中國識文之人典其表疏。
- 12. 《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帝伐遼還,使祿東贊上書曰 :“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高麗恃遠,弗率于禮,天子自將度遼,隳城陷陣,指日凱旋,雖雁飛于天,無是之速。夫鵝猶雁也,臣謹冶黃金為鵝以獻 。”其高七尺,中實酒三斛。二十二年,右衛率府長史王玄策使西域,為中天竺所鈔,弄贊發精兵從玄策討破之,來獻俘。
- 13. 隋唐五代 促進漢藏世代友好文成公主入藏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15-06-15]
- 14. 《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高宗嗣位,授弄贊為駙馬都尉,封西海郡王,賜物二千段。弄贊因致書于司徒長孫無忌等云 :“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當勒兵以赴國除討 。”并獻金銀珠寶十五種,請置太宗靈座之前。
- 15. 《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乃刊石像其形,列昭陵玄闕之下。
- 16. 《敦煌吐蕃文獻選之于田教法史》 十二年之間,比丘和俗人大都信教,生活幸福。正在那時,由于群魔侵擾,帶來黑痘等各種疾病。文成公主由于沾染黑痘之癥,痘毒攻心而死。
- 17. 吐蕃苯教與中印佛教戲劇文化關系考 .中國西藏網[引用日期2015-06-15]
- 18. 隋唐五代 促進漢藏世代友好文成公主入藏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15-06-15]
- 19. 文成公主 .西藏在線[引用日期2015-06-28]
- 20. 參見薩迦·索南堅贊著,陳慶英等譯《王統世系明鑒》81—87頁,遼寧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五世達賴喇嘛著,郭和卿譯《西藏王統記》31—33頁,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藏族文學史》29-30頁,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 21. 漢藏團結的象征——玉樹文成公主廟 .中國西藏網[引用日期2015-07-08]
- 22. 西安廣仁寺綠度母的傳說 .西安佛教寺院網[引用日期2015-07-08]
- 23. 基本資料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7-08-29]
- 24. 孫鐿菲亮相歷史巨制《貞觀之治》飾演文成公主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08-29]
- 25. 譚晶現身拉薩 雨中觀看實景劇《文成公主》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03-08]
- 收起
詞條標簽: